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破陋习》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翻新时间:2023-05-19
《孙中山破陋习》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知道缠足陋习曾对中国妇女造成的严重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具准备:投影
课前准备:收集了解有关缠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检复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学习,你知道孙中山破了什么陋习?(板书:缠足)
3、孙中山为什么要破缠足陋习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弄懂的问题。
二、学习课文
(一)、理解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孙中山为什么喜欢自己的姐姐呢?同桌交流。
3、说话练习:孙中山的姐姐真是一个()的姐姐!
4、指导朗读。
(二)、理解第二至第八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思考并讨论:孙中山为什么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你从中体会到些什么?妈妈的理由是什么?
2、读议交流第二自然段
(1)、引读第二自然段。
(2)、交流课前搜集:你对缠足了解多少呢?
(3)、补充阅读《镜花缘》片断(描写缠足的片断)
(4)、再读第二自然段,你有什么更深的体会?
(5)、指导朗读。
3、读议交流三至八自然段
(1)、分角色读妈妈和孙中山的对话,说说你体会到了些什么?
(2)、观图想象说话:
孙中山被妈妈推出了房门,他(),心想()。
(3)、引读第八自然段
(三)、理解第九自然段
1、(过渡并引答)后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以后,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缠足陋习。
2、想象一下,废除缠足陋习后,人们会是怎样的表现?
3、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
读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板书设计
孙中山
破
缠足陋习
大快人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秋假
- 做鸟窝
- 《西游记》读后感
- 抓小鱼
- “六一”儿童节
- 做家务
- 家乡的小河
- 红领巾流“血”了
- 二十年后的拖把
- 读《自古英雄出少年》后感
- 放生
- 我的理想
- 我与书
- 快乐元宵节
- 第一次坐飞机
- 现代法治国的基本特征和要素
- “组合竞选制”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 影视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功能
- 中国百年民主化尝试的再思考
- 叙事时间的形态探究
- 对当代电影的美学述评
- 影视艺术的对策建议释解
- 电影美术的色彩和艺术综述
- 选举中各环节的漏洞与对策
- 议影视广告中的情感因素应用
- 以制度创新遏制腐败:中国转型期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研究
- 网络小说与影视艺术的利弊
- 反“劫贫济富”与民主化管制
- 论当代中国的民主建没
- 乡镇自治:根据和路径——以20世纪乡镇体制变迁为视野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设计
-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设计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 《两只鸟蛋》教案设计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失物招领》教案设计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
- 《夏夜多美》教案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