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3
孔子性格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QQ宠物
- 难忘的奥运会开幕式
- 一件后悔的事
- 下棋
- 学骑自行车
- 抓雾
- 我们的学校
- 蚊子复愁记
- 我
- 忠实、可爱的小狗
- 象棋班的同学
- 野炊
- 电影《加菲猫》观后感
- 捉螃蟹
- 可爱的“小老鼠”
- 浅议代议民主制的理论与实践
- 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政治社会学的观察与分析路径
- 市政道路上的井盖致人损害赔偿责任承担问题研究(1)论文
- 关于改革选举制度的思考
- 情势变更制度之确立与处理非典型肺炎疫情案件(1)论文
- 对我国虚拟财产侵权纠纷的法律分析(1)论文
- 意大利法中违约解除效果实证考察(1)论文
- 政府的规模与范围(中)
-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美术
- 构建干部工作落实“四权”的民主机制研究
- 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过去与未来
- 民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 民事审级制度之研究(1)论文
- 浅述人大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 事实推定与证明责任(1)论文
- 《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画》教学设计6
- 《画》教学设计5
- 《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 《四季》教学建议
- 《画》教学设计7
- 《画》第一课时课堂实录与反思
- 《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 《画》教学设计8
- 《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8
- 《四季》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四季》教学设计2
- 《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
- 《四季》教学实录与评析
- 《画》教学案例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