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上传者:郭伟斌|上传时间:2017-06-01|密次下载
农村学校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I
目 录
序 言........................................................................................................................................... 1
一、研究综述 ........................................................................................................................... 2
(一)相关概念界定 .......................................................................................................... 2
1.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 ................................................................................................... 2
2.学困生 .............................................................................................................................. 2
(二)有关学困生学习的国内外研究 .......................................................................... 2
1.国外研究........................................................................................................... 2
2.国内研究 ......................................................................................................................... 3
二、农村小学中年级学困生的现状、类型及心理特征 ................................ 5
(一)学困生的现状 .......................................................................................................... 5
(二)学困生的类型 .......................................................................................................... 6
1.基础型——基础薄弱 ................................................................................................... 6
2.情感型——兴趣偏移 ................................................................................................... 7
3.懒惰型——动力不足 ................................................................................................... 7
(三)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 7
1.性格不成熟 ..................................................................................................................... 7
2.知觉速度慢 ..................................................................................................................... 8
3.人格发展不适 ................................................................................................................ 8
4.个性倾向力度不够 ....................................................................................................... 8
三、农村小学中年级学困生的成因 ........................................................................... 9
(一)学习者自身的原因 .............................................................................................. 10
1.“双基”的缺失 .......................................................................................................... 10
2.学无动力,学无方法 ................................................................................................. 11
3.个人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 ................................................................................... 12
4.不正确的成就归因,自卑感强 ............................................................................... 12
5.学习主动性不高 .......................................................................................................... 12
(二)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 13
II
1.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 13
2.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落后 ................................................................................... 14
3.师生关系难融 .............................................................................................................. 14
4.家校联系的误区 .......................................................................................................... 15
(三)家庭方面的原因 ................................................................................................... 17
1.家庭教育环境不良 ..................................................................................................... 17
2.父母教育思想不正确 ................................................................................................. 17
(四)社会环境的原因 ................................................................................................... 18
1.新鲜事物的刺激 .......................................................................................................... 18
2.计算机网络的影响 ..................................................................................................... 18
四、农村小学中年级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 19
(一)改变自我意识的结构 .......................................................................................... 19
1.认清自己,树立信心 ................................................................................................. 19
2.积极参与,努力配合 ................................................................................................. 20
(二)改变学校教育教学方式 ..................................................................................... 20
1.更新理念,实施个别教育 ........................................................................................ 20
2.转变方式,提升课堂教学魅力 ............................................................................... 21
3.给予真爱,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 22
4.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 22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 23
1.改善环境,注重熏陶 ................................................................................................. 23
2.树立榜样,导之以行 ................................................................................................. 23
3.主动联系,择机而教 ................................................................................................. 23
(四)净化并利用身边的社会环境 ............................................................................ 24
1.改善学校周边环境,利用校外资源 ..................................................................... 24
2.发挥网络、电视机的积极作用 ............................................................................... 24 结 语......................................................................................................................................... 25
III
序 言
21世纪的人才必须是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目前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都关注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当前,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实行的素质教育改革,正是站在新时期的高度,对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的一次深刻的创新改革。
素质教育自实施以来,硕果累累,但我们也毋须讳言,基础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小学教育阶段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发展阶段,它对促进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由于缺乏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差、学习方法不当等多方因素影响而造成知识结构零散无序,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越来越大,也就变成了我们所谓的“学困生”。“学困生”在小学阶段早已存在,尤其是中年级和高年级较多,同时,农村小学的“学困生”人数比城市小学的要多,这是由多方因素造成的。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就是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都能健康有序地发展自己,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就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工作,教育者必须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对“学困生”进行转化,让学困生早日摆脱学困,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我国,农村学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绝大部分,研究并转化农村学困生,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积极培养和发展“学困生”的主动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活泼的发展。
因此,对苏北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转化,做到正确认识了解学困生,达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真正和谐统一,努力提高农村教育整体质量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对高邮市部分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包括高邮市汉留中心小学、高邮市汉留小学、高邮市沙堰小学,这三所小学都是乡镇农村学校,在学校规模、师资、学生生源、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旗鼓相当,且落后于市级小学。通过对这三所小学的学困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农村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1
一、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
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是指生活在农村,并在农村小学就读的三、四年级的学生,一般为年龄在10-11岁的儿童。农村学生所具备的认知特点即为农村小学所具备的认知特点,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中年级的学生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各方面都带有不稳定性,易改变。
2.学困生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智力和感官均正常,但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学习效率低下,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学习成绩低于所属单位的平均值,且不能达到课标要求的学生。
“学困生”是个相对概念,他们的智力和感官正常只是学习成绩处于暂时落后的状态;他们是与同龄同班级的其他成员相比较而言的;是相对少数的人群。
对于上述界定,虽然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中心,似乎违反了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以学习能力代替学科考试成绩”的原则,但是这样界定符合我国农村教育的实情,且具有可操作性。在调查过程中,笔者根据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成绩抽取一些学生,这些学生是主课平均成绩在全班末尾10%以内、没有明显的疾病、班主任对其评价是“后进生”,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90份,其中有效问卷80份。
(二)有关学困生学习的国内外研究
1.国外研究
在国外,学困生研究的历史较长,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分别从学习技能、心理特点等方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基本上着重成因分析、学困生的类型及教学方式的研究。国外最早研究“学困生”这一问题的专家是摩根,这一研究源于他在 2
工作中发现的“词盲”现象,①自他发现这一现象并从医学角度确定“学习困难”的概念以来,有关学习困难的研究一直受到教育界、心理学界及医学界的关注。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以美国和前苏联为主。
美国最早提出“学习困难”(Learning Disabilities)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研究者H.Thelander.J.Phelps和E.Kirk在1958年第53卷的《儿童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题为《与轻微脑损伤有关的学习困难》的论文中第一次出现,认为引起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医学上的缺陷或受损。经后人努力,“学习困难”为大众所广泛接受,同时,对“学困生”又有了新的定义,用来标示那些智力正常而学业成绩长期滞后的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对学习困难研究的具有奠基性的学者,他提出了“难教儿童”这一概念,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一书中他描述了“难教儿童是些什么样的孩子”;分析了“他们为什么变成了难教儿童”等问题,并将造成难教儿童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这三方面的不良影响。另外,他还指出难教并不等于不可教,难教儿童是可以转化的。在如何转化“难教儿童”这个问题上,他提出“重要的是要有有经验的、懂得儿童心理世界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对此问题的探讨为苏联②
其他研究者奠定了基础,此后,研究者大多使用“后进生”这一概念,认为学习困难是由许多“后进”现象的积累和融合的结果,如果教师能找出症结,对症下药,就可以实现转化。此外,前苏联教育界常把“学困生”叫做“学业不良学生”,是指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巴班斯基认为学业不良是界定差生的依据,对造成学业不良原因进行的分类,认为普遍原因(内部、外部、综合)是造成学业不良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变差生的途径。
国外的研究都重视“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但是更加侧重的是理论研究。
2.国内研究
在国内,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重视对“学困生”的研究,真正引起重视是在1978年以后。“学困生”在国内的研究中,不同时期、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称呼,比如研究者提出了“差生”、“后进生”、“学习困难学生”等称谓,并对其概念作了大体上的界定。对学困生的不同称呼,反映着教育工作者不同的教育理念。国内曾把一些不尽人意不如①
② 俞国良.美国学者的差生问题研究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1995:11. 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34.
3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 揭!慈禧太后不为人齿的私生活
- 时态专项练习三答案
- 医院PDCA循环法在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管理效果研究,
- 新课标人教版第八册语文小英雄雨来优秀课件下载Word
- 简洁清爽开题报告Word模板
- 时态专项练习一答案
- 口腔医疗行业产业链市场调查研究分析报告
-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研究
- 2018版 第7章 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Word
- 《2016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详细报告》
- 分厂(部门)问题排查、清单整改工作考核细则
- 最有气质的鸡年素材鸡年模板Word
- 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在肥胖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 三年级语文下册_水上飞机课件_苏教版Word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临床应用_刘忠虎
- 露营插图套装Word
- 九种夫妻满意的性生活方式
- 在学习化妆之前,如何挑选优秀的化妆学校
- 语文园地四Word
- 学化妆速成班哪家好
- 营销手段OKCT竞争四步法Word
- 农具Word
- 中班社会_美丽的春天Word
- Word年终总结模板(超漂亮)
- 国内葡萄酒红酒产品消费市场调查研究分析报告
- VR+教育市场潜力大 选择千锋先人一步
- 怎样选择合适的影楼化妆培训学校
- 职业环境与健康Word
- 鹿岐小学2016家长会Word
- 顶管施工技术应用Word
网友关注视频
-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精品推荐
-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模块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答案)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分类导航
- 互联网
- 电脑基础知识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 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
- .NET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Java
- SEO
- C/C++资料
- linux/Unix相关
- 手机开发
- UML理论/建模
- 并行计算/云计算
- 嵌入式开发
- windows相关
- 软件工程
- 管理信息系统
- 开发文档
- 图形图像
- 网络与通信
- 网络信息安全
- 电子支付
- Labview
- matlab
- 网络资源
- Python
- Delphi/Perl
- 评测
- Flash/Flex
- CSS/Script
- 计算机原理
- PHP资料
- 数据挖掘与模式识别
- Web服务
- 数据库
- Visual Basic
- 电子商务
- 服务器
- 搜索引擎优化
- 存储
- 架构
- 行业软件
- 人工智能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多媒体
- 软件测试
- 计算机硬件与维护
- 网站策划/UE
- 网页设计/UI
- 网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