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6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之四
《爷爷和小树》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有三个自然段五句话,写天冷了,爷爷爱护小树,照顾小树;天热了,小树给爷爷遮挡烈日,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字活泼,富有情趣,且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根据课文特点和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本课第一课时可通过“看、读、演、议”进行教学。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应该爱护小树,初步懂得一些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参加讨论并且发言。知道“衣裳”、“绿伞”在句子里指的是什么;知道“爷爷真好”、“小树真好”的原因。
3.学会本课生字词。认识“小字头”和“四点底”。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能够积极参加讨论并且发言。知道“爷爷真好”,“小树真好”的原因。
教学难点:
能够积极参加讨论并且发言。
教学过程:
一、看——了解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出示多媒体课件:
1.爷爷给小树“穿衣服”的活动画面,孙子好奇地问爷爷什么。
2.爷爷在树下摇扇乘凉的活动画面,孙子高兴地在树下边跑边叫。
边出示图画边指导学生整体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再分别说说图上是什么季节,小树长得怎么样。爷爷在干什么。孙子会问爷爷什么,爷爷怎么说。可同位互说,指名说,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二、读——弄懂课文,培养读书能力。
课文较短,且通俗易懂,可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可这样引起读的兴趣:刚才同学们看得认真,说得更好,书上有没有你说得好呢?
1.图文对照,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把本课生字和要求认识的字在文中画出,并多读几遍。
3.检查读书情况
(1)利用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2)检查读书时可指名分段读、同位对读、指读全文。注意纠正平、翘舌音,轻声音节的读法。注意指导长句子的读法。
4.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5.细读课文,引导自悟。
(1)说说小树在哪里。
(2)天冷了,谁帮谁做了什么?“衣裳”指的是什么?小树还可以穿什么“衣裳”过冬?
指导学生怀着高兴的心情读第1自然段。
(3)图文对照,自学第2自然段。
天热了,谁帮谁做了什么?
“绿伞”指的上什么?并用“绿”练习说话。
朗读提示:图上的爷爷和孙子心情怎样?该怎样读好这段话?
(4)齐读第3段
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为什么说“爷爷真好”、“小树真好”?
指导学生用赞扬的语气读第3自然段。
6.赛读。
经教师指导,同学都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这时可让同学分组比赛读,每组选出最好的再比,可配上轻快的音乐。
读完后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以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
在学生读熟,读出感情后,可再进行背诵练习。
三、演——深化理解,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教材只是例子,可以灵活运用,借助文中直观形象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对话的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热情。
创设情境:大屏幕展示文中的两幅插图,在黑板上画出大大的房子,并配以合适的音乐。
让学生3人一组分别扮演爷爷、孙子和小树。尽量让更多的小组有机会上台表演,要求在课文基础上有所发挥。
例:
孙子:爷爷,外面这么冷,您在干什么呢?
爷爷:我们冷,小树也会冷的,我要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它就不会冻坏了……
小树:(微动着树梢,用双手做树梢)谢谢爷爷,我真的不冷了,以后,我也会帮助您的。
四、议——发散思维,增强环保意识
1.小树和爷爷的关系怎样?
2.如果没有人的帮助,小树会怎样?村木会给人带来什么好处?
3.你帮树木做过什么?今后打算帮助树木做点什么?
根据小组讨论交流的情况,教师相机总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让世界充满爱
- 地下城与勇士
- 如果我是神笔马良
- 感受玩的快乐
- 我的橡皮泥杰作
- 我的橡皮泥杰作
- 勤劳的奶奶
- 警察叔叔
- 家乡的那条小河
- 开碰碰车
- 回忆同年趣事
- 一件织不完的毛衣
- 我最爱象棋
- 妈妈做发型
- 美味肯德基
- 论非法人团体民事法律地位之比较法考察
- 民法的适用范围
- 以声场、建筑和声压为特点的噪音治理方法的应用
- 论经济法视角下的收入分配改革探析
- 建筑施工噪声防治策略
- 西部人才流失的成因及其治理(1)论文
- 呼唤具有审美特质的散文教学
- 公路交通噪声的防治
- 数学课堂教学的自然与和谐
- 区域政府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1)论文
- 浅析对外汉语语音声母和声调教学
- 噪音不再是我的天敌
- 议论文写作应多讲点“道理”
- 一柄双刃剑——语文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
- 浅谈建筑施工行业中的噪音防治问题
- 《荷塘月色》写作特色
- 从人文角度解读《荷塘月色》──语文教学的另一种思路
- 文学经典教学的两大硬伤──以《荷塘月色》教学为例
- 以文求诗 因文会心──以《荷塘月色》为例谈一堂现代文学课的上法
- 《荷塘月色》写作背景
- 《荷塘月色》语法修辞
- 《荷塘月色》主题思想
- 《荷塘月色》语言教学新探
- 《荷塘月色》主题思想
- 语文课的审美教学──《荷塘月色》审美教学法的尝试
- 关于“移觉”修辞格
- 描写月亮的诗词
- 天广地阔大有可为──以《荷塘月色》为例谈谈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操作
- 改革课堂教学的尝试──《荷塘月色》语言教学新探
- 《荷塘月色》课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