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浅谈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浅谈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经济增长

论文摘要:党的十七大明确地指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这是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提出的创新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思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原则和方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一、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1. 以人为本,也就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命题,也是西方哲学命题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等民本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本质,就是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首先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不能为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若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忘了人民,就会陷入为了增长而增长的GDP崇拜的斜路上去。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对的,加快发展速度也是对的,但当提高GDP的速度与人的全面发展发生了矛盾时,就要作相应的调整。如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润,追求经济增长,不顾工人的健康,不顾安全,安全事故增多了;有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高速度,不顾国情、不能增加就业,这样的做法就值得研究,就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精神。

其次是以民为本,还是以官为本。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要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民政府的宗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是由人民授权、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的法人机构。这些年来,人民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处理得不够正常,干部与人民的关系不够正常,没有摆正位子,许多事情不是人民做主,而是为人民做主。具体表现有如下几点:一是干部队伍膨胀。改革初期,各级干部1800多万,现在超过4000多万,其中公务员500多万,村里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还有300~400万人。几次精简机构,结果是越精简越庞大,越精简官越多,恶性循环。二是权力太大。经济权、文化权、垄断权、占有权、处分权。一日为官、终身受用,想当官的人越来越多。三是干部缺少监督机制,特别是对第一把手的监督还很不够。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就是以人为本,以全体人民的利益为本。“三个代表”思想最主要的就是要代表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当前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要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这样的小康社会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3. 协调发展,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要协调,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既要方方面面上齐全,而且各个方面要有机结合,有的要平衡均匀、相对称,有的要有长有短、有大有小,要按比例。协调是相对于原来不平衡、不协调而言,发展不全面就一定不协调,而全面了还不一定就协调了,协调要内容协调、比例协调。以往我们的发展还很不全面,改革开放以后实行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不均衡发展战略,取得了很好效果。但是实行一段之后,现在城乡之间、东西区域之间、阶层之间差别扩大,引出了一系列社会矛盾。现在的不平衡、不协调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是应该转向均衡、协调发展上来的时候了。当前我国很多方面,如一二三产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经济与社会以及农村与城市之间等都存在着比例不协调的问题。根据国际经验,工业与农业增长的速度应是1∶3,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应该是32∶68,而这几年我国的积累率超过40%。国际上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1∶2,一个医生,两个护士,我们现在是1∶0.6,一个医生,只有不到一个护士。再如性别比例,一般是100∶10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性别比达到100∶119,100个女孩,有119个男孩。现在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不平衡。城乡发展很不协调,有些城市已经相当现代化了,但很多农村却很落后,发展很不平衡,从1978年—1984年,1985年—1996年,1997年以来,差距不断扩大。2001年我国城乡差别是1∶2.9,2002年是1∶3.1,2003年扩大到1∶3.2,再加上城市居民所享受的各种福利,城乡差别实际是1∶6,即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的6倍,目前我国可以说是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 "

二、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的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强调的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一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雄厚物质基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物质文明的建设有赖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物质文明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处于一种基础性的地位,物质文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和谐社会的建构。第二政治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和谐社会的构建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它的稳步发展与推进除了需要物质文明为其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政治的保证,使民主法治得到充分体现。

3. 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终极追求。和谐是多样性的统一,是人、社会、自然各种要素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状态。和谐社会强调的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的状态,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基本内涵之一。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满足人类需要的基础上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以及受传统发展道路的影响,我国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要正确认识自然、科学地改造自然、合理开发自然、妥善保护自然,使人与自然能融为一体、和谐相处。在此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使人类社会获得以全面、健康、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实现我国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2]光明日报[N],2005-10-14.

[3]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报告[R].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远方的星星
我的梦想
今年的冬天不一样
让生命之花平安绽放
月亮的故事
团结就是力量
雨中春游
爱画画的周晓锋
家乡的小河
冬之梅
感谢朋友
感动
假如……
我好想变成一只自由的小鸟
有这样一个人......
旅游城市电视宣传片方案
商场新年促销策划方案
家电商场国庆促销方案
营业推广促销活动策划书
国庆中秋促销方案
2011年春节电脑促销广告方案
商场端午节促销活动方案
圣诞节促销方案设计及说明
家电商场国庆促销方案
区文化旅游产品征集展销活动方案
春节服装促销方案
商城圣诞节及元旦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宾馆酒店春节促销方案
商场“新年礼到”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春节促销主题方案
证券纠纷民事责任探讨民法论文(1)
谈当代“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发展及其趋势民法论文(1)
论我国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民法论文(1)
无产权证房屋买卖合同的法律后果民法论文(1)
融资租赁交易承租人索赔权研究民法论文(1)
无履行期限的债务与诉讼时效民法论文(1)
要重视对海商法的研究民法论文(1)
互联网上链接的合法性研究民法论文(1)
我国民法典中债法总则的存废民法论文(1)
避免征收征用权滥用要靠完善法制民法论文(1)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民事责任的承担民法论文(1)
清代民间契约中关于“伙”的观念和习惯民法论文(1)
民事诉讼标的新说在中国的适用及相关制度保障民法论文(1)
再论一般侵权行为的类型
职工持股立法应注重人力资本理念的导入民法论文(1)
《草原》片断赏析三
《草原》教学设计三
《草原》片断赏析一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之三
《草原》教学导入
《刷子李》教学设计
《草原》说课设计一
《草原》自主性练习设计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金钱的魔力》A、B案
《刷子李》A、B案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之一
《与象共舞》A、B案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之二
《人物描写一组》A、B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