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3
孔子性格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会变
- 努力读书,效劳祖国!
- 小树
-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 我是一个“随身听”
- 我的家乡
- 春姑娘来了
- 扫墓
- 嫩绿的树叶
- 盼望你——北京奥运
- 悄悄话
- 夏夜的月湖公园
- 秋天的原野
- 停电了
- 春天在那里
- 议水利工程安全施工存在的隐患
-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之我见
- 论契约型渠道组织解决分销渠道冲突的作用(1)
- 论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理
- 论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和技术
- 基于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 对水利工程砼裂缝的控制探索
- 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创建水利施工中的协调体系
-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构与管理
- 水利建设施工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
- 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几点探讨
- 论水利水电工程的进度控制及优化
- 对水利工程偏向资源水利发展现象探讨
- 关于清远抽水蓄能电站库区清理的心得
- 《新型玻璃》教学随笔
- 《假如没有灰尘》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 《新型玻璃》教学反思
-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新型玻璃》教学片断赏析
- 假如没有灰尘,世界会变得怎样?
- 《假如没有灰尘》词语解释
- 《新型玻璃》教学反思
- 事物的两面性
- 《假如没有灰尘》近义词反义词
- 《新型玻璃》教学随笔
- 成功地创新──评《新型玻璃》一课
- 教学创新 重在课堂──《新型玻璃》教学后的体会
- 《新型玻璃》教学反思
- 《新型玻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