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外国作品,写的是作者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以后,对来自妈妈赞扬和爸爸批评的即时感受,以及十二岁时和成年以后对这样事的认识。深刻表达自己内心的体验和升华的认识,是本课的主要特点。教学时,要依据课标精神和课文特点,让学生和作者一起经历心灵的感动,在体验中拨动爱的心弦。
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带疑读书
1、就题质疑:
上课伊始,可从课题入手,揭题后问学生:这一课的课题和其他课文一样吗?从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本课题充满悬念,“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谁说的?以人物的对话作课题,要表达怎样的重要信息?……利用悬念是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带疑读书,然后交流初读感受。交流初读感受时,教师不必指导,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能说到什么程度就说到什么程度。
老师要珍视学生初读时的独特感受,不要急着往文本意义上引。
二、分层探究,升华体验
1、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七八岁时写的一首诗,得到妈妈的赞扬,同时受到爸爸的批评。对这件事,作者的认识不断发展。请根据作者认识的发展,把课文分为几部分。
学生可能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也可能分为三部分,老师均应予肯定。然后小结,第一部分是写七八岁时的即时感受,是感性的描写;第二部分写成长过程中的认识,也是感性的叙述;第三部分写成年后的认识,是理性的升华。
第一、二部分,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感受;第三部分,则多用讨论的方法,结合老师的指点,让学生深刻认识事情的意义。
2、七八岁时的即时感受:
⑴ 学生默读、画注:
作者细致描写了妈妈赞扬的语言,赞扬时的神态、动作和自己的感受;细致描写了爸爸批评的语言和自己的感受。请用“__”画出重点词句,体会妈妈赞扬的热情和爸爸批评的严厉,体会作者对赞扬与批评的不同感受。
⑵ 学生交流重点词句,并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⑶ 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朗读。
⑷ 大组交流朗读:
对来自妈妈的赞扬,爸爸的批评,作者的感受非常强烈,又截然不同,谁能把他内心的感受读出来。
老师要相机指点:
对妈妈赞扬的感受:自豪、兴奋;对爸爸批评的感受:伤心透了。前者是热烈的语气,后者是低沉的语气。
七八岁时的感受,不是教学重点,也不是教学难点,但却花不少时间让学生读书思考,练习感情朗读。原因是感悟事实是明白道理的基础,能和作者一起经历七八岁时心灵的感动,才能认同作者长大后对这件事的认识。
3、十二岁的感受:
七八岁时,作者不理解父亲的批评,十二岁时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对妈妈却一直心存感激。请认真读读课文,体会作者认识的变化。
此部分以读代讲,符合阅读教学省时高效原则。
4、成年后的认识:
⑴ 明确读书要求:
成年以后,作者也成了一名著名作家,对这件事又有什么新的认识?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新认识的语句,多读几遍,再想一想,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也可以用提问题的形式,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让学生选择读书方式是新课标的精神之一。
⑵ 学生读书、思考。
⑶ 小组合作交流。
⑷ 大组反馈,教师适时指导:
大组反馈时,教师要适时对下面的重点语句给予点拨:
句1:我越来越认识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指导:结合问题指导:成年后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儿时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要让学生明白“母亲的力量”是指赞赏的激励作用;“警告的力量”,是指批评的伤害或警示作用。作者小时的幸运是既有赞扬的激励,又有批评的警醒。在理解句子意思以后,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在朗读中加深感受。
句2:这些年来,……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指导:“两股风”,指赞扬的力量和批评的力量;“生活的小船”,指“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句义的理解可联系句1理解,要让学生理解到,来自母亲的赞赏,激励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来自父亲的批评,提醒自己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错路。
句3:我从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指导:结合问题指导:为什么说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联系句1和句2指导,即联系赞扬的作用和批评的作用指导。
在理解句2和句3的意思后,要把最后两个自然段的话连起来读。应腾出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熟读成诵。
三、指导表达
1、以“父母关心我成长”,说说对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感受,既要把事情说明白,又要说出自己内心感受。先在小组说,再推荐说得最好的在班上说。
2、联系生活实践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的感受,是深化阅读,提高阅读效果的有效方法。
本设计主要引导学生在读书中体验,和作者一起经历心灵的感动和认识的升华,主要采用朗读涵咏法,疑问思辨法和表达阅读法,教师主要起促进思考的作用,同时,作者也是文本的对话者之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一张 桌子
- 我的妈妈
- 一场春雨
- 自我画像
- 发怒的书
- 好球!
- 香村美景
- 如果我有一双翅膀
- 我的家乡
- 马石山十勇士
- 游雀儿山公园
- 我的文具盒
- 第一次做家务
- 一次朗诵比赛
- 家乡的特产
- 六一献爱心倡议书
- 水管站党支部创建“五好”党支部汇报材料
- 禁止向青少年出售香烟倡议书
- 创建无烟学校倡议书
- 大四毕业生爱心捐书活动倡议
- 小学教师节活动倡议书
- 暑假安全倡议书
- 消防队纪律作风整顿活动个人剖析材料
- 保护水资源的倡议书
- 安全暑假倡议书
- 给同学们的倡议书
- 中国的再就业问题
- 小学快乐暑假倡议书
- 家庭助廉倡议书
- 2011学雷锋倡议书
- 浅谈市场营销视角下的企业物流管理
- 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学重构(1)论文
- 现代农机行业服务营销策略浅析
- 浅论资源型地区“富人当政”:农村发展的双刃剑
- “故都”的秋研究
- 中日司法审查制度比较来分析与启示(1)论文
- 兼语构式研究
- 浅析英语谚语的文化价值
- 网络营销渠道对传统营销渠道的影响
- 中专学生的文言文学习研究
- 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民族主义
- 剪纸艺术呈现形式研讨
- 种子企业新型服务营销体系初探
- 论利用服务营销打造医院竞争力
- 对艺术设计专业徒手表达教学方法探索
-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 说课稿
- 《索溪峪的“野”》教案
- 《鸟的天堂》的语言
-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实录
-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一教时
- 《月光曲》教学实录
-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猫》教学设计
- 《月光曲》教学设计
- 《太阳》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