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上下文照应
翻新时间:2023-08-01
《赤壁赋》上下文照应
《赤壁赋》上下文照应方面,十分值得注意。
首段“清风徐来”,点出“风”;“水波不兴”,点出“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点出“月”,点出“山”,点出“星”;“白露横江”,点出“江”。于是,第二段的“击空明”,第三段的“月明星稀”、“山川相缪”、“渔樵江渚”、“抱月长终”,以及第四段藉以抒发议论的,如:“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等句,便都有根据了。
又首段“泛舟”、“一苇”,为二段“扣舷而歌”、“桂棹兰桨”,三段“一叶扁舟”,四段“枕藉舟中”的张本;首段“冯虚御风”、“羽化登仙”,为三段“挟飞仙以遨游”,四段“物与我皆无尽也”、“造物者之无尽藏,而吾与子之所共食”的张本。
首段“举酒属客”与第二段“饮酒乐甚”,第三段的“酾酒临江”、“举匏樽以相属”,以及末段“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贯穿。而“乐甚”,更为下文“哀”字之所伏。
第三段“客曰”一节,以对比法互相照应:“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与“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为一比;“驾一叶之扁舟”与“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又是一比;“举匏樽以相属”与“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再成一比;“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与“一世之雄”更是强烈的对比。尽管一个是乱世之枭雄,一个是失意的书生,但人生几何,吾生须臾,却又有什么不同?于是古今同悲,但“羡长江之无穷”而已!最妙的是:这个“羡”字,又带出第四段苏子一番大议论,第四段贯穿“常变之论”与“与子共食”之间的“而又何羡乎”字句,也正是这个“羡”字的回答。
《赤壁赋》固然是“散赋”,贯串着散文的气息;而其照应,有条不紊,语语自然,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倒也令人刮目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好朋友
- 我
- 我的爷爷
-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 我的自白
- 我的爸爸
- 我的爷爷
- 伟人的故事
- 我的幽默老爸
- 她是……
- 都怪老师
- 妈妈,我永远不会忘记您
- 朋友啊
- 风云人物谱
- 我的爸爸妈妈
- 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思考
- 浅谈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
- 物理课堂中的探究教学法研究
- 财产保全制度中当事人权益保障与平衡
- “三线经济”模式对贵州开发的影响(1)论文
- 山西省分配公正的实证性研究(1)论文
- 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探讨(1)论文
- 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与板书
- 论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 论金融服务在区域经济中的发展前景(1)论文
- 江苏省投资主体结构研究(1)论文
- 试析法国商法对会计行为的规范
- 效率违约及其在中国的适用
- 建筑声学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 和声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片段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