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上下文照应
翻新时间:2023-08-01
《赤壁赋》上下文照应
《赤壁赋》上下文照应方面,十分值得注意。
首段“清风徐来”,点出“风”;“水波不兴”,点出“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点出“月”,点出“山”,点出“星”;“白露横江”,点出“江”。于是,第二段的“击空明”,第三段的“月明星稀”、“山川相缪”、“渔樵江渚”、“抱月长终”,以及第四段藉以抒发议论的,如:“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等句,便都有根据了。
又首段“泛舟”、“一苇”,为二段“扣舷而歌”、“桂棹兰桨”,三段“一叶扁舟”,四段“枕藉舟中”的张本;首段“冯虚御风”、“羽化登仙”,为三段“挟飞仙以遨游”,四段“物与我皆无尽也”、“造物者之无尽藏,而吾与子之所共食”的张本。
首段“举酒属客”与第二段“饮酒乐甚”,第三段的“酾酒临江”、“举匏樽以相属”,以及末段“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贯穿。而“乐甚”,更为下文“哀”字之所伏。
第三段“客曰”一节,以对比法互相照应:“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与“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为一比;“驾一叶之扁舟”与“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又是一比;“举匏樽以相属”与“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再成一比;“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与“一世之雄”更是强烈的对比。尽管一个是乱世之枭雄,一个是失意的书生,但人生几何,吾生须臾,却又有什么不同?于是古今同悲,但“羡长江之无穷”而已!最妙的是:这个“羡”字,又带出第四段苏子一番大议论,第四段贯穿“常变之论”与“与子共食”之间的“而又何羡乎”字句,也正是这个“羡”字的回答。
《赤壁赋》固然是“散赋”,贯串着散文的气息;而其照应,有条不紊,语语自然,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倒也令人刮目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校园里的小故事
- 猴园参观记
- 昂首
- 快乐的一件事
- 一只小猫
- 雪天
- 存钱罐
- 可爱的家乡
- 我这样帮他
- 快乐中秋
- 难忘今宵
- 风
- 难忘的元宵节
- 秋游千佛山
- 伤心
- 我国民事诉讼上诉审制度之检讨与重构(1)论文
- 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
- 文化多元音乐与感知结构的完形合一
- 孙中山与民国宣誓制度之建立
- 私法惩罚论-以侵权法的惩罚与遏制功能为中心(1)论文
- 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与西部制度的创新
- 论未成年人受侵害的过失相抵(1)论文
- 中国自由民主和法治的开端与挫败
-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 论不真正连带债务.(1)论文
- 作为社会论坛的戏剧
- 试论图书馆信息传播中的知识产权(1)论文
-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
- 中国能否提高选举民主化程度?
- 试论唐代佛教寺院壁画的历史分期
- 《爷爷和小树》教学建议
-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3
-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6
- 《爷爷和小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案例及评析
- 《爷爷和小树》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7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4
-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13
-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