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关于老子的民间故事

关于老子的民间故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6

关于老子的民间故事

自古以来,有一个关于老子的问题:他晚年究竟到哪里去了?不知道。他死在哪里?不知道。在历史文献的资料上,只说他西度流沙,过了新疆以北,一直过了沙漠,到西域去了。究竟是往中东或者到印度去了?不知道。在他离开中国时,有没有领到关牒——相当于现在的护照和出入境证,也不知道。

但是,历史上提到一个人物──关吏尹喜,大概像现在机场、码头海关的联检处长,知道这位过关老人是修道之士。据《神仙传》上记载:有一天,这位函谷关的守关官员,早晨起来望气──中国古代有一种望气之学──他看到紫气东来,有一股紫色的气氛,从东方的中国本土,向西部边疆而来,因此断定,这天必定有圣人过关。心下打定主意,非向他求道不可。

果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头子,骑了一条青牛,慢慢地踱到函谷关来了。关员向他索取关碟,他却拿不出来,这一下,可正给了关吏一个机会,他本色当行地说:没有关碟,依法是不能过关的。不过嘛,你一定要过关,也可以设法通融,你可也得懂规矩。所谓“规矩”就是陋规,送贿赂。这时,老子似乎连买马的钱都没有,哪儿凑得出“规矩”。好在这位关吏,对于老子的规矩,志不在钱,所以对他说:“只要你传道给我。”老子没法,只好认了,于是被逼写了这部五千字的《道德经》,然后才得出关去。

老子以变相红包,留下了这部著作,西度流沙不知所终。而他的这部著作,流传下来,到了唐代,道家鼎盛起来,道教变成国教。这时,道教的人,要抗拒佛教,就有一个进土,也是五代时的宰相,名叫杜光庭的,依据佛经的义理,写了很多道经。有一说,后世对于没有事实根据而胡凑的著作,叫作“杜撰”,即由此而来。其中有一部叫作《老子化胡经》,说老子到了印度以后,摇身一变,成了释迦牟尼。在佛教中,也有些伪经,说中国孔子是文殊菩萨摇身一变而成。宗教方面,这些扯来扯去,有趣的无稽之谈,古往今来,不可胜数。

关于老子本身的这些说法,不管最后的结论如何,但有一事实,他的生死是“不知所终”,查不出结果的。倘使根据《神仙传》上古神话来说,那么,老子的寿命就更长到不死的境地了!

那些神仙故事,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他的这部著作,则确实是被徒弟所逼,一定要得到他的道,因此只好留下这部著作来。尹喜得到老子的传授,亦即得到了这五千字的《道德经》以后,自己果然也成道了。因此,连官也不要做,或者连移交也没有办,就挂冠而去,也不知所终。

道教就是这样传说,由老子传给关尹子,继续往下传,更是壶子、列子、庄子。一路传下去,到了唐朝,便摇身一变而成为国教,而《老子》一书,也成了道教的三经之首。道教三经,是道教主要的三部经典,包括:由《老子》改称的《道德经》,《庄子》改称的《南华经》与《列子》改称的《冲虚经》。

最近,有些上古的东西出土,如帛书《老子》等等。由这些文献资料中,更显示了老子学说思想的体系,是继承了殷商以上的文化系统,亦证明了古人所说的话没有撒谎,是真实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妈妈
我的好奶奶
我的表妹
给妈妈画像
外公
我的家庭
静静的夜晚
我是小书迷
我的爷爷
我的“学生”
我的表弟
与时俱进的外婆
我爱我家
我的老师
我的爸爸
坦诚相待 热情鼓励――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的五条原则
班主任素质之我见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重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所需即所学”的教学设想
21世纪:求解21道中国教育难题
营建民主与科学的师生关系
学习方法讲座(三)
论学校国有民办制
新时期学校德育整体优化初探
为什么教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多媒体网络课程中视频应用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跑进家来的松鼠》文章主旨
《跑进家来的松鼠》词语解释
《老人与海鸥》教学片断
文本须“挖掘”教学需“设计”──教《老人与海鸥》有感
《老人与海鸥》评议
《跑进家来的松鼠》难点解析
《跑进家来的松鼠》写作特色
《老人与海鸥》教后反思
《老人与海鸥》教后反思
《老人与海鸥》课堂实录
《老人与海鸥》评议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在“对话”中追寻生命的阅读──《老人与海鸥》教学片段
着力反复读悟,追求本色语文──《老人和海鸥》一文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