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文学研究> 《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

《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

上传者:时石
|
上传时间:2016-12-23
|
次下载

《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

  [国学基本教材 孟子大学中庸卷 / 李鍌 等 著 ]

  六句话宣传语

  1.国内首度引进台湾国学教材:台湾地区沿用40年,华语地区最权威、经典之国学教材;

  2.台湾80%的人读此书长大;

  3.福建地区两所中学选修此教程,反响强烈;

  4.周总理说:台湾国学比我们做的好;国学大师任继愈作序推荐:这种教材,内地根本做不出来。

  5.教材感:体例好,当中的析论通俗深刻,与时俱进,意味深远,最适合学习;

  6.强大功能:不仅仅是国学课本,还教你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作者:台湾·高中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教科用书编辑委员会 李鍌等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2

  定价:28.80

书号:ISBN 978-7-5011-8225-1

 

  内容简介:

  华语地区最权威国学教材,80%台湾人读此书长大,台湾地区沿用40年的国学必修教材。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鼎力推荐!周总理说:台湾国学比我们做的好。任继愈先生说:这种教材,内地根本做不出来。

  台湾讲国学纯正,深入,不仅仅是最权威的国学教育,更能具体指导人生,指导人们树立东方最基本最健康的人生观,指导人们具体生活、修身、为人。所以台湾整个社会与这套书的关系都极大。而大陆分为两种,要么极正,比如课本,书上说什么,便也说什么;要么极歪,比如市场好多国学书,典型如于丹,根椐己身人生体验,串解经典,极不严肃。历史是同一个历史,对四书五经的认知也是同等的,所以这次大陆引进这套书,可以说是一次划时代的引进,用任继愈先生的话讲:这套教材特色鲜明,优点突出,它不光是增加古汉语知识,对培养青少年品格全面发展也有益。台湾和大陆,血脉文化本属同根,在众多繁茂的语文教材中增添一株奇葩也是一件好事,值得向社会推荐。

  背景简介:

  著者:台湾·高中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教科用书编辑委员会

  主编:叶匡政先生

  台湾版《高中国学基本教材》从1960年代开始编写,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精心打磨、不断修订而成。这套教材继承了上个世纪前半叶中国传统国文教材的精华,同时又能融通古今,与时俱进,富于现代气息,集中阐发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典籍的精髓,为学生从文化上、精神上“做中国人,做一个现代中国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正文 任继愈

  教书几十年,时时与青年接触,从青年身上看到他们追求理想,敢于幻想的精神,从中受到鼓舞。我曾替一位朋友的夫人在一所中学代过课,教过初中二年级的语文。

  多年来我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奠定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是在大学学了哲学或政治课开始的,而是在中学时代,从十二三岁时随着身体的发育、知识的积累、意志的培养平行前进,同步开展的。再回想自己成长的过程,也是在中学时已经考虑过将来如何做人。

  在应试教育的催化剂推动下,有的大学专门成立了少年班,有十四五岁的大学生,而且成绩优秀。这种情况,南方、北方各大学不乏先例。北京几所名牌大学,曾不断发生学生自杀的,也有拿到博士学位,有了工作后自杀的。

  教育最终目的在于育人。人是社会的成员,社会培养他成长,成长后反过来为社会奉献他们的聪明才智。古今中外社会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对社会有用的人,不光有丰富的知识,还要关心国家大事,除了专业分工以外,还要熟悉祖国的历史、对世界大势有所了解,对艺术欣赏,辨别美丑,对人间的善恶有判断的能力。

  还要具备健全的体魄,有操作现代工具的基本能力,包括语言的运用。要养成关心别人,帮助弱者,坚持真理的品格。这是一个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公民,然后才是什么专家,什么大师。等等。

  这样的基本要求,起码要有十几年的系统培养,十二三四岁的少年是做不到的。必要的成功和挫折,对我们的青年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宝贵经验。

  中学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幼苗打基础的阶段,只有语文课可以负担这个任务,其他课程无法替代。

  王丽女士对中学语文教学有丰富的经验,更难得的是她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关怀青少年的童心。她也是出入图书馆的常客。有一天她拿来一篇谈语文教育的文章给我看,其中的见解我很欣赏。这套台湾版的《中学国学基本教材》也是她让我看的。我看了选材篇目,选看了其中解说注释,认为选材精当,注解简明。按照学生的年龄理解能力,安排选材先后顺序,符合中学教学的要求。市场上见到的同类书籍中,这套教材的特色鲜明,优点突出。它不光是增加古汉语知识,对培养青少年品格全面发展也有益。

  台湾和大陆,血脉文化本属同根。在众多繁茂的语文教材中增添一株奇葩也是一件好事,值得向社会推荐。

  2007.10.23 北京

  正文 1章 论性善 人性本善1

  本书第一卷属《孟子》选读,为期学习者对于孟子学说能有更深入之了解,仍采用分类汇编方式,分为论性善、论行为、论教育、论政治四大类,每类之下,再依选辑章句之内容性质,分为若干节目,务使义理相近之章句,得以相互阐发贯通,以见孟子学说之精髓。

  “性善”乃孟子之中心学说,其他如行为哲学、教育主张、政治思想等,无不渊源于此。是以本书所辑《孟子》章句,亦以“论性善”为先。

  在“论性善”中,又依其内容分为“人性本善”、“存养善性”、“存理克欲”三大部分。首列“人性本善”,意在阐明人性本善,乃自其善端见。人性之善端,犹如火之始燃、泉之始达,必须存而养之,扩而充之,而后才能保有此善性,故“存养善性”极为重要,分次于“人性本善”之后。而存养之道,则须明辨理欲,故“存理克欲”又次于“存养善性”之后。

  人性本善

  孟子以为人性本善,这性善说便是孟子学说理论的核心,其行为哲学、教育哲学及仁政学说,都是根据此性善学说推衍而来。孟子的性善说立论于人具有四种善端,这四端有如人的四肢,是生而具有的,不是后天外加的。而这四端也就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不过,孟子虽然主张仁、义、礼、智四端,乃人本心所固有,但人之所以不能纯然为善,甚或变而为恶,往往是因后天物欲所蔽或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而丧失了本心。因此,孟子以为人必须存养本心,扩充善端,这样才能挽救人心的陷溺,形成王道的政治。故本节选录“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口之于味也”、“性无善、无不善也”四章。

  (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②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③。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④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⑤之心;非所以内交⑥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⑦于乡党⑧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⑨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⑩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六)

  章旨

  孟子勉人扩充四端,即足以保四海而王天下。

  注释

  ①不忍人之心怜恤别人的心情。不忍,对别人的不幸感到难过和同情。

  ②先王上古的圣明君王。如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

  ③运之掌上运转小物件于手掌上。比喻很容易。

  ④孺子儿童、小孩。

  ⑤怵惕恻隐惊惧、伤痛。怵,音chù。朱熹《孟子集注》:“恻,伤之切也;隐,痛之深也。”

  ⑥内交与人结交。内,音nà,今作“纳”。

  ⑦要誉追求好名声。要,音yāo,追求。

  ⑧乡党乡里、同乡的人。周制以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

  ⑨非恶其声而然不是因厌恶名声不好才如此。声,声誉、名声。

  ⑩端端绪。这里指人性中所具有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端绪。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四端和四肢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是固有的。四体,四肢。

  然古“燃”字。

  达流出、涌出。

  保四海指保有天下。四海,犹言天下。

  析论

  本章是孟子阐述“性善”基本理论的一章。他认为人性皆具有善端,人生一切善行,国家一切善政,都是此四善端扩而充之的结果。若善端尽失,则无礼无义;无礼无义,其与禽兽何异?人性的完成,道德的完备,在于后天不断的存养扩充。所以善端虽小,如能推扩充实之,以仁善之心行仁善之政,那么看到人民遭冻馁、罹灾患,必然怜恤之、拯救之、保爱之,这就是不忍人之政。世间一切有益人类的伟大功业,其起源常不外是由于心中的一点善端,只要能扩而充之,则世人并受其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之水,可以成河。这里孟子以泉、火为喻,极写扩充之后,不但足以事父母,更可以保有四海。

  至于善端的扩充,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说:就个人来说,能扩充善端,从事于个人的修养,就可以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这是独善其身的表现。就国家来说,从事于人群的服务,就可以推行王政,功至于百姓,而保有天下。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这是兼善天下的事业。

  其实,在政治上我们固然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须发扬恻隐的仁心,随时替人设想。众人总爱评论现今社会的各种乱象,而多所感慨,如果我们深一层探究,是不是由于大部分人都没有扩充其不忍人之心,才会造成这种现象呢?

  (二)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①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②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尽心》上?一五)

  章旨

  孟子言爱亲敬长,乃人之良知良能,勉人加以扩充,而达于天下。

  注释

  ①良能与生俱来的能力。下句“良知”解法同此。

  ②孩提指两三岁的儿童。

  析论

  四端是孟子性善说的基础,是人与非人的区别所在,与四端相应的即是仁、义、礼、智四德。然则四端从何而来?依孟子所言,四端有如人的四肢,是生来就有的,不是后天加上去的。本章所说的不须经过后天学习、思虑的天赋本能(良知良能),亦即孟子性善说里的四端。这只是善的萌芽,还不是善的完成,善的完成有待后天的扩充。

  儒家肯定人与人之间必有某种适当关系,再由此界定伦理上的道德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直接的是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与手足关系,这两种关系正是“孝”与“悌”的基础。孟子此章特别说明孝悌是每一个人的良知良能,是不经学习就能行,不经思虑就能知的。小孩子的生命经验极为单纯,完全依赖父母的照顾和兄长的呵护成长,所以等到年龄稍长,自然对父母孝爱,对兄长尊敬。

  行孝守悌,可说是十分自然的事,并不须用尽脑力去学习,有子曾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人如蒙蔽本心,不孝不悌,必然无法立身处世。反之,如果人人都能扩充良知良能,那么家庭自然和谐圆满,社会自然和谐安定。

  正文 1章 论性善 人性本善2

  (三)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①也,四肢之于安佚②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尽心》下?二四)

  章旨

  孟子借性与命之辨,勉人不可以耳、目、口、鼻等嗜欲为满足,当努力追求仁、义、礼、智的圆满实践。

  注释

  ①臭音xiù,本义为气味,这里指芳香之气。

  ②佚逸也,安逸、不劳动。

  析论

  口之甘美味,目之好美色,耳之乐音声,鼻之喜芬香,四肢之思安佚,是性。但这性,并非孟子所说“性善”之性,而是“生理欲望”之性。孟子虽然承认生理官能种种欲求是人性,但他并不以为这是真正的性。因为人如果无节制地追求物欲的满足,便会让自己受物欲所役而失去常轨。再说物欲的满足,是求之在外,未必是求则得之,亦非人生价值所在,所以有德的君子,不会以生理之性为性。

  告子曰:“食、色,性也。”可见当时有人认为食、色、声、安佚等,都是人的本性,是人人都可以求得的。孟子生怕这种观念一旦漫延开来,会误导大家都去追求这生理官能的享受,而忽略善性的存养与扩充,所以特别加以分辨,以厘清正确的观念。食、色之性是属于生理欲望的性,仁、义、礼、智之性是属于淳然至善的本性,二者必须加以区隔。虽然这两种性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最大的区别,在于一种是可求而不必可得,一种是可求而必可得的。可求而不必可得的,这里面还牵涉到命有定分的因素在,是自己无法全面掌控的。就像食、色之类,不是自己想要就可以得到的,如果要强求,必定会走到作奸犯科的死路上去。所以孟子不认为这是性。至于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礼之于宾主,智之于贤者,圣人之于天道,这些关系固然也有命的成分在,但是却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因为仁、义、礼、智都是我所固有的,并非从外附加的;都是可求而必可得的。所以孟子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性,这才是大家所要全力追求的。

  (四)

  公都子①曰:“告子②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③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④;以瞽瞍⑤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⑥。’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⑦,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⑧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⑨,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⑩。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告子》上?六)

  章旨

  孟子辟公都子之惑,以为善性是人所固有,仁、义、礼、智,自根于心,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注释

  ①公都子孟子弟子。复姓公都,名不详。

  ②告子姓告,名不害,兼治儒、墨,尝学于孟子。

  ③幽厉指周幽王、厉王。二人皆昏庸暴虐无道之君。幽、厉皆古之恶谥。

  ④象舜异母弟。性傲,尝与父亲瞽瞍谋杀舜,未遂。及舜为天子,封之有痹(音bì),在今湖南道县北。

  ⑤瞽瞍音gǔ sǒu,舜之父。瞽、瞍皆盲也,舜之父并未目盲,因爱后妻所生子象,而数欲杀良善之舜,与目盲相去不远。

  ⑥微子启王子比干二人为帝乙之弟,皆纣之叔父。

  ⑦乃若其情如果顺着人性本善之情。乃,如果。若,顺也。

  ⑧才材也,犹材质,言人初生之质也。

  ⑨非由外铄我也非由外在强加给我。铄,音shuò,以火销金。

  ⑩耳矣而已矣。

  或相倍蓰而无算有的人相差一倍、五倍乃至于无数倍。或,代词,相当口语“有的人”。倍,一倍;蓰,音xǐ,五倍。无算,犹言不可计数。

  诗指《诗经?大雅?烝民》篇。

  蒸民众民。蒸,《诗经》作“烝”,众也。

  有物有则凡有名物,必有法则。如父子有慈孝之心,兄弟有手足之爱。

  民之秉夷民所秉持的常性。夷,《诗经》作“彝”,常也。

  好是懿德人之情无不爱好善美之德。懿,善、美。

  析论

  本章旨在证成善性为人所固有。与孟子同时,讨论性的善恶问题的,除了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之外,据公都子所说,还有“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与“有性善、有性不善”两说。前者举“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为证;后者举“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为证。孟子则主张“性”本来是善的,是人人都具有的。只要存养他,就能为善;如果放弃他,就成为不善。存养与放弃,都是后天的作为,与先天的禀赋是无关的。

  他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此“四端”是性善的本源,而“四端”所系的仁、义、礼、智,就是人在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表现。有此四端,人便成其为人。有恻隐之心,便能仁爱怜恤;有羞恶之心,便知礼、义、廉、耻;有恭敬之心,便会谦让有礼;有是非之心,便晓得去取正误。假使失去这四端之心,则与禽兽无异,孟子直斥为“非人”也。

  善性虽人所固有,但人受环境的影响,在种种情况下,可能一时迷失、犯过,甚至为恶。而人世间也存在许多人为的不善,如据孟子人性本善之说来看,这是善性一时被蒙蔽了。假使人能努力存养扩充此善性,便能成圣、成贤;反之,则为盗、为奸,这不是本性有所不同,而是不能时刻警醒以尽其性的缘故。所以我们实在没理由自认无此善性而不能为善。

  问题与讨论

  1什么是“不忍人之心”?处于今日社会,我们要如何扩充“不忍人之心”?请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2请说明“四端”和仁、义、礼、智的关系。

  3孟子认为善性是人所固有的,既然如此,为什么社会上还有为非作歹、作奸犯科的人呢?

  正文 1章 论性善 存养善性1

  孟子认为人性有善端,而此善性,需要认真存养才能发挥功能,成为君子圣贤。本节收录“牛山之木尝美矣”、“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仁,人心也”、“钧是人也”、“人之于身也”五章,以说明孟子“存养善性”的主张。

  人有善性,要善加存养;自暴自弃的人,乃不知存养。而学问之道,最要紧的在求其放心。至于存养之道,则要养其大者,不能以小害大,因贱害贵。

  (一)

  孟子曰:“牛山①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②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③,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④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⑤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⑥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⑦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⑧,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⑨,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⑩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

  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告子》上?八)

  章旨

  孟子设喻,言人皆有仁义之心;其所以为不善,由于不知操持,不知存养,以致放失梏亡其良心。

  注释

  ①牛山山名,一名南郊山,在齐国国都东南方,在今山东临淄县南。

  ②郊于大国邻近于都城。郊,邑外,此处作动词用,“邻近”之意。大国,指齐国都城临淄,在今山东临淄县。国,都邑。

  ③息生长。

  ④萌蘖嫩芽。萌,树木的芽。蘖,音niè,树木被砍伐的部分旁出的新枝芽。

  ⑤濯濯光洁的样子。此处指无草木。

  ⑥材木材。

  ⑦放其良心亡失本然的善心。放,放失、亡失、丢失。良心,天生的善心。

  ⑧平旦之气早晨清明之气。平旦,天刚亮的时候。平旦之气,指未与物交接时的清明之气。

  ⑨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他的所好所恶(音wù),和没有丧失本性的人相近的就那么一点。几希,微少、不多。几、希,皆少之意。几,音jī。

  ⑩有梏亡之又搅乱亡失了良心。有,音yòu,通“又”。梏亡,搅乱亡失。梏,音gù。

  夜气指夜间休养的清明之气,即平旦之气。

  违离。

  情犹“性”。

  操把持。

  乡通“向”,去向。

  析论

  牛山有生长存养草木的本性,这种本性时时刻刻都存在着,而且时时刻刻也都在育养草木的。

  人天生就有良心,这良心也是时时刻刻能够发生它的作用,如果人依着良心来行事,那么所言所为,就能合乎仁义。这个良心是与生俱来的,也称为仁义之心。

  牛山的树木被斧斤砍伐了,新生的嫩芽又被牛羊吃掉了,所以变成光秃秃的,这不是牛山没有生长存养树木的本性,而是外在的力量戕害了牛山育养的本性。

  人也会做出不合仁义的事情来,那是放失了良心的缘故。一个放失了良心的人,经过一夜的清静休养,也能培养出一点清明之气。有了这一点清明之气,与一般人的所好所恶,相接近的也只有那么一点,但是醒来之后,与物交接,难免又要受到物质的诱惑。如果存养本性的功夫不够强,不够坚定,这些夜里滋长出来的一些清明之气又会丧失掉,而做出不合仁义的事情来。这种情形一再地反复产生,形成了惯性,遮蔽了良心。表面看去,这个人好像没有良心,其实他能自觉良心的存在,做错事也会羞愧痛苦。无奈只是敌不住外在的诱惑,良心的力量冲不出心魔的重围,因循苟且,遂成为十足的坏人。于是大家就认为他没有仁心善性,生来就是坏人,难道人真的没有善性吗?

  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所有的恶习都是后天沾染的。譬如考试之后,成绩不够理想的人,都会自责考前不用功,这证明他有良心——善良的本性,才懂得自责与后悔。不过这种良心发现之后,便应该好好用功,加倍努力。否则一受外力影响,又会偷懒贪玩,下次考试时,成绩仍然不理想,看在大家眼里,以为这是生来就偷懒贪玩的劣根性。难道是真的没有善良的本性吗?其实不然。所以孟子告诫我们要把持本性,不要丧失良心。

  (二)

  孟曰:“自暴①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②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③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④,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⑤也;义,人之正路⑥也。旷⑦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离娄》上?一○)

  章旨

  孟子哀痛暴弃仁义者自甘堕落。

  注释

  ①暴犹“害”,糟蹋的意思。

  ②弃拋弃。

  ③非诋毁。朱熹《孟子集注》:“非,犹毁也。”

  ④居仁由义存仁行义。居,居心、存心。由,行。

  ⑤安宅可安居的住宅。

  ⑥正路正大的道路。

  ⑦旷空。

  析论

  前一章“牛山濯濯”说到人心因不用不思而迷失,人生便也因心之迷失而沉沦。但什么叫做不用或不思呢?就是不顺着他自己的本性去行事、做决定。什么是本性呢?那就是仁义。

  仁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真实德性,这种德性是与生俱来的“有天理自然之安,无人欲陷溺之危”。人总要经常保有它,顺着它,心才会安稳踏实,这就叫做“安宅”。义也是一个人内在真实的德性,是待人处事的准则,“乃天理之当行,无人欲之邪曲”。人必须遵此而行,才能在这世上与人和乐相处,共成一体,这就叫做“正路”。这“安宅”与“正路”是人的心原本所具有的,只要顺着去做,就能使自己的人生成为真实有意义的存在,但是却有很多人漠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而弃之不顾,白放着人生美好的大道而弃之不行,结果徒然使自己陷溺于冲突矛盾、痛苦迷惑之境,这不是很悲哀吗?这些人就是“自暴自弃”的人。对自暴自弃的人,跟他说什么话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不信仁义,所以也就“言非礼义”;跟他一起从事事业也不能成功,因为他不能“居仁由义”,处处都会和社会环境相冲突。像这样不能居于“安宅”、行于“正路”的人,真是可哀。其所以如此,乃是自放其良心,不能存养善性的缘故。

  人生在世,父母是我们最好的保护者,老师是我们最好的指导者,听从父母或老师的指引,就是属于“居仁由义”的事,但是有些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往往无视于仁义,到头来成为问题青少年,这不是很悲哀的事吗?读了此章,真要好好思考反省啊!

  正文 1章 论性善 存养善性2

  (三)

  孟子曰:“仁,人心也①;义,人路也②;舍其路而弗由,放③其心而不知求④,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一一)

  章旨

  孟子言为学之本,在求其放失的本心。

  注释

  ①仁人心也仁,是人人固有的爱人之心。

  ②义人路也义,是人人应该走的大路。

  ③放亡失、丢失。

  ④求寻找、找回。

  析论

  孔门有三千弟子,最被孔子许为好学的是颜回。颜回的成就属于德行科,可见孔子的教学最终目标除了知识的长进外,最重要的是道德的培养。孔子的道德总概念是“仁”,孟子则开展为“仁、义、礼、智”四项,四项之中,孟子尤重仁、义,认为仁、义之心是人的良心本性,一切道德的培养要依乎仁、义来发展。孟子说仁是人心,是人之安宅;义是人路,是人之正路。做学问如果不依仁、义,所学得的只是外在的知识。试看有些知识分子学问渊博,但是枉法坏纪,作奸犯科,这种学问要了又有何用?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真是一语中的。学问之道最重要的是把放失的仁、义之心找回,然后掌握住这颗心,无论进德修业,或是待人处事,都不至于有所缺失。

  “求放心”,就是求其本心,也就是仁、义之心。能守住仁、义之心,不让它放失,这是存养的学问;胡思乱想会放失仁、义之心,因而必须时时警惕谨慎,这是慎独的学问;心已放失而把它找回,这是善于反省的学问。心归于仁、义,是仁之事,而使心归于仁、义,即“求放心”,是义之事,仁、义二事相辅相成,所以朱熹说:“仁者,心之德……不可须臾失矣。”“义者,行事之宜……不可须臾舍矣。”正是这个道理。

  (四)

  公都子问曰:“钧①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②为大人,从其小体③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④;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⑤。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⑥,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⑦,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告子》上?一五)

  章旨

  孟子以为心是人之大体,能先立其大者,则耳、目小体之欲,不能夺其大,此所以为大人。

  注释

  ①钧通“均”,同样。

  ②从其大体随着本心所具的善性行事。从,随。大体,朱熹《孟子集注》:“心也。”

  ③从其小体随着耳目之类的欲望行事。小体,朱熹《孟子集注》:“耳目之类也。”

  ④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耳目等器官,不会思想,因而易受声、色等外在事物的蒙蔽。

  ⑤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耳目等器官,由于不会思想,所以跟“物”无异。既成了“物”,一和外物接触,就会被引诱了。

  ⑥思则得之心能思想,就能得到仁、义、礼、智等义理。

  ⑦此天之所与我者这三者(耳、目、心)都是上天赐与我们的。

  析论

  人身有五官,所谓五官是指耳、目、口、鼻、心。耳之官职司听觉,目之官职司视觉,口之官职司味觉,鼻之官职司嗅觉,心之官则主宰人的思考。五官虽都是人体的一部分,但只有心之官能思考,孟子就把心之官视为“大体”,其余不能思考的器官视为“小体”。

  一个人如果能依照心之官的思考来行事,这就是所谓的“从其大体”,因为心之官的思考,能令人辨别是非善恶,于是能谨言慎行,进而合乎仁、义、礼、智,这样就能修养成为“大人”。反之,如果舍弃心之官的思考,完全任令耳、目等器官的嗜欲发展,耽溺声色之娱,而不辨是否合于礼、义,那就与一般动物无别,这就是所谓的“从其小体”。凡“从其小体”的人,自然成为小人。

  本章公都子二问,孟子二答,一层深入一层,第二次问答,归根究底,最需玩味。耳目之官,不能思考,则与物类无异,一旦与其他物类相接触,如果无心官主宰,则引而与物类合流,亦即蔽于物,这是“从其小体”的原因,因此,孟子要我们时时操持涵养心志,只要能操持涵养,就不会被物类所蔽,声色所迷,这种时时操持涵养就叫“立乎其大者”。能立乎其大者,就不虞不能成为大人了。

  可见心之官虽能思考,但如果不去思考,心就不能得其用,这和前三章所谈人有与生俱来的善性,而善性需要存养才能发用,道理正是一致。

  建筑工人盖房子,总是先把四角的大柱子立好,然后再把柱子与柱子间的墙壁砌起来。先立大柱子,就像孟子所说的“立乎其大者”。大者一立,其余的枝节末端,不就很容易处理了吗?

  (五)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①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②;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③,舍其梧槚④,养其棘⑤,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⑥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告子》上?一四)

  章旨

  孟子教人养身,不可以小失大,因贱害贵。

  注释

  ①考考察、审察。

  ②体有贵贱有小大人的身体可分为贵而大与贱而小两部分,贵而大指心志,贱而小指口腹。

  ③场师治理场圃的人。

  ④梧槚两种木本植物,皆为材木之美者。梧,梧桐。槚,音jiǎ,或作榎,即楸(音qiū),叶似桐。

  ⑤棘两种木本植物,皆非美材。,音èr,酸枣。棘,小枣。

  ⑥狼疾人狼藉谬乱之人,即不知治病之人。狼疾,即狼藉、谬乱之意。

  析论

  告子说:“食、色,性也。”食是为了维持生命,色是为了延续生命,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条件,但是生命的意义,不只是食与色而已。在孟子的生命意义中,口腹饮食,只是属于小而贱的部分,相对的,属于大而贵的部分,就是心志的培养。

  小与大、贱与贵,都是相对的概念,它们是同时存在,是一体的两面,口腹之欲与心志之养,就生命来说,是同等重要,但就生命的意义来说,就有小大贵贱的区别了。孟子曾以鱼与熊掌为例,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生命谁不爱惜?但为了义,可以舍弃生命,可见所欲有甚于生者。在生与义二者不可得兼时,义就显得大而贵,而生就显得小而贱了。孟子心目中,人类若只追求口腹之欲的满足,那与一般动物并无两样,所以心志之养,自然显得大而贵了,而口腹之欲,自然显得小而贱了。

  人世间,对于轻重缓急、贵贱大小的观念不清楚的人很多,譬如官吏贪图小利,接受贿赂,因而断送了百姓的福祉、国家的发展。又如学生平日不知用功,只知投机取巧,企图考试侥幸得分,这样对于自己的学问绝无帮助,而且良心也会不安,这些都是以小失大、以贱害贵的具体事例。所以必须是身心并进、灵肉一致的人,才是一个完美的人。

  问题与讨论

  1孟子以“牛山濯濯”比喻什么?研读本章,你有什么感想?

  2孟子所云“自暴自弃”,与现代人所认知的“自暴自弃”有何异同?请说出你的看法。

  3孟子之“求放心”和现代人所说的“放心”,意义有无差别之处?试举实例以说明之。

  4“操存舍亡”与“养其大者为大人,养其小者为小人”有何关联性?请说出你的看法。

  正文 1章 论性善 存理克欲1

  仁、义之道是孟子思想的核心,而仁、义发自人的本心(良心),因此孟子主张存养本心,保持其纯然至善。本节首先编列“养心莫善于寡欲”章,说明存养本心之道在于克制口、鼻、耳、目等欲望。若能养心,自然彰显义理,而能在死、生、义、利之际,知所省察,知所抉择,因此编列“鱼我所欲也”章为第二章。人若放失本心,不择手段,惟富贵利禄是图,无耻败德,殊为可鄙,故编列“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章为第三章。实践仁义之道,必然加以扩充,修己以安人。是以君王为政治国,当依仁义而行,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人伦之际,都怀仁义以相接,然后才能“王天下”,故编列“孟子见梁惠王”章、“宋将之楚”章为第四章、第五章。虞舜时时积德为善,居天子之位,使人人各得其所。存理克欲,将仁义扩而充之,必将达此境界,故编列“鸡鸣而起”章,次于末。

  (一)

  孟子曰:“养心①莫善于寡欲②。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③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三五)

  章旨

  孟子强调存养本心之道,莫善于寡欲。

  注释

  ①心指人类本有的善心。

  ②寡欲减少私欲。寡,少,此处作动词用。欲,口、鼻、耳、目……等的欲望。

  ③不存焉者本性不存于心的情况。焉,代词,指“心”。者,代词,指“情况”。

  析论

  人类的嘴巴喜爱尝可口的滋味,鼻子喜爱闻芬芳的气息,耳朵喜爱听悦耳的音乐,眼睛喜爱看美丽的景观……只要口、鼻、耳、目、四肢与外在的事物相接触,就会产生形形色色的欲望。这些属于生理作用层次的欲望,往往使人陷溺其中,不能自拔。于是本有的善心就坠入人欲之海,载沉载浮;若不及时援救,必将沉沦灭没!

  面对人欲横流的危机,孟子提出了解决之道。孟子主张人类应该减少欲望,节制私欲。寡欲的效果,在于减少外物的诱惑,更进而彰显善良的本心,使我们的生命超越生理的层次,提升到义理的境界。孟子相当含蓄地指点:一个人要是能寡欲,就算有“义理不存于本心”的情况,恐怕也是很少吧!反之,一个人要是多欲,必然深陷物质欲望之海,无法自拔;在这样困绝的地步,还能保持本心,也是很少的。如果丧失了本心,试问人和禽兽又有什么不同呢?

  当代科技急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准日增月进;而各种物质的享乐,更是花样翻新,诱惑世人!人心为之陷溺,良知因而蒙蔽,乱象纷呈,罪孽横行,比比皆是。比方说,汽、机车原是用以便利交通的,却成了某些人飙车的工具,为的只是满足一时的快感!电脑原是研究学术、改善生活的利器,却成了某些人巧取豪夺、经济犯罪的工具,为的只是满足个人的私欲!如果人人都能节制欲望,存养本心,必能以此善心,妙运科技,福国淑世,对人类有深远的贡献。

  (二)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①,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②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④食,一豆羹⑤,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⑥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⑦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⑧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⑨与?乡⑩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告子》上?一○)

  章旨

  孟子论人之所欲、所恶,有甚于生、死,但是生与死应以义为取舍标准,勿因一己私欲而失其本心。

  注释

  ①熊掌熊的脚掌,又名熊蹯(fán),滋味肥美,属珍贵的食品。

  ②苟得苟且求生。

  ③辟音bì,通“避”。

  ④箪音dān,盛饭的圆形竹器。

  ⑤一豆羮一碗羹汤。豆,古代木制的盛器。

  ⑥嘑尔大声吆喝的样子。嘑,音hū,通“呼”。尔,词尾。

  ⑦蹴尔用脚拨移的样子,蹴,音cù,蹋、践踏。“蹴尔”的文法结构和“嘑尔”相同。

  ⑧万钟指丰厚的俸禄。钟,量器名,容六斛四斗。

  ⑨得我即德我,对我感恩怀德。

  ⑩乡音xiàng,通 “向”,曩昔、以前。

  析论

  孟子认为“义”的言行准则是从“羞恶之心”发展出来的,而“羞恶之心”发自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良心。有良心的人,就能分辨什么是公义、节操,什么是小利、私欲。生死事小,良心事大。一般人的良心常不免被私欲蒙蔽,于是见利忘义,巧取豪夺!然而,贤人君子持守义理,存养本心,不以私欲、小利为利,而以公义、天理为利,所以能养成高尚的节操和完美的人格。孟子认为人是“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他举了两个例子说明这样的道理:

  一、鱼与熊掌的取舍熊掌和鱼都是自己所喜爱的佳肴,但是熊掌的滋味尤胜于鱼。假使在这两道佳肴中只能择一而食,绝大多数的人必然会选择更美味、更珍贵的熊掌。这个例子说明每个人都希望追求更好的事物,生与死的取舍亦复如是。

  二、箪食豆羹与万钟之禄的取舍每个人都爱生恶死。假使不吃这箪食、豆羹,就会饿死。但是当别人“嘑尔、蹴尔而与之”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人就宁死而不愿接受它了。什么道理呢?没有尊严嘛!

  人都是喜爱富有,厌恶贫穷的。一旦万钟之禄当前,许多人就心花怒放,头脑不清了;人性的尊严、礼义的价值都忘得一干二净!为了财货权势,什么肮脏的、不道德的勾当都做得出来!

  面对生死的抉择时,接受箪食、豆羹,都要明辨礼义;为什么没有生死的逼迫时,对于高官厚禄反而不讲求辞受取与的分际呢?这不是相矛盾吗?

  从第一个例子可知,人都是要追求更好的事物、更高的境界。从第二个例子可知人性的尊严、礼义的价值,人类的良心是比生死来得更重要的。因此,即使是万钟之禄当前,也应该“不为苟得”,因为还有高于万钟之禄的价值在。即使是面临死亡,也不应放在眼里,因为尊严的丧失、人格的破产,比死亡还要令人憎恶。

  为什么有这样的道德感呢?因为人都有羞恶之心,都有与生俱来的良心。而这良心是要善加存养的,必须如此,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才能确立。必须如此,人的社会才能和谐而有条理,才不致沦为禽兽之域。历史上许多贰臣,卖国求荣,像宋代的秦桧、明末的洪承畴,之所以遗臭万年,就是因为“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试问那不义的高官厚禄对他们的人格气节“又何所加焉”呢?

  (三)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①出,则必餍②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③来。吾将④良人之所之⑤也。”蚤⑥起,施从⑦良人之所之,遍国中⑧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⑨,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⑩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离娄》下?三三)

  章旨

  孟子引述齐人乞食墦间、骄其妻妾的故事,以比喻不择手段,追求富贵利达而骄人之可耻。

  注释

  ①良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②餍音yàn,饱。

  ③显者富贵的人。

  ④音jiàn,窥视。

  ⑤所之即所往,指前往的地方。

  ⑥蚤音zǎo,通“早”。

  ⑦施从躲躲藏藏地跟着。施,音yí,通“迤(yí)”,斜行。

  ⑧国中都城之中。

  ⑨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最后走向东门城外坟墓间那些祭坟的人。卒,最后。郭,外城。墦,音fán,坟墓。“之东郭”的“之”是动词,“往”的意思。

  ⑩讪音shàn,埋怨责骂。

  中庭即庭中、堂阶前。

  而良人未之知也可是丈夫还不知道这件事呢。“未之知”即“未知之”,不知此事。

  施施音shī shī,喜悦自得的样子。

  析论

  孟子经常讲述小故事,说明大道理。引证譬喻,适切中肯。他曾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告诉梁惠王治国之要,在于推行王道政治,才能深得民心的道理(《梁惠王》上?三);也曾用“一傅众咻(xiū)”的故事告诉戴不胜环境对人影响的深远(《滕文公》下?六)。像这样隽永的篇章,在《孟子》书中,几乎触目即是,不可一二数。本章第一段“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就是一则生动的故事,孟子借这个故事警惕世人要有羞耻心,有羞耻心才足以修身崇德,振家昌国。

  妻子心目中的“良人”,本应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志节,肯吃苦耐劳,愿打拚(pàn)上进,以建立幸福的家庭,开创美满的人生。这样的“良人”,才足以“仰望而终身”。然而孟子口中这个“齐人”,竟然那么没出息!他竟日乞食墦间,酒醉肉饱,回到家中之后,还不知羞耻地“骄其妻妾”,骗她们说某某富人、某某显宦请他吃饭。这个“齐人”一则用子虚乌有的虚荣“欺”其妻妾,一则大言不惭地“骄”其妻妾,有这两项恶劣的行径,尚且沾沾自喜,不自以为非,真是不知“羞耻”为何物!“良人”不良,一至于此!孟子冷隽幽默的讽刺,诚然足以发人深省。

  社会上有些人只是谄媚逢迎,巧取豪夺,图谋富贵以骄人;有些人一味作奸犯科,杀人越货,以谋取财富,向人夸耀;另有好色之徒,专事骗情、骗色,以向人炫耀……这类无耻、败德之徒,套句孟子的话:“其家人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顾炎武曾经痛心地说:“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知识分子或人民的公仆要是恬不知耻,只是追求个人的富贵,那么国家的前途就让人担忧了。

  正文 1章 论性善 存理克欲2

  (四)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远千里③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④?’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⑤,而国危矣。万乘之国⑥,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⑦。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⑧。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⑨,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⑩。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梁惠王》上?一)

  章旨

  孟子劝梁惠王倡行仁义,勿使上下交征利而危及国家。

  注释

  ①梁惠王即魏惠王。姓魏,名罂(yīng)。“惠”为谥号。旧都安邑(今河南安邑县),后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故称梁惠王。

  ②叟音sǒu,长老之称。

  ③不远千里不以千里路途为远。

  ④何以利吾家如何有利我的家。家,大夫之家。

  ⑤上下交征利上下相互征取财货利益。征,取。

  ⑥万乘之国拥有万辆兵车的诸侯国。乘,音shèng,一车四马为乘。

  ⑦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在万乘之国中获得了千乘兵车,在千乘之国中获得了百乘兵车,不能说不多了。

  ⑧餍音yàn,满足。

  ⑨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没有一个有仁德的人会遗弃他的父母啊!

  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没有一个讲道义的人会把他的国君拋在脑后啊!

  析论

  本章是《孟子》全书开宗明义的一章。梁惠王问孟子“何以利吾国”,他所说的“利”,是指“富国强兵,以报仇雪恨”这一类的功利之事。这种逞一己之私欲、不恤民命的念头和行径,完全不合孟子居仁由义的思想。因此孟子斩截明快地反诘道:“王何必曰利?”然则要谈什么呢?孟子紧接着说“亦有仁义而已矣”。“仁义”与“功利”的分辨,就是本章的核心议题。

  孟子经常把“仁”、“义”并称。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行为适宜是义的表现。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孟子认为当政者应以“不忍人之心”,推行“不忍人之政”。换言之,推行政务时,应该善待人民,不可让人民受到任何伤害。施行仁政,还要用“义”来节制,才能使得事事物物的轻重本末都合宜适中,恰到好处。如此一来,即使是追求富国强兵,也将完全符合仁义的要求;也不至于为了逞一己之私欲,不恤民命,穷兵黩武,侵伐邻国了。这应是孟子对梁惠王强调“亦有仁义而已矣”的原因。

  孟子顺着梁惠王的功利思想,从负面推论,指出一味“征利”的严重后果。假如国君、卿、大夫、士、庶人等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各自谋取私利,惟利是图,到头来必然无耻狡诈,巧取豪夺,不完全夺取他人的权势财利是不会甘心的。于是社会必然失序,国家必然危殆,试问覆巢之下还有完卵吗?身陷乱世还能安享私利吗?不遵仁义,只求功利,其短视、其灾祸有如此者!

  严正的批判之后,孟子再用简明扼要的言词作心理建设:“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因此居上位者若倡导仁义,鄙弃功利,臣民自能风行草偃,崇仁尚义,而爱亲敬长,勤勉为国了。孟子的结论是:“仁义”才是治国的至德要道。

  (五)

  宋①将之楚,孟子过于石丘②,曰:“先生将何之?”曰:“吾闻秦、楚构兵③,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④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⑤。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⑥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告子》下?四)

  章旨

  孟子指出君王治国要怀仁义而去私利,才能王天下。注释

  ①宋战国时宋国有名的学者,属墨家。,音kēng。

  ②石丘宋国地名。

  ③秦楚构兵秦、楚两国交兵。构,交也。楚怀王十七年,楚与秦战于丹阳(今河南丹水县南),秦大败楚军。

  ④遇契合。

  ⑤指通“旨”,大意。

  ⑥号用以号召的名义。

  析论

  楚怀王十六年,秦、楚交恶,一场恶战正要开打。在大战前夕,宋要说服秦、楚之君不要打仗,这是一件很伟大的事。但是在孟子看来,宋的手段、说辞却不大高明。因为宋打算用利害来劝服秦、楚之君,这会让秦、楚两国趋向唯利是图,最后必然导致亡国。孟子劝宋要以仁义来说服秦、楚之君,让秦、楚两国都趋向仁义,最后必然能够完成王业。

  战国时代,各国诸侯穷兵黩武,侵略邻国,并其土地,虏其人民,而秦国最为称霸。秦自秦孝公变法,一百五十余年后,吞灭六国,统一天下。秦始皇雄心勃勃,传位万世,但是不仁不义,残民以逞,导致上下交征利,结果传国仅十五年就被灭亡了。

  近世以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先后掀起两次世界大战,当他们为了私利,用飞机大炮、军舰、战车来进攻别国;当他们杀人盈野、破城亡国的时候,气焰是多么地高涨!但是没有多少年,德、意、日战败投降了,徒然留下历史的喟叹而已。这就说明了“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六)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①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②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闲③也。”(《尽心》上?二五)

  章旨

  孟子指出舜和跖的差别,只在于追求善与利的不同而已。

  注释

  ①孳孳勤勉不怠。本作“孜孜”。

  ②跖音zhí,相传为柳下惠的弟弟,春秋时代的大盗,有九千名手下,横行天下,侵暴诸侯,驱人牛马,取人妇女。

  ③闲音jiān,间隙也。今作“间”。

  析论

  人的本性原本相去不远,后来的发展所以不同,往往是因为后天的修为不同的缘故。如果每天起来都努力行善,久而久之,心中充满了仁义慈惠,就跟舜是同类的人。相反的,每天起来想的都是牟利,久而久之,心中充满了利害猜忌,就跟盗跖没有什么分别了。

  儒家认为,一个人心中的存念非常重要,只要心中存念为善,纵然平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一遇到行善的机会,自然而然的就会表现出来。心中只想到牟利,纵然有再多行善的机会,也不肯去做。本章的孳孳为善与为利,我们应该从存心来解释,不能太拘泥。

  问题与讨论

  1孟子主张养心寡欲,但发展经济必须刺激消费,如何在寡欲和消费之间取得平衡呢?

  2孟子说:“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只是强调杀身成仁吗?对于这个问题,请提出你的看法。

  3孟子讲述“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这个故事,有什么含义?请加以说明。

  正文 2章 论行为 行止务本

  孟子既主张人性本善,以为仁、义、礼、智四端,皆存于我心,但如何存养扩充,则有待个人的修为。而修为之道,首重守身;守身在事亲,事亲之道,其惟孝悌而已矣。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事亲,事之本也……守身,守之本也。”(《离娄》上?一九)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是以本大类首列“行止务本”。

  礼、义、廉、耻,在天下国家是治乱之关键,在个人修持是德行之准则。得志时可以与百姓共同施行,不得志时则独行其道。是以君子极重操守,无论出处进退、取予辞受,皆须权衡利弊;待人处事,尤须时时自反,庶几可以无耻辱矣。故列“涵养操持”次其后。

  行止务本

  孟子的主张非常务实,因此落实在现世的做法也非常务实。他要求我们从日常生活做起,先亲爱自己的父母、兄长,然后扩大到周遭的朋友、乡人,再扩大到所有的人,最后扩及万物。父母是生养我们的人,人类不需要学习,自然就懂得爱父母,由这种自然的爱推展出去,而至于仁民爱物。这就是“道在尔”,也就是务本。本节选录“君子之于物也”、“道在尔”、“事孰为大”三章,以见孟子的主张。

  (一)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①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四五)

  章旨

  孟子指出君子对于亲亲、仁民、爱物,其间的爱是有差等的,仁民、爱物皆当以亲亲为本。

  注释

  ①物指草木、禽兽。

  析论

  孟子的主张从人性出发,因此极为务实,不为高蹈之论。以人和外界的关系而言,孟子指出君子对草木、禽兽,有爱心而没有仁心;对于一般人,有仁心而没有亲情。君子由亲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扩及仁爱一般人,再扩及爱惜一切草木、禽兽,这种爱合乎人性,可大可久,因此可以在人类社会实践。同时代的墨子,主张爱无差等,很有理想性、很动人,但是却只能造成一时的狂热流行,过一段时间之后就退烧了,因为不合人性,一般人很难长期实践。惟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是符合人性,才能推己及人,做到仁民、爱物的境地。

  (二)

  孟子曰:“道在尔①,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离娄》上?一一)

  章旨

  孟子指出人人亲亲长长,天下就太平了。

  注释

  ①尔通“迩”,近。

  析论

  人世间的事,本来是很简单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人做好自己应做的事,天下就太平了。

  孟子说的亲亲、长长,只是一个开端。能亲爱自己的亲人,这是仁的自然呈显;能敬重自己的长上,这是义的理性成长,再进一步扩充,当然能为国尽忠,见财思廉,待人有礼,行己有耻。

  但是,有些人为了私利,会用很复杂的手段,制造出很多不诚实的事情来,一般人因为资讯有限,往往把复杂的手段误以为事情真相,于是所思所为受到误导,久而久之,把平易的道理想得深远了,把简单的事情看得艰难了。这时候,唯有直指本心,亲亲长长,在自己的地位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这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三)

  孟子曰:“事①孰为大?事亲为大。守②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③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曾子④养曾皙⑤,必有酒肉;将彻⑥,必请所与⑦;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离娄》上?一九)

  章旨

  孟子指出守身事亲的重要,事亲则应养志,而非养口体。

  注释

  ①事侍奉。

  ②守持守其身,使不陷于不义。

  ③失其身亏其身,陷于不义,辱其亲。

  ④曾子曾参。

  ⑤曾皙曾参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

  ⑥彻通“撤”,撤掉酒食。

  ⑦与通“予”,给予。

  析论

  生命无价。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健康完整的身体,我们除了要好好爱惜,不做伤身害义的事情之外,还要懂得感谢父母。由此看来,守身和事亲是一体的两面,不可分开。

  事亲除了奉养口体之外,最重要的是养志。人非禽兽,不是吃饱喝足就够了,人有志趣理想,其重要性往往超越饮食饱暖,君子可以为了学习而废寝忘餐,为了取义而舍弃生命。为人子女的如果侍奉父母时,只能照顾到饮食饱暖,而忽略了父母的志趣理想,怎么能叫做孝呢?

  曾子奉养父亲,必有酒肉,这是物质上的口体之养。酒肉要撤,一定问父亲要给谁?这是尊重父亲的承欢之心。父亲问还有没有酒肉,一定说有,因为父亲会这么问,一定是想要给人。曾子一定回答说有,这就是怕父亲失望的先意之心。饮食小事能这么做到,其他的理想大业应该也可以承欢先意,做得很好,这才是养志。

  曾元养曾子,只有口体之养,而不能养志,这不能算是孝。这就像《论语?为政》篇说的:“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问题与讨论

  1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在亲亲与仁民、仁民与爱物之间,是否还有什么功夫要努力的?

  2孟子曾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尽心》上?一五)既然“爱其亲”是人类天生的,不学而能的,为什么孟子又说“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二者有无矛盾?

  正文 2章 论行为 涵养操持1

  人性本善,凡人与尧、舜所具有的良心本性,并无区别。至于行为、修养有圣愚之差异,原因就在圣贤能扩充善端、涵养善性、操持本心以处世,而凡人则放失其心、不知省察、不知追求罢了。所以孟子教育世人,要自我觉察为善成德的基础在于本心,必须涵养之、持守之、依凭之,以体现于思虑于心,然后足以成就自我德行,营造社会和谐。

  本单元共选十二章,用以说明孟子论涵养功夫的几个重点。一、二章说明人必须随时观照其心,自我反省,务期合乎仁义,不违礼智。第三、四章指出,反身而诚,强恕而行,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是人生的至乐。五、六两章则说明知耻的重要。“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人若无羞耻之心,必然违礼悖义,如何能做到强恕而行,俯仰无愧于天地之间呢?所以孟子特别强调“耻之于人大矣”。七、八、九等章,孟子展现拨乱反正的大格局,舍我其谁的大气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正是其平时涵养操持之所致,适足以为万世法。最后的三章,则提醒世人思考权(衡)与义(理)的关系。一个人的立身处世,固然必须信守原则,但是有时也要权衡事理,有所变通,并非一成不变。其权衡之道,则是唯义是从,务期在处世上慎其抉择,求其圆融。

  (一)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①,自求多福。’”(《离娄》上?四)

  章旨

  孟子指出行有不得,要反求诸己,才能自求多福。

  注释

  ①永言配命永远配合天命而行。语出《诗经?大雅?文王》。永,长。言,助词。

  析论

  外界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我们的形象、作为,只是人们多半疏于拂拭这面镜子,所以看不清楚自己的缺陷。

  当我们关爱他人,他人却不领情时,可能是我们的内心还有不仁夹杂其间。努力治理人民,政治却不上轨道,可能是我们急功近利,思虑不够周延。以礼待人而得不到回敬,也可能是我们的恭敬还不够。

  人懂得反求诸己,才能自求多福,因为只有要求自己,才能保有无限超越的可能。求诸天,天意渺渺;求诸人,人心难测,都不如反求诸己。

  寒山问拾得说:“人家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骂我、骗我时,如何?”拾得说:“只可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等几年,看他怎样?”拾得的境界已经很伟大了,但是孟子告诉我们更积极的做法,要能反求诸己,才能自求多福。

  (二)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①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②,则君子必自反③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④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⑤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⑥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⑦哉?于禽兽,又何难⑧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⑨,无一朝之患⑩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离娄》下?二八)

  章旨

  孟子说明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无一朝之患,有终身之忧。

  注释

  ①存心以仁、礼存于心而不忘。

  ②横逆强横无理。横,音hèng。

  ③自反自我反省。

  ④物事。

  ⑤由同“犹”。

  ⑥妄人不明事理、胡作妄为的人。

  ⑦奚择如何分别。奚,何。择,别。

  ⑧难音nàn,计较。

  ⑨终身之忧终身的忧虑,言忧心不能成就如舜那般的圣德。

  ⑩一朝之患一时偶发的祸患。

  乃若犹言“若夫”,提示之词。

  乡人乡里间的平常人。

  亡音wú,无。

  析论

  孟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以仁、礼存心,遭遇横逆必先自我反省,所以君子唯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然而一般常情却是以货利声色存心,遭遇横逆必先责怪他人,只有一朝之患,而无终身之忧。

  以货利声色存心,只能珍爱货利声色,不能爱人、敬人,自然别人也不会爱之、敬之,所以人与人的相处必多横逆。一有横逆,便交相指责、毁憎,于是每日应付这样的指责、毁憎、以横逆待我的“一朝之患”,而疲于奔命,自然没有精神顾及“终身之忧”了。

  孟子此处正要试图扭转这种风气,提出“以仁、礼存心”,由爱人、敬人出发,使他人潜移默化,彼此能以仁、礼相待。如果遭遇横逆,则先自省,自省没有过失,就宽厚地原谅别人,不与之斤斤计较,这正是“律己以严,待人以宽”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孟子提出了“终身之忧”,忧什么呢?忧不如舜。换句话说,就是忧虑不能成为圣人。圣人的事业是博施济众,“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这样的事业,必须一辈子孜孜矻矻地努力实践,不是一蹴可就,也不是短时间可以达成的。因此,君子心中先确立了一个“为圣人事业”的大目标,至于那些一时偶发的“一朝之患”,就再也无法改变君子的志向,也就不值得君子忧虑了。

  如果我们都能怀有“终身之忧”,知道我们要忧虑的对象是什么,例如经济学家把不能改善人类经济形态视为“终身之忧”,医生把不能增进人类健康视为“终身之忧”,文学家把不能启蒙人类思想文化视为“终身之忧”,科学家把不能突破现今科技水准视为“终身之忧”等等,那么,便不致因一时的毁誉爱憎而改变心志,或因一时横逆乖违而灰心丧志,而可以任重道远地去贡献心力,百折不挠地去成就其理想。

  (三)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①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②。强恕而行③,求仁莫近焉④。”(《尽心》上?四)

  章旨

  孟子主张强恕以求仁,诚身以致乐。

  注释

  ①万物皆备于我万事万物之理都具备在我的身上。万物,指万事万物之理。

  ②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反躬自省,而能真实无妄,是莫大的快乐。诚,真实无妄。焉,代词,指反身而诚。

  ③强恕而行努力实践推己及人的功夫。强,勉强、努力的意思。恕,推己及人。

  ④求仁莫近焉这是求仁最简捷的途径。焉,代词,指强恕而行。

  析论

  人心是具体而微的天理,具备理解万事万物的能力,所以说:“万物皆备于我。”只要一经诚笃的反省,便能证明自己果然四端俱存,能力无穷而价值无限,所以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若能善以别人的能,激发自己的不能;更以自己的能,济助别人的不能,强恕而行,成己成物,便是仁德的表现,所以说:“求仁莫近焉。”

  然则孟子是以“万物皆备于我”,说明人心愿力的宏大;以“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说明人心善端具存的事实,以及此善可以通过验证,让人欣喜莫名的经验;更以“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指陈发挥仁心功能的途径。由此看来,人心果然有善,愿力果然无穷,尽性果然快乐,行仁果然容易。

  读完此章,我们对自己、对世界、对眼前、对未来,是不是又多了几分信心了呢?

  正文 2章 论行为 涵养操持2

  (四)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①不与存焉②。父母俱存,兄弟无故③,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④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尽心》上?二○)

  章旨

  孟子言君子有三乐:亲人无故、俯仰无愧、教育英才,乐过于王天下。

  注释

  ①王天下统治天下。王,音wàng,当动词用。

  ②不与存焉不包括在内。与,音yù。焉,代词,指三乐。

  ③无故无灾患。

  ④怍愧。

  析论

  孟子言君子有三乐,第一乐乃“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是所谓的“天伦之乐”。父母、兄弟俱在,身体健康,不遭逢事故,不是人力勉强得来的,所以君子特别珍惜,以此为至乐。第二乐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君子心地光明坦荡,行事问心无愧,所以俯仰无愧怍于天、人,而胸怀磊落、快意自得,正是君子所乐之处。第三乐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君子化育英才,为国储贤养才,共同济助天下,实现君子的理想,所以君子乐之。

  其实孟子所称的三乐,还是有先后顺序的。“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这是第一乐。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离娄》上?二七)“父母俱存”,可以事亲,事亲是仁的具体表现。“兄弟无故”,可以从兄,从兄是义的具体表现。所以“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不仅是“天伦之乐”,也是仁义具体的表现,可以让人乐到“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了。

  其次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是属于个人的修为,能达到这境界,其日常行为必定恪遵仁、义、礼、智;其平常生活也必定胸怀磊落,快意自得;其人格足可称得上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豪杰之士,能成为“豪杰之士”,自然“无忝于所生”,此所以为第二乐。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自己的道德学问必须能做到使学生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二子之对孔子。此所以列为第三乐。

  至于“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以为一般人总觉得“王天下”应该是人生最大的乐事,其实那是世俗的想法。权力、财势,未必能使人感到快乐。因为一旦在位,如果是贤君,就必定是诚惶诚恐,时时以天下为念,不敢有丝毫偷安,哪有心思去享受治理天下以外的心灵之乐?如果是不贤之君,整天陶醉于权力欲的满足,无思于治国安民,终必弄得天怒人怨,不保四海,这又如何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呢?所以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五)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①。无耻之耻②,无耻③矣。”(《尽心》上?六)

  章旨

  孟子指出知耻才能免去耻辱。

  注释

  ①无耻没有羞耻心。

  ②无耻之耻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一种耻辱。

  ③无耻不会招来令人羞耻的事了。

  析论

  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如果人没有羞耻心,那么什么违法败德的事都做得出来了。五代时候的冯道,年轻时其实颇有正义感,也做了不少好事。历事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十君,在相位二十余年,自号长乐老。他在相位期间也做了不少对人民有益的事,但是因为当时的政局混乱,不管谁当皇帝,冯道都能安然当他的宰相;国家安危、皇权兴废似乎都与他无关,因此被欧阳修、顾炎武认为是最无耻的代表。

  相反地,如果能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最大的耻辱,知耻明耻,改过修弊,则可以涤除污浊,日趋清明,自然就不会再有令人羞耻的事了。

  (六)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①之巧者,无所用耻焉②。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七)

  章旨

  孟子指出人不可失去羞耻心。

  注释

  ①机变机巧诈变。

  ②无所用耻焉没有用到羞耻心;即无羞耻之义。

  析论

  耻是一种促使人进步的动力。夜郎自大、自以为是的人,永远不会进步。更甚者玩弄权谋、机变之巧的人,权位在手,名利熏心,耻对他是毫无作用的。只有耻不若人的人,才会时时警惕,日进月益地奋发图强,努力迎头赶上。

  清朝末年,西方国家工业革命成功,帝国主义兴起,纷纷向世界各地开拓殖民地。满清政府实际掌握大权的慈禧太后,不但不知道以“不若人”为耻,反而一再地玩弄机变之巧,运用权谋,迫害改革分子,最后弄到列强入侵,清朝灭亡,令人嗟叹。国家政治如此,个人的道德修养也是如此。

  正文 2章 论行为 涵养操持3

  (七)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①久矣,一治一乱②。当尧之时,水逆行③,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④,民无所定⑤,下者为巢⑥,上者为营窟⑦。《书》⑧曰:‘洚水⑨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⑩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滕文》公下?九)

  章旨

  孟子担心异端邪说败事害政,所以挺身而辩,明拒杨、墨,以崇圣道,以正人心。

  注释

  ①天下之生天下自有人类以来。生,生民,指人类。

  ②一治一乱平治跟动乱交替循环。

  ③水逆行河水倒灌。

  ④蛇龙居之蛇龙居住在人住的地方。之,即中国,指济州、兖州一带。

  ⑤民无所定人民没有地方可以安居。

  ⑥下者为巢住在低洼地区的人,在树上筑起巢来。

  ⑦上者为营窟住在高地的人,在山壁凿出一个个的洞窟来。营窟,相连的窟穴。营,周匝相连。

  ⑧书《尚书》逸篇。引语见《古文尚书?大禹谟》。

  ⑨洚水不遵河道而乱流的大水。洚,音jiàng。

  ⑩掘地疏通河道。

  菹音zū,草泽。

  由地中行在河道中流动。地中,指两涯之间,也就是河道。

  平土平地。

  代作代之而起。

  污池水池。污,音wū,深水池。

  沛泽水草茂密的沼泽地。沛,水草杂生处。

  奄国名。故址在今山东曲阜县。尝助纣为虐。

  讨其君讨伐奄国的国君。讨,征伐有罪者。其,代词,指奄国。

  飞廉人名。纣臣,矫健善走。

  海隅海边。

  书《尚书》逸篇,语见《古文尚书?君牙》篇。

  丕显伟大光明。丕,大、极。

  谟谋略。

  丕承善于继志述事。承,继述先人志业。

  烈功业。

  佑启扶助开导。

  咸以正无缺都能依正道而行,没有缺失。

  有音yòu,又。

  春秋天子之事以《春秋》寓褒贬,是天子才能进行的工作。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人家若能了解我,将因《春秋》这部著作吧!若要怪罪我,也将因《春秋》这部著作吧!其,殆,表示推测之词,大概、也许。惟,因为。

  处士横议布衣之士肆无忌惮地发表议论。横,音hèng,肆无忌惮。

  杨朱人名,主张全性保真。活动期在孔子后、孟子前。《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墨翟人名,墨家始祖。主张兼爱、非攻。活动期紧接在孔子之后,曾教群众爱他人之父如己父,希望扩充人们的爱心。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杨朱主张利己为我,这是目无国君的说法。

  墨氏兼爱是无父也墨翟主张兼爱世人,这是心无父母的主张。

  公明仪鲁国贤士,曾子弟子。公明,复姓。

  饿莩饿死的人。莩,音piǎo,通“殍”,饿死者。

  诬音wú,欺罔。

  充塞阻塞。充,窒塞。

  闲护卫。

  距排拒。

  放淫辞驱斥放荡无理的言论。放,驱逐。

  作产生。

  兼兼并。

  诗《诗经》。引文见《鲁颂宫》篇。

  戎狄是膺攻击西戎、北狄。是,语助词;有确指之义。膺,音yīng,击打。

  荆舒楚国跟舒国。荆,楚国的别名。舒,楚国邻邦。

  莫我敢承没人敢抵挡我。承,当、抵挡的意思。

  诐行偏邪的行为。诐,音bì,不平正。

  析论

  孟子景仰孔子,关怀人民,所以对身处乱世的人民深表同情,对孔子学说不行于世的现象深感焦虑。认为自己应该效法孔子挺身而出,为改善社会的乱象而努力。

  孟子以为当代动乱的根源,源自邪说的横行,而这个邪说的代表则是杨朱与墨翟。孟子以为杨朱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的学说,代表着自私自利;墨翟兼爱天下的学说,代表着亲疏不分。这种学说推展到极致,一则只顾自己,不管家国,破坏了国家制度;一则等视路人父母,不管自己父母安危,毁弃了家庭伦常,将给天下带来动荡与不安,所以将他们比作洪水、猛兽,强调一定要严加批判。

  孟子有感于自己的批判杨、墨,类似于孔子之制作《春秋》以惧乱臣贼子;也像周公之攻打戎、狄、荆、舒,以安天下百姓为自己的责任。他深信自己的行为是上承古圣的举措,所以尽管外人横加“好辩”之名,孟子乃以“不得已”为自己辩解。认为自己的辟异端,和孔子、周公一般,都有不能自已的入世关怀,所以敢昂首向世人宣称,他是“圣人之徒”。就如孔子对自己之作《春秋》,恐将被人污蔑,而喊出“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充满自信,昂然前行!

  时人诬枉孟子好辩,谁是谁非,其实相当明显。我们可以说:闲先圣之道,拒杨、墨,放淫辞,正是孟子对历史负责、向自己交代的勇敢表现。我们可以从孟子的急切申辩处,看出他对孔子之推尊,以及维护孔学的热切程度。而后世维护真理的文士,如谏迎佛骨,以护儒教,虽被贬官潮州,也不更易其理念的韩愈;如传布学理,以传圣道,虽被斥作伪学,也不稍悔其行的朱熹,其实都有几分孟子的影子在。原来孟子强烈地向杨朱、墨翟挑战的同时,早为后世立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英勇典型。

  正文 2章 论行为 涵养操持4

  (八)

  孟子去①齐,充虞②路问③曰:“夫子若有不豫④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⑤。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⑥,则过矣;以其时⑦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⑧也?吾何为不豫哉!”(《公孙丑》下?一三)

  章旨

  孟子说明自己忧世心切,且有平治天下的能力与抱负。

  注释

  ①去离开。

  ②充虞孟子弟子。

  ③路问在路途中发问。

  ④豫悦也。

  ⑤名世者名传于世的贤人。

  ⑥数指五百年的周期数。

  ⑦时时势。

  ⑧舍我其谁除了我,会是谁呢?

  析论

  孟子不被齐君重用,黯然离开齐国,一心想推行仁义、礼治的政治抱负再度落空了,一时间百感交集,感慨随之俱来,不免有了不悦的脸色。弟子充虞误以为孟子脸色不悦是因为心里有所埋怨,所以婉转提出疑问:君子不是应该“不怨天,不尤人”吗?然而孟子的不悦神情,并不是因为心里有所埋怨,而是自认为处在贤者应当兴起的历史周期上,上天如果要平治天下,除了他,还有谁能担负此重责大任?此时竟没能让他遇上圣明君王,来实践心中抱负,或许天意还不想平治天下吧!孟子当时目睹生民涂炭,大道隐沉,哪能不忧痛于心?所以才会有了不悦的神情出现。但如果说他有一丝一毫“怨天尤人”的埋怨,那是断然不存在的。

  孟子这段话中提到两种修养,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深思:

  其一是“不怨天,不尤人”的涵养。能乐天知命,才能“不怨天”;能反求诸己,才能“不尤人”;不怨天尤人,自然无入而不自得。常人习性,凡遇挫折、失败,无不急忙诿过卸责,千错万错,都是他人的错;如果找不到诿过卸责的对象,矛头一转,全归咎给上天,于是怨天之音不息,尤人之声不绝,嗔怪怒怨,漫天弥地,以至反省工夫消失殆尽,可不戒哉?

  其二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气概。孟子曾说:“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尽心》上?一○)“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滕文公》上?一)句句铿锵,豪迈之气跃然纸上。这股“舍我其谁”的气魄与担当,是使人奋进的原动力,值得年轻人好好地学习。

  不过,“舍我其谁”亦不能无限制的扩张,仍须衡量环境、时局而以理义节制之。如果不能克制,则很容易沦为迷恋权位、争夺利益,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无耻、钻营之徒。在民主多元的社会中,面对政治,尤其更要有开阔的胸襟,承认别人也会有“舍我其谁”的雄心与理想,以及可以做得比自己好的可能性。

  (九)

  景春①曰:“公孙衍②、张仪③,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④,安居而天下熄⑤。”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⑥也,父命⑦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⑧,必敬必戒,无违夫子⑨。’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⑩,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二)

  章旨

  孟子说明:唯有能做到行于礼、居于仁、由于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可以称作大丈夫。

  注释

  ①景春人名。纵横家,与孟子同时。

  ②公孙衍魏人。入秦为相,为一有名的说客。《史记》卷七十有传。

  ③张仪魏人。入秦为相,倡为连横之说。游说六国事秦,对秦的一统天下,贡献极大。《史记》卷七十有传。

  ④一怒而诸侯惧一旦发怒,诸侯都很害怕。因为公孙衍等人会怂恿秦王,离间诸侯,使相攻伐,所以诸侯都感到害怕。

  ⑤安居而天下熄安居在家,天下就平静。因为公孙衍等人未作挑拨离间,动乱自然无从产生。熄,烽火未被点燃,指天下平静无事。

  ⑥丈夫之冠成年男子举行冠礼。丈夫,年满二十岁的成年男子。冠,指冠礼。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始为成人。其时父母为他举行一场隆重的典礼,告诉他须有胆识、有担当,让他从此成为一个成熟的男子。

  ⑦命告诫。

  ⑧女家你的家。女,音rǔ,通“汝”,指夫家。

  ⑨无违夫子不要违逆你的夫君。

  ⑩居天下之广居居住在天下最宽敞的屋宇,比喻以仁居心。广居,仁也。

  立天下之正位站立在天下最中正的位置,比喻以礼立身。正位,礼也。

  行天下之大道行走在天下最宽坦的大路,比喻以义行事。大道,义也。

  与民由之偕同百姓,一同朝着大道迈进。

  独行其道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淫荡乱。

  移移易。

  屈屈伏。

  析论

  战国时代,公孙衍身配五国相印,为纵约之长;张仪则为强秦推行连横政策。当时国君对他们言听计从,他们在政坛上拥有举足轻重的权柄。景春专从他们的影响力考量,所以表示钦敬,以为是大丈夫。

  孟子不论影响力,但从行为的合理与否着眼。以为公孙衍等人于道德不能有所坚持,对世界没有积极贡献,只会迎合国君之好恶,搬弄是非。即使存有影响力,真正的力量根源终在国君,而不在自身。他们充其量只是些听凭君王指示的顺从者,或狐假虎威的弄权者而已,根本称不上是大丈夫!

  孟子强调,必须当个居仁、由义、依礼的君子,能不怕威胁,不受利诱,不管在不在位,都能对国家有责任感,对人民有关怀心,对理想有坚持的勇气,才能算是大丈夫。

  孟子这番话,不仅批判了景春的错误,削弱纵横家的气焰,也确立了大丈夫的形象,为世人订下一个立身行事的楷模。时至今日,放眼社会,有那么一些人,只知道盲目地追求虚荣,唯利是图,轻忽道德,不知廉耻为何物,不知什么是真价值,什么叫真伟大。孟子这番话该有相当的醒世作用才是。

  (十)

  陈臻①问曰:“前日于齐,王馈②兼金③一百④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⑤,行者必以赆⑥,辞⑦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⑧,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⑨’,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⑩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公孙丑》下?三)

  章旨

  孟子说明君子辞受取予,皆以合于义为依归。

  注释

  ①陈臻孟子弟子。

  ②馈音kuì,赠送。

  ③兼金上等金,价格是普通金的一倍。周代谓铜为金,并非今日的黄金。

  ④一百一百镒。古代以一镒为一金,一镒二十两。

  ⑤将有远行孟子当时将离开宋国去梁国。

  ⑥赆音jìn,赠送远行者的礼金。

  ⑦辞说辞。

  ⑧戒心戒备之心。当时有人欲加害孟子,孟子心中有所戒备。

  ⑨为兵馈之为购置兵备而赠送给你。

  ⑩未有处没有接收赠礼的理由。处,地方,此指合理的名义。

  货之以金钱收买我。之,代词。

  析论

  孟子认为君子在辞受取予之间,一定要坚守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合于义才取,不合义则勿取”。君子修身处世均以礼义为根本,财货只是帮助生活的工具,如果迫切需要别人馈赠,又能合于义,那样就可以接受馈赠,这也是孟子会在宋国、薛国接受馈赠的原因。但如果生活无虞,加上不合于义,却接受别人的馈赠,便是以财货为贵了,这样的话,就和唯利是图的人没什么两样了,这也是孟子不接受齐王馈赠的主因。

  如果以财货为贵,一旦财货与道德相冲突时,便容易弃道德而就财货。弃道德则无所不为,就财货则唯利是图。近来社会经常可见诸如不当利益输送、违法政治献金、政商利益勾结等等新闻,这就是不合于义的取予。君子于辞受取予之际,应该要有坚持合于义的风骨,要有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洒落胸怀,唯有如此才能坦荡自在,至大至刚,不为财货所役,不被人收买。

  (十一)

  禹、稷当平世①,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②。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③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④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离娄》下?二九)

  章旨

  孟子说明圣贤遭遇,或有所异,但用行舍藏之心,无有不同,皆合于义而已。

  注释

  ①平世平治之世。

  ②同道指同有圣贤之道。

  ③易地互换立场。

  ④被发缨冠披散头发,帽带来不及系好地戴上冠帽,形容匆匆忙忙的样子。被,同“披”。缨,帽带。

  析论

  禹、稷处于平治之世,身膺治理洪水、教导耕稼的重责,抱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态度,刻不容缓地去拯救天下百姓。颜回处于乱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箪食瓢饮,安贫乐道而自得旷达。孟子认为他们行事虽有不同,却执守相同的仁义,超然富贵功名之外,不被外物牵绊,故并称为贤者。

  而我们经常犯的毛病却是:处下位时,不以仁义修身,不好好充实自己,等待机会,反而一天到晚牢骚满腹,大叹怀才不遇。处上位时,却又不以仁义治世,不能超然于富贵功名之外,而失去兼善天下的雄心与气魄。人的际遇各有不同,或遇平治,或逢乱世,或得圣王,或遭昏君,或遇机缘,或逢困厄,但无论处在何种境况,贤者必能永远坚守仁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因所处而制宜。这正是孟子听说“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的道理。也就是说,若是能执守仁义、便能随时随地合乎中道,无人而不自得,坦然以应世。

  (十二)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①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离娄》下?二三)

  章旨

  孟子教导世人权衡两可的方法,以免过犹不及之失。

  注释

  ①伤败坏,伤害。

  析论

  财货人人想要,但要取之有道,如子贡之善于货殖,人家只称之为能,怎会说他是贪?但若强取豪夺,贪得无厌,便欠廉洁,如冉求帮季氏聚敛,孔子便唾弃他,以为不够资格做他的学生。

  给人好处,是仁者,如晏婴;但若只为收买人心,如田常损公益以市民恩,便不是真正的施惠,所以历史家也揭发了他篡齐的阴谋。

  敢于牺牲,惟义是从,当死则死,这是真勇气,此所以太史公作《刺客列传》;但若横冲直撞,耍横斗狠,如市井上的小流氓,那便连勇都不是,纯是莽撞罢了。

  其实孟子对陈臻质疑孟子在齐、在宋、在薛,对诸侯的临别赠金,接受与否态度不一致时,强调君子不可以被货赂,而取与不取之间自有其原则(《公孙丑》下?三),此事自可引作孟子取与不取的范例。

  生命与道义,就如鱼与熊掌,两者都可爱,但若两者不可得兼时,孟子宁愿舍生而取义(《告子》上?一○)。由此可知孟子对于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了解得非常清楚,可以生则生,可以死则死。合乎道义则生,不合乎道义则死,真是正气凛然,慷慨极了。

  至于给予,孟子虽然没有明说,孔子倒有一些事例在。他责怪微生高乞醯予人为不诚实、为掠美(《论语?公冶长》),已是一例。又强调不应该以德报怨(《论语?宪问》)。说明恩德不应不问情况地滥施,这又是不当妄与的佳例。

  其实面对两可之际,究竟如何取舍,本是世人常有的困惑;而今孟子为人指示迷津:他直就人之贪欲提出告诫,提醒人们要廉洁自持;就妄施小惠提出警告,要人切勿坏了德惠的真正价值;或就莽撞却被当作勇气的事实耳提面命,要人注意其中的分际。要人不仅注意眼前,也能注意影响;不仅注重声名,也能注意实质。孟子提出的反省,让人汗颜;揭示的原则,让人茅塞顿开。

  至于孟子为什么提出这段说辞呢?毛奇龄《圣门释非录》曾经试作猜测,他说:“此必战国之世,豪侠之习胜,多轻施结客,若四豪之类;刺客轻生,若荆、聂之类,故孟子为当时戒耳。”以为这是孟子专为针对豪侠气习而发的言论,所论未必真确,可以留供参考。

  问题与讨论

  1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试问耻的对象是什么呢?

  2孟子为什么要言拒杨、墨?世人对孟子这举动有何误解?孟子对自己的行动又有怎样的自信呢?

  3禹、稷与颜回的生活环境、地位背景差别很大,但孔、孟对他们都一致推崇,孟子且说他们“同道”,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正文 3章 论教育 自动自发1

  孟子的教育思想,乃以人性本善为出发点,认为教育之道,应重潜移默化,使其自动自发,扩充善性,自然成德,所谓“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告子》下?二)除了自动自发,还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绝不能“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更不能“一曝十寒”,如此才能日进有功,终底于成。此为孟子教育思想中基本之概念,故本大类首列“自动自发”。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有目标,还得确立标准,好比射箭,“必至于彀”;好比大匠教人,“必以规矩”,如此教育才能获得成效。孟子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成圣成贤,而教学的最高标准,是“求其自得”。因为惟其自得,研究学问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才能日积月累,臻于圣贤的境界,故列“确立标准”居于次。

  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由此可知,环境教育对人的气质变化,影响甚深。孟子以为“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告子》上?七)即是由于环境影响所致。不过,孟子也认为好环境固然重要,但是困逆的环境,有时反而能砥砺人,使其奋发;安乐的环境,则往往会令人颓靡不振,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家的兴衰存亡,亦复如是,可知环境教育影响之深远,故列“环境移人”次之于末。

  一、自动自发

  孟子非常重视教育,他师法孔子,聚徒讲学,阐扬圣道,影响深远。他对于教学方法和为学之道体会得相当深刻,在《孟子》一书中,有关教学的言论,丰富而精辟;许多见解,对于现代教育来说,还是至理名言,可以给世人无穷的启迪。本单元首列“君子之所以教者五”章,阐述君子教人的各种方式,这些方式,都是针对学习者的自动自发而施教。次列“教亦多术矣”章为第二章,探讨“不屑之教诲”这种较为特殊的教法,是要学者能自反自省。至于“无或乎王之不智也”章,以及“山径之蹊间”章,则列为第三章、第四章,以说明为学必须专心致志,持恒不懈,才可有成的道理。末列“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章,以见为学之道还应自动改过迁善,拜受善言,与人为善。其实“闻过则喜”即是舍己;“闻善则拜”,即是从人。舍己、从人,圣贤之学也不过此二事而已,即所谓感化、私淑,亦皆出之于自动自发。

  (一)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①,有成德②者,有达财③者,有答问④者,有私淑艾⑤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尽心》上?四○)

  章旨

  孟子说明君子教人的五种方式。

  注释

  ①有如时雨化之者君子教性的方法,有像及时的雨水滋润化育草木的情形。时雨,及时的雨。

  ②成德顺着学生本有的德性加以裁成。

  ③达财就着学生本有的才质加以指点,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达,通达。财,材也。

  ④答问针对所问的问题加以答复指导。

  ⑤私淑艾闻君子之道于人,而私下拾取以修养自身。淑,善也。艾,音yì,治也。

  析论

  教学是艺术,必须因材施教,必须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导学生。施教的对象和情境不同,教学方法也要随时随地加以调整,最终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人,都能顺着自己的性向,或研习道术,或发展技艺,而各得其所,各有所成。

  对于资赋优异、自动认真学习的学生来说,老师的教导就像适时的雨水滋润化育草木,只要稍加指点,当下就能领会。例如《论语》记载孔子称赞颜渊:“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颜渊的领悟力本来就很高,又能勤勉力学,不断精进,因此对于孔子所传授的学问都能心领神会,进而有所阐发。孔子教导颜渊,已经达到“时雨化之”的境界了。

  有些学生的德性,自我修为已有相当成就,只是还不知道如何扩而充之,老师只要从旁稍加启导,使学生原有的美德高度发挥,形成完美的人格。这就是“成德”之教。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向,不同的材质。对于某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老师在教学时,也要各随不同的性向和材质,因材施教,让他们各自发挥所长,充分自我实现。这就是“达财”之教。

  当然学生有了疑问,请教老师,老师也要针对问题的繁简难易,给予适当的解说,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就是“答问”之教。

  由于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或者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古昔圣哲,或者大师级的学者,不能亲炙,无法当面请益,那就只能掇取他们的善言、懿行来修养自己,这就是所谓的“私淑艾”了。孟子仰慕孔子的学问和人格,可是却较孔子晚生百年,不及躬聆圣教。但是孟子受教于子思的门人,透过传世的文献,自力精研孔子之学并发扬光大,成为弘扬孔子学说的功臣,泽被生民。这就是“私淑艾”的学术传承。

  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今天有幸接受春风化雨、成德、达财之教,固当覃思力学,充实自我,以期达己达人。但是对于人类文化史上的圣贤,不能亲炙,那也可以效法孟子的“私淑艾”,进而阐扬他们的学问和智慧,成为一个具有大气魄、大智慧的读书人。

  (二)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①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告子》下?一六)

  章旨

  孟子指出“不屑之教诲”,使其自省自反,也是一种教导人的方法。

  注释

  ①不屑之教诲轻视其人,而不加以教诲。屑,洁。不屑,谓不以为洁而轻之拒之,表示轻视之意。

  析论

  我国传统的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之外,还特别重视道德教育。学生的德行有了缺失,老师或者加以开导,使之迁善自新;或者施以不屑之教诲,使之深受警惕,知所悔改。今日学校教育中,若有好勇斗狠、惹事生非的学生,老师苦口婆心,三番两次的劝说、开导,却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此时或许也可试一试不屑之教诲,让这种顽劣的学生去好好想一想,老师为何不理他了?等到学生受到不屑之教诲的刺激,有所悔悟之后,再行教诲,也就比较容易改过迁善了。

  不屑之教并非万灵丹,在知能的教学或专业课程中,这种教法应是较不适宜的。只有针对某些较为特殊的个案,或是德行方面的教育,这种不屑之教诲才能奏效。今天从事教育工作,面对新时代的年轻人,这种“不屑之教诲”更应谨慎为之。

  正文 3章 论教育 自动自发2

  (三)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①。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②,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③。吾如有萌焉,何哉④?今夫弈之为数⑤,小数⑥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⑦,通国⑧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⑨;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⑩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告子》上?九)

  章旨

  孟子主张为学要专心致志,才可有成。

  注释

  ①无或乎王之不智也不要怪大王不聪明。或,通“惑”,疑怪。朱熹《孟子集注》:“王,疑指齐王。”

  ②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晒一天太阳,却有十天遭到阴寒。暴,音pù,曝晒。

  ③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我见大王的时候本来就很少,我退出之后,那些对大王谄媚迷惑的人就来到大王周围了。寒之,指对大王谄媚迷惑。

  ④吾如有萌焉何哉我如果使他有一点善端萌生出来,又能怎样呢?

  ⑤弈之为数围棋这种技艺。数,技术、技艺。

  ⑥小数微不足道的技艺。

  ⑦弈秋古代精于围棋的人,名秋。

  ⑧通国全国。

  ⑨惟弈秋之为听只是专心听从弈秋的教导。

  ⑩鸿鹄禽鸟名。羽毛光泽纯白,似鹤而大。

  缴音zhuó,系在箭上的生丝绳,引申为系有丝线的箭。

  为是其智弗若与说这是他的才智不如人吗?为,音wèi,通“谓”。是,此、这种情况。弗若,不如。

  析论

  君王想要有治理国家的智慧,除了自我的修持精进之外,“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更是相当重要。经常亲近贤者,谦逊虚心地向贤德之士请益,方能集合众人的智慧,镕铸成大智慧,以安邦定国,为人民谋幸福。

  本章所说的王是如何“不智”,由于文献不足,无从得知。但是孟子对于这位君王不智的原因,运用“一暴十寒”和“弈秋诲弈”两个譬喻来加以分析,却说得生动而适切,直指问题的核心。首先,君王身边被群小包围,每天不是听取谗言,就是被谄谀之言所蛊惑;每隔十天、半个月,好不容易才偶尔会见贤者,他的头脑怎么会清楚呢?孟子用“天下能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来说明,是相当深刻的。君王接触贤者的机会太少,当然日益“不智”了。其次,君王对于贤者的言论不能专心听取,一心只想着别的事情,就像“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的学生,心不在焉地听弈秋教棋一样,有幸接触正道,却不能专心致志,当然也就无法有智慧了。

  细读本章,可以发现孟子这番话虽然是针对君王而发,希望君王要时时亲近贤士,远离小人,尤其是对于贤士的雅言还应专心听取,以成就大智慧。其实,教育又何尝不然呢?青年学子在求学过程中,也应自我惕励,对于所涵养、所研习的学问,必须要专心,而且要有恒,切忌“一暴十寒”而枉费工夫,切忌“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而终无所成。

  (四)

  孟子谓高子①曰:“山径之蹊②间,介然③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④,则茅塞之矣⑤。今茅塞子之心矣。”(《尽心》下?二一)

  章旨

  孟子训勉高子学贵有恒,不可间断。

  注释

  ①高子齐国人,曾经学于孟子。

  ②蹊 音xī,人行处。

  ③介然专一的样子。

  ④为间不用间隔一些时日不去行走。间,音jiàn,间隔。用,行。

  ⑤茅塞之矣生出茅草塞住道路了。之,代词,指“道路”。

  析论

  在杂草丛生的山上常有固定行走的路线,路上就不易生长杂草,久之,自然形成一条道路。这是专一的结果。如果,所走的路线不变,却是每隔十天、半个月才走一回,想要形成一条小路,也是不大容易的。只有天天行走,经常行走,才能走出一条路来。这是专一而不间断的结果。

  荀子《劝学》篇列举了许多例子,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等,说明为学要专一和有恒,才能“神明自得,而圣心备焉”。这些内容足以和本章义理互相阐发。我们无论读书为学,或是研习技艺,行善积德,如果都能专心致志,勤勉有恒地朝既定目标不断精进,那么,假以时日,成就必然相当可观。要是做任何事都是“三天捕鱼,两天晒网”;“一日暴之,十日寒之”,连“山径之蹊”都无法形成,又怎能走出宽广平正的人生大道呢?

  (五)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①。大舜有大焉②,善与人同③,舍己从人④,乐取于人以为善⑤。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⑥。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⑦。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公孙丑》上?八)

  章旨

  孟子赞美虞舜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注释

  ①禹闻善言则拜夏禹听到别人提供的美言,就加以拜谢。善言,嘉言、有道理的话。

  ②大舜有大焉大舜又更伟大了。有,音yòu,又也。焉,于此,“此”指上文“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③善与人同善为通行天下的公理,是大家所共有的。朱熹《孟子集注》:“善与人同,公天下之善而不为私也。”

  ④舍己从人牺牲自己的见解,遵从大众的公理。

  ⑤乐取于人以为善乐于采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为善,行善。

  ⑥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舜从微贱时在历山耕种,在河边烧制陶器,在雷泽捕鱼,直到做了天子,往往都是取法别人的优点来行善的。

  ⑦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采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这就是鼓励别人行善。是,此、这。与,赞许、鼓励。

  析论

  《论语?公冶长》篇记载:“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说明子路对于善言、善行,往往迫不及待地加以实践。本章所说“人告之以有过”属于“有闻”,子路除了欣喜之外,当然也是急忙改正了。勇于改过,自然寡过;过失不断减少,离纯然至善的境界也就越来越近了。由《论语》、《孟子》的记载,可见子路真是一位善于自修的贤者。

  夏禹地位崇高,却能虚心的察纳善言,汇聚众人的智慧,使自己思虑周密,眼光深远,从而在施政时采取最佳策略,淑世济民。这种“乐善之诚”的境界,实已超过了子路。

  虞舜的修养又高过子路和夏禹,他是“善与人同”,依朱熹的讲法,也就是“公天下之善而不为私”。什么是“公天下之善而不为私”呢?一方面是“舍己从人”,放弃私人的见解,遵从天下的公理,实践别人的善言、善行,如此“舍己从人”,别人受到鼓励,自然更加为善了。另一方面是“乐取于人以为善”,学习别人的善言、善行,自己来加以实践。实践别人的善言、善行,当然也是弘扬其善了。综合“舍己从人”和“乐取于人以为善”,就是“善与人同”。

  虞舜从一介平民,从事耕、稼、陶、渔,一直到即天子位,都是这般“善与人同”,“与人为善”,影响所及,自然形成淳朴的社会、善良的风俗了。虞舜真是一位平凡的伟人。

  问题与讨论

  1孟子认为君子之教“有如时雨化之者”,请举例加以说明。

  2什么是“私淑艾”?请举例加以说明。

  3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不屑之教诲”?

  4为学必须专心致志,不可间断,才能有成。孟子是如何阐发这个道理的?

  5试举例说明“与人为善”对社会的影响。

  正文 3章 论教育 确立标准1

  本单元编列《孟子》书中有关为学的篇章,一共五章。孟子认为治学必须重视方法,订立标准,依循方法,黾勉为学。如此才能合于规矩,厚植学艺根基,因此编列“羿之教人射”为第一章。为学必须循序渐进,蓄积深厚,每一阶段都应成章而达,因此编列“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为第二章。为学要追求深造自得、居之安、资之深、左右逢源的境界,因此编列“君子深造之以道”为第三章。为学不达标准,不可半途而废,才能自我实现,有所成就,因此编列“有为者辟若掘井”为第四章。至于“仲尼亟称于水”章,畅论为学必须有本有源、按部就班、盈科而进,乃可底于有成,今编为第五章,以为本单元的结论。

  (一)

  孟子曰:“羿①之教人射,必志于彀②。大匠③诲人,必以规矩④。学者亦必以规矩。”(《告子》上?二○)

  章旨

  孟子以射箭、工艺为喻,说明为学必须先确切把握基本方法。

  注释

  ①羿音yì,人名,古代善射者。

  ②志于彀用心把弓拉满。彀,音gòu,弓满。

  ③大匠技艺高超的工匠。

  ④以规矩使用规矩画方圆。

  析论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做老师的一定是把追求知识、研究学问、涵养智慧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学生依据老师传授的方法和指点的要领,勤下工夫,不断练习、思考、体验,才能娴熟技艺,融会贯通,深造自得,从容中道。不但习得学术的精华,甚至于还能激发创造力,对于所学有所创获发明,对于人类文化有所贡献。

  教学过程中,“志于彀”、“志于规矩”是相当重要的。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尽心》上?四一)彀与规矩是学射箭、学工艺最起码的要求。像羿那样的神射手,教弟子射箭,无论弓箭或弩箭,一定先传授张弓射箭的正确姿势和基本方法;以期集中心志,射中目标。这就是教人“必志于彀”的教学原理。至于技术老练的师傅,教学内容虽然异于神射手,然而教学原理却是相通的。他一定是先把工艺的基本知能教给徒弟,让徒弟操作娴熟。至于掌握诀窍、激发创意、出蓝胜蓝等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那就是做徒弟的事了。

  孟子强调“学者亦必以规矩”,换言之,就是指点弟子研究发展身心性命之学,必须存养本心,扩充四端,实践仁、义、礼、智等各种德目,遵循“尊德性”的规矩。等到义精仁熟之后,自能从容中道,成贤成圣。

  (二)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①,登太山而小天下②。故观于海者难为水③,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④。观水有术,必观其澜⑤;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⑥。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⑦。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⑧。”(《尽心》上?二四)

  章旨

  孟子说明圣道大而有本,学者应立志循序渐进,通达圣道。

  注释

  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顶看鲁国,就觉得鲁国小了。东山,在今山东费县西北。小,作动词用,以……为小。下一句“登太山而小天下”的“小”,词性与此相同。

  ②登太山而小天下登上太山顶看天下,就觉得天下小了。太山,即泰山,主峰在山东泰安县北,为五岳中的东岳。

  ③观于海者难为水观看大海壮阔波澜的人,就觉得江、河、湖、潭等便难以称得上是水了。难为水,难以算得上是水。

  ④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在圣人门下接受圣学启迪的人,就觉得天下其他的言论便不足观了。

  ⑤澜水中大波。

  ⑥容光必照焉只要是能够容受光线的缝隙,一定会照得明亮。容光,容受光线的缝隙。焉,代词,指容受光线的缝隙。

  ⑦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流水这种东西的特性呀,它是不把坑洞填满就不会向前流的。盈,满。科,坎也,坑洞。

  ⑧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君子立志行道,不到文理成就蓄积深厚而斐然可观的境界,是不能通达圣学的。成章,文理成就斐然可观。达,通达圣学。

  析论

  我们探讨学理,研习技艺,只要精进不已,往往能日新又新,提高自己的水准和境界。一旦达到较高的层次,眼界自然就开阔了。“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身在其中,往往不自觉其狭小。一旦自身学艺高明了,再回头观照,就自然有“小鲁”、“小天下”的观感。朱熹《孟子集注》对于本章发端两句诠释得相当中肯:“此言所处益高,则其视下益小。所见既大,则其小者不足观也。”

  天下的水域中,大海是最辽阔、最壮观的,观眺大海之后,我们还会认为江、河之水比大海辽阔、壮观吗?假使我们有幸成为圣人的弟子,得以饫(音yù,饱也)闻圣道,体悟最高的智慧;那么,世间的许多俗学、俗论,还能再让我们着迷吗?“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见过最壮丽的景观,听过最高明的哲理,眼界自然不凡了。

  要研习圣道,就必须体会圣道是有本有源,广远无穷的。孟子先以观水为喻,又以日、月之光来比方。大海之所以有浩渺的烟波、汹涌的涛澜,是因为大海本身的深广无涯所使然。因此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由波澜之壮观,可以想见本体之深广。同样的道理,只要能容纳光线的缝隙,日、月之光都能照到。仔细观察缝隙中的光,而日、月之明为其本体也就可想而知了。然则,我们研究圣道,是否也应具备观大海、观日月的眼光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如何研习圣道呢?孟子进而提醒世人必须脚踏实地,由浅而深,循序渐进,把圣道的全体大用深细体悟,必须如此,才能够登上圣道的顶峰,达到高远的境界。因此孟子指点学者要取法于流水,盈科而进,细密踏实,以体现圣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成章不达”。对于圣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力求“成章”,换言之,就是对每一阶段所学的内容要蓄积深厚,求其文理成就卓然可观。如此精熟所学,就是“达”。一旦对于圣道的全体大用无不通达,于是“志于道”的理想也就实现了。

  盈科而后进,是流水的标准;成章而后达,是求学的标准。

  正文 3章 论教育 确立标准2

  (三)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①,欲其自得之也②。自得之,则居之安③;居之安,则资之深④;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⑤。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一四)

  章旨

  孟子阐发为学之道,在于自得,以达左右逢源的境界。

  注释

  ①深造之以道按照事物的道理,不断研究进取。造,诣、至。道,事物的道理。朱熹《孟子集注》:“深造之者,进而不已之意。”之,所学的道理。下文各“之”字的意思与此相同。

  ②欲其自得之也要让他自己体验道理而有所得。

  ③居之安所学的道理居处于心中,安固而不疑惑。

  ④资之深可凭借使用的道理深远无尽。资,凭借。

  ⑤取之左右逢其原拿身边周遭的事理来印证,都能遇到其根源。朱熹《孟子集注》:“左右,身之两旁,言至近而非一处也。”逢,值、遇。原,源也,本源。

  析论

  孟子“深造自得”的阐述,应该就是他自己为学的深刻体验。对于本章的内容,我们若能切实理解,而又身体力行,那么无论钻研人文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种学问,都能有得心应手、触类旁通、精进不已的乐趣。

  我们每天锲而不舍地探研某一学问,就是“深造”。只要是学问,就一定有其原理、方法,按照学问的原理、方法去钻研,就是“以道”。针对某一学问“深造之以道”,经过长时期的积累、精熟,自然对于此一学问的本、末、精、粗了然于胸;甚至还能更上层楼,发展出高明的研究成果呢!这就是“自得之”。

  “自得之”之后,就能:(1)“居之安”,所学自然融入生命,信心十足,安固而无所疑惑。(2)“资之深”,所学深远无尽,能有深厚的凭借,转相贯通而不穷。(3)“取之左右逢其原”,所学本体深厚,源远流长,能随宜触发,以身边周遭的事理来印证学理的源头。幽默大师林语堂曾说:“一个博学的学者,须把那专门的智识消化了,并且和他的人生观察联系起来,才能够用平易简明的语句把这专门智识贡献出来。”(《生活的艺术?论幽默感》)能用平易简明的言辞和例证,阐说深奥难懂的道理,或许就是得心应手、触类旁通、“左右逢源”的境界吧!

  (四)

  孟子曰:“有为者①,辟若②掘井。掘井九仞③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二九)

  章旨

  孟子勉人为学,不达标准,绝不半途而废,否则犹为未学。

  注释

  ①有为者要有所作为。者,助词。

  ②辟若譬如。辟,音pì,譬也。若,如。

  ③仞古制八尺为仞。

  析论

  从事任何有意义的工作,都必须秉持着一贯的恒心毅力,朝夕惕厉,锲而不舍,才能有所成就。小则学习一技一艺,大则修身为学,开创事业,莫不如此。

  哥伦布首度探险航行北大西洋时,屡遭艰险,但是他每天都在私人航海日志写下这样的话:“今天我们仍然航行,航向西南方。”当时他的船队中,樯倾楫摧,险象环生,以叛变为威胁的水手,不乏其人。但是哥伦布凭着无比的勇气和信念,坚毅地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为人类的历史写下崭新的一页,他发现了新大陆。(参考黄文范译《珠玑集》)哥伦布坚持理念,不为势劫,终能有成,此一事迹,正足以和本章旨趣相印证。

  孟子认为为学一定要达到标准,好比挖井,没有挖到水,这井都是白挖的。为学达不到标准,也是白学,以此勉人不可半途而废。

  (五)

  徐子①曰:“仲尼亟②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原泉混混③,不舍昼夜④,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⑤。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⑥。苟为无本⑦,七、八月⑧之间,雨集,沟浍⑨皆盈。其涸⑩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离娄》下?一八)

  章旨

  孟子答徐子之问,以为有本不竭,无本则涸。勉人为学要根基扎实,不可声闻过情,徒有其表。

  注释

  ①徐子徐辟,孟子弟子。

  ②亟音qì,屡次。

  ③原泉混混有源头的水不断地涌出。原泉,有源头的水。混混,水不断涌出的样子。混,音gǔn。

  ④不舍昼夜指水日夜不停地流。

  ⑤放乎四海流到大海。放,音fǎng,至。四海,四方之海。

  ⑥是之取尔即“取是尔”,就是取这一点罢了。是,此。尔,罢了。

  ⑦苟为无本假使是没有源头的水。苟,若。

  ⑧七八月周历七、八月相当于夏历五、六月。换言之,也就相当于现代农历的五、六月,正是仲夏、季夏的时序。

  ⑨沟浍田间水道。浍,音kuài。

  ⑩涸音hé,水干竭。

  声闻过情名气超过了实际的学养。声闻,名气。闻,音wèn,名声。情,实情。

  析论

  孔子对于水的称道,见于文献记载的,不止一则。然而世人较为熟悉的,或许就是《论语?子罕》篇第一六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本书论语卷将这章编为“论学”类的第二章)这章至少有两层涵义:(一)时光不停消逝,一如流水,因此君子应珍惜光阴,及时为学。(二)道体的流行,就像川流之水一般,永不休歇,君子为学也应精进不已,止于至善。

  徐辟向孟子提出“仲尼……何取于水也”的问题,就如同林放向孔子请问“礼之本”(《论语?八佾》)一样,真是“大哉问”。因此孟子层层深入地加以启发:首先是“原泉混混”,为学要为“有本之学”。接着是“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为学千万不可躐等,必须按部就班,精进不已,以求达到至善的境界。孟子用这样的道理来指点徐辟为学之道,是非常中肯的。由此可见孟子教导学生方法之高明。

  孟子不但从正面说理,他还逼紧一步,再从反面设喻申论。无本之学像什么呢?像无本之水。怎样的水是无本之水呢?那就是七、八月之间的倾盆骤雨,来得快,停得也快。天空油然作云,沛然下雨时,“沟浍皆盈”。然而那沟浍中的雨水不像泉水一般,时时有源头活水注入,因此,“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只一会儿工夫,就蒸发干涸了。如此无本无源的沟浍之水,还能“放乎四海”,浩浩荡荡吗?为学之道是否也是如此呢?答案自然不言而喻了。

  孟子畅发议论之后,用“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作为收束。一个人的名气超过了实际的学养,那么他的学养自然是不够深厚了。学养不深,当然不是有本有源之学。只有按部就班,不断精进所学,才是君子应有的作为,假以时日,才能成为有本有源之学。如果不这么做,却想一步登天,想要提高知名度,那就是“声闻过情”,这和孔子所“取于水”的意义是背道而驰的。徐辟接受了孟子的开导,应是深有所悟而身体力行吧!

  问题与讨论

  1何以为学必须先把握基本方法?试举例加以说明。

  2我们可从大海体会出怎样的道理?

  3何以为学要如流水,“盈科而后进”?

  4何以为学要“成章而达”?

  5研究学问,深造自得之后,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正文 3章 论教育 环境移人1

  接受教育的人,除了遵循规矩,修心养性,持恒不懈,深造自得之外;学习环境的熏染、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个人与环境之间,若能有良性的互动,那么教育的成效才能彰显昭著。《孟子》一书对于上述内容,多所阐发,兹择其三章,编为本单元。一傅众咻,就不能学好语言;一位善士,也无法导正国君。学习环境的重要,由此可知,故编列“孟子谓戴不胜”为第一章。家庭是相当重要的学习环境,父(母)兄(姊)若是贤德,常可熏陶出优秀的子弟,因此“人乐有贤父兄”,故编列“中也养不中”为第二章。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困心衡虑,每能奋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唯有接受来自环境的种种挑战,并加以克服,才能生存、成长,培养出大智慧,故编列“舜发于畎亩之中”为第三章,以收束本单元。

  (一)

  孟子谓戴不胜①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②?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③?”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④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⑤,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⑥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⑦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⑧,王谁与为不善⑨?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⑩?(《滕文公》下?六)

  章旨

  孟子以学习语言做譬喻,说明环境对人影响之深远。

  注释

  ①戴不胜人名,战国时宋国大夫。

  ②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您想要您的国君向善吗?之善,往善、向善。

  ③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让齐国人教他呢?还是让楚国人教他呢?傅,教也。

  ④咻音xiū,喧扰。

  ⑤虽日挞而求其齐也虽然每天责备他希望他说齐国话。挞,音tà,责打。

  ⑥庄岳战国时齐国最繁华的街里。

  ⑦薛居州人名,战国时宋国的善士。

  ⑧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在大王身边的人,无论年长年幼,无论地位尊卑,都是像薛居州一般的善士。

  ⑨王谁与为不善王和哪一个人去做不善的事呢?

  ⑩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一个薛居州,对宋王又能有什么影响呢?王引之《经传释词》:“独,犹‘将’也。”

  析论

  许多外国朋友来我国学中文,除了中国老师课堂上的教导之外,他们住的是中国家庭,交的是中国朋友,上的是中国饭馆。日常生活中,他们打开电视,扭开收音机,到商店购物,耳濡目染的,莫非中文。因此,他们的中文自然进步得很快了。学习语文,首重良好的语文环境。这个道理,孟子早就如此主张了。他认为若要楚国大夫的孩子学好齐国的语言,就必须“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让这个楚国孩子每天接受齐国语文的熏陶,假以时日,必定能说得一口道地的齐国话。

  学习语文,固然要重视环境;修德为学,更须讲究环境。孟子向戴不胜提出一个良策,以诱导宋国国君向善。假使在宋国国君身边的官员都是像薛居州一般的善士,那么“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篇),国君经常接触君子,自能向上、向善了。反之,国君如果经常接近奸佞小人、而正人君子则饱受排挤,那又怎能使国君熏陶成德呢?再者,身为国君,固然应该亲近贤德之士,一般人又何尝不然呢?只有向损友发出绝交书,并且“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我们的修养才能日进于高明,我们的学问才可精益求精。环境对于学习者的深远影响,由此可见。

  (二)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①,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②。(《离娄》下?七)

  章旨

  孟子认为父兄贤才有涵育熏陶子女的义务。

  注释

  ①中也养不中能行中道的人,教养不合中道的人。朱熹《孟子集注》:“养,谓涵育熏陶,俟其自化也。”也,句中语气助词。

  ②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指贤德和不肖,其中的距离相差不多。所谓贤父、兄,若不能教养子弟,也就算不上有贤德了。其间不能以寸,其间距离不到一寸。

  析论

  父(母)兄(姊)若能实践中道,那么必然是孝悌忠信、乐善不倦的人;而涵育熏陶其子弟,使他们成为优秀的人才,也是合于情理、极为自然的事。有这样贤德的父(母)兄(姊),其幸福自是不在话下。至于才华出众的父(母)兄(姊),除了自己有所成就之外,也应分一些心力、时间,以教养、裁成其子弟。须知才德、智慧兼备的人,必然会实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理想。对于他人,尚且要立之、达之,何况是自己的子(女)弟(妹)呢?无论是品德之熏陶,或是才学之裁成,固然是由于父兄贤才,实则良好的环境也是相当重要的。

  假如只顾成就自己,对于子弟却不加以教养裁成;那么纵使自己能守中道,有才德,这种人和那些不能守中道、而又没有才德的人,实在也没有多大差别。就像今天社会上有很多家庭,父母亲的才德学问都是很有成就,却整天忙着事业应酬,无暇以其才德、学问熏陶子女,而子女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于是成为不肖子弟。果真如此,则为人父母者,诚难辞其咎。

  正文 3章 论教育 环境移人2

  (三)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②,胶鬲举于鱼盐之中③,管夷吾举于士④,孙叔敖举于海⑤,百里奚举于市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⑦,空乏其身⑧,行拂乱其所为⑨,所以动心忍性⑩,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告子》下?一五)

  章旨

  孟子借圣贤兴起、国家存亡的事例,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忧患的环境,可以使人困心衡虑,动心忍性;安乐的环境,则会使人苟且偷安,生活糜烂。

  注释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发迹于历山的田野中。畎亩,田野。畎,音quǎn,田沟。亩,田垄。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在捣土筑墙的生涯中被殷高宗所举用。傅说,殷代贤士,隐于版筑,殷高宗举以为相,国大治。说,音yuè。版筑,古人筑墙的方法,以版夹土,将土捣实以筑墙。

  ③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在贩售鱼、盐的商场中被周文王举用。胶鬲,殷代贤臣,遭纣之乱,隐世经商,周文王知其贤而加以举用。鬲,音gé。

  ④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在牢狱中被齐桓公举用。管夷吾,字仲,齐桓公尊称他为“仲父”,谥敬。士,狱官,此处指狱官所掌理的囚系人犯之事。

  ⑤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隐居在海边耕种,被楚庄王举用为令尹。孙叔敖,字叔,名敖。春秋时楚国人。

  ⑥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在交易货物的市场中被秦穆公所举用。百里奚,春秋时人。原来任虞国大夫,晋献公消灭虞国,俘虏了百里奚。百里奚逃到宛,被楚国人抓到,秦穆公听说他贤能,用五张黑羊皮把他赎回,授以国政,相秦七年而秦霸。

  ⑦饿其体肤让他身体受到饥饿。

  ⑧空乏其身使他困穷。空乏,穷困缺乏。

  ⑨行拂乱其所为做事时,拂逆扰乱他的所作所为,行,行事。拂,违戾。

  ⑩动心忍性耸动他的心志,坚忍他的性情。动,耸动、警动。

  曾增也。

  人恒过然后能改一般人常是有了不当的言行之后才能改正。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困滞郁结在心志中,阻碍梗塞在思虑中,然后才能奋起振作。赵岐《孟子注》:“衡,横也,横塞其意于胸臆中。”作,奋起。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别人的脸色来验证,从别人的声音来听取,然后才能警悟通晓自己的过失。征,验。喻,知晓。

  法家拂士法度的世臣与辅弼的贤士。拂,音bì,弼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处在忧患中才知奋斗生存,处在安乐中易于纵恣而败亡。

  析论

  孟子综观古史,发现虞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都是早年遭逢艰困,备受煎熬。然而,这六位圣贤都是刚毅坚忍,不屈不挠,以恶劣的处境为熔炉,自我淬砺;以横逆的人、事为养分,涵养智慧。他们终于通过严格的考验,步步提高人生的境界,或成为仁民爱物的帝王,或成为辅弼君王的贤臣,对天下、对国家、对历史文化各有其卓越而深远的贡献。

  于是孟子进而提出相当深刻的阐释。他认为像虞舜、傅说等这样的圣贤之所以饱经忧患,备历艰困,是上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肩负上天所交付的重责大任(启迪民众,安定天下的责任),必须接受怎样的磨炼呢?孟子昭示世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换句话说,也就是“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人的潜力是很大的,圣贤的潜力更是可以不断开发。越是环境艰困,越是横逆当前,就越能激发出潜藏在生命深处的能力、智慧。一旦他们丰富了阅历,恢弘了气魄,充实了学养才能,深厚了道德修为,因缘际会,得遇英主,自能成就大格局、大事业。

  至于一般人,是否也要历经磨炼,才能成长、成熟,从而有所作为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从“人恒过”到“而后喻”八句,就是针对一般人来说的。一般人还未成为圣贤,自然难免犯过。当他们遭逢事穷势蹙的际遇,自然会心中郁结,思路不畅了。经过深思力索,终于想通了,于是奋然兴起,有所改善,有所作为。当他们犯了言行之过,别人的不满、怨怒之气,或者形于脸色和眼神,或者发于声音和言辞。察觉别人的辞色,于是心中有所警悟,从而知过、改过。像这样不断的“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虽然本身原非圣贤,但是假以时日,也能培养相当的才智,而发奋图强,有所作为了。

  个人的人生,固然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家的兴亡,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政府中,如果缺少老成谋国、能遵守大经大法的大臣;如果缺少忠肝义胆、具大智慧、骨鲠端方的辅弼之臣,必然是小人道长,日益沉沦。在国际间,如果没有强敌环伺,虎视眈眈;那么这种群小当道、君臣怠弛的政权,其前途也就不言而喻了。

  问题与讨论

  1学习语言,必须安排怎样的环境?

  2请描述你心目中理想的教育环境。

  3孟子说:“人乐有贤父兄。”原因何在?你对这句话有何感想?

  4在求学的生涯中,你曾有过“动心忍性”的经验吗?这样的经验,对你有什么启示?请扼要加以叙述。

  5请举例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正文 4章 论政治 民贵君轻1

  孟子的政治思想,其主轴在于“保民”,所谓“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梁惠王》上?七)民为邦本,无人民即无国家,无国家即无国君,无人民也无社稷;国君与社稷,皆为保民而立,是以人民最为可贵。而保民之道,在于制民恒产,使仰事俯畜,养生送死而无憾。如国君不能尽保民之责,人民无法安居乐业,那要国君又有何用?所以孟子主张国君不能尽责,可以“变置”。这种“民贵君轻”的主张,在孟子政治思想中,极为重要,故列为本大类之首。

  为高必因丘陵,为方圆必因规矩,因势利导,自然易行。先王之道,犹如丘陵;先王之法制,犹如规矩,行之既久,又复有效,自当因之而行,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所以主张为政必须“因先”。但是孟子也认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离娄》上?一)徒有先王的良法,而无贤者的推展,也是难以发挥功效的。所以国君必须尊重贤者,重用贤者,使贤者居于高位,得尽所能以治国,由此可见孟子法治、人治兼顾之政治理念,故以“因先尊贤”之目居于次。

  战国时代,诸侯黩武,兵连祸结,民不聊生。孟子有见及此,故极力反对战争,以为人君只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即可保民而王,何用战争?故举凡耸动国君,自称“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的人,孟子皆目之为“民贼”,由此可见孟子对战争之憎恶。今故以“仁者无敌”为目而次之于末。

  一、民贵君轻

  孟子政治思想中,民贵君轻是他的重要主张。民贵主张,是民本思想的延伸,孟子认为人民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君主与社稷,都是为民而立的,如果君主与社稷不能尽其职,就应该更置,故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本单元首章。“汤放桀”一章,阐明桀、纣为残贼之君,乃为一夫而被杀,以发明民贵君轻之义,故次之。天下既以民为贵,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故又以“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章次之。君王不免有私好,若此私好能与民同好,依然可以王天下,而“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章,正是与民同乐之旨,故又次之。国家既以民为贵,保民者能王,“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章正论斯旨,故又次之。王化之本,在于养生送死足备,然后导之以礼义,故以“寡人之于国”章再次之。君能以民为贵,而行仁政,则民能亲其上而死其长,故终以“邹与鲁哄”章殿其后焉。

  (一)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①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②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③,粢盛④既洁,祭祀以时⑤,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尽心》下?一四)

  章旨

  孟子主张以民为贵。以为社稷、君主皆因民而立,若不能尽其护民之职,则不妨更置。

  注释

  ①社稷土谷之神。社,土地之神;稷,五谷之神。古代帝王、诸侯建国之后,往往立坛祭祀社稷,以祈丰年,后因以社稷作国家的代称。

  ②丘民人民。赵岐《孟子注》:“丘民犹言邑民、乡民、国民也。”

  ③牺牲既成祭祀所用的牲畜养得很肥美。牛、羊、豕之属,色纯者为牺,完整者叫牲,肥美所以称成。

  ④粢盛音zī chéng,祭祀所用的黍稷。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⑤祭祀以时按照时间祭拜。

  析论

  在两千多年以前君权至上的时代,孟子就有了“民为贵”的民本思想,强调“得乎丘民而为天子”,认为国君是为民而立的,真是难能可贵。

  所谓国以民为本——没有人民,又哪来的国君?所以孟子说“君为轻”。至于土谷之神,也是为人民而设立的——没有人民,土谷之神又有何用?又有谁来祭祀?所以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依理而推,诸侯是天子所封,大夫是诸侯所命,其尊贵当然又比不上天子,更比不上社稷之神。因而孟子可以大声疾呼:如果诸侯、大夫治国、治邦,危及社稷、国家,就应该更立一个贤君;同样的,如果社稷之神不能尽其保民的责任,社稷之神也可以予以更换。

  孟子借此提醒国君,人民是该被疼惜的;也借此警告国君,没有人民的拥护,就会失去他的权柄,一切转眼成空。的确,没有人民支持的国君,就如一座没有人抬的轿子,终究不能自行移动。天下国君,若知反省,怎敢自尊自大?孟子在此,早将君权、神权压下,而将人民高高举起了。

  现在,如果还有一些跟不上时代脚步的官僚,以为可以挟其权势作威作福,这些人都应当好好地看看孟子这篇文章才好。

  (二)

  齐宣王①问曰:“汤放桀②,武王伐纣③,有诸?”孟子对曰:“于传④有之。”曰:“臣弒⑤其君,可乎?”曰:“贼⑥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⑦。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梁惠王》下?八)

  章旨

  孟子指斥桀、纣是残贼仁义的暴君,以此警惕国君,不要贼仁害义,以免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独夫。

  注释

  ①齐宣王姓田,名辟疆,宣为谥号。齐威王之子,在位十九年(公元前三一九年至公元前三○一年)。

  ②汤放桀商汤流放夏桀王。汤,殷商开国国君。桀,夏朝末代君主。放,流放。

  ③武王伐纣周武王讨伐殷纣王。武王,周朝开国国君。纣,商朝末代君主。伐,讨伐。

  ④传音zhuàn,典籍、史书。

  ⑤弒臣下杀害君上。

  ⑥贼伤害,动词。

  ⑦一夫独夫,指没有群众支持的暴君。

  析论

  齐宣王质疑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以下犯上的举动,并且深不以为然。孟子则认定桀、纣都是贼仁、贼义,没有民众支持的独夫,根本算不得国君,所以讨伐他、流放他,并无不可。

  齐宣王迷信君臣的名分是一种绝对不可更易的制度;孟子则以为君王必须担负保民、养民的重责大任,如果国君失职,人民可以将之推翻,认定君若不君,便不能怪责臣之不臣。

  的确,贼仁贼义的暴君,只会给天下带来动乱,误引苍生沦入万劫不复的绝地,怎能作为天下人的榜样,受天下人的爱戴?这种人迟早成为众叛亲离、亡国丧身的独夫,如桀、纣等身死为天下笑的暴君,可为殷鉴。

  正文 4章 论政治 民贵君轻2

  (三)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①,所恶勿施尔也②。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③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④;为丛驱爵者,鹯也⑤;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⑥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⑦。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⑧。’此之谓也。”(《离娄》上?九)

  章旨

  孟子指出,君主应力行仁政,体察民心,聚民所欲,去民所恶,自然可得民心,成就王业。

  注释

  ①所欲与之聚之人民想要的,为他们聚集起来。与,音yǔ,为、替。

  ②尔也如此而已。

  ③圹通“旷”,旷野。

  ④为渊驱鱼者獭也将鱼驱赶到深渊中的是水獭。獭,音tǎ,水獭在浅水处活动,喜欢吃鱼类。

  ⑤为丛驱爵者鹯也将雀鸟驱赶到丛林中的是鹯鸟。爵,音què,通“雀”。鹯,音zhān,喜欢吃雀鸟的猛禽。

  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生了七年的病,要寻求收藏三年的干艾草来治病。艾,草名,其叶可用以灸,干久益佳。

  ⑦苟为不畜终身不得如果平时不储存的话,就一辈子无法得到艾草了。畜,音xù,通“蓄”,储备。

  ⑧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诗经?大雅?桑柔》说:他能有什么好表现呢?只会让我们跟他一起淹死罢了。淑,善。载,则。胥,相。

  析论

  本章分为两部分,前半自“孟子曰”到“桀与纣也”,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政治观,后半则批评时君不致力于仁政,终究陷于灭亡。

  孟子在本章所强调的政治理念,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一四)是一致的。《尚书》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就像金字塔的基底,广大而稳固,没有这个坚实的基础,再高、再精致的建筑都支撑不住。人君若能得到人民的爱戴与拥护,无疑地就是拥有了最宝贵的政治资源,所以孟子说“得乎丘民(人民)而为天子”(《尽心》下?一四),而夏桀、商纣两位有名的暴君,就是因为失去人民的支持,所以丢了天下。

  孟子提出得民心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施行仁政。在本章,孟子分别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举出具体的方向:人民想要的,为他们聚集;人民厌恶的,不要施加在他们身上。一个懂得行仁政、聚民心的君主,得天下是势所必然的,孟子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离娄》上?三)汤、武取代桀、纣之暴而王天下,正是这个道理。

  虽然古有明训,殷鉴不远,但是当时诸侯却往往旁若无闻,无视王道仁政的重要性。即使发现了问题所在,仍然只像那患了七年的病,才想到要求取存放三年才能治病的艾草一样,如果人君不能积渐以行仁政,最后的结局还是不免灭亡一途。

  (四)

  庄暴①见孟子,曰:“暴见于王②,王语③暴以好乐④,暴未有以对⑤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⑥!”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⑦好世俗之乐⑧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由⑨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⑩?”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曰:‘吾王之好鼓乐也,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也,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梁惠王》下?一)

  章旨

  孟子听闻齐宣王好乐,因势利导,鼓励宣王与民同乐,施行仁政。

  注释

  ①庄暴齐宣王臣子名。

  ②暴见于王庄暴觐见齐宣王。

  ③语告诉,动词。

  ④好乐喜欢音乐。好,音hào,动词。

  ⑤未有以对没话好作回应。

  ⑥其庶几乎大概有希望吧?其,大概。庶几,希望。

  ⑦直只是。

  ⑧世俗之乐流行音乐。

  ⑨由同“犹”,相类似。

  ⑩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自己听音乐的快乐,比起和大家听音乐的快乐,哪一种比较快乐?乐乐,音yuè lè,上“乐”字作动词用,指聆听音乐。

  鼓乐演奏音乐。鼓,敲击、演奏,动词。

  管籥笙、笛一类的管乐器。管,笙。籥,音yuè,短笛。

  举皆、都。

  疾首蹙皱着眉头,感到头痛。蹙,音cù,紧缩。,音è,额头。

  至于此极沦落到这样惨极的地步。极,指穷蹙至极。

  田猎打猎。田,通“畋”,猎也。

  羽旄旗帜。羽,雉羽。旄,音máo,牦牛尾。二物并可作旗杆上的毛饰,因借代为旗帜。

  析论

  本文分四段。

  首段交代背景,记述孟子听说齐宣王喜欢听音乐,打算利用机会进谏的事实。二段叙述宣王闻言面红耳赤,惭愧自己只喜欢俗乐,却不喜欢先王之乐;孟子则告以音乐不由今古、雅俗定高下,却由独享、共赏见差异,暗示宣王施政必须以民意为考量。第三段孟子用反问的方式,让宣王自行体认与民共享的重要性,诱导他能真切地关怀人民。最后一段,孟子设譬,借人民的直接反应加以说明,让宣王解悟,原来施政只要能以民意为重,便能获得人民的拥护。

  由首段可以看出,不管任何事件、任何场合,孟子都要加以把握,以便进谏的热情。由次段可以看出,即使对方有所托辞,孟子都可以继续谈话主题,不使中绝的言辩技巧。第三段音乐今古不须分别,却须注意独、众、人、我的一段说辞,展现孟子善用反问,期使对方自行体会的议论技巧。末段则见孟子善借比喻说理的功力。

  孟子主张今乐、古乐,其为乐则一,不必作区分,重点只在告诉宣王,凡事必须以民为重,能得民心;民心既聚,才得人和。否则即使是演奏《咸》、《英》、《韶》、《濩》等古圣王的乐曲,人民也将闻乐而疾首蹙,不仅无补于治,还可能引发民怨。

  不拘形式,直指本质的言辩技巧;一切行政,皆以人民为重心的施政原则,是孟子在本文中提供给后世的珍贵礼物。

  正文 4章 论政治 民贵君轻3

  (五)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①,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②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③,则王乎④!”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⑤而王,莫之能御⑥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⑦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⑧。”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⑨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⑩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七)

  章旨

  孟子劝请齐宣王放弃霸业的野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保民而王天下。

  注释

  ①齐桓晋文之事齐桓公、晋文公称霸诸侯的事迹。齐桓公,姓田,名小白,齐襄公弟。襄公无道,小白出奔莒,襄公被弒,归国即位,用管仲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晋献公次子。献公宠爱骊姬,杀太子申生,重耳奔狄。献公既卒,数传至怀公圉(音yǔ),秦穆公怨圉,乃求得重耳,发兵攻晋,纳重耳为晋侯。公任用贤人,国力大盛,继齐桓公为诸侯盟主。

  ②道谈论。

  ③无以不得已。以,通“已”,止的意思。

  ④则王乎就谈论王天下之道吧!王,音wàng,指王天下之道,谓以仁义治国而统有天下。

  ⑤保民保护百姓。

  ⑥御阻止。

  ⑦胡龁齐宣王之近臣。龁,音hé。

  ⑧衅钟祭钟。新钟铸成,杀牲取血,涂其孔隙而祭。孔隙,此处作动词。

  ⑨觳觫若恐惧战栗的样子。觳觫,音hú sù。若,助词,等于“然”。

  ⑩爱吝啬、爱惜。

  不忍指恻隐之心。

  褊小狭小。褊,音biǎn。

  异讶异、惊怪。

  彼恶知之百姓怎么知道它。彼,指百姓。恶,音wū,何、怎么。之,指齐宣王以小易大的心意。

  隐痛、怜悯。

  择分别。

  无伤没有妨害。

  仁术为仁的心术。

  远远离庖厨。远,音yuàn。庖厨,厨房。

  说通“悦”。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巧言?小雅》篇说:“别人有什么心事,我能揣摩出来。”忖度,音cǔn duó,思量揣测。

  戚戚焉心动的样子,即心有同感。

  复报告。

  百钧三千斤。喻至重。钧,三十斤。

  秋毫之末鸟兽到秋季,为了过冬御寒而新生毫毛,其末端极为细小。喻细而难见。

  舆薪一车的薪柴。喻大而易见。

  许相信。

  形情形、现象。

  挟太山以超北海挟着泰山跃过北海。喻不可能之事。太山,即泰山,在齐国南面,为五岳中的东岳。超,跃过。北海,即渤海,在齐国北面。

  为长者折枝替长辈折取草木之枝。喻不难之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自己的父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父兄长辈。上“老”字为动词,尊敬。下二“老”字为名词,父兄长辈。及,至。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爱自己的子弟晚辈,从而推广到慈爱别人的子弟晚辈。上“幼”字为动词,慈爱。下二“幼”字为名词,子弟晚辈。

  运于掌运转于手掌上。喻极其容易。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诗经?大雅?思齐》篇说:“文王能修身作为妻子的模范,再推广到兄弟的身上,更推广到治理国家。”刑,同“型”,典型、模范。寡妻,国君自己谦称为寡人,谦称其妻为寡妻。御,治理。

  举斯心加诸彼以此不忍的仁心,加之于别人身上。诸,之于。

  古之人指古代的圣王。

  大过人远胜过常人。

  权用秤称量物品。权,秤锤,此处用其引申义。

  度音duó,用尺丈量物品。

  物皆然心为甚物品的轻重长短,都要经过权与度才能知道;心的善恶是非,更要经过衡量。

  抑相当于口语的“还是”、“或者”。

  构怨结怨。

  所大欲最大欲望的所在。

  肥甘肥美甘甜的食物。

  轻煖轻软保暖的衣服。煖,同“暖”。

  便嬖音pián bì,便佞宠幸的亲近者。

  辟音pì,开辟。

  朝秦楚使秦、楚来朝。

  莅君临、统治。

  以若所为以如此的作为。若,如此。所为,指功不至于百姓。

  缘木而求鱼爬到树上去捉鱼。喻不可能。缘,攀爬。

  若是其甚与像这样比喻,恐怕太严重了吧!是,代词,指“犹缘木求鱼”的比喻。其,语气助词,恐怕。与,通“欤”。

  殆有甚焉恐怕比缘木求鱼更严重。殆,恐怕。有,音yòu,犹“又”。焉,于此,此指缘木求鱼。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天下方一千里的土地有九个。海内,四海之内,即天下。方千里,一千里见方。古人认为中国内有九州,外有四海。一州方千里。

  齐集有其一齐国土地集合起来,有天下的九分之一,共方千里。其,代词,指上文“方千里者九”。

  盖亦反其本矣何不回到王天下的根本上来。盖,音hé,通“盍”,何不。亦,助词,无义。其,代词,指上文“则王乎”之“王”。

  商贾商人的统称。贾,音gǔ。

  藏储藏货物。此指做生意。

  疾怨恨。

  赴愬跑来诉苦。赴,奔赴。愬,音sù,通“诉”。

  其若是发政施仁的结果像这样。其,代词,指发政施仁的结果。若,像。是,代词,指“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皆欲赴愬于王”诸事。

  惛通“昏”,昏乱不明。

  恒产可以长久营生的产业。

  恒心人所常有的善心。

  放辟邪侈放肆、乖僻、淫邪、奢侈。

  罔民陷害百姓。罔,“网”之古字,此处作动词,张网捕捉之意。

  制民之产制定人民的产业。

  乐岁丰年。

  之往、向。

  轻容易。

  不赡力有所不及。赡,音shàn,足。

  奚暇音xī xiá,怎么有闲暇。奚,何、怎么。暇,闲暇。

  豚音tún,小猪。

  彘音zhì,猪。

  畜音xù,饲养。

  勿夺其时不要剥夺人民耕种的时机。

  庠序古代学校的名称,殷曰序,周曰庠。庠,音xiáng。

  颁白者头发花白的老人。颁白即斑白。

  负戴以背负,以头顶。

  正文 4章 论政治 民贵君轻4

  析论

  本章是《孟子》一书中最长的一章,全文都是齐宣王和孟子的对话。齐宣王希望孟子为他讲述春秋霸主齐桓、晋文的事迹,但孟子不愿谈霸道,却委婉曲折地为他谈王道,波澜翻腾,跌宕有致。

  本章依照对话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段落:

  第一段从文首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以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仁术”,肯定宣王可以保民而王。

  第二段从“王说曰《诗》云”至“然后快于心与”。孟子晓喻宣王推恩足以保四海,宣王之不能王天下,是不为,而非不能。

  第三段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至“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分析王之所大欲,若顺欲而为,必有后灾;只有施仁政,方能无敌于天下。

  第四段从“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文末。孟子谈仁政之要在养与教二端,并提出仁政蓝图。

  阅读本章,最需留意的有下列几事:

  一、齐宣王即位第二年,魏国梁惠王攻打赵国,齐国用孙膑为将救赵,打败了魏将庞涓,此后过了将近二十年的安定生活,算得上民富国强。宣王先祖齐桓公曾为春秋霸主之一,而宣王时代,诸侯争为雄长,宣王也不例外,一心大欲为“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这是标准的霸业行径。儒家主张王道,而不主张霸业,孔子以来即是如此。孟子私淑孔子,当然也尊王黜霸,因而对于齐宣王之齐桓、晋文之问,很技巧地加以拒绝,而转入王道的讨论。这不是孟子不知齐桓、晋文之事,《孟子》书中,曾详述王霸之分(《公孙丑》上?三),即为明证。

  二、儒家的政治理念是君王由修身做起,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的总道德是仁,因此仁心是做一个国君最根本的条件。像齐宣王不忍牛无罪而就死地,就是仁心的表现,而他被误解为吝惜的以羊易牛之举,本是基于仁心行事,孟子及时给予“仁术”的肯定,其用意在诱导宣王能推其仁心,行其仁政,而有“推恩足以保四海”的结论,这对宣王的鼓励可说非常之大。

  三、“不为与不能”一节,是《孟子》一书中著名的寓言,句句说得入理。我们不能以宣王有“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之问,就认为他幼稚无知。需知齐宣王当时心目中认为齐国如此富强,要做的都做了,而孟子还说他没有做,所以才有如此一问。这一问其实是很有深度,同时也可看出孟子说话技巧的高明和事理分析的透辟了。

  四、仁政之要,在养与教二端。就重要性说,教为根本;就施政程序说,养为优先。因为一般百姓,无恒产就无恒心,所以明君制民之产,要能俯仰无缺。“五亩之宅”至“可以无饥矣”一段,是孟子养民的基本主张,再进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如此由养而教,是孟子理想中的仁政蓝图,实际上是承接孔子既富而教、足食而信的治道原则。

  五、古代庖厨,既为炊膳之所,亦为宰杀牲畜之处。君子因为不忍那些牲畜无罪而就死地,才有“君子远庖厨”之说,可是这句话被后世男人曲解为不帮忙做家事的借口,误解古书,真是荒谬。古代社会男主外、女主内,也许男人可以不做家事,但是现代两性平权,家事也要互相帮忙处理,才是正确的观念。

  六、本章中,“君子远庖厨”、“明察秋毫,不见舆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缘木求鱼”、“无恒产、无恒心”、“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诸语句,有的成为成语,有的成为思想史上的名言,值得我们多去研读熟诵。

  (六)

  梁惠王①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②矣!河内③凶,则移其民于河东④,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⑤,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⑥鼓之,兵刀既接,弃甲曳兵⑦而走⑧,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⑨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⑩,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梁惠王》上?三)

  章旨

  孟子以战为喻,告诉梁惠王,王道之始,在于使人民养生送死而无憾;再教之以礼义,人民自然乐于归附,王道自然有成。

  注释

  ①梁惠王即魏惠王,姓魏,名嵤,音yīng,“惠”为谥号。

  ②焉耳即“焉尔”。犹于是。焉,指称词,指国家。

  ③河内地名,今河南黄河以北之地,旧时通称河内。

  ④河东地名,今山西境内黄河以东之地,旧时称为河东。

  ⑤加少更少。

  ⑥填然鼓声。

  ⑦曳兵拖着兵器。曳,音yè,拖拉。

  ⑧走奔逃。

  ⑨直但、只是。

  ⑩不违农时不妨碍人民耕种收获的时节。

  不可胜食言食之不尽。胜,音shēng,尽。

  数罟音cù gǔ,细密的渔网。

  洿池洼下的池子。洿,音wū。

  斤斧头的一种。

  丧死为死者治丧。丧,音sàng,动词。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谓狗猪牲畜吃人所吃的食物,执政者却不知道在此时加以约束制止。检,通“敛”,敛制,节制约束。

  莩音piǎo,通“殍”,饿死的人。

  发开仓赈济。

  岁年岁收成,指凶岁。

  罪归罪。

  析论

  梁惠王自以为尽心于国政,但是遗憾不能吸引人民的归附,因此向孟子请益。孟子并不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巧妙运用梁惠王的好战,举了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暗示梁惠王,如果只是在凶岁时才知道要移民移粟,那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治标而不治本。治国必须得其道而行,方可收得成效,而此道就是“王道”。

  孟子认为,王道始于使人民养生送死而无憾,孟子首先举了三件具体的事例: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这三件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遵“时”养民。身为一国之君,岂会不知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时之道,只是在战事频仍的战国时期,各方诸侯为了扩张领土,富国强兵,总是滥用民力,使民不以时,如何能不招致民怨?因此后文所说的“无失其时”、“勿夺其时”,也都是进一步强调“使民以时”的重要性。如果能彻底力行这些攸关民生大计之事,可使百姓富足,生活无虞;同时对于家人的身后之事,也能尽其所能地表达心意,充分展现中国人事死如事生及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

  不过,光是仓廪丰足、使民养生送死而无憾的“富民”是不够的,那只是王道之治的第一步。孟子进一步提出,必须以礼义教化民心。这正是孔子主张庶而富之、富而教之的治国之道。《论语?子路》有一段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以富民始,以教民终,“王道”才算完成。人民既能“仓廪实”,又能“知礼义”,国家还能不强盛吗?所以孟子说“然而未王者,未之有也”,正是此意。

  孟子在自陈王道始末之后,还是要对梁惠王讽谏一番。他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为例,说明如果人主以为老百姓饿死了,都是凶岁的缘故,不是自己的责任,这种没有反躬自省能力的人主,又如何能期待百姓来归附呢?这也回应了梁惠王一开始就提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的问题。最后表面上是告诉梁惠王,只要他不再归罪于凶岁,天底下的人民自然会来归附;实际上是希望梁惠王懂得内省,力行王道仁政,以民为主,富民教民,如此方能成就王业。

  (七)

  邹①与鲁哄②。穆公③问曰:“吾有司④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⑤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⑥,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⑦实,府库⑧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⑨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⑩。’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梁惠王》下?一二)

  章旨

  孟子认为,在上位者要施行仁政,善待人民,人民才愿意为他赴难。

  注释

  ①邹国名,位于今山东邹县一带。

  ②哄音hòng,交兵相斗。

  ③穆公邹国国君。

  ④有司古代官吏的通称。

  ⑤疾视怒目而视。

  ⑥老弱转乎沟壑年老和体弱的人民饿死,尸体被丢弃在田沟山涧中。转,弃。沟,田中沟。壑,音hè,山中涧。

  ⑦仓廪储藏谷物的地方。

  ⑧府库藏财货、兵甲的地方。

  ⑨慢轻忽政事。

  ⑩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从你身上做出来的,最后都会回报到你身上。

  尤责怪。

  析论

  在上位者要施行仁政,人民才愿意为他效命尽忠。穆公问孟子,对于那些眼见有司为国捐躯,却冷眼旁观的人民,究竟杀还是不杀时,心里不解的是:有这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没有人民愿意为国家赴死尽节呢?显然穆公并没有体悟其间的缘由。

  孟子的回答,可以分解为三组相对关系:穆公与有司、穆公与人民、有司与人民。在古代,一般人民是无法直接上达天听的,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如果官员存心欺瞒,又不幸遇到昏君,那么基层民间的疾苦真相,就难见天日了。孟子看出问题的症结,关键就在于有司与人民这层关系。当遇到凶年饥岁的时候,国家明明是仓廪丰足,府库充实,但是官吏却瞒上欺下,任那抵不住天灾的人民挨饿受冻,老弱饿死,填于沟壑,不得善终;四体健全的,流散四方以求生。这种无法以“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关怀,体恤人民的官员,怎么可能得到人民的信任,甚至愿意为他们牺牲生命呢?

  在点出这段社会真相之后,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今日收成之果,无论善恶,必定根植于昔日栽种之因。若真要论罪的话,那么弃人民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因。官先不仁,民才不义,人民只是一面镜子,明白地反映出官员当初的恶行、恶状罢了。

  但是,再进一步看,有司不仁,又是谁造成的呢?当然是任命有司的国君了。国君如果能以爱民之心,推行仁政,必然会任用廉能勤政的官吏,对国家尽忠效命,对人民勤勉任事,人民有灾难,一定会赴汤蹈火,以“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之心去救灾,并且及时反映给国君,让国君做出最适当的决策。相反地,如果官员不能勇于任事,欺上瞒下,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国君昏庸无能,就是国君的人格有问题。明朝末年“职方贱如狗,都督满街走”(见明谈迁《枣林杂俎?仁集》),但是却没有几个能为国效命的,结果盗匪横行,外敌入侵,国破君亡,人民横死。其真正的原因是明朝神宗以后的皇帝人格行事都有问题啊!

  由此看来,君主若能体察民心,施行仁政,慎选官吏,严格督导,就能让官员勤政,百姓富足;也才能使人民愿意患难与共、生死相依。这正是“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离娄》下?三)的道理。

  问题与讨论

  1“君子远庖厨”的真义何在?试申论之。

  2“不为”与“不能”有何分别?试举例说明之。

  3孟子许齐宣王“以羊易牛”为仁术,并说“推恩足以保四海”,试说这二者的关系。

  4梁惠王自认为已经尽心为国了,但是人民并没有因此加多。孟子以为梁惠王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问题出在哪儿。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验,自认为已经尽心了,但是事情却不如自己所愿,请举例检讨症结出在哪儿?

  5孟子引用曾子“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告诫邹穆公什么道理?

  6孟子认为得民心则得天下,而得民心之道何在?

  正文 4章 论政治 因先尊贤1

  “因先尊贤”是孟子重要的政治主张。所谓“因先”,是指为政者当依照先朝圣王的典章制度以治国。因为先王殚精竭虑,建立可行的典章制度,后人作为准则,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所谓“尊贤”,是指为政者当尊重道德崇高的贤士。因为行仁政不能单有善心善政,还必须有贤能俊杰,才能确切辅助君王,实行仁政。

  本单元选录四章,以明孟子“因先尊贤”的主张。治国之道,当遵先王之法,故首先编次“离娄之明”一章。为政必交邻国,因以大智、大勇之文王、武王为例,说明其道,故编次“交邻国有道”一章。尊贤使能为仁政之本,故编次“仁则荣,不仁则辱”一章。尊贤既然重要,然则如何识贤而舍不才,是为首要之务,故编次“孟子见齐宣王”一章。

  (一)

  孟子曰:“离娄①之明,公输子②之巧,不以规矩③,不能成方员④;师旷⑤之聪,不以六律⑥,不能正五音⑦;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⑧,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⑨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⑩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离娄》上?一)

  章旨

  此章说明为政者应当效法先王之道,施行仁政。并强调人臣宜尽劝行仁义的责任。

  注释

  ①离娄黄帝时人,能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②公输子春秋时鲁国巧匠,名般,一作班。

  ③规矩画方与圆的工具。规,圆规。矩,曲尺,可以画方。

  ④方员方与圆,员,通“圆”。

  ⑤师旷春秋晋平公时的乐师,听辨音律,甚为敏锐。

  ⑥六律正音之器。黄帝时令伶伦作律,伦截竹为筒,以筒之长短,分别声音之清浊高下。乐器之音,即以之为准。分阴阳各六,共为十二律。

  ⑦五音古以宫、商、角、征、羽为五音,相当于现代音乐do、re、mi、sol、la,亦称“五声”。

  ⑧仁心仁闻爱民之心与爱民之声。闻,音wén ,声誉。

  ⑨徒善空有善心。

  ⑩诗指《诗经?大雅?假乐》篇,是一首赞美周成王的诗歌。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不要有错误,也不要过失,一切遵循先王的法度。愆,音qiān,过错。忘,音wáng,通“亡”,遗失。率,循、由。

  准绳测量水平与正直的工具。准,水平仪。绳,用以画直的墨线。

  不忍人之政即仁政。

  仁覆天下仁政广被天下。覆,被。

  因凭借。

  播其恶于众播扬其恶,贻害于众人。

  道揆用以度量事理的道德规范。揆,音kuí,度。

  法守可供遵守的法律制度。

  朝不信道朝廷之臣,不信守正道。朝,指“朝廷”,此处借指“朝廷之臣”。

  工不信度百工不信守尺度。

  君子犯义官员违背道义。

  小人犯刑百姓触犯刑法。

  完坚固。

  辟垦殖。

  诗指《诗经?大雅?板》篇,是一首讥讽周厉王的诗歌。

  天之方蹶无然泄泄上天正要颠覆这个国家,不要再多言了。蹶,音jué,颠覆。泄,音yí,通“詍”,多言。

  沓沓多言。沓,音tà。

  非诋毁。

  责难于君要求国君实行艰难而理想的正道,指施行仁政。责难,以难为之事要求人。

  陈善闭邪陈述善道,闭塞奸邪。

  吾君不能谓之贼推说我的国君不能行善,而不谏正,这便是贼害国君。

  析论

  人类所以异于其他生物,创造出傲人的文明,主要是人类懂得利用工具,懂得累积知识。累积知识,使得人类可以集千百代、亿万人的智慧,不断地增长见闻,改进社会;利用工具,使得人类可以得到帮助,弥补先天才能的不足。孟子在这里先举了规矩与六律的例子,告诉我们工具的重要:善于利用工具,其功效胜于依靠天才。离娄、公输子、师旷,是具有过人才能的巧匠、乐师,但若缺乏工具协助,他们在制作与调音上,都将受到限制。接着孟子指出要维系人类社会的和谐,也得依赖“工具”,那就是先王所遗留下来的美好的典章制度、礼乐政刑。这些客观的制度仪礼,存于典籍,也有因革可考,是为政者必须善于利用,以平治国家天下的利器。一个国君若不知依此而行,即使再有政治才能,也无法治好国家。

  不论是规矩、六律这些有形的器具,或是典章制度这些无形的工具,它们的产生,绝非一人于一朝一夕所得以创造。但创发者、使之成形具体者,绝对是前代才智非凡的人;他们的创发,利用厚生,造福无数,因此得以称为圣人。后世为政者,欲平治天下,安定国家,便应效法古圣先王,体会其不忍人的施政仁心,揣摩礼乐政刑背后的精神,努力施行先王之道。一个国家,若有这样的君主,是幸福的。最怕的是执政者缺乏仁心,仁心不具,岂能懂得先王典章的价值?胡乱作为的结果,只有使百姓遭殃,群众受苦。因此,从政之臣最应该做的事,便是阻止如此缺乏仁心、不知效法先王的君主出现。文末孟子提示了为臣之道,在于时时刻刻期勉君主效法先王,施行仁政。一位贤臣,是永不放弃劝谏之责的。

  今日社会,已无君臣之分;国家大事,乃全民得以参与。是以凡是关心社会的国民,实应效法孟子所说的“恭敬之臣”,时时以理想责难于政府,监督政府,劝勉政府,使政治能更加清明,社会能臻于安康。

  (二)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①、文王事昆夷②。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③、勾践事吴④。以大事小者,乐天⑤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⑥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⑦云:‘畏天之威,于时⑧保之。’”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⑨。夫抚剑疾视⑩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唯恐王之不好勇也。”(《梁惠王》下?三)

  正文 4章 论政治 因先尊贤2

  章旨

  孟子启发齐宣王当效法先王以仁、智交邻国,以大勇安天下。

  注释

  ①汤事葛汤以仁厚对待无道的葛伯。商汤定都亳邑,与葛国为邻。葛伯放纵无道,不祭祀祖先,但汤先后送牛羊供为祭祀,又派人助耕。

  ②文王事昆夷文王以礼对待无理的昆夷。昆夷,西戎国名。周文王时,昆夷曾侵犯周国,一天三次兵临周城东门,文王修德而不与战。周城受困,文王虽有愠怒,但仍派遣使者慰问,没有废掉邻国相交应有的礼节。

  ③大王事獯鬻周太王以忍让对待来侵的獯鬻。大王,即太王,周文王之祖父古公亶(音dǎn)父。獯鬻(音xūn yù)北狄国名,秦时称匈奴。周太王居邠(音bīn)地,獯鬻来犯,太王拿财货进献,却无法阻止獯鬻的不断侵犯。邠地百姓怒而欲与之战,太王因不忍百姓参与战争而受伤,于是率领私属离开邠地,迁往岐山之下。邠地百姓慕其仁而追随他,周于是日渐壮大。

  ④勾践事吴勾践以卑屈对待强盛的吴国。周敬王时,吴王夫差大败越王勾践于夫椒,越王以五千剩余军力退守会稽。吴王紧追至会稽加以包围,勾践委身求和,卑事吴王。其后吴王戒心渐懈,勾践始得自吴归越,生聚教训,终于起兵灭吴。

  ⑤乐天乐行天命。

  ⑥畏天敬畏天理。

  ⑦诗指《诗经?大雅?周颂?我将》篇,是一首祭祀周文王的颂歌。

  ⑧于时于是、因此。

  ⑨小勇血气之勇。

  ⑩抚剑疾视手持刀剑,怒目而视。抚,持。

  恶敢当我怎敢对抗我。恶,音wū,何。当,音dāng,敌、抗。

  诗指《诗经?大雅?皇矣》篇,是一首赞美周先祖功业的诗歌。

  赫斯赫然,发怒之貌。

  爰整其旅于是整顿他的军队。爰,音yúan,于是。旅,军队。

  以遏徂莒以阻止密国前往侵略阮国的军队。遏,止,《诗经》原作“按”。徂,音cú,往。莒,指密国军队,《诗经》作“旅”。此诗提到,密国出兵侵犯阮国,所以文王发兵前往制止。

  以笃周祜以增厚周朝的福祉。笃,厚。祜,音hù,福。

  对报答。

  书指《尚书?泰誓》篇,或作太誓。为周武王伐纣,渡孟津,诸侯来会时的誓辞。

  作之君作之师为他们立君、立师。之,通“其”。

  宠之四方尊宠君师,给他崇高的地位,使四方都受他的治理与指导。

  有罪无罪惟我在言人民有罪无罪只有我君师去考察。我,指君师。在,察。

  曷敢有越厥志怎么敢放纵他的私欲。曷,何。有,或。越,放纵。厥,其。志,这里指私欲。

  一人独夫,指纣王。

  衡行横行。

  析论

  齐国在战国时代是个大国。齐宣王所问的问题——“交邻国有道乎?”实际上是想问与邻国之间关于结盟、敌对、征战方面的问题。孟子却故意不从此处回答,而从天理的角度回答,说明仁者能以大国事奉小国,是乐行天命;智者能以小国事奉大国,是敬畏天理。大国、小国和平相处,便是邻国相交的典范。但这样的回答,显然不是齐宣王想要听的,所以齐宣王干脆直接表明,说自己有喜好武勇的毛病,意思是说自己喜好出兵征战。孟子不但不以为忤,反而顺着齐宣王喜好的匹夫小勇,进一步引导他培养像文王、武王一怒而安天下的大勇。文王、武王的大勇,不是基于本身的利害冲突而用武,而是为了全天下人民的利益而用武。言下之意,就是希望齐宣王摒弃因齐国利益而对邻国用兵的想法,而要有为全天下人民利益着想的大勇精神。

  不为天下人民利益着想,只想着实现自己的丰功伟业,满足自己的统治欲望而兴兵好战的皇帝,汉朝有武帝、隋朝有炀帝,穷兵黩武的结果,西汉日渐衰弊,隋朝因而亡国,在历史上都留下不好的评价。观此则知,缺乏不忍人之心、让百姓出生入死、辗转于战乱之区而不得安宁的为政者,是天下人的敌人,历史上的罪人。

  (三)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①,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②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③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④。今此下民,或敢侮予⑤?’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⑥,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⑦。’太甲⑧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⑨。’此之谓也。”(《公孙丑》上?四)

  章旨

  孟子以为治国应该施行仁政,任贤使能,明其政刑,切不可安于逸乐,自求祸端。

  注释

  ①贵德而尊士重视道德,尊重贤士。

  ②国家闲暇国家没有内乱外患的时候。

  ③诗指《诗经?豳风?鸱鸮》。

  ④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趁着天还没阴雨的时候,取那桑树根,缠结起来以修补门窗。迨,及,犹言趁着。彻,通“撤”,取。土,音dù,通“杜”,齐国一带的方言称树根为杜。绸缪,音chóu móu,缠结修补。牖,音yǒu,窗子。

  ⑤今此下民或敢侮予那些在下面的人们,有谁还敢来欺侮我。予,鸱鸮自称。

  ⑥般乐怠敖享乐怠惰骄傲。般,音pán,通“盘”,乐。敖,音ào,通“傲”,骄傲。

  ⑦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诗经?大雅?文王》说:长久地配合天命而行,自己去寻求更多的福气。永,长久;言,助词;配命,配合天命。

  ⑧太甲指《尚书?商书?太甲》篇。

  ⑨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上天造成的灾祸,我们还可以避开;自己造成的灾祸,就活不成了。孽,音niè,灾祸。

  析论

  本章分为两部分,“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以下为第二部分。前半提出尊贤使能、未雨绸缪的主张;后半则批评国君不知在承平时期厚储国力,只知整日游乐怠惰,终将自招祸端。

  治国之道,在务行仁政,国泰民安,这是孟子的政治理想。想要顺利达到这个理想,必须要招揽优良舵手,贤能之士正是孟子心目中的优良舵手。所以国君应该贵德尊士,任贤使能,才能处荣避辱,连大国都要畏惧三分。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为政之道也是如此。国家承平时期,正是“明其政刑”、“绸缪牖户”的最佳时期,孟子引《诗?豳风?鸱鸮》为证,“迨天之未阴雨”就是“国家闲暇”之时,“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就是“贵德尊士,明其政刑”,“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就是“虽大国必畏之矣”,引《诗》和所要表达的意思扣得这么紧密,孟子真不愧是雄辩滔滔的政论家。

  反观当时诸侯,不知利用承平时期明其政刑,贵德尊士;不是好战黩武,便是贪图享乐,这些作为都是自种祸因,正是“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因果循环,最后终会自食恶果。因此孟子举《诗》、《书》为证,说明无论祸福,都是自己招致的。《易传》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是相同的道理。

  周公辅佐成王,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所以为周代立下了八百年的雄厚基础;刘备三访诸葛亮,使诸葛亮深为感动,于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竭力驰驱,鞠躬尽瘁。这些都是尊德贵士、明其政刑的典范,值得为政者效法。

  (四)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①者,非谓有乔木②之谓也,有世臣③之谓也。王无亲臣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⑤也。”

  王曰:“吾何以识⑥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⑦,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梁惠王》下?七)

  章旨

  孟子明告齐宣王:为君当谨慎辨识人才,留用贤臣,罢退不肖。

  注释

  ①故国传世久远的旧国。

  ②乔木指年代久远的高大树木。乔,高大。

  ③世臣累世立功的大臣。

  ④亲臣亲信之臣。

  ⑤亡亡失、亡匿。

  ⑥识知,此处有预先知道的意思。

  ⑦卑逾尊疏逾戚卑贱者职位超过尊贵者,疏远者职位超过亲近者。逾,音yú,超越。戚,亲近。

  析论

  尊贤,是儒家在政治上的一项重要主张。国君选用贤臣,必须不分亲疏、尊卑,如果真是贤臣,地位卑下的,可以拔擢至高位,超越地位尊贵的;关系疏远的,也可以拔擢至高位,超越关系亲密的。人才的任用罢黜,完全以贤能与否作为标准,超越了“尊尊亲亲”的伦常要求,因此也就必须格外谨慎地进行考察了。

  如何发掘贤者呢?众人的评价,当然是重要的参考。因为一个人的才能、学识是表现在外,别人得以观察到的。因此,透过旁人对某一个人的批评、观感,多少可以据以知晓这个人的大概。然而这毕竟只能提供大略的了解。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行事作风与处世原则,旁人不见得了解,所以,旁人的批评,不见得一定公允。因此,国君在选用人才时,还需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对于旁人的口碑、批评,要有所过滤。尤其不能仅以少数人的看法作为依据。如果观察的旁人,数量不多,哪晓得他们会不会党同伐异,嫉妒贤能,联合起来信口指鹿为马呢?哪晓得会不会居心不良,图谋不轨,一起滥用任免大权呢?即使是全国人的共同观点,国君都还得实际去察核清楚呢!因为某些有才识的人,往往是特立独行,不随流俗的,众人对他不见得有好的批评;相反的,乡愿之人,行为以讨好他人为准则,毫无气骨、智慧可言,却也博得好名声。

  唯有亲见其贤良与否,才能做最好的判断。孟子此章,重点摆在劝说君主要有独立的判断力,不要为左右臣下所蒙蔽;要有实事求是的观察力,不要只凭耳闻。然而,君主的自主、自信,亦不能过了头。别忘了“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也是古之明训,以自己的评价推翻国人的共同看法,应有十分坚实的理由、万分缜密的考虑才行。否则,轻易为之,不也成了刚愎自用?

  问题与讨论

  1孟子提倡法先王,“先王”指的是谁?法先王,主要是学习效法什么?处于21世纪,我们应如何向古人学习?学习哪些优良的经验?

  2一个人“好勇”,是不是好事?试举史实或生活所见,与同学互相讨论。

  3“进贤”是治国的必备要件之一,孟子提出怎样的用人原则?贤才要如何发掘呢?目前国家政府人才是如何进用的?请提出自己的观察与看法。

  4孟子说“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请同学从生活的经验中举例说明。

  正文 4章 论政治 仁者无敌

  战国时代,诸侯为了扩充势力与国土,互相攻伐,几无宁日。各国人民,被迫征战,埋骨荒野者,不可胜数。老弱辗转于沟壑之中,无以为生者,比比皆是。孟子有感于此,因而主张保民、养民,施行仁政。他对于战争,极力反对;对于好战残民的国君,更是大加挞伐。本单元选编孟子有关仁者无敌思想的篇章,加以论述。得道多助,人和为贵,故编列“天时不如地利”为第一章。仁者无敌于天下,故编列“晋国,天下莫强焉”为第二章。研读上述篇章,即可了解孟子反对战争的主要见解。

  (一)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②,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③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④,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⑤,固国不以山谿之险⑥,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⑧。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⑩。”(《公孙丑》下?一)

  章旨

  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故得天下者,得民心而已矣。

  注释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用兵作战,只是靠天象时令,还不如据有险要而有利的地势;只是据有险要而有利的地势,还不如上下和谐,得到民心的支持。天时,指天象时令,如风雪、晴雨、寒暑等。地利,指地势有利,如城池、山河、关隘等。人和,上下和睦而团结。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三里见方的内城,七里见方的外城。指城郭之小者。郭,外城。

  ③兵革兵器铠甲。

  ④委而去之舍弃而离开它。之,指上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委,弃也。去,逃离。

  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守住人民不是依靠疆土封记的界限。域,界别,此处用作动词,引申有限制的意思。封疆,疆界上的封记。封,聚土;疆,界。封土为台,用以标示疆界。

  ⑥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巩固国防不是只凭借山河形势的险要。

  ⑦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服天下不是只凭恃强大的军事力量。

  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民爱物之道的君王,会得到很多人民的协助;违反王道的君王,很少有人帮助他。得道,得仁政之道。

  ⑨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他自己的亲戚都会背叛他。至,极。畔,通“叛”,背叛。

  ⑩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仁君不战则已,要是非战不可,一定是会战胜的。

  析论

  《三国演义》描述赤壁之战的始末,当时曹操有数十万大军,进击江东,必然所向无敌。然而孙、刘联军之所以能火烧曹营,以相当少的兵力战胜曹操大军,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诸葛亮借得东风之便,掌握了天时。由此可见天时的重要。

  但是用兵作战,也不能全靠天时,《孙子?形篇》说:“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如果占据有利的地势,在很高的山谷中蓄满大水,然后骤然开启水闸,使得大水奔腾而下,那么在下的敌军必然溃散。此时任何有利于敌军的天时,都派不上用场了。可见天时不如地利。

  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崤山与函谷关为天然屏障,真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以黄河为护城河,即使是千骑也难以飞渡了。有如此山川,其国防应是固若金汤了,其政权应是足以传之千秋了。然而秦始皇不施仁义,荒淫残暴,旋踵之间,“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等到戍卒大呼,揭竿而起,函谷关不久就沦陷了。楚人放了一把火,可怜阿房宫就变成了一片焦土!)(杜牧《阿房宫赋》)汉朝取秦而代之。由此可见地利不如人和。

  如何拥有人和的绝对优势呢?孟子昭示那些有国有家者:“得道者多助。”“施仁政于民。”(《梁惠王》上?五)“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公孙丑》上?六)为政者要一心一意把人民照顾好,只要有一个人流离失所,为政者都要惭愧自责,内咎不已。像这样爱民如子,饥溺是拯,还会不得人心吗?还会没有人和吗?实行仁政,就是“得道”,“得道者多助”,而成“仁者”,因此,孟子说:“仁者无敌。”(《梁惠王》上?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①,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②;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③;南辱于楚④。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⑤,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⑥。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⑦,薄税敛⑧,深耕易耨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⑩,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梁惠王》上?五)

  章旨

  孟子向梁惠王陈述“仁者无敌”的道理。

  注释

  ①晋国天下莫强焉当年天下没有一个诸侯国比晋国强大。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四○三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建立诸侯国。魏独得晋国的故都,所以梁惠王还自称其国为晋国。

  ②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在东方,于马陵之战被齐国打败,我的长子魏申被俘虏而殉国。

  ③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在西方,被秦国袭击,割去河西七百方里的土地给秦国。

  ④南辱于楚在南方,又于襄陵被楚国打败,失去八座城池,饱受侮辱。

  ⑤愿比死者一洒之愿意替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完全洗雪耻辱。比,音bì,为、替。一,全部。洒,音xǐ,洗也,洗雪。

  ⑥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只要有一百方里的土地,就足以实行王道政治了。王,音wàng,作动词用,称王于天下。

  ⑦省刑罚减轻刑罚。

  ⑧薄税敛少征赋税。

  ⑨深耕易耨耕田时,翻土翻得深;耘田时,锄草锄得尽。易,治,用心整理。耨,音nòu,锄田。

  ⑩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让少壮子弟在闲暇时讲求孝、悌、忠、信的道理。

  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可以让他们拿着棍子去打退秦国、楚国的坚甲利兵了。制,音chè,掣也,拿着。梃,音tǐng,木棍。挞,音tà,攻击。

  彼夺其民时秦、楚等国剥夺了人民的农时。时,农时。

  彼陷溺其民秦、楚等国残虐人民,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夫谁与王敌有谁能和大王为敌呢?

  析论

  粱惠王再三战败,一心一意只想雪耻复仇。除了企图凝聚强大的军事力量,杀人盈野、杀人盈城之外,就没有别的方法了。他希望孟子教他的,也不外乎此。这样的想法真是无济于事。孟子一向主张施仁义,行王道;主张“保民而王”,则无敌于天下。当然他的回答会让梁惠王大感意外了。

  首先,孟子提出“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三个施政要项。他认为只有法治清明,刑期无刑;降低税率,藏富于民,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努力稼穑,增加生产。如果不能“省刑罚”、“薄税敛”,而一味地苛刻待民,则民不聊生,势将离心离德,纷纷迁往他国,还谈什么深耕易耨,谈什么“愿比死者一洒之”呢?

  人民饱食暖衣之余,就要提高其教育水准。“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让每一名丁男都身强体健,知书达礼,他们自能“制挺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了。为什么呢?要知道治国的要务就是施仁政于民,把人民照顾好,让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不此之图,一如秦、楚等国,“夺其民时”,不顾人民有父母妻子冻饿离散之苦,硬是把人民逼上战场,以满足国君开疆拓土的私欲,这就是“陷溺其民”,就是“残民以逞”。其结果必然是众叛亲离,不得民心。只要有机会,人民必然叛离,国君将成独夫。“陷溺其民”和“仁政保民”相较,其胜负高下就很清楚了。这就是“仁者无敌”的道理。

  古来好战杀人、残害百姓的政权,尽管逞其淫威暴虐于一时,但是最后的下场都很凄惨。为了满足侵略野心,发动世界大战的许多独夫如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军阀,到头来莫不自食恶果,败国丧身。凡是大权在握的政治、军事领袖怎能不以此为鉴戒呢?

  问题与讨论

  1孟子为什么说“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你对于战争有什么看法?

  正文 5章 总纲1

  《大学》一书,是教人由内在的德性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一以贯之,不断进取开展的过程;已将一切做人做事的道理,包罗无遗,发挥尽致。称得上是本末兼备、惟精惟一、修己治人、明体达用的大学问,也是中国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经朱熹改订,分为“经”一章,“传”十章。“经”为全书的总纲,“传”则分述总纲所举之三纲领、八条目。八条目中是以修身为本,而修身又以诚意、正心为先。故今选录,首列“经”一章,其次为“传”之诚意章、正心章,再次为修身章,然后依序为齐家章、治国章、平天下章。读此数章,对于《大学》修己治人、内圣外王之道,应可大略有所了解。

  (一)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④。知止⑤而后有定⑥,定而后能静⑦,静而后能安⑧,安而后能虑⑨,虑而后能得⑩。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经》?一)

  章旨

  本章为《大学》全篇的总纲,阐明三纲八目的连贯性。由个人格、致、诚、正的修身功夫做起,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达到至善的境地。

  注释

  ①大学之道大学的教育宗旨、理想。古代最高的学府为大(音tài)学,以培养经国治世的人才为主,其教育内容即称为“大(音dà)学”。

  ②明明德修明自己内在的清明德性。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形容此内在的德性原本清明。

  ③亲民程子以为当作“新民”,使人日新又新,进步不已。

  ④止于至善达到最完美的境地,指明明德及亲(新)民,都要尽力达到圆满。

  ⑤知止知道要止于至善。

  ⑥定指志有定向。

  ⑦静指心不妄动,不为外物所诱。

  ⑧安指心能定静,随处而安。

  ⑨虑指思辨精详。

  ⑩得指达到至善的目的。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任何一件事都有先后次序。物,犹事。朱熹《大学章句》:“明德为本,亲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

  明明德于天下谓使天下人都能明其明德。

  齐其家指家庭中父慈子孝,长幼有序,和爱相处;家族中公平有序,没有纷争。齐,和谐整齐。

  正其心心有所主,不受情绪干扰蒙蔽。

  诚其意指使意念、志向真实无妄,都合乎德性的要求。

  致其知推极自己的觉识,使其所知无不尽。致,推极。知,觉识,指人心之灵觉。

  格物即物穷理,意谓在事物上探求其根源的道理。格,至、即。

  庶人平民。庶,音shù,众也。

  壹是一切、凡此。

  修身内在的修养功夫,此处亦包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者。朱熹《大学章句》:“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犹言不修身而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本,指修身。末,指齐家以至平天下。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所厚”指修身,即前面说的本;“所薄”指平治天下国家,即前面所说的末。厚、薄是相对的概念,分指重要的与次要的。此句意谓所当厚之修身,不能切实地做,却能做好治国平天下,那是从来没有过的。

  析论

  一、三纲领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大学的纲领,也是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此三纲领在句首虽然分别著有一个“在”字,但理解上,不能将三者视为各自独立的领域。全文对此三者一贯而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是非常强调的。换句话说,在“明明德”与“亲(新)民”之外,没有另一个“止于至善”;“明明德”之事的“止于至善”,便是要推致到“亲(新)民”,使天下人皆能“明明德”;而“亲(新)民”之事的“止于至善”,便是以“明明德”为基础,先觉者由己身做起,成为天下人的楷模,并透过教化,以启迪引导天下人自明其明德。亦即“止于至善”是包含“明明德”与“亲(新)民”而言的。

  正文 5章 总纲2

  二、八条目

  第二段中提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此八者,《大学》之条目也。”这正是要完成三纲领的修为事项。首句的“明明德于天下”即是末句的“天下平”,但不直接说“天下平”,盖因欲平治天下,其方法断非全凭刑政以宰制百姓,而当以一己的“明明德”为本,并将此道推拓于天下,使百姓亦皆自明其明德,各自建立道德的人格,成就道德的社会,才算真太平。然而,“天下”的根本在“国”,“国”的根本在“家”,“家”的根本在“个人”,所以想使全天下为道德的社会,还须先使国、家、个人,皆成道德之国、道德之家、道德之人,而其最根本处就在个人。个人要成为道德之个体,唯有修身。修身的先决条件则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没有此四者,便没有修身可谈,这是修身的具体内容。而细分之,则格物、致知属“穷理”的功夫,诚意、正心属“正心”的功夫,穷理又是正心的基础。当个人于所经历的事事物物,皆能推求其所以然之故与当然之常规,终能豁然贯通事理之极,使自己心灵本具的万物之理,能源源本本呈现于行事之中,则对于自己的意念、行为,必能察其善恶,进而为善去恶;意念、志向因此不会再被物欲私情所牵引,则灵心本性便能主宰己身,而道德人格于是可修养完成。

  八条目有着系列开展的关系,而其中以修身为中心。格物到修身是自我修养,为立己达己的功夫;齐家以至平天下,是道德推扩,为立人达人的事业。唯其己立己达,乃能立人达人,末段明言一切以修身为本,其意义在此。

  问题与讨论

  何谓“大学”?其教育的内容、理想为何?

  (二)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①也,如恶恶臭②,如好好色③,此之谓自谦④。故君子必慎其独⑤也。小人闲居⑥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⑦,而著其善⑧;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⑨,然⑩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传》?六)

  章旨

  此释诚其意,在于慎独、不自欺。

  注释

  ①毋自欺不要自我欺骗。

  ②恶恶臭音wù è xiù,厌恶不好的气味。臭,气味。

  ③好好色音hào hǎo sè,喜爱美好的容色。

  ④自谦自我满足。谦,音qiè,通“慊”,满足。

  ⑤慎其独谓在自己独处的时候,要谨慎不随便;对于只有自己知道的心中意念,也要谨慎觉察其善恶。

  ⑥闲居日常居处。

  ⑦厌然揜其不善躲躲闪闪地掩藏自己的坏处。厌然,刻意遮掩的样子。厌,音yǎn。揜,通“掩”,掩盖。

  ⑧著其善显现自己好的一面。著,音zhù,显示。

  ⑨如见其肺肝像看见他的肺肝,犹今言看透心肝、看穿肚肠。

  ⑩然如此。指小人欲掩其恶而终不可掩,欲诈为善而卒不可诈。

  诚于中形于外内心真有什么,外表便显现出什么。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虽在独处的时候,也像有许多人看着自己,指着自己,这真是严峻可畏得很啊!严,畏敬。

  富润屋德润身财富可以增美人的屋宇,德性可以滋益人的身心。润,滋益。

  心广体胖指有德者心胸开朗,身体舒泰。胖,音pán,安舒。

  析论

  一、诚意是凡圣关

  “诚意”和“致知”是大学之道的两个基点。朱熹把二者比喻作两个关卡,致知是“梦觉关”,诚意是“善恶关”、“凡圣关”。人如果不能致知、不能自觉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不能觉察此理原本具足于自身,便会愚昧昏庸,如在梦中;相反地,能致知,便能觉,便能明白人生的目标,原在修明此具足于己的灵明德性,使自己成为君子圣贤。如果人的意志,在发动之初,即染杂了物欲私情,就无法切实地、自然地为善去恶,也就不可能向君子圣贤之路迈进了。所以“诚意”是人成为“凡”或“圣”的关键。

  二、诚意是行之始

  简单地说,格物是知之始,诚意是行之始,两者都是以心为本的。人的心灵,除了有虚明之“知”外,还有应物处事之际所生发的“意”。“知”的主要功能在识别,“意”的主要功能在行为。人心既然能知理,则应对每一次生发出来的“意”,觉察其善恶然否,其中合乎道理的就是善,不合乎道理的就是恶。而人之所以为人,正因禀有光明澄澈的本心,所以理论上,应自然地好善而厌恶。也就是说,本心要监督“意”,使“意”真实无妄地依理而发,这便是“诚其意”了。

  三、诚意在“毋自欺”

  人们往往会被物欲蒙蔽,放失本心,于是见理不明,或是明明知善而不能切实为之,明明知恶而不能切实去之。甚或伪装从善,而内则暗怀诡诈,这就是“自欺”了。从这方面谈,则“诚意”的功夫,就是要做到“毋自欺”,就像遇有恶臭,会自然地掩鼻避开;遇到美好的事物会自然欣喜一般,毫无扭曲、毫无造作的反射行为,让“意”完全地依理而发,真真实实、自自然然地为善去恶。

  说来似乎简单,真要做到如此,确实须猛下功夫去修养。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也知道不应该迟到逃课吗?但也偶尔犯了;不也知道不应该说人是非吗?但也偶尔犯了;不也知道要孝敬父母兄长吗?但也有办不到的时候;不也知道要让位给老弱妇孺吗?但也有装糊涂的时候……太多太多未切实好善去恶的例子了。然而当你如此“自欺”之时,心里会平静吗?此时有人盯着你看,尤其逼视你的双眼时,你不会感到羞愧难为情吗?那种不安的感觉,其实即来自自己内心深处的审判。而当这感知的根源(心)越清明之时,即使没有外人的指责,还是会严格地、谨慎地监督自己的。曾子说就像随时有人盯着自己,而后来人则说;“举头三尺有神明。”“诚其意”的功夫,正是如此,必须随时随地如实地对待自己的意念。盖“诚于中,形于外”,“知善而不为、知恶而不去”的自欺,是欺骗不了自己,也欺骗不了别人的。

  问题与讨论

  1“诚意”与现今口语说的“有无诚意”,意思有何不同?

  2在处事上,你内心曾否有过天人交战的经验?结果如何?请提出来与同学讨论。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