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0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教学重点:
1、了解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和得到启示的经过,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结合全文,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课文内容投影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木匣、冰鞋、小玩意儿、躲避”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读懂课文以木匣为线索,按“埋木匣,挖木匣,得到的启示”分为三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8课《科利亚的木匣》。科利亚是一个外国小朋友,他的木匣怎么样了呢?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先在小组内互读生字词,交流预习情况,再指名读生字词。教师相机指出易错字:亚匣避挖
2、听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听准生字词读音。
3、组词练习:
锯()避()倍()
据()僻()陪()
剧()辟()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他是怎样埋的?妈妈怎么埋的?
2、四年后,科利亚和妈妈又是怎么挖的?
3、通过挖木匣科利亚懂得了什么?
(二)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3)科利亚和妈妈埋木匣。
第二部分:(4—12)科利亚在离屋门口十步的地方没有找到木匣,经过思考在离屋门口五步的地方找到木匣。
第三部分:(13)科利亚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在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三)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齐读课文
四、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你对课文哪部分最感兴趣?(根据学生回答确定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
二、学习第一部分——埋木匣
1、指名朗读第一部分,小组思考:(以投影片出示)
(1)科利亚和妈妈是什么时候,怎样把木匣埋起来的?
(2)他们为什么埋木匣?
(3)科利亚与妈妈埋木匣有什么不同?
2、学生默读,在书上勾画。
3、汇报学习成果
(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妈妈又是怎样埋的?
(4)课文为什么把科利亚埋木匣写得那么具体?
4、学生质疑。
5、指导学生动手画出埋木匣的简笔画。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挖木匣
(1)学生默读,思考:科利亚什么时候挖出埋藏的东西的?他和妈妈是怎样挖的?结果呢?
(2)讨论思考题
(3)教师出示幻灯片,演示(或简笔画)
(4)提问:从幻灯片演示中你明白了什么?(五岁时十步,四年后长大了,所以步数要减少一半。)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5)小结:科利亚量五步挖到木匣是他冥思苦想的结果,事实也证明了科利亚的想法是正确的。
四、学习第三部分
1、提问:挖到木匣使科利亚懂得了什么?他为什么说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板书:一切都在变化)
2、从科利亚挖木匣的事情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我们做事情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方法。)
3、提问: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要求不要照着课文的句子复述)
4、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
五、练习:思考练习第三题(要求先在小组里说话练习,再在全班交流)
六、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附:板书设计
18、科利亚的木匣
四年前:五岁埋步子小十岁
四年后:十岁挖步子大五步
懂得:一切都在起变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月饼
- 续《小村庄的故事》
- 枕头的秘密
- 小鸡学飞
- 烤甘薯
- 一件难忘的事
- 开心的一天
- 爱吹牛的小猫咪
- 学下围棋
- 威风锣鼓响起来
- 我知道了
- 下雨了
- 瞻仰双塔寺烈士陵园
- 如果我有一支神笔
- 假如我有一片七色花瓣
- 关于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之确定
- 关于我国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探析
-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技能习得的文献研究
- 简论高职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探讨
- 试析高职教育视野下的新能力本位课程观
- 试论高职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关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 关于高职学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 关于实验实训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趋同研究
- 关于专门用途英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试论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指导
- 试析如何在校企合作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 试论“三课堂”模式与会计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 关于现阶段中国职业教育的“四大命题”
- 关于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国际借鉴与路径探究
- 《〈诗经〉两首》结构分析
- 《〈诗经〉两首》多义词辨析
- 《〈诗经〉两首》鉴赏点示
- 《采薇》译文
- 《〈诗经〉两首》课文评点
- 《〈诗经〉两首》题解
- 《氓》和《采薇》导学
- 《〈诗经〉两首》词语古今异义
- 《氓》译文
- 《〈诗经〉两首》写作特色
- 《〈诗经〉两首》写作借鉴
- 《〈诗经〉两首》特殊句式
- 《〈诗经〉两首》课文简析
- 《〈诗经〉两首》中心意思
- 《〈诗经〉两首》词类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