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4
蚕妇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习诗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及对封建社会的痛恨。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启发谈话。
1、回忆《悯农二首》,请学生分别背诵。
2、《悯农二首》写的是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民用辛勤的汗水收获了粮食,可是自己却得不到,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蚕妇》一诗是以从事纺织的劳动人民的口吻介绍了她们看到的场景,板书课题:《蚕妇》
二、学习新课
(一)投影列出学习步骤,学生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二)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蚕 妇 昨 归 泪 遍 满 者 养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并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蚕:上面是“天”字,第一笔是横。
昨:部首是“日”字旁。注意与“作”区分。
满: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大三点水,小草字头)
养:第六笔是撇,不是竖。
妇:与“归”右半部分相同,最后一笔要封口。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
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蚕妇:养蚕的妇女。
归:回来。
满:全,整个。
遍:全。
者:……的人。(可以让学生联系“学者”、“使者”体会理解;再说说“遍身罗绮者”是指什么样的人呢?)
罗: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
绮:有文彩的丝织品。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昨日入城市:一个从事养蚕纺织劳动的妇人到集市上去了一趟,
归来泪满巾:回来后,泪水浸满了衣襟。
遍身罗绮者:那些穿着绫罗绸缎的人,
不是养蚕人:不是养蚕织布的劳动者。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7、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四)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朗读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练习巩固
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泪:左窄右宽, 左右高低基本一样。
满:左窄右宽, 左右高低一样。
者:第三笔撇要长一些,盖住下面的“日”。
归:左窄右宽,左边高而长,第一笔是小竖。
“蚕、妇、昨、遍、养”让学生自己说说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2、抄写下面词语。
蚕妇 养蚕 昨日 归来 遍身
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同学间相互评分,记录在书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做家务
- 做鸟窝
- 家乡的小河
- 《西游记》读后感
- 读《自古英雄出少年》后感
- 快乐元宵节
- 快乐的秋假
- 我的理想
- 放生
- “六一”儿童节
- 二十年后的拖把
- 我与书
- 红领巾流“血”了
- 抓小鱼
- 第一次坐飞机
- 网络小说与影视艺术的利弊
- 影视艺术的对策建议释解
- “组合竞选制”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 议影视广告中的情感因素应用
- 影视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功能
- 电影美术的色彩和艺术综述
- 以制度创新遏制腐败:中国转型期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研究
- 选举中各环节的漏洞与对策
- 论当代中国的民主建没
- 乡镇自治:根据和路径——以20世纪乡镇体制变迁为视野
- 对当代电影的美学述评
- 反“劫贫济富”与民主化管制
- 中国百年民主化尝试的再思考
- 现代法治国的基本特征和要素
- 叙事时间的形态探究
- 《失物招领》教案设计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两只鸟蛋》教案设计
-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设计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 《夏夜多美》教案设计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
-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