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1
《少年闰土》阅读拓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写好人物必须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2、通过对鲁迅作品的初略了解、培养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
3、了解鲁迅的故事,初识鲁迅,感受鲁迅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学习写人方法是本节课重点,在《故乡》一文中“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句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激发想象
1、在《少年闰土》一课中,闰土向鲁迅讲了哪几件事?哪一件是鲁迅印象最为深刻的?
2、正因为对这件事印象最深,所以一想到闰土,鲁迅先生马上就会浮现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在鲁迅先生眼中,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他们俩的关系怎样?
4、闰土是如此的见多识广、聪明能干。他们的关系亲如手足,难分难舍。只可惜他们这一别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后假如他们能够再次相逢会是怎样一种情景?闰土会变得怎样?
5、同桌交流。
6、指名汇报交流。
二、学习《故乡》原著片段、感受人物性格变化
1、刚才同学们的想象很丰富也很有趣。鲁迅先生把他们当时见面的情景写在《故乡》一文中,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师生出示《故乡》“他身材增加了……我也说不出话”这一片段。
3、齐读。
4、交流体会感受。
(师想机引导学生探究闰土外貌、性格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我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特别引导学生理解“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的意思。)
三、认识作品人物、感受写法
1、分角色朗读“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闭上眼睛想象两个人的不同形象。
2、鲁迅为什么能把这两个人写得如此鲜活?
3、指名交流汇报。
(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鲁迅怎样抓住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
4、认识孔乙己、祥林嫂等作品人物:
鲁迅先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高手,在他的生花妙笔下,给我们塑造了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活灵活现的人物。你们有谁摘抄了这些人物的外貌描写,读给同学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从这个人的外貌描写中,你猜他们会是怎样的性格或命运?
5、师小结。
四、交流鲁迅故事、名言、初识鲁迅
五、布置作业
1、收集摘抄鲁迅的名言、故事。
2、看《阿Q正传》、《社戏》等鲁迅作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失意
- 我就是90后
- 女孩
- 唯一
- 角落
- 历史
- 耄耋之年
- 出岫知还委心去留
- 左脚倒影,右脚年华
- 幸福
- 童心无悔
- 心灵的旅行
- 感伤的心
- 散步
- 繁华如烟
- 卵巢被谁“偷”了?情敌手上有把无情的刀
- 走遍中国寻妻5年!“生育工具”让他何去何从
- 最坏的时光最好的人
- 男人最怕的8件事
- 有梦想就是任性,荷兰“励志姐”开着拖拉机去南极
- 半生缘,一生情
- 办公桌前的健身操
- “隐离”夫妻办婚礼,准男友大闹现场一地鸡毛
- 女白领打造“舌尖上的自己”: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
- 佟大为与关悦:演艺圈“最美伉俪”的幸福生活
- 女人最让人怕的个性
- 我的故事刚刚开始
- 背弃亲情淘金,掉进友情设下的死亡陷阱
- 长知识了!我在芬兰领悟“芬兰式”冷漠
- 当一个不操心的妈妈
- 许小慧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案教学设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二课时第二部分 教案教学设计
- 吹泡泡 教案教学设计
- 《珍珠泉》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一课时第二部分 教案教学设计
- 学画(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于永正执教的《草》片断赏析 教案教学设计
- 《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案教学设计
- 四年级语文实验教材--意外的台词 教案教学设计
- 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教案教学设计
- 于永正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赏析 教案教学设计
- 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二课时第一部分 教案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于永正执教的《草》片断赏析(节选)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