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大自然的文字》说课稿之一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为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最后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人类与自然共生存,共发展的主题选择的,作者用平实,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深奥的大自然知识,并把它们比作大自然的文字,学生很容易掌握。
(二)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1.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
2.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们。
技能领域:1.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阅读能力。
情感领域: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思想感情。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和新课标要求,通过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获得有关大自然的一些知识,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揣摩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短语或句子。
二、教材处理: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各种能力的训练,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
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学习。以探讨问题为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四、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层次,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五、教学设计:
1、导入课文:大自然丰富多彩,大自然奥秘无穷。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有关大自然的文章《大自然的文字》。
2、学生默读自读提示。
3、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读准字音。(出示小黑板)
霪(yin) 雨铁砧(zhen)
4、继续读课文,标好段序。
5、学生讨论分析,明确全文24段,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叙述认识书面文字的好处,全文的引子。
第二部分(2--24)介绍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及认识它们的作用、方法、成因。
第二部分可分三层:
第一层(2--4)
第二层(5--21)
第三层(22--24)
思考问题:
(1)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
(2)认识它们对人类有什么好处?
(3)怎样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
想一想:本文选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诠释、分类别)学生可举例回答。
6、揣摩重要词语,句子。
例: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
“文字”不仅指书面上的文字,还指大自然的文字,最厚的“书”不仅指印刷的书,还指变幻无穷的大自然这部书。“好东西”形象地写出了“文字”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的一种最好工具。
7、小结:学习本文可以和《大自然的语言》对比阅读,同学们应该自己到大自然中多观察,多积累知识,丰富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长大后,多研究自然,让它为人类服务。
8、作业:
附板书设计:
认识书面文字的好处
大自然的文字
承上启下,总说大自然文字
空中文字及认识它们
介绍大自然的文字分说大自然文字
地上文字、石灰石、漂砾
总说认识大自然的方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喜欢的玩具
- 购新车
- 朋友
- 我眼中的妈妈
- 一种水果——西瓜
- 我最喜欢的玩具
- 啄木鸟
- 这件事启发了我
- 飞吧,神七
- 抽屉里的哭泣声
- 一种水果——香蕉
- 植树
- 冬冬爱劳动
- 一个矿泉水瓶
- 我的同桌
- 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体系探析
- 关于当前中国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建议(1)论文
- 关系营销与交易营销的整合(1)
- 市场营销理念与现代物流体系(1)
- 旅行社如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开展关系营销(1)
- 谈副品牌的营销策略(1)
- 论绿色营销与企业可持续发展(1)
- 浅谈正当性法律解释(1)论文
- 论小家电产品网络营销策略(1)
- 设计师的价值观影响设计的体系发展
- 略谈竹顶壶的艺术创作
- 浅析中国的司法独立(1)论文
- 商业银行个人客户消费行为与营销策略(1)
- 杂技艺术的创新
- 社会主义国家选举制度探析
-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爷爷和小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6
- 《爷爷和小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7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5
-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11
- 《小小竹排画中游》课堂实录与评析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9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9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8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4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10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