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浅谈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幼儿教师 职业倦怠 身心衰竭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工作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大、社会认同不高、自我价值不能实现以及幼儿教师个人心理承受状况差异是造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要消除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可依靠幼儿教师提高自我干预自我调节能力、幼儿园科学管理以及社会正确评价幼儿教师这三种途径。
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冯晓霞教授和梁慧娟博士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北京市50所不同体制幼儿园的447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教师中有2.9%处于严重的职业倦怠中,有一半以上的幼儿教师具有明显的职业倦怠倾向。由此可见,幼儿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瑞典作家爱伦·凯说道:“教育一个小孩,就等于把一个灵魂的生死之权握在手里。”在幼儿园里,幼儿教师担负着保育与教育的双重责任,其喜怒哀乐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某一次过激的行为都可能对幼儿的一生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分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消除对策就显得特别重要。
倦怠指的是一个人因精力、能量或资源的过度消耗而变得效率低下的个体特征。而职业倦怠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倦怠分为三个核心成份:第一,情绪衰竭,指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丧失;第二,去个性化,指人际关系倦怠,个体以消极、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第三,低个人成就感,指个体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的工作意义和评价降低。相应的,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类型主要有精疲力竭型、狂热型、能力富余型。
一、幼儿教师职业倦意表现
教师职业作为助人的行业,是职业倦怠高发的行业之一。幼儿教师由于独特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更容易造成职业倦怠。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最近公布的一份“中国工作倦怠指调查报告”显示,教师职业倦怠程度的比例在所有职业中位于第三,高达50.34%,而幼儿教师在所有的教师中最容易发生职业倦怠。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类型绝大多数属于精疲力竭型,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对他人情感的疏远和冷漠。生理方面的表现为:累、头疼、发牢骚、心绪不宁、浮躁不安、不想说话、面色苍白、血压、心率升高。心理方面的表现为:焦虑、情绪紧张、脾气暴躁、没有信心、个人成就感低、自我效能感低。当幼儿教师进人职业倦怠时,往往会造成工作没有热情,对学生没有耐心,严重的可能还表现出某些过激行为,例如体罚幼儿、自闭等等,从而造成教学质量低,进而导致幼儿身心发展没有保障。
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笔者经过与多名在职幼儿教师访谈交流,发现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有:
(一)工作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大。
此外,在完成繁重的本职任务之余,幼儿教师还要不断地参加培训、考试,以适应不断增加的社会竞争。例如笔者认识的一位幼儿园教师,幼师毕业后参加工作,业余时间参加大专的函授培训以及蒙台梭利教学法培训等,占用了很多个人时间。因此,幼儿教师很少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长期生活在紧张的状态中,造成精神压力大,容易造成职业倦怠。
(二)社会认同度不高,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和投人也越来越多。但是与之不相称的是,人们对幼儿教师的态度并没有相应的转变。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幼儿教师就是带带孩子,唱唱歌跳跳舞,不需要什么文化,很轻松。”事实上,我国幼儿教师的素质已经普遍得到了提高:基本上为中专学历,大专学历幼儿教师也大有人在,本科生进幼儿园也不再是稀奇的事情。除此之外,社会并没有看到幼儿教师艰辛的付出。“幼儿园阿姨”的称呼就是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偏见的直接表现。仅从实际回报来讲,在我国,无论哪个地区,幼儿教师的薪水都是同层次里较低的。以某地方为例,大学专科学生毕业到幼儿园平均月薪700元,其中有些还不包括住房和饮食等生活费用,实际能够自由支配的钱很少。另外,目前除公办幼儿教育机构外,很多的私立用人单位并没有按《合同法》将聘任的幼儿教师的各项保险福利纳人工资体系,因而不能很好地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高投入、低回报”的现状使得幼儿教师缺乏社会认同感,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三)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
从心理学上讲,个人的人格、气质等心理特征是在遗传、成长和环境、教育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因此每个人的心理状况、承受能力各不相同。幼儿教师面对工作任务的状态也不相同。按照现代气质学说可以将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①胆汁质,②多血质,③粘液质,④抑郁质。一般说来,倾向于胆汁质类型的幼儿教师精力旺盛、争强好胜、为人热情率真,比较能够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处理好各种关系。倾向于多血质类型的幼儿教师情感丰富思维敏捷,适应力强,但是缺乏耐心和毅力。倾向于粘液质的幼儿教师一般情绪平稳、表情平淡、考虑问题周到,但是行动迟缓、缺乏生气。倾向于抑郁质的幼儿教师多愁善感、思维敏锐、自制力强、优柔寡断。面对同样的工作压力和人际压力,不同气质类型教师的反应不一样,粘液质与抑郁质的教师更容易陷入职业倦怠。
三、消除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造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是众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我们认为,要使幼儿教师热爱本职工作,需要教师、幼儿园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幼儿教师提高自我干预、自我调节能力。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精力过度消耗状态下的表现。应对职业倦怠,首先在于作为主体的幼儿教师自身的干预和调节。自我干预主要可以采用心理转移的方法:首先幼儿教师应该正视它,认识到职业倦怠只是人人都可能体会到的正常心理现象,继而能够用合理的方式宣泄与调节,例如唱歌、运动等,获得心理平衡;然后积极地面对工作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加强自己对职业的热爱,做到真的热爱孩子、热爱工作、热爱幼儿园。此外,培养业余爱好,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生活质量是对职业倦怠最好的调节手段。
(二)幼儿园科学管理,营造轻松工作氛围。
幼儿教师最大的压力来自园所工作,目前幼儿园里一些不合理的规定和分工更是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导火索”,要解决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幼儿园领导必须真正关心一线教师,多用换位思考方法体谅幼儿教师工作的艰难;科学地管理,对幼儿教师的任务作出明确的分工,并及时给予反馈:对任务完成较好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为任务完成欠好的教师归因和指导,使教师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使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释放自己的才智,挖掘自己的潜力,在幼教园地里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
(三)加强社会支持,正确评价幼儿教师。
幼儿教育是关系国家发展和社会素质的重要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关怀。幼儿教师作为个体人也是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解决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所有人的关心和支持。只有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幼儿教师观,认识到幼儿教师的价值,充分理解、尊重幼儿教师,国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在制定相关法规时维护幼儿教师权益,使幼儿教师真正感受到自己为社会所尊重,才能够从根源上减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机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正义之侠
- 未来
- 神奇的钥匙
- 我的文具盒
- 鹿死谁手?
- 41世纪的汽车
- 妈妈不哭
- 童年趣事
- 蚂蚁和磨菇
- 我的爸爸
- My Birthday(我的生日)
- 老师爱我
- 期末考试
- 我的同学—张宇弛
- “变色龙”与“新型衣服”
- 招聘面试建议书
- 给人类的一封建议书
- 关于环保的建议书
- 工业项目建议书格式
- 给市环保局长的建议书
- 关于运动会增设球类比赛的建议书
- 校园环保建议书
- 小学生环保建议书
- 节约水电建议书
- “情系绿色”校园环保倡议书
- 环保建议书
- 农业项目建议书格式
- 市场调查建议书
- 保护校园建议书
- “文化医疗下乡”活动建议书
- 汉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议不起诉的性质及其适用范围_法学理论论文(1)
- 城市郊乡房屋产权登记法律问题探索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违约责任_法学理论论文(1)
- 从“礼治”到“法治”?法学理论论文(1)
- 共同侵权的法理探讨法学理论论文(1)
- 简议清末刑法变革法学理论论文(1)
- 体罚学生现象和法律问题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 关于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法律的实质理性
- 孙中山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订法学理论论文(1)
- 可别等成了“戈多”
- 关于判决、裁定罪拒不执行的几个问题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犯罪构成与犯罪既遂的关系_法学理论论文(1)
- 侵占罪若干问题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11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7
- 《去年的树》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8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12
- 《小木偶的故事》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 《去年的树》教学实录
- 《小木偶的故事》快乐练习:同步达纲练习
-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案例
- 《去年的树》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 《去年的树》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桂花雨》随想
- 《桂花雨》所得
- 《小木偶的故事》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 《小木偶的故事》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