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5
《散步》的语言美
《散步》的语言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阅读这种语言的感受像是背着花篮和作者一同散步,一边交谈,在不经意间往花篮里采摘几朵并不名贵却很雅致的花朵。
纵观整个行文,无生僻华丽的词语,更无令人费解的句子,除文末有几分含蓄外,其余则明白如话。但通俗而不庸俗,明了而不直露。
句式的整齐与错杂,音韵的铿锵与连绵,语意的对举与反衬,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无丝毫的刻意雕琢。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易中见哲理。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儿子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三个句子看来熟悉的字眼很多:无非就是“我的话”“她的话”,“前面”“后面”,“妈妈”“儿子”,读来却能撩起几多思绪,几多羡慕:慈母与孝子爱的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羡慕之余却又悟出:生命原本这样,代代相因,生生不息。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一个“平顺”,一个“有意思”,这分明是描摹母亲和儿子的口吻,加之运用顶真辞格,读时格外真切,琅琅上口,富有韵感。
“我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一“老”一“小”,一个看为“强壮”,一个视为“高大”,这种回环复沓的句式和遣词的变化既使句子饶有趣味,又很好地表现了“我”复杂的心理。
“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我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此种对举在文中是常见的,它构成了句式的对称美,同时也为文章的内容服务,作者站在人生的中点上,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也处在生命之链的关节上,这里既有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作者挚爱生活,品尝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理想
- 读《自古英雄出少年》后感
- 做家务
- 我与书
- 红领巾流“血”了
- 快乐元宵节
- “六一”儿童节
- 第一次坐飞机
- 放生
- 二十年后的拖把
- 快乐的秋假
- 做鸟窝
- 抓小鱼
- 家乡的小河
- 《西游记》读后感
- 以制度创新遏制腐败:中国转型期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研究
- 电影美术的色彩和艺术综述
- 反“劫贫济富”与民主化管制
- 论当代中国的民主建没
- 现代法治国的基本特征和要素
- 中国百年民主化尝试的再思考
- 叙事时间的形态探究
- 网络小说与影视艺术的利弊
- 乡镇自治:根据和路径——以20世纪乡镇体制变迁为视野
- 对当代电影的美学述评
- 影视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功能
- 议影视广告中的情感因素应用
- “组合竞选制”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 选举中各环节的漏洞与对策
- 影视艺术的对策建议释解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设计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设计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 《夏夜多美》教案设计
- 《两只鸟蛋》教案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设计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 《失物招领》教案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