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精讲:怎么区分设问与反问
上传者:刘成|上传时间:2016-11-23|密次下载
小学语文精讲:怎么区分设问与反问
我们懂得要在生活中广泛地积累叠词、成语、谚语、歇后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通过词语搭配、词语归类提高自己运用词语的能力。
在今天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讲一个《狄更斯钓鱼》的故事:
英国著名大作家狄更斯,有次出于好奇,到一段不准钓鱼的江上去钓鱼,钓了没有多少时候就钓到十五条鱼。他高兴极了,见人就想把自己今天的高兴事说给别人听听,让别人也分享一下自己的快乐,不想,无意中向检查人员说出自己在那个地方钓鱼的事。于是,检查人员就一本正经地对狄更斯说:
“是吗?那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专门检查钓鱼的。这段江上是严禁钓鱼的。”接着,这个人掏出罚款簿,要记下名字并罚款。
狄更斯先是一愣,但马上想出对付那个检查员的话。你猜他是怎么说的呢?他说:
“那么,你知道我是谁吗?”狄更斯见陌生人有些惊讶,就说:“我是作家狄更斯。你不能罚我的款,因为虚构故事是我的职业。”
结果怎么样呢?那当然是罚不成款了。因为狄更斯已经明白地回答了那个检查人员:“我在那个地方钓鱼只不过是一个虚构的故事罢了。”这个有趣的故事里的检查人员完全可以直接说出:“我是专门检查钓鱼的。”但为了引起对方注意,故意先提问:“那你知道我是谁吗?”这样问,并非真有疑问,而是自己设置问题自己回答。狄更斯的回答也是如此,先设问:“那么,你知道我是谁吗?”同样是引起对方的注意,然后自己回答:“我是作家狄更斯。”用作者的职业特点,否定了自己原来讲的话是真的。巧妙地“逃避”了一次罚款。语言大师确实不愧为语言大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认识设问和反问。
设问就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先故意提出问题,然后回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例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这就是个设问,它先提出一个问题:“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以引起注意和思考,然后回答:“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以此来加深读者的印象。
设问与一般的疑问是不同的,它的应用比较广泛,特别是在作文的过程中经常用到。有的文章一开头就运用设问来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迫切希望了解文章的内容。有的用在文中某一段话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蟋蟀的住宅》第三自然段的开头写到:“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作者在这里用设问过渡,使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就更紧密了,也能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文章的内容。
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抒发感情,用疑问的形式来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反问句的答案包含在问句当中,不需要解答。一般来说,从肯定方面反问,结论是否定的。如:“不用心学习能取得好成绩吗?”这句话从肯定方面反问,结论是否定的,表示“不能取得好成绩”。从否定方面反问,结论是肯定的。如:“这样用功还不能取得好成绩吗?”这句话是从否定方面反问,结论应是肯定的,表示“能取得好成绩”。
运用反问,能够把自己的观点说明白,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充分。如:《海上日出》的最后一句话:“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个反问句,既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海上日出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伟大的奇观,又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色,赞颂大自然的神奇景象。
我们再从下面的两则故事中去感受反问句的作用。
第一个小故事是《晏子使楚》: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个大国,一个叫齐,一个楚。有一次齐国派他的大臣晏婴出使到楚国去。楚王很傲慢,他想当着众人的面出晏婴的丑,于是事先与手下的人商量好,设了一个圈套。
晏婴到了楚国,楚王就请晏子喝酒,酒喝得正带劲的时候,忽然楚王手下的小吏缚着一个人来见楚王,楚王就故意问那两个小吏:“这被绑的人是什么人?”那两个小吏道:“是齐国人,因为偷东西,所以把他捆来见大王,看如何发落。”楚王掉过头对晏子说:“你们齐国人大概都是善于偷东西的吧!”他想用这个方法侮辱晏子,进而侮辱齐国,以显示他的霸权地位。可是晏子却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听说过有这一个事实:桔树长在淮南,就能结出甜美丰硕的桔子,可是长到淮北,就只能结出又酸又涩的枳子。这是因为淮南淮北的水土不一样。今天,齐国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会偷东西了。莫不是楚国的‘水土’能使人学会偷东西的吗?”晏子是一个能言善辩的演说家,楚王自然不是对手,于是只好甘拜下风,说:“对不起,您是一个有学问有德行的人,我是不该跟您开这样的玩笑的,现在我反倒自讨没趣了。”
在这个故事中,晏子最后一句“莫不是楚国的‘水土’能使人学会偷东西的吗?”用的就是反问句。你们看,它作用有多大,赫赫威名的楚王,在晏子的反问下,只得哑口无言了。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莫不是楚国的‘水土’能使人学会偷东西的吗?”意思跟“楚国的‘水土’能使人学会偷东西”意思差不多,但语气却要强烈得多。因此,反问句可以用来批驳错误的论调,更有力地阐明自己的观点。
第二个是《周恩来题词》的故事:
一九四0年秋,抗日战争正处在最困难的相持阶段。可是蒋介石不但不积极抗日,反而掀起了第二次反共**,蒋介石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撤退到黄河以北,企图趁机围歼。中国共产党识破了蒋介石的反革命阴谋,但为了顾全抗日大局,同意将皖南新四军调到长江以北,同时打电报要求新四军政委项英提高警惕,防止敌人在我军调动时突然袭击。
一九四一年一月四日,新四军军部和直属部队九千多人从安徽泾县云岭出发,准备渡江北上。六日新四军到达丛山环绕的茂林地区,遭到埋伏在那里的国民党军队八万人的袭击,新四军广大战士浴血奋战,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一千多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叶挺军长去同国民党谈判时被扣留,项英被叛徒杀害。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为了揭露敌人的阴谋,战斗在重庆的周恩来指示《新华日报》写了皖南事变真相的报道和反对蒋介石命令的评论,但是这些文章被国民党顽固派的新闻检查机关开了“天窗”,周恩来同志愤慨至极,就在开“天窗”的空白处挥毫写下“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严厉谴责了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抗日。题词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
周恩来题词的最后两句“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用的也是反问。真是千钧之力,表达了何等的义愤与沉痛之情。如果不是反问句,岂能表达这样强烈的憎恨鄙视的感情。
那么,设问和反问有什么异同呢?
设问和反问都是用问句的形式表达的,都是无疑而问。设问是先问后答,反问是只问不答,但答案却包含在句子之中。设问主要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兴趣;反问主要是为加强语气,明确表达某种观点和思想感情。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题八
- 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永远的蝴蝶
- 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我喜欢的名人
- 普通话朗读美文:我喜欢的节日——春节
- 普通话朗读美文:美食杂谈
- 普通话朗读美文|《笑》——冰心
- 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人类的知识宝库—图书馆》
-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题九
- 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小谈个人修养
-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题三
-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普通话难点指导一
- 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中国宝岛台湾》
- 普通话朗读美文|我向往的地方—云南丽江
- 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中国的牛》
- 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 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灯是第二个月亮
- 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哦,大海》
- 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死海不死
- 普通话考试朗读材料:我喜爱的书刊——《女友》
- 2014教师资格考试普通话朗读方法
-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普通话难点指导二
- 普通话朗读美文|《秋夜》—巴金
-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题六
- 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老屋
-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题四
- 普通话朗读美文:谈谈见义勇为
-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题十三
-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题十五
- 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环保是一种时尚
- 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雨中登泰山
网友关注视频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 小学英语单词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精品推荐
-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模块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答案)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分类导航
- 互联网
- 电脑基础知识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 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
- .NET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Java
- SEO
- C/C++资料
- linux/Unix相关
- 手机开发
- UML理论/建模
- 并行计算/云计算
- 嵌入式开发
- windows相关
- 软件工程
- 管理信息系统
- 开发文档
- 图形图像
- 网络与通信
- 网络信息安全
- 电子支付
- Labview
- matlab
- 网络资源
- Python
- Delphi/Perl
- 评测
- Flash/Flex
- CSS/Script
- 计算机原理
- PHP资料
- 数据挖掘与模式识别
- Web服务
- 数据库
- Visual Basic
- 电子商务
- 服务器
- 搜索引擎优化
- 存储
- 架构
- 行业软件
- 人工智能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多媒体
- 软件测试
- 计算机硬件与维护
- 网站策划/UE
- 网页设计/UI
- 网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