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自我概念在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试析自我概念在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析自我概念在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

论文摘要:自我概念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自我角色要求、自我能力概念、自我工具性价值和自我的内在价值四个方面。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可以依据自我概念的作用,从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予以奖励强化和创设情境、激发认知兴趣等方面加以拓展,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辅导效果。

论文关键词:自我概念;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高校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包括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大学生导师和学生辅导员。大部分高校都有专职辅导员。有的高校,辅导员队伍主要是兼职辅导员,比如清华大学实行“双肩挑”的做法;有的高校实行大学生导师制,就是选拔优秀的、负责任的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有的高校实行“政治导师制”;有的高校在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担任助理辅导员,比如山东理工大学。本文所指的辅导员,泛指高校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

过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习惯于把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行为问题简单归咎于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的偏差,在工作方法上也过于简单,不能适应学生千差万别的个体需要。高校辅导员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大多心有余而力不足。思想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专业知识不熟悉,措施不当或教师道德水准不高,往往无法达到帮助人的目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引进心理科学,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在思想引导的同时,伴以一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这不仅是现实情况的需要,对于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拓展新领域,创造新办法,开辟新途径是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课题。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育人的工作,两者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但也存在着差异。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握各自的侧重点,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鉴于此,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培养心理辅导能力,遵循大学生思想认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对那些思想认识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而产生的矛盾,从心理的角度入手,运用心理康复的手段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再加上思想引导,克服一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把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二、自我概念的提出和廓清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场景:从事德育工作的辅导员苦口婆心地讲,学生无精打采地听,教育效果不大理想。

为什么德育活动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呢?从心理学的自我概念理论看,是因为学生的自我概念产生偏差,从而使得外部的行为没有指向或者专注于活动的学习内容。因此,本文从自我概念的有关理论出发,通过分析这些理论如何影响学习行为,来重点阐述如何帮助辅导员运用自我概念的理论原理提高心理辅导效果。

1.自我概念的界定

自我概念(Self-concept)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 James)于1890年提出的。关于自我概念的含义,心理学界见解不一,Shavelson等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的知觉。Rosenberg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客体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它包括个体对自己多方面的看法,这些方面包括生理和身体方面、社会结构、作为社会行动者的自我、能力与潜能、兴趣、作为个性品质的一些本质特征、内在思想、情感与态度等。Bengtson等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的形象或意象、认知、情感、意志的总体看法。国内学者黄希庭对自我概念进行了整合和分析,他主张,所谓自我概念,就是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包括个人对自己性格、能力、意趣的了解,个人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个人现实生活的评价等。

2.自我概念的作用

人的很多行为是由个人想要学习的决策决定的,而决策是人对特定行为可能带来特定结果的一种反应。当认为特定行为能够带来自己预期的某种结果时,个体就实施该行为。影响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体从他人,尤其是重要的人那里得到的反馈,通过这种反馈,个体逐渐形成了对自己的特征和品质的全面认识,即形成了自我概念。布鲁科弗和埃里奇森认为,自我概念影响人的决策,进而会影响人的学习行为,如一个认为德育毫无价值的学生,根本不会努力去听课、去学习,对德育更是缺乏兴趣,那德育的效果在这个学生身上就会大打折扣。

自我概念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自我角色要求。角色代表了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2)自我能力概念。个体对自己能否顺利完成某种学习的估计会影响学习行为,当认为自己能胜任时,个体就会采取完成任务的行为。

(3)自我工具性价值。指个体对完成特定学习任务后可能得到奖赏的认知。如果个体认为自己认真学习并不会带来什么好处,那个体肯定就不会投入学习。

(4)自我的内在价值。指个体从某种特定学习行为中,带来内心愉悦和满足的认知。如有的学生非常愿意学习某项内容,因为他从中获得了满足感,带来了积极愉快的内心体验。 "

三、自我概念在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对自我概念及其作用的分析,我们可以从自我概念视阈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几种策略。

1.鼓励和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能力概念是影响学习目标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如何有效提升自我能力概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训练。

一是要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只有认清自己的需要、兴趣、价值观,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才能在更坚实的基础上把握自己,确立合适的道德目标,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从适宜的选择和不断地成功经验积累中提高自我效能感,使学生对自己、对人格培养充满信心。

二是设置各种道德情景,给学生提供不同道德抉择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抉择的心理历程和不同抉择带来的心理感受,让学生明白自己在面临道德选择时,是完全可以作出正确的决定的,增强学生的道德抉择能力。

三是从心底肯定学生的独特性,认可学生、接纳学生、欣赏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期待。根据“罗森塔尔效应”,辅导员如果能够用期待的眼光看学生,认为所辅导的学生能够成为一位道德高尚、具有人格魅力的人,那么,学生的自我肯定程度会大大增强,其表现也将会朝着期待的方向转化,并最终产生令人感叹的良好教育效果和积极的示范作用。

2.运用强化理论,给予适当奖赏,不断增强学生自我工具性价值

“强化”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塑造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学中强化指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强化物向学生传递对其特定行为的肯定或否定信息,以达到增强或减弱其行为发生概率的目的。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强化在心理辅导过程中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其中,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强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辅导员要发挥自身在强化中的主导作用,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结合起来。另外,还要坚持多种强化结合使用,相互之间建立合理的平衡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强化的作用,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叶圣陶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者要致力于让学生独立行走,独立攀登。自我强化是自我教育的一部分,由于来自学生内部,影响更深入持久,而且与外部强化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它是以外部强化的标准为参照的。教师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强化时,也将该行为的评价标准传递给学生,学生逐渐掌握关于行为的评价体系,并内化形成自己的评价体系。这样,学生可以不断地自我肯定或否定、自我激励,从而形成真正的内部动力。

同时,鼓励学生自我正强化。自我正强化是以自我奖赏的方式激励或维持一个人作出某种选择,达到某一目标,目标的实现会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实现目标行为的良性循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作出评价,要么产生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信自豪的体验,要么产生自我否定、自我批评、自怨自艾的体验。前一种属于正强化作用,将产生积极影响,而后一种属于负强化作用,将产生消极影响。例如,在道德实践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正向道德行为,从各种途径予以肯定强化,比如可以奖励自己一次休息、一顿美餐等等。这样就可以使这种道德行为不断内化,最终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意识和反应。

3.运用诱因理论,通过创设一定的德育环境和提供不同的刺激,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实现其自我的内在价值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它可以推动个体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

一方面,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当学生经历认知上的冲突时,就可以预期学生将会不断学习、思考,采取行动消除这种冲突状态。因此,辅导员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德育两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展开讨论,有助于激发学生运用具体细节和例证来阐明自己的解释,从而引发学生不断探究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辅导员可以利用板书、幻灯片、录像以及现场模拟实验等不同的形式灵活地呈现德育内容和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充分参与到德育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通过阅读历史上道德楷模的故事或者请道德模范讲述亲身经历,让学生树立学习榜样;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著名大学的校园、革命纪念的圣地等,使他们感受大学里活跃和严谨的学术气氛,感受革命圣地的庄严和肃穆。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德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洗涤心灵,健康成长。

四、小结

总之,在大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辅导员可以依据自我概念的理论,从影响心理辅导效果的相关因素上着手,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不同的激发策略,这样对达成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效果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闹钟
感恩小诗一束
小学生选:我最喜欢的人
鸟妈妈对毒蛇
我爱春天
给老爸的一封信
梦里花落知多少
厨房里的悄悄话
小狐狸送被子
未来的世界
二十年后的我
我流泪了
秋阿姨来了
春天
我和爸爸下五子棋
我国行政诉讼功能之实证浅论(1)论文
关于建立我国行政合同救济制度之构想(1)论文
以科学发展观定位江西水利的发展
加入WTO对中国水环境及节水灌溉标准化的影响
对家电企业营销对策综述
云峰大坝补强混凝土裂缝分析及预防措施
土坝浸水变形分析的增量有限元法及其应用
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节水灌溉制度设计
试谈现有企业财务预算的分析现状与控制研究(1)论文
关于行政诉讼功能探析(1)论文
CAD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农村水环境存在问题及其保护治理对策
冬季施工技术质量措施
劈裂灌浆技术在滹沱河北大堤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城市拆迁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功能与立法建议(1)论文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9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11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案例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案例与评析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8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10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6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7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5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快乐练习:综合练习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6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4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7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词语造句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说课教学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