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0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教学重点:

1、了解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和得到启示的经过,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结合全文,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课文内容投影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木匣、冰鞋、小玩意儿、躲避”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读懂课文以木匣为线索,按“埋木匣,挖木匣,得到的启示”分为三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8课《科利亚的木匣》。科利亚是一个外国小朋友,他的木匣怎么样了呢?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先在小组内互读生字词,交流预习情况,再指名读生字词。教师相机指出易错字:亚匣避挖

2、听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听准生字词读音。

3、组词练习:

锯()避()倍()

据()僻()陪()

剧()辟()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他是怎样埋的?妈妈怎么埋的?

2、四年后,科利亚和妈妈又是怎么挖的?

3、通过挖木匣科利亚懂得了什么?

(二)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3)科利亚和妈妈埋木匣。

第二部分:(4—12)科利亚在离屋门口十步的地方没有找到木匣,经过思考在离屋门口五步的地方找到木匣。

第三部分:(13)科利亚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在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三)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齐读课文

四、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你对课文哪部分最感兴趣?(根据学生回答确定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

二、学习第一部分——埋木匣

1、指名朗读第一部分,小组思考:(以投影片出示)

(1)科利亚和妈妈是什么时候,怎样把木匣埋起来的?

(2)他们为什么埋木匣?

(3)科利亚与妈妈埋木匣有什么不同?

2、学生默读,在书上勾画。

3、汇报学习成果

(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妈妈又是怎样埋的?

(4)课文为什么把科利亚埋木匣写得那么具体?

4、学生质疑。

5、指导学生动手画出埋木匣的简笔画。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挖木匣

(1)学生默读,思考:科利亚什么时候挖出埋藏的东西的?他和妈妈是怎样挖的?结果呢?

(2)讨论思考题

(3)教师出示幻灯片,演示(或简笔画)

(4)提问:从幻灯片演示中你明白了什么?(五岁时十步,四年后长大了,所以步数要减少一半。)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5)小结:科利亚量五步挖到木匣是他冥思苦想的结果,事实也证明了科利亚的想法是正确的。

四、学习第三部分

1、提问:挖到木匣使科利亚懂得了什么?他为什么说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板书:一切都在变化)

2、从科利亚挖木匣的事情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我们做事情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方法。)

3、提问: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要求不要照着课文的句子复述)

4、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

五、练习:思考练习第三题(要求先在小组里说话练习,再在全班交流)

六、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附:板书设计

18、科利亚的木匣

四年前:五岁埋步子小十岁

四年后:十岁挖步子大五步

懂得:一切都在起变化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的爱
惊心+动魄=一场夹珠子比赛
母亲
My Favorite Season(我喜欢的季节)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神奇的沙漠之旅
粽子
我的构成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家乡美景
书,你是我的朋友
扁肉
读《简.爱》有感
如梦的四季
何为儒家之道(一)
现代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比较研究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孟子的“仁义内在”说
宪法与行政法良性互动关系之思考(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依法治国”的宪法效力
易图的逻辑划分与问题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文化本体与文化形态
严格规则主义及其对中国宪政之影响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华盛顿的宪政思想(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卢见曾与汉学的崛起
生生之境 ————《周易》“变”“通”观念的生态关怀
《顶碗少年》教学案例
《手指》教学设计
《顶碗少年》课例研究
《桃花心木》教案设计及分析
《桃花心木》教学案例
《桃花心木》课后反思
《北京的春节》教案(第一课时)
《桃花心木》课堂实录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2
《桃花心木》教学案例
《顶碗少年》课后反思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教学与反思
《顶碗少年》之角色写作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