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入情入境,引发三情共振──《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入情入境,引发三情共振──《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因此,对本文的教学,我的设计是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去想象、去感悟、去练习表达,使学生走近作者,走进课文,进入幻想的境界里。在阅读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在阅读中发展语言,在阅读中激发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要立足教材,营造氛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讨论探究,引发三情(教师情、学生情、作者情)共振。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解题激凝

看了题目,你们想了解什么?

梳理问题:

1、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

2、是谁怎样把它毁灭的?

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增强读书的目的性,为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奠定基础。

二、读文解疑

1、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读课文,并把写作者对圆明园评价的句子划下来。

2、检查读书效果:

⑴ 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相机指导理解、品读“举世闻名”、“瑰宝”、“精华”

总结提问:圆明园是……

(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归纳板书: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⑵ 激发学生用赞赏的语气读板书。

为下一步深层探究找到了主题,初步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更为学生深层研读定下了情感的基调。

三、研读探究

1、提问:

作者为什么给圆明园如此高的评价呢?你能从书中找到答案吗?

2、学习第二节:

⑴ 抽生读圆明园的布局,其他同学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⑵ 引导生用语言描述画面,用简笔画画画面,渗透对“众星拱月”的理解,分辨哪是星,哪是月。

⑶ 看图试背本段:

小结:师引述:圆明园如此宏伟,真算得上是一座……

生诵: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3、学习第四节:

自由读第四节。小组讨论圆明园为什么可以称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⑴ 从文物跨越的年代,文物的类型来理解作者的这一评价。

⑵ 结合“最珍贵”、“奇珍异宝”这些字眼理解想象作者的这一评价。

小结:是啊,馆藏如此丰富,文物如此珍贵,圆明园确实是……

生诵: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4、学习第五节:

⑴ 自由读第三节,说说能从文中知道什么。

⑵ 教师引读:

圆明园中,有……也有……有……也有……,园中许多景物……还有许多文物……园中不仅有……还有……

⑶ 课件展示“买卖街”、“山乡村野”、“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莱瑶台”。

⑷ 把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具体并描述出来或介绍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⑸ 假如你就漫步园中,看到眼前的美景,你想发出什么样的感慨?

⑹ 请同学们用朗读把自己的感慨表达出来吧,品读──引读──想象读──配乐读。

小结:师述:圆明园中汇集了中外风景名胜,像是幻想的境界,怪不得作者称圆明园是……

生诵: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以上对二、三、四节的学习,让学生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为载体,以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手段,潜移默化中产生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三情”随之和谐发展。

过渡语:(低沉而缓慢地)然而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厄运降临到了圆明园的头上。

5、学习第五节:

⑴ 边读边用笔在感受深的句子旁做批注,把不理解的问题找出来。

⑵ 老师读1~5句,重读“闯进”、“统统”、“实在”、“任意”,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用语言描述。

⑶ 面对这样的场面,你头脑中蹦出了哪些词语?

“罪不可恕、残暴野蛮、贪婪无比、虚伪狡猾……”

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再读这一段。

⑷ 梳理疑问:

侵略者为什么胆敢在中国的土地上如此为非作歹?

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积累语言,积淀情感,让学生读中感知、读中感受、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感召。

三、总结升华

过渡语(悲痛的):圆明园,这一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这一当时世界上最大博物馆和艺术馆,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灰烬。引读第一自然段:它的毁灭给祖国,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所以作者说,圆明园的毁灭是──

(生齐读第一段。)

回扣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对“不可估量”有感性的、具体而全面的理解。

1、出示课件:

圆明园的残痕断壁。

问:假如此时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

小结:

是啊,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时刻记住“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让我们举起右手面对圆明园的废墟宣誓: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至此,老师、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在“三情”共振中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2、结合上一单元的训练重点“分清文章的主题次”,我们看这篇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3、课外组织语文实践活动,辩论赛:圆明园该不该修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颐和园导游词
我的蝈蝈将军
因为选择不同
黄山导游词
时间都去哪了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开学了,我们笑了
观察
观察豆子
养蚕
可爱的小猫
假如我是科学家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胜似亲人
再逢中秋
学术会议通知
团省委会议纪律范文
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会议管理制度
学生会会议纪律制定
编写会议记录的体会
会议记录介绍
远程教育会议议程
民航会议议程
对会议记录者的要求
会议纪律常见条款
会议记录范例
会议记录的功能与误区
中法文化会议议程
公司项目论证会议记录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群塔防碰撞方案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邓小平爷爷植树》老师语录
《春天的图画》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重难点分析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二)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句品读
《邓小平爷爷植树》生字扩词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春天在这里》
《邓小平爷爷植树》综合资料
《春雨的色彩》作者趣闻
《春天的声音》
《邓小平爷爷植树》随堂练习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字词梳理
《春天的雨》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