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4

《风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鲁迅诸多优秀回忆性散文中的一篇。写了他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笔触细腻,情感凄婉,适合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本文所体现出来的亲情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要通过社会背景的探究加以把握。作者严厉的自责精神充满字里行间,这更是文章的动人之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课外查阅、搜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准确理解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兄弟之情;

(2)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的自责自省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步骤:

(一)布置预习

1、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

①1925年左右中外社会状况

②鲁迅其人其作品其思想

2、查字典,落实生字词的音和义

3、读课文,了解大意

(这个环节体现了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搜集信息的能力目标:能运用和检索多种工具书,运用多种现代媒体接受和获取信息。)

(二)情景导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诗人高鼎的一首《风筝》诗,把阳春季节儿童在草地上争相放风筝的情形写得活泼可爱,读来令人欣喜。可是,看到风筝,文学大师鲁迅却感到悲哀。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诗《风筝》,去触摸大师那颗敏感的心灵吧!

(三)整体感知

师生在舒特曼《小夜曲》悠扬的旋律中,朗读全文,力求读准字音、读对重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产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效果,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四)合作探究

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或个别回答,或集体讨论,或分组辩论。教师适时点拨,力求掀起探讨的热潮,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1、“我”回忆了有关“风筝”的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

2、“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具体指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为什么?

老师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分解,步骤如下:

①如果你有弟弟会采取这种方法吗?为什么?

②如果你是弟弟会采取什么行为?为什么?

③为什么哥哥会这么做?

④为什么弟弟没有反抗?

⑤你认为哥哥爱弟弟吗?

3、你更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4、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哪些困惑之处?

(1题意在检验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效果。2题要让学生品味课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同时要求学生要能联系所查资料,联系自身实际加以回答,体现新课程目标中的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张扬个性进行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历史唯物观。3题要让学生学习鲁迅知错就改的可贵的自责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新课程教学的人文教育观。4题体现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一点,也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中的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特征。)

(五)加深感悟

1、学生自选文中最精彩的部分进行自由诵读,进一步深切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

师:自由朗读第3、4段,说说小兄弟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说明他酷爱风筝。

生:“惊呼”、“跳跃”说明他天真活泼。

师:这里还可以看出他热切向往放风筝。

生:“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可以看出小弟害怕兄长,软弱,胆小。

生:他做蝴蝶风筝说明他心灵手巧。

生:“多病,瘦得不堪”说明小弟体弱多病。

师:“体弱多病”该怎么办?

生:该多照顾。

生:该多锻练,比如说去放风筝。我爸爸是医生,他说多参加户外活动,能提高抵抗力,对健康有益。

师:大家说得好极了,谁能总结一下小弟的形象特点?

生:天真、活泼、聪明、瘦弱。

生:可爱,又可怜。

师:为什么说可怜?

生:他身体不好。

生:我觉得最可怜的是他痴迷风筝,却只能“呆看着”,而且“苦心孤诣”制作的风筝却被哥哥残暴地毁掉了。

师:说得真精彩,文章越是把小弟写得可怜,就越反衬了“我”感情重负的力量。那“我”在这部分里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古板,连看风筝都认为“可鄙”。

生:粗暴、野蛮、残酷。

生:非常专制,凶神恶煞。

生:我不同意用这些词,因为作者只希望小弟读书,不玩风筝,他是为小弟好。

师:“我”是风筝的毁坏者,更是精神的虐杀者。因为“我”毁掉的不只是一个风筝,更残酷地扼杀了儿童好玩的天性。虽然“我”的立场是好的,结果却很糟糕,老师说的这些大家同意吗?

生:我也觉得他是好心干了坏事。

师:看来“我”还不是“罪魁祸首”?那真正的“凶手”是谁呢?

生:……

师:那大家讨论一下吧。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合作解决,或许一经思维碰撞,难题倾刻瓦解。

生:大概是封建思想吧。

师:对,“我”当时也是一个少年,平时受封建思想的熏陶,耳濡目染以至潜移默化,思想受到毒害而不自知,才做出这样的事。因此,“我”也是一名受害者,而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这是时代和历史的悲剧。

2、学生表演看风筝、毁风筝、当面悔过这三个情节,以合作形式多角度解析主题,课件展示结果。

师:大家还有话想对文中的“我”说吗?

生:古人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你有错就改、严于自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这不是你的错,都是社会惹的祸。

生:其实你对小弟非常关心爱护,非常希望他能专心读书。因此,他不会怪你的,你就不要一直悲哀下去了。

生:我要把你的事告诉我爸,希望他双休日别老是把我关在家里。

(六)课堂小节

《风筝》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地叙写了同胞兄弟之间的浓浓亲情,表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它吹奏了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让我们沉浸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请同学们再次走进《风筝》的世界……(教师播放《风筝》朗读磁带,大屏幕展示山东潍坊风筝节的相关画面)

(七)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

课文与《满天的风筝》(课后研讨与练习三)一文所蕴含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2、课外阅读鲁迅《野草题辞》,写一篇读书心得。

(本环节体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课文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例子,要能引导他们走出课堂,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创意说明

《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而本文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前布置学生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作品及风格,了解课文创作的背景,以便课上交流。

运用多媒体手段激情引趣,以情感角度切入,运用“复线并行”的结构组织教学,“说”、“读”、“演”、“解”,将多种能力的训练渗透其中。把自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解放其思想和个性,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这篇课文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主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除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与人物对话的活动。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完成角色互换,直白内心。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获得审美的重塑与提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远方小学生的封信
给四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难忘的童年
给汶川小朋友们的一封信
难忘童年(6)
给西部小朋友的一封信
我喜欢的一幅画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1
手拉手活动给远方小学生的一封信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3
给四川地震灾区朋友们的一封信
难忘的童年
给希望小学学生的一封信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我的大学检讨书
大学生给系领导的检讨书
大学生检讨书范文
工作上犯错误的检讨书
考试作弊之检讨书
大学考试作弊检讨书
工作违纪检讨书范文
擅自离校检讨书范文
考试作弊被抓检讨书
学生打架检讨书范文
党员考试作弊检讨书
预备党员违纪检讨书
考试抄袭检讨书1000字
打架违纪检讨书范文
初次迟到检讨书范文
浅析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有效方式探索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介绍
安全工程专业介绍
建筑材料工程教育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
农业建筑与环境控制教育专业介绍
教你看建筑水电安装图
建筑学"新四军"简介
国内五所“低调”的百年高校及优势专业
土木工程(机场工程) 专业介绍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2012全国监理工程师准考证网上打印时间汇总
浅析工程建设中应有的环境伦理思想
无机房的电梯顶层高度和低坑深度计算
土木老八校简介
土建资料员个人工作总结
《阳光》教学设计五
《阳光》教学设计六第一课时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六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一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二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七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三
《阳光》教学设计四第二课时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五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一第二课时
《阳光》教学设计四第一课时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二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四
《比尾巴》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