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2
《雷电颂》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
表演式诵读──淡化内容理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演读,体味抒情方式,感受艺术特色。
主要教学步骤:
1、创设诵读情境:
先简介《屈原》创作背景、剧情及吟咏《雷电颂》的时间、地点、自然环境,营造背景氛围;再听朗读示范录音,想像剧中情景,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引发情感共鸣。
2、表演式诵读:
可个人而小组而全班逐层推进:
⑴“自由诵读:
读出层次、节奏,读出人物表情,明确舞台提示、颂风雷电、斥神祗三部分语气、语调、节奏的不同处理。
⑵竞读赛读:
选读最喜爱片段,竞读赛读,读后互评,揣摩拟人句、呼告句,排比句、反复句、短句的朗诵技巧及细化处理。教师提出“表演式诵读”高要求。
⑶小组合作,依呼告对象、情感脉络拟最佳诵读方案,准备登台演读:
要求组员群策群力,以段为单位,或分或合或领,设计最艺术、最科学的方案。各组依次演读。
⑷全班舞台表演式编排配乐朗诵《雷电颂》。
3、竞背前六段。
【方案二】
教学角度:
对话式解读──学生变换角色,自主“对话”,以拓展课文阐释空间,激发创造性思维。
主要教学步骤:
1、导入:
同学们交流有关屈原、郭沫若及《屈原》的信息。
2、诵读:
要求调动最激越的情感,大声吟诵,读出雄浑磅礴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节奏。
3、“对话”解读:
⑴与作者对话:
假如郭沫若走进课堂,与我们共同探讨学习《雷电颂》并释疑解难,试拟话题与他对话。
⑵与主人公对话:
吟诵这篇独白,你定会对主人公崇敬万分,感慨无限,请拜访屈原并告白真情。
⑶与课文对话:
你从字里行间读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世界?文中屈原是何形象?用文中词句说话。
⑷与编者对话:
这篇抒情独白被编人散文诗单元有何意图?请以编者身份作答。
⑸拓展式对话:
假如郑袖之流听完这番独白有何反应?假如婵娟耳闻恩师之言作何感想?请设计与屈原的精彩对白。
4、学生分组活动,或访谈、或问答、或表演。
5、总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团结的兄妹
- 小鸭子得救了
- 老鹰捉小鸡
- 爱护花木
- 运动会开幕了
- 四季的脚步
- 苹果里的小秘密
- 快乐的夜晚和奇特的月亮
- 四季的脚步
- 可爱的小狗
- 开运动会了
- 小鸡
- 我想对老师说
- 秋叶飘飘
- 兔子
- 对地方CMMB手机电视分析
- 对电视文艺的灯光艺术探索
- 重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
- 我国生态安全应对加入WTO挑战的法律研究(1)论文
- 浅议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核心要点
- 对武侠影视艺术中的意境初探
- 对广播电视档案的管制和利用探索
-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的娱乐化
- 分析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 对区域电视节目包装的途径探讨
- 宰相刘罗锅的叙事结构
- 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的差异
- 电视方言类节目的优缺点
- 谈电视:电视购物频道覆盖状况
- 分析《温州一家人》中周阿雨的人物形象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及反思
-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 《爷爷和小树》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9
- 《爷爷和小树》教学建议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7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8
-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5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6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8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9
- 《爷爷和小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