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1
《少年闰土》阅读拓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写好人物必须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2、通过对鲁迅作品的初略了解、培养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
3、了解鲁迅的故事,初识鲁迅,感受鲁迅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学习写人方法是本节课重点,在《故乡》一文中“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句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激发想象
1、在《少年闰土》一课中,闰土向鲁迅讲了哪几件事?哪一件是鲁迅印象最为深刻的?
2、正因为对这件事印象最深,所以一想到闰土,鲁迅先生马上就会浮现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在鲁迅先生眼中,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他们俩的关系怎样?
4、闰土是如此的见多识广、聪明能干。他们的关系亲如手足,难分难舍。只可惜他们这一别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后假如他们能够再次相逢会是怎样一种情景?闰土会变得怎样?
5、同桌交流。
6、指名汇报交流。
二、学习《故乡》原著片段、感受人物性格变化
1、刚才同学们的想象很丰富也很有趣。鲁迅先生把他们当时见面的情景写在《故乡》一文中,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师生出示《故乡》“他身材增加了……我也说不出话”这一片段。
3、齐读。
4、交流体会感受。
(师想机引导学生探究闰土外貌、性格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我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特别引导学生理解“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的意思。)
三、认识作品人物、感受写法
1、分角色朗读“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闭上眼睛想象两个人的不同形象。
2、鲁迅为什么能把这两个人写得如此鲜活?
3、指名交流汇报。
(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鲁迅怎样抓住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
4、认识孔乙己、祥林嫂等作品人物:
鲁迅先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高手,在他的生花妙笔下,给我们塑造了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活灵活现的人物。你们有谁摘抄了这些人物的外貌描写,读给同学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从这个人的外貌描写中,你猜他们会是怎样的性格或命运?
5、师小结。
四、交流鲁迅故事、名言、初识鲁迅
五、布置作业
1、收集摘抄鲁迅的名言、故事。
2、看《阿Q正传》、《社戏》等鲁迅作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去动物园看猴
- 未来的月亮
- 我家养了两只小鸡
- 去爸爸上班的地方
- 爬山
- 难学的英语
- 小闹钟
- 美丽的秋天
- 我的梦想
- 洗澡
- 一堂生动的法制课
- 满洲里游记
- 我爱秋天
- 打预防针
- 包包子
- 发展芦苇湿地污水处理绿色生态工程初论
- 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公平合理分配模式分析
- 园林工程规划阶段造价调控监管
- 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及整治
- 论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化
- 论环境标准为管理服务的内涵与层次
- 先秦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治
- 浅谈垃圾中重金属的回收方法实验
- 废物最少化专家系统的设计
- 全球环境维护
- 森林公园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 现代社会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 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 城市给水管道安装存在问题与解决
- 环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
- 《灰雀》教学设计二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二
-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三
-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一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一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一
- 《灰雀》教学设计一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三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三
-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一
-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二
-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二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二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谈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