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提高写作兴趣 培养写作情感

关于提高写作兴趣 培养写作情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8

关于提高写作兴趣 培养写作情感

"

论文摘要:语文教学的改革越来越重视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应随时把握生活中的各种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即兴的片段作文训练;同时改革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再现教学尝试;以及通过鼓励学生投稿、经常举办优秀习作展示及朗诵会、交流摘抄和日记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情感。

论文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兴趣;写作情感

几年前,老一辈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泰斗张志公教授就曾呼吁:所谓减轻负担,中学的作文教学绝不在减轻之列,应当加重再加重。这些年语文教学的改革更是越来越重视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然而,与这种改革形势极不协调的是当前令人头疼的作文常规教学。一上作文课,一些学生便叫苦连天,唉声叹气;一写起作文,就抓耳挠腮,眉头紧锁;作文内容往往七拼八凑,无病呻吟;交起作文更是拖拖拉拉,不能完成字数。“怕”、“厌”二字制约了这些学生的思维,他们品尝不到创作成功的快乐,自然也就无法产生写作的激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有人说:“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是创造能力开始发生的催化剂。”兴趣产生的威力是巨大的,兴趣是创作欲萌芽的沃土。可见,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那么,究竟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 把握时机,进行即兴的片断作文训练

所谓片断作文训练,就是对某一人、事、物、景、情进行片断的描绘、记录,字数往往二三百字即可。对于即兴的片断作文训练,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在学生感受最强烈的时刻,随时随地引导学生进行片断作文写作,把此情、此景、此事、此物、此人描绘下来,就好像是现场实录一样。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写,而且使他们有一种急于把内心感受倾吐出来,不吐不快的激情。

进行这种训练,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把握时机,善于启发诱导,以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的情绪。为了说明这一方法的实际操作,现以我的一次指导过程为例。

记得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清晨,我到校上早自习,一路上呼吸着潮湿的雾气,在白纱一般、烟云一般的雾中穿行,看着若隐若现的人影,我不禁激情满怀。走进教室,我没有让学生进行常规的早读,而是激动的向学生讲述了自己的感受,本来毫无感觉的学生在我的激情引发下也激动了起来,活跃了起来,纷纷展开了自己想象的翅膀。这时,我立即让学生拿出纸笔,只20分钟,80%的学生就完稿了。我又利用剩下的时间,鼓励学生毛遂自荐,主动朗读自己的作品,学生异常活跃。结果表明,这次作文的质量非常高,学生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活泼,充满了孩童的天真、调皮。有的把雾比作仙女,有的比作捉迷藏的小姑娘,有的比作调皮的小弟弟……;用的动词也丰富有趣,如滚、涌、扑、闪……等等,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了,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兴趣,也增强了我的信心。

这样的写作时机有很多,比如:夕阳落山的傍晚;阳光明媚的清晨;大雨滂沱、电闪雷鸣的日子;春游未成行,极度失望之时;文艺汇演兴奋紧张之际;上《背影》一课时,对人物某一特定的情形下的动作描写;上完《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对身边熟悉人物的神态描写……

事实证明,抓准时机,进行即兴的片断作文训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养成了学生仔细观察,细心体会生活的能力,并培养了他们抓准灵感,及时记录下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法的良好习惯。

二、改革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再现教学尝试

所谓再现教学,就是师生力求站在作者的时代,持守作者的视点,立足于篇章,共同再现作者成文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再现构思的程序是:提取——再现——比较。提取,就是从原文中或提取立意、或提取结构、或提取材料;再现,就是要求学生根据提取的内容,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想象,重新构思成篇,对原文进行再现;比较,就是把作者的原文和自己的文章从语言、结构、立意等方面进行对比,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而明确自身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

有人也许认为,这样改革以后,阅读教学怎么办?其实,这种再现教学并没有抛弃阅读教学,相反地,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教师教给学生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何妙处;而再现教学则是让学生在再现、比较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我这样写为什么没有作者那样写好,我以后在写作中该注意些什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如此,在创作比较的过程中,为自己的文章与课文的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甚至比课文处理的还好时,学生能品尝到写作构思的喜悦,引发学生想读爱写的激情,达到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

例如:在学习《我的母亲》一文之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母亲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四个片断,分析这些片断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精神品质,然后要求学生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文章与邹韬奋的文章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文章与课文相比有何优劣,学生情绪会十分高涨。

除再现整篇文章外,还可进行片断再现。比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中“雪地捕鸟”片断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把这个片断进行再现,再与课文进行比较,想想自己用的动词好还是课文用的动词好,为什么好。这样训练后,既完成了品味阅读教学的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事实证明,使用这种教法,学生会感觉到好像自己在与著名作家进行写作比赛,很有挑战性,极易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希望自己的好文章能见报、登墙,或读给同学们听,让别人共同欣赏。教师若能采用有效的途径,满足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就能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写作兴趣。

1.鼓励学生投稿。

在学生看来,自己的文章能登报是件很神圣、很自豪的事情。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向报纸、杂志投稿,并对见报文章的小作者予以精神和物质的鼓励。这样,其他同学也会产生创作冲动,教师在这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的进步会很大的。

2.优秀作文及时上墙报。

班内开辟一块“习作赏析”园地,对学生的优秀作文教师及时推荐上墙。应注意的是,不能光推荐作文水平高的学生的作品,也应推荐那些平时作文水平低、现在进步大的学生的作品,这样既能激起优生的竞争意识,也不会使其他学生丧失信心。

3.定期举办作品朗读会。

作品朗读会是学生展示自己作文的天地。教师定期在班里举办朗读会,让学生选择自己这一阶段最好的作文朗读,学生会在教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中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四、定期交流摘抄和日记

为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许多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日常做摘抄和写日记。教师往往只是检查学生按时完成了没有,不会做详细的批改。于是学生往往应付差事,敷衍了事,只摘抄不背诵,只写日记没有提高,不能达到这项活动的的目的。所以,教师应定期进行摘抄和日记的交流活动,好的摘抄共同欣赏,好的日记共同学习,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高涨起来,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种方法的操作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最重要的,所以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要有激情,要从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风娃娃做好事
第一次刷鞋
橘子
我的家乡
我可爱的小弟弟
知道错了
春游
可恨的小偷
小红鲤鱼
雨中送盲人
蔬菜王国的婚礼
升旗仪式
跳棋比赛
啄木鸟的快乐
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理性思考(1)论文
中国两大白酒企业集团品牌战略的比较与分析(1)
试论道德型营销战略目标的制定(1)
论我国物权法中设立居住权的必要性(1)论文
论析我国反补贴案件的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试析行政合理性司法审查刍议(1)论文
试析建立对审前羁钾的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论消费者对品牌大类延伸影响的模型(1)
关于创新我国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论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之可行性(1)论文
谈《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制度(1)论文
我国物业管理企业品牌创新策略分析(1)
浅谈对侦查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谈构建中枢机场的初期价格营销战略(1)
欧盟并购司法审查制度论析(1)论文
《难忘的一天》教学实录2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看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看雪》教学设计2
《称赞》教学设计5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3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欢庆》教案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5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2
《北京》教学设计2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2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4
《看雪》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