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2
《雷电颂》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
表演式诵读──淡化内容理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演读,体味抒情方式,感受艺术特色。
主要教学步骤:
1、创设诵读情境:
先简介《屈原》创作背景、剧情及吟咏《雷电颂》的时间、地点、自然环境,营造背景氛围;再听朗读示范录音,想像剧中情景,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引发情感共鸣。
2、表演式诵读:
可个人而小组而全班逐层推进:
⑴“自由诵读:
读出层次、节奏,读出人物表情,明确舞台提示、颂风雷电、斥神祗三部分语气、语调、节奏的不同处理。
⑵竞读赛读:
选读最喜爱片段,竞读赛读,读后互评,揣摩拟人句、呼告句,排比句、反复句、短句的朗诵技巧及细化处理。教师提出“表演式诵读”高要求。
⑶小组合作,依呼告对象、情感脉络拟最佳诵读方案,准备登台演读:
要求组员群策群力,以段为单位,或分或合或领,设计最艺术、最科学的方案。各组依次演读。
⑷全班舞台表演式编排配乐朗诵《雷电颂》。
3、竞背前六段。
【方案二】
教学角度:
对话式解读──学生变换角色,自主“对话”,以拓展课文阐释空间,激发创造性思维。
主要教学步骤:
1、导入:
同学们交流有关屈原、郭沫若及《屈原》的信息。
2、诵读:
要求调动最激越的情感,大声吟诵,读出雄浑磅礴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节奏。
3、“对话”解读:
⑴与作者对话:
假如郭沫若走进课堂,与我们共同探讨学习《雷电颂》并释疑解难,试拟话题与他对话。
⑵与主人公对话:
吟诵这篇独白,你定会对主人公崇敬万分,感慨无限,请拜访屈原并告白真情。
⑶与课文对话:
你从字里行间读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世界?文中屈原是何形象?用文中词句说话。
⑷与编者对话:
这篇抒情独白被编人散文诗单元有何意图?请以编者身份作答。
⑸拓展式对话:
假如郑袖之流听完这番独白有何反应?假如婵娟耳闻恩师之言作何感想?请设计与屈原的精彩对白。
4、学生分组活动,或访谈、或问答、或表演。
5、总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混蛋弟弟
- 豆豆无数粒
- 奶奶是属“猫”的
- “眉”花一现
- 最懒惰的人
- “丑哥”资料
-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 爱
- 一个调皮活泼的我
- 我的一家人
- 我们班的“神精病院长
- 榜样
- 我就是我
- 糊涂的爷爷
- 只是不想让你走
- 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具体影响
- 热点事件的“井喷式”报道现象
- 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人才的培养
- 全媒体时代报纸的数字化转型及策略选择
- 领导干部公众形象危机的心理成因
- 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体体育报道的促进
- 新闻公文化问题不容忽视
- 广播新闻标题制作
- 新媒体时代编辑“慧眼”何在
- “互联网+”风口 媒体何去何从?
- 小众出版:全民阅读新生态
- 跨亚文化传播中的污名化现象
- 数字出版业发展探析
- 社交媒体时代信息的碎片化传播
- 报社档案管理思考
- 28《丑小鸭》第一课时
- 28《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七
- 23《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三
- 28《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四
- 《画家和牧童》教案
- 23《三个儿子》教案设计
- 23《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二
- 28《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六
- 21《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之二
-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案
- 《语文园地五》
- 28《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之二
- 28《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