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4
《画家乡》教学设计二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同地区的图片,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到处都生活着祖国母亲的各族儿女。有的生活在城市,有的生活在乡村。有的在山区,有的在草原,还有的在沿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不同地区生活图景的课件)
(课件出示五个小朋友)涛涛、山山、平平、青青和京京,
他们都说自己的家乡很美。想去看看吗?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请大家一边看大屏幕,一边听老师范读。想一想,这五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里?你认为谁的家乡美,美在哪儿?
2.自由说,初步感知课文。
3.引导学习第2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涛涛到底画了什么呢?把这部分读一读。
朗读感悟:
a.引导读出两个“那么”,感受大海的美及对大海的喜爱,并用“那么……那么”说话。
b.引导读第二句话,抓住“满”字,感悟鱼虾很多的样子。
c.画上的涛涛在干什么呢?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高兴)
d.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
e.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点什么吗?
f.假如你是涛涛,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学生自由介绍)
4.合作学习第3段。
(课件出示第二幅图)分四人小组学习第3段。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看图感情朗读,说说山山都画了什么,作导游介绍,然后进行展示。(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重点指导两个“那么”“又高又大的树”等词语)
全班感情朗读。
5.选择喜欢的部分自学。
还有平平、青青和京京的家乡没去,小朋友,最想去谁的家乡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仍然按照刚才的方法进行自学。
全班交流自学体会。
6.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画出自己的家乡。
五个小朋友的家乡多美呀!我们的家乡也很美,请大家拿出纸和笔,用绚丽的色彩来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吧!(学生画家乡)
2.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画。
第 二 课 时
复习旧知
1.分小组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
介绍家乡
学生展示自己画的家乡,并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的家乡。
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
2.你觉得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脚”“匹”是三声,“市”是翘舌,“楼”是边音。
3.哪些生字是你以前认识的?从哪儿知道的?(学生汇报交流)
4.再识记其他没记的生字。
重点区别:吓—虾,腿—脚,页—贝,蜜—密,楼—数。
5.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
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指名认读。
2.指名说说这些字的笔顺。
3.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各部分的大小宽窄。
4.师范写“原”“爱”“跑”。重点指导:“原”不要多加一点,“爱”的偏旁不要占太大的位置,“跑”最后三笔是横折、横、竖弯钩。
5.指导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馋酒老爸
- 我的馋酒老爸
-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 敬爱的妈妈
- 爸爸与儿子
- 我的母亲
- 天边的明星
- 我的爸爸
- 我的继母
- 这样一个女孩
- 母亲的爱
- 自己
- 我的作文老师
- 我最崇拜的一个人
- 爱心妈妈
- 功名得失不念社稷民生萦怀
- 探析音块技术在王西麟《第四交响曲》中的应用
- 从青年亚文化看文化动员模式的变化
- 重返80年代电影中的青年形象
- 第二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揭晓
- 考古而非好古:公共考古的未来
- 永远的音乐之城
- “诚信”的民法基本原则解释?
- 总结经验 理论反思 规划展望
- 钩沉出新 立体呈现
- 2014年中国思想类图书关键词
- 梦幻与想望:青春心理的影像审美表现
- 文学“高地”上的“跋涉”和“跋涉”中的“高地”创获
- 2014年儿童文学出版状况盘点与评述
- 美国的“亚洲”
- 《责任》 教案教学设计
- 比利时小英雄 教案教学设计
- 难忘的八个字 教案教学设计
- 天山的托木尔峰 教案教学设计
- 探索者1号 教案教学设计
- 账单 教案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 珍珠鸟 教案教学设计
- 《穷人》教学案例及评析 教案教学设计
- 葡萄沟 教案教学设计
- 云儿见它让路 教案教学设计
- 学习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体会
- 奇妙的鲤鱼溪 教案教学设计
- 收易拉罐的小男孩 教案教学设计
- 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 教案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