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失独家庭生存现状及法律保障的调查报告

失独家庭生存现状及法律保障的调查报告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失独家庭生存现状及法律保障的调查报告

摘要:失独家庭,这一词从陌生到熟悉,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他们养老困难、深受疾病折磨、精神状态令人堪忧。为了让失独者不再孤独, 应从法律保障方面在精神上给予失独者更大的抚慰, 物质上解决失独者的实际经济困难。

关键词:失独家庭;生存状况;法律保障

一、失独家庭概述

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愿意收养子女,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的家庭。失独家庭成员的年龄大都年过半百,经历了老来丧子之痛,错了了生育年龄,已无法再生育。2014年,人口调研统计,中国的失独家庭已经达到了一千万之多。

笔者于2014年8月,在山东省X县围绕失独群体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和医疗需求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调研,本文拟在翔实的数据分析基础上,从满足失独群体需要出发,对现有的扶助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二、山东省X县失独家庭的生存现状

根据对150户失独家庭调研,此县失独家庭有以下特点:学历偏低,年龄较大,婚姻状况令人堪忧,大多独居,远离亲人。没有孙辈共享天伦。城镇户籍的失独家庭远大于农村的失独家庭。在失独家庭中,虽然有着各种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但相似的痛苦经历,让他们在不同方面呈现出一致性。

1.经济状况一般。根据笔者调研,在关于失独群体的救助方面,目前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陕西和河南也在进一步提高对失独家庭的经济补助,保障失独家庭的基本生活。全国各地也陆续对失独家庭的政策作出相应调整。这些政策实践的背后,均有个假设,那就是失独家庭的经济情况都不好,他们亟需物质帮扶。但是相比吸毒、残疾和单身母亲等特殊家庭,失独家庭的经济状况要好很多。调查中近三成失独家庭依赖自己或者配偶的退休金生活,近四成依靠个人劳动维持生计,四分之一的失独家庭仰仗社会保障金,还有近百分之五失独家庭依赖亲属友朋的资助。其中六成的失独家庭收入能基本满足日常需求,但仍有三成多的失独家庭在基本需求满足方面存是在一定的困难。总体看来,失独家庭的体经济状况一般,在目前物价水平下,除日常开销,扔有一些极困难的家庭经济状况令人堪忧。

2.健康水平偏低。经过调研发现,身体较为健康的失独者较少。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良好。一半失独者健康状况一般,而身体状况较差或很差的则接近四成。这与年龄、心理状况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六成的失独者表示目前状况下,生活可以自理。近三成的失独者因为年龄较大,身体机能不断下降等原因需要他人照顾。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失独家庭的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将不断下滑。需要更多的照料和医疗。但是他们唯一的孩子却已经先他们一步离开了他们。不能在老人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在身边照料。这对于失独老人来说是痛楚的地方。哪怕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不能释怀。

3.精神状态欠佳。据调查,有接近九成的失独家庭,经常陷入消极悲观的情绪中 ,而 “闷在心里”或“找人倾诉” 是日常排解烦恼的主要途径。失独者若是找人倾诉,首选知情者。家人、亲戚、朋友是失独者首选的倾诉对象。因为,他们一直陪在自己身边,了解情况。有15%的家庭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因为他们认为,相同的经历,让他们容易沟通。非常少的失独者会和同事、志愿者倾诉,一般都隐藏起这些悲伤往事。还有一部分失独者选择教会、僧尼,这和他们接触群体不同有关。失独家庭中信仰宗教的不多,但是信仰宗教的失独者说,宗教使他们在失去独生子女之后,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慰藉。宗教让他们寄托了对子女的哀思,减少了生活中的茫然。随着通信技术逐渐普及,在失独家庭中,也有人通过专门的网站平台认识了其他的失独者。大家虽然身处天南海北,却可以通过网络互相慰藉受伤的心灵。大家一起加油鼓劲,共同面对新的生活。

4.服务需要多元化。由于失独家庭不同的有着教育背景和各自的生活方式,他们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体现在:经济条件好的失独家庭主要关注针对失独家庭的活动组织,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主要关注针对失独家庭的物质帮扶政策。但所有失独家庭均十分关注养老问题,这与失独家庭膝下无子女,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有重要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调研数据,可以分析得出, 失独者急切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虽然地方政府根据国家的指导政策,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帮扶失独家庭, 但不可否认的是, 大部分的帮助、关怀都是碎片化的, 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和长效的机制。有的帮扶是自发的、象征性的,这些对于两个孤苦伶仃的老人想比,是远远不够的。针对失独家庭,山东省政府、山东省财政已经筹措八亿多元用于各项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落实。确保资金落实到位。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特扶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伤残家庭分别提高到270元和150元。但是相对于广州市做到的对失独家庭城乡帮扶政策一体化,陕西的针对失独家庭的系统的帮扶相比,山东的政策还显得很薄弱。

三、构建立体全方位的失独家庭法律保障权益制度

1.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增加对失独家庭的补偿

失独家庭的成员大约在四十岁到七十岁不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得不执行一胎政策。国家的公权力人为地限制了公民的生育权。非常不幸的是,当执行一胎化的公民,丧失生育能力的时候,却因为种种事故,他们唯一的孩子去世,留给了他们暗无天日的晚年生活。没有家人陪伴,没有精神寄托,给失独家庭造成了无尽的痛苦和巨大的损失。还有的因病孩子去世的家庭,为了给孩子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他们在接受孩子不幸离世的同时,还要偿还巨额的债务。这种失独家庭的生活简直是苦不堪言。笔者认为,失独家庭为了国家的公共利益,承担了人口政策的风险,所以,国家应该给予失独家庭一定的国家补偿。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 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没有设置针对失独家庭的补偿条款。因此,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给予失独家庭应有的补偿,确有必要。

2.修改《基金会管理办法》,大力发展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在失独群体的救助中,起着有异于政府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但是多年来发展一直较为缓慢。主要是受限于各种法律法规的束缚。但和政府的法律政策扶助不同的是,社会组织救助方式多样,关怀模式更为专业。建议放宽对于社会组织的管理。让社会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

3.修改《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增加对失独家庭补偿的资金支持

失独家庭为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一胎化。现今,他们的孩子因故去世,剩下两位老人孤苦无依,到底谁该为失独家庭的孤苦无依埋单呢?每年国家都会从超生者中收取数以百亿计算的高额社会抚养费,将社会抚养费的部分用于对失独家庭的慰问,提高失独家庭的生活补助,笔者认为是合情合理,符合一切为了人民的党和政府的宗旨的。增加关于补助失独家庭的预算金额,这也能够得到社会和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1)建立失独老人养老院。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失独家庭刻意回避一些关于失独的新闻。很多失独老人孤身一人,他们不是不想去养老院接受专业的照料和护理,只是苦于无人为他们担保,他们根本不能进入正规的养老院。在调研过程中,失独者表示,只要还能够自理,都不想去养老院,因为害怕看到其他老人有家属探望,显得自己伶仃一个人。但是失独家庭的老人说,如果有专门为失独老人准备的养老院他们应该会去,会在一起抱团取暖,组成和谐的大家庭。笔者建议将每年征收的高额的社会抚养费拿出一部分来,投入到专业的失独老人养老院的建设中来。为失独老人解除无人担保签字的后顾之忧。

(2)为失独家庭构建活动平台。失独家庭最怕过年。每年的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但对于失独家庭来说,却避之不及。举国幸福鞭炮响,唯有失独哭断肠。每一次春节,对于他们都是一场浩劫。一次一次在他们的未愈合的伤口上撒盐。他们害怕看见别人的阖家团圆,害怕别人来拜年问好。但是他们却不排斥和其他的失独家庭一起互相帮扶。所以有的失独家庭建议,希望政府能够为他们牵线搭头,给他们提供一个私密的交流场所,可以让他们过年过节有地方可去,可以让他们压抑的情绪得到有效的宣泄。面对有相同经历的失独家庭,他们可以互诉衷肠。

(3)建立针对失独家庭的心理辅导组织。专业的辅导组织,对他们失去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给予科学的有效的抚慰。在抚慰失独家庭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吸纳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志愿者,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伴随着社交网站的飞速发展,微信社区和QQ社区,也可以成为失独群体交流感情,分享生活的家园。让成千上万的失独家庭携手同行,一起走出失独的阴霾,共同寻找生活的方向。

最后,发挥居委会和村委会的基层组织作用。村委会和居委会作为基层组织,往往对本辖区内的失独家庭掌握更加详细,更能够力所能及的帮助失独家庭。基层组织可以建立一对一的帮扶机制, 及时掌握失独家庭的生活和心理动态,主动上门和他们沟通, 解决其实际困难, 在特殊节假日主动上门慰问关怀, 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军令状
寻找秋天
钢笔与墨水
鼓和香草读后感
智救小鸭子
绿荫场上
家庭游戏
开学了
《精卫填海》读后感
欢乐的“六一”
我终于做出了这道题
春天来了
假如
雨天真好
我爱我的家乡——瓜园
非洲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成功
中国画的中和美的方式
浅析沉默权与沉默权制度的构建(1)论文
印象画派的艺术理念研究
社会主义与创新
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1)论文
浅谈4C营销理论在吉安市房地产市场营销中的运用(1)
民族文化差异与日用陶瓷的文化营销(1)
关于人本主义与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简论(1)论文
全球化背景下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
消费者对定制化营销的反应及对企业管理实践的启示(1)
关于杂技的市场化发展与艺术传承
浅议我国司法制度如何实现“效率优先”(1)论文
浅析香港回归前后司法制度之异同(1)论文
论“笛”在唐诗中的意象的理念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15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3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4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14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8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2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16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17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1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7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建议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18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目标和教材简说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6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