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教学研究> 教学案例/设计> 王崧舟《鱼游到了纸上》课堂实录

王崧舟《鱼游到了纸上》课堂实录

上传者:唐松洁
|
上传时间:2017-06-04
|
次下载

王崧舟《鱼游到了纸上》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学生课前唱歌、背诵古诗。

  师:孩子们好!

  生:老师好!

  师:真机灵。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

  师:好的,那咱们就上课。

  师:上课。孩子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今天咱们要学一篇新的课文。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准备,看谁的眼睛放光。一,二,齐——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不错,再来一遍。听一听,谁不仅用嘴巴在读,而且也用眼睛在读。预备,起——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真好。(稍停)回忆一下,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特别是读到这个“游”,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生: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

  师:噢!你的小脑瓜里边儿挂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用一个词儿来概括你的感受的话,那就是——

  生:疑问。

  师:疑问。好的,这是他的感受。来,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恩,这个问号还不小。这是他的感受,啊!你的感受呢?

  指名一个女生。

  生:谁把鱼游到了纸上?

  师:什么叫谁把鱼游到了纸上?这个话怎么听了那么别扭?不,你的意思我明白。你的意思是:谁那么淘气,把鱼扔到了纸上去了是不是?

  生:恩!

  师:哦!那么,如果用一个词儿来概括你内心的最大感受的话,那就是——

  生:迷惑不解。

  师:迷惑不解。好的,来,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题目。开始!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再来一遍,迷惑不解!

  生再读课题。

  师:真好,这是她的感受。还有不一样的感受吗?

  生:鱼游到纸上干什么?

  师:恩!

  再指名。

  生考虑。

  师:能不能不提问题,就说你内心最大的感受呢?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的时候。

  生:很奇怪!

  师:奇怪,这是最真实的感受。当时,王老师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感觉到很奇怪。看来,咱们是英雄所见——

  生:略同。

  师:略同。哈哈,你就带着这种感受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生(奇怪地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对啦,就是这种感觉。你们有这种感觉吗?

  生:有。

  师:好的,把这种最原始,最真切的感觉读出来。来,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题目。预备!一、二,开始!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真好!

  师:诶?我就纳了闷儿了。(师表现出不解状)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题目,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游”字,竟然让我们那么多的同学挂上了那么多的问号,产生了那么多的疑惑,感觉是如此的奇怪。是吧? 生:是。

  师:为什么啊?

  生想。

  师:打开课本儿。

  生打开书本。

  师:两个要求。听清楚,啊!第一个要求,自由朗读这篇课文儿。注意!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这是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要求,找一找,就在咱们这篇课文当中,有多少句,带有“游”字的句子。把这些带有“游”字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明白两个要求了吗?

  生:明白!

  师:好的,自由朗读,开始!

  生开始自由读课文。

  (进行三分多钟时)

  师:给大家一个温馨提示,别忘了第二个要求。

  生开始用笔划有关句子。

  师:好的,停笔!抬头!挺胸!

  师:已经找到了带“游”的句子的,举手。

  生举手。

  师:都找到了。我们来听一听。

  指名一个学生。

  师:你找到了哪些句子?来,读给大家听。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的这句,找到有“游”的句子——“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着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师:好的。第一句,“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第二句,谁找到了?

  看学生。

  师:你来!话筒。

  生:我从第四自然段——“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恩,没错儿。第二句。第三句——

  师:你来!

  生:第三句我从第六节找到了。(师示意生拿好话筒)“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

  师:再读!

  生:“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

  师:还没读完呢!

  生: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师:诶!没错!第三句。第四句——

  (再指名学生读)

  生:我从第七自然段找到了——“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恩,才念了半句。

  生发现。

  师:知道错啦?啊!听一听,他究竟知不知道。

  生:“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听得出,他的朗读,也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

  生笑。

  师:第五句!第五句!诶,请你——

  生:我在第八自然段找到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就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师:多读了一句!多读了一句!

  生不解。

  师:听明白老师的话吗?我说你刚才多读了一句。

  生:“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师:没错,就是这一句。但是,这一句你能找到,老师还得夸夸你。什么原因?这一句,一般的人找不到。

  生笑。

  师:你们都找到啦?

  生:找到了!

  师:诶,你们都不一般!

  生又笑。

  师:第六句!第六句!啊,请你——

  生:我从十三自然段找到了——“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了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师:没错,第六句!还有吗?

  师:还有,还有最后一句,是吗?来,我起头,你们一起读,准备!“他笑了,笑得那么甜,”读—— 生:“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师:整整七个带“游”的句子,全部找到的,举手!

  生举手,师环视。

  师:好家伙,就俩同学没全部找到。厉害!把手放下。是的,这七个带“游”的句子,从文章的开头,一直游到了文章的——

  生:末尾!(也有生答:结尾!)

  师:结尾!

  师:这七个带“游”的句子啊,有的很短,一读就通,不难。有的比较长,有点儿难读,读个三遍五遍不见得能够把它读顺口。怎么样?找到其中的一两句,自个儿认为读不通的,读不顺口的,把它找出来。反反复复地读上几遍,感觉自己读顺口了才停止。好吗?

  生:好!

  师:开始!

  生自由读句子。

  师:好的!好的!觉得自个儿已经读顺口的,举手!

  生举手。

  师:那么快?我有点儿不太相信。要不咱们来试一试,行吗?

  生:行!

  师:谁来读第一个带“游”的句子?

  指名一生。

  师:好的,你来,第一个。不着急啊!第二句谁来?

  指名一生。

  师:第三句!谁来?

  指名一生。

  师:第四句,哪位?请你。

  指名一生。

  师:第五句,请你?

  指名一生。

  师:第六句,请你!

  指名一生。

  师:第七句,要不咱们一块儿读,好不好?

  生:好!

  师:好,来。我把话筒先给你。(将话筒递给第一个读的孩子。略停)还不着急,我还有要求。各位都听清楚要求。这样,我想办法,把你们要读的七个带“游”的句子,都串起来。但是你得注意听,我说着说着,你就得注意,马上跟上去,看谁的耳朵最尖。这是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要求,你读完之后,迅速地把话筒递给第二位同学。别忘了,两个要求。底下的同学干什么?

  生齐答:听!

  师:再加一个字,倾听!对了,准备好了吗?(接着对第一个读的孩子说)你是第一个,跟你说,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如果你接读成功了,一半成功了;如果你接读不成功,糟糕!咱们得重新再来。有信心吗?

  生:有!

  师:有!把话筒拿起来。

  (生正准备读)

  师:恩?不着急,我叫你别慌叫你不着急,你看,我还没开口呢!咱们就开始,啊!

  师:西湖啊,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

  生(接读):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师:啊!真好!就在茶室的后院儿,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接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恩!有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晚了一些,当后来到了茶室的后院的时候,突然,我的耳边传来一声惊叫——

  生(接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生(接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议论着,赞叹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

  生(接读):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师:真没想到,这位画技如此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聋哑人。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学好画,他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看鱼,常常一看就是一整天,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接着跟读的孩子忘了继续跟读下去。)

  师:她也忘了。(全场笑)她也到了忘我的境界了。(又笑)读下去!

  生(接读):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师:谁说的?(稍停)我用笔告诉他,那位小女孩儿对他的赞叹。再读——

  生: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师:恩!没错!他笑了,笑得那么甜——

  生(齐接读):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师:请坐!(稍停)他笑了,笑得那么甜。是吗?(生点头)孩子们,他为什么笑了?(生思考)而且笑得那么甜?

  师(轻声问):为什么?

  示意一个学生。

  师:你说呢?他为什么笑了?

  生:因为他被人夸奖了之后心里暖洋洋的。

  师:暖洋洋的,啊!来,你站起来。谁夸奖了他?

  生:是我,文中的“我”。

  师:谁?你别坐下去,我还有话要问你呢。谁夸奖了他?

  生:文中的“我”。

  师:谁第一个夸奖了他?

  生:那个小女孩。

  师:小女孩怎么夸他的?

  生:说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

  师:你能读一读小女孩的原话吗?(对大家说)瞧!费劲儿的。

  生: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没错!请坐!咱们一起读,一、二,齐——

  生(齐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恩,是这个句子吧?

  生答是。

  师:把课文儿放下。看大屏幕,能看清楚吗?(生答能)

  (出示句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好的,咱们一起,再来夸一夸。那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生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你就在金鱼缸边儿,你的耳边突然传来这么一声惊叫,请问,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生思考,指名一生。

  生:当她尖叫起来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凑到金鱼缸边去看看,去看看金鱼到底怎么游到纸上来。 师:那么多围观的人,你是凑不过去的,你得——

  和那个学生一起说:挤过去!

  师:好的,这是你的第一反应。

  (转向另一个学生)

  师:孩子,你的第一反应呢?

  生: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头转向那个女孩子。

  师:转过去就够了吗?你看不见,所以你也得——

  生:挤过去。

  师:看个——

  生:明白。

  师:对啦,这是他的第一反应。

  (又转向另一个学生)

  师:诶?你的第一反应呢?

  生: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既然我挤不进去的话,我就会问那个女孩,为什么这么夸他。

  师:你也扯着嗓子,问上一句,是吧?

  生:恩!

  师(满脸怀疑的表情喊):你骗谁呢?(生笑)这是她的第一反应。好的!(对另一个男孩)你的第一反应呢?

  生: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看那个女孩是说谁,要是那个青年那,我会觉得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观察得很仔细。

  师(紧接着):什么叫理所当然的?这是你现在,我跟你说。当初的第一反应你绝对不会认为理所当然。 生:想挤过去。

  师:对!这可不是我说的,是你说的啊!(生笑)

  师:好的。我们都来做做第一反应。谁来读?(稍停)要求是,让所有的同学听了你这一声喊叫之后,迅速地做出第一反应。谁来?

  指名一生。

  师:好的,看看你行不行啊!不着急啊,我下令,各位都做好准备。现在你们就在玉泉的茶室的后院的金鱼的缸边。(笑)

  师(模拟场景):突然,你们的耳边传来一声惊——叫——

  生: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生没反应过来)

  师:反应啊!(哄笑)刚刚你们说的要怎么样?(生自由答)要怎么样?要怎么样?你看这,都坐着干吗?这是第一反应吗?再来,再来再来再来!注意啊注意,准备!画鱼的人在这儿,小女孩儿在这儿。你们的耳边传来一声惊奇的喊叫——

  生: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哇!过去啊过去!(示意学生往那边挤)哎呀,叫你们过去都不过去。太老实了。都平时管的!(全场笑)请坐!

  师:有感觉吗?

  生:有!

  师:有感觉吗?

  生:有!

  师: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准备!突然,你的耳边传来这样一声惊叫——

  生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都想挤过去看一看,看个明白,看个究竟。鱼怎么可能游到纸上去的呢?是吗?(生答是)假如那小女孩说的不是这话,而是这话——哟,金鱼画到了他的纸上去了!请问各位,还会有刚才这样的反应吗?

  (生纷纷说不会,指名一生)

  生:应该是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那游,鱼是不可能游到纸上,她肯定很惊奇,会凑过去看,可是画到他的纸上,肯定他是在画金鱼。

  师:有什么呀?画金鱼,不就是画金鱼嘛!是的,你还会有那样的反应吗?

  (指名另一生)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第一句是游,别人会感觉到鱼不可能游到纸上。(师忙说对)太不可思议了!

  师:好一个太不可思议了。

  生(接着说):第二句是画,画他们肯定不会这样子想,鱼肯定会被画到纸上的。

  师:对啦,手都放下。我知道,你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是不是?但是,小女孩却是这样喊的——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去啦!孩子们,你们听到这一句话的时候,你的脑海里边儿会浮现出金鱼的哪些画面呢?

  生:金鱼在纸上吐泡泡。

  师:活啦!开始吐泡泡了!

  生:金鱼一跳跳到那个纸上去了。

  师:更活了,都会跳了。

  生:金鱼在没有水的纸上挣扎着,纸都被给水淋湿了。

  师:哦,想象够奇特的。总而言之,金鱼也活了。

  生:金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

  师:好一个自由自在!是的,你们看到的种种画面,最后都汇成了这样一句话,(指大屏幕)读—— 生: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把你的喊叫声传入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边儿去,再来,读——

  生(高声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师:那位青年,是怎么画鱼的呢?默读课文儿。(稍停)默读课文,把青年怎么画鱼的段落,找出来。 (生默读)

  师:找到的,举手!(生举手)好!都找到了,啊!(指名一生)来,读一读,青年是怎么画鱼的,其他同学注意听。

  生: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是这一句吗?

  生齐:是!

  师:是吗?

  生齐:是!

  师:谁还有补充?(稍停,指名一生)你说!

  生: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师:没错!(稍停)看,是这句吗?

  (示大屏幕)

  生齐:是!

  师:来!我们一起读!把课文儿放下!把课文儿放下!把课文儿放下!对,孩子,把课文儿放下,把脚也放下!诶,没错!一边读,一边用心地感受,看青年画画,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准备!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一、二,开始!

  生齐: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恩!看青年画鱼,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特别深?(指名一生)你来说!

  生:我是从“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恩,说!

  生:因为他把金鱼的每个部位都一丝不苟地画下来,还把金鱼画得像真的一样。

  师:恩!听出来了!青年画鱼那一丝不苟的劲儿给你留下的印象特别深,是吗?(生点头)好!(指名另一生)诶,你呢?

  生: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分都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我从那静静地画画,我感觉到了那位青年心跟这个画融在了一起了。

  师:哟,厉害!你们有谁也像她一样,留意过“静静”?还有谁?(指名一生)你说!

  生:我觉得“静静地”这个词,让我感觉到这个青年在画画的时候很心平气和,很认真。

  师:心平气和,认真!有眼光!能从“静静地”后面,读出!读出——心平气和,厉害!佩服! 生:我从“静静”这个词语感到,他画画画得到了忘我的境界。

  师:噢!“静静”后面还有忘我,这是一种境界,好!(问另一生)你呢?

  生:在这个女孩讲这句话的时候,说明有非常多的人在看,所以他四周是非常吵的。但是他还是在静静地画画,没有被周围的声音而影响到。

  师:好眼光!是的,跟环境一联系,跟环境一对比,才能够让我们感觉到,他是静静的。把手放下!有人说静静就是心平气和,有人说静静就是忘我,有人说静静就是不顾周围人,不作出任何反应。是这样吗?(看生,再问)是这样吗?来,把手放下。闭上眼睛,我们再去静静地看看,青年是怎么画鱼的。一边静静地看,一边静静地体味;一边静静地体味,一边静静地想象。好,青年开始画鱼了——

  (师范读大屏幕上的句子)

  师:看到了吗?看到的举手!

  (生举手)

  师:你看到青年在画什么?

  生:画金鱼!

  师:画金鱼的什么?

  生:动态!

  师:动态,没错!谁看到过金鱼的哪些动态?说说!

  生:我看到过金鱼吐泡泡!

  师:吐泡泡,好的,这是一种动态,来,站着!站着啊!还有不一样的动态吗?还有吗?(指名另一生)来,说说!

  生:我看到金鱼在纸上甩尾巴!

  师:噢!甩尾巴!这是一个动态。好的,站着!站着!吹泡泡,甩尾巴,谁还看到了不一样的动态?(问一生)诶!你看到的金鱼的动态是——

  生:金鱼在吃东西。

  师:吃东西,好的。来!你也爱吃零食。好的,你也站着啊!站着站着,把手都放下!我估计还会有不一样的动态,是吧?好,来,大家注意看!现在,让我们先去看一看,青年是怎么画金鱼吹泡泡的。(对回答“吹泡泡”的学生说)请你画!会画吗?(生点头)会不会?对着话筒说,会不会?实话实说,会不会?

  生:会!

  师:会!你怎么画?

  生:我,我先慢慢地画出圆圈,在金鱼的嘴巴旁边。

  师:瞧,她以为我让她真画金鱼呢!不是,不为难你啊!咱们是语文课,不是美术课,咱们不画金鱼。但是,咱们还画,用什么画?用你的朗读来画。很简单,王老师教你一招。你呢,把“金鱼的动态”,看到这地方了吗?在“金鱼的动态”,在“动态”之前加上“吹泡泡”就成了。那金鱼就画出来了。明白吗?把整个句子读一遍,读到“金鱼的动态”的时候,把“吹泡泡”这个词儿填进去。好!明白了吧?(生点头明白)

  师:大家注意看,看青年是怎么画金鱼吹泡泡的动态的。(对那个学生说)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

  生: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吹泡泡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画成了。诶,我想问你一下,当你在画金鱼吹泡泡的时候,你还需不需要走到金鱼缸边,在金鱼的面前看看它是怎么吐泡泡的啊?

  生:需要!

  师:还需要吗?还需要吗?

  生:不需要!

  师:不需要!为什么?

  生:因为金鱼已经游到我的心里了。

  师:好。金鱼吐泡泡的那个样儿那个动态,已经游到了你的——

  生:心里。

  师:好,请坐!继续画画。(对回答“甩尾巴”的学生说)来,给你了,你画什么?

  生:金鱼甩尾巴!

  师:甩尾巴。好的,我们再注意看,预备,开始!

  生: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甩尾巴的金鱼。

  师:很快地画出金鱼——

  师生:金鱼甩尾巴的动态。

  师:再来!

  生:很快地画出金鱼甩尾巴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画成了。那么我想问你一下,当你在画金鱼甩尾巴的动态的时候,你还需不需要走到金鱼缸边去看看金鱼是怎么在甩尾巴的?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已经记住金鱼甩尾巴的样子。

  师:你把它记到哪儿了?

  生:心上。

  师:好的,请坐!(对回答“吃东西”的学生说)该你画了,你画什么?

  生:我画金鱼吃东西!

  师:开始!

  生: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吃东西的金鱼,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画得太好了!请问青年,当你在画金鱼吃东西的动态的时候,你还需不需要再走过去,走到金鱼缸边,去看看金鱼们是怎么在吃东西的?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金鱼吃东西的样子已经刻在我的心里了。

  师:好一个“刻”字。请坐!是的,同学们!当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鱼的时候,他的心里只有谁? 生齐:金——鱼——。

  师:当青年在静静地画鱼的时候,他的心里装着的又是谁?

  生齐:金鱼。

  师:当青年在静静地画鱼的时候,他的心里刻着的又是谁?

  生齐:金鱼。

  师:他的心里记着的又是谁?

  生齐:金鱼。

  师: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他的心里只有——

  生:金鱼!

  师:这叫什么?这叫——静!

  (板书:静)

  师:一心不乱的静!胸有成鱼的静!来,让我们再一次去看一看,青年静静地画鱼。(配乐)开始吧!(师领)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齐——

  生看大屏幕齐读。

  师:是的。孩子们,正是青年这样静静地画画,才让那个小女孩发出这样的惊叹,读——

  生齐:鱼游到了纸上!

  师:正是那位青年这样静静地画画,让每一个围观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深深的感受——

  生齐:鱼游到了纸上!

  师:下课!

  第二课时

  师:第二节课我们开始了啊,休息好了吗?

  生:休息好了!

  师:累不累?

  生:不累!

  师:烦不烦?

  生:不烦!

  师:苦不苦?

  生:不苦!

  师:上不上课?

  生:上课!

  师:咱们就上课。上课!

  师:孩子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师: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

  (指课题)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鱼是怎么游到纸上的呢?我们来做一道题目。要求是在括号里填上课文当中出现的新词,拿出笔记本静静地默写,只要写这四个新词就可以了。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学生做题目时间)

  师:好的,写完的举手。好,我们再静静地等待片刻。好的,把笔放下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特别留意括号里面你所填写的词语。准备——他有时恭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一,二,齐!

  生(朗读):他有时恭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象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得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没想到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聋哑人 师:好,自己修改。

  (学生修改)

  师:改好的举手。把手放下。改後以后全对的,把手放下。改好以后全对的把手放下。你还没全对?好的,吓我一跳,好的,把手放下!来!鱼是怎么游到纸上去的?原来那位青年是这样画鱼的。你来读。 (指定一位学生)

  生:他有时恭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象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得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没想到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聋哑人。

  师:“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再读,读!

  生: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聋哑人。

  师:好的。同学们,当你看了那位青年静静地画鱼,当你听到了小女孩这样的惊叹,当你知道他的画技如此高超,而且竟是一个聋哑人的时候,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假如我就是那位聋哑青年。现在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我。

  生:那位小女孩这样夸奖你,难道你听不到吗?

  生:我想问你是怎么变成聋哑人的?

  生:我想问你为什么画得这么好?

  生:我想问你是个聋哑人,为什么还会把鱼画的栩栩如生?

  生:我想问那位青年,你既然是格聋哑人,平时每个残疾人都会对生活失去信心,但你为什么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反而更努力地画画?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刚才你们一次又一次问我的时候,我有没有反应?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因为你是聋哑人。

  师:没错!因为我是聋哑人,我急呢,我想说但是我说不出来,我想写但是我找不到笔。我是聋哑人吗?

  生:是!

  师:不是!我可听得明白听得清楚着呢。其实啊,你们提了那么多问题,除了这位问我你怎么会是聋哑人呢?我就是聋哑人嘛,你问我干吗呢?除了那位说其他聋哑人都会灰心丧气,那倒不一定!其他同学问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问题。想知道吗?

  生:想!

  师:想知道吗?

  生:想!

  师:这个问题是——如此高超的画技,他是怎么练出来的?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默读课文,仔细地找一找在课文的哪些字里行间写着这位聋哑青年是怎么练如此高超的画技的。找到一点,标上一,找到两点标上二,如果有四点五点,那就继续往上标。

  (学生默读课文)

  师:好的,请停下。先调查一下,找到一点的请举手,找到两点的举手,找到三点的举手,厉害。有四点的吗?不会有五点的吧?有没有?找到五点的举手,有一位。好的,我们来听一听。这样的,我们来听一听。好的!来,这样,你不是找到五点吗?你先把你找到的第一点读给大家听,好我们来听一听,他找的跟你是否一样。来,读吧!

  生: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第一点,各位找到的举手。好家伙,基本找到了。是这个句子吧?来!一起读一读。准备,一二,齐!

  生(齐):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师:仔细地找,认真地画,画出之后还可以标上1、2、3、4的序号。

  (生开始动笔画句子)

  师:大多数同学都已经画好,带“游”的句子多不多?

  生:(齐)多!

  师:谁来读第一个“游”字句?

  生1:(朗读)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师:读得又对又好,一个精彩的开头。第二句,谁来读?

  生2:(朗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好!读得字正腔圆。第三句在哪儿?

  生3:(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师:还有“游”字句吗?

  生4:(朗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已经是第四句了,第五句在哪儿呢?

  生5:(朗读)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师:你读得真叫仔细!为什么?因为,这一句中的“游”和“鱼”是紧紧地纠缠在一起的。还有别的“游”字句吗?

  生6:(朗读)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师:好的,已经是第六句了。还有吗?

  生:有。

  师:应该是最后一句了。来,咱们一起读!

  生:(齐读)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师:多少个带“游”的句子啊?

  生:七个。

  师:整整七个。从文章的开头一直游到了文章的——

  生:结尾。

  师:是的!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七个带“游”的句子,把它们读顺口、读流利,读出各自不同的味道来。

  (生自由读,师巡视)

  师:好,虽然都是带“游”的句子,但是,如果你仔细读、用心读,你是能够体会出它们各自不同的味道的。(指名6个同学起立,要求他们依次朗读前六个“游”字句,每人只读一句。第七句要求全班齐读)怎么读呢?我读旁白,你们接着我的旁白读出每个“游”字句的味道来。

  师:好!现在开始。(朗读)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

  生1:(接读)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师:味道出来了,就这么读。(朗读)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2:(接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师:(朗读)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突然,我的耳边传来一声惊叫—— 生3:(接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15年河北省石家庄十八县(市、区)部分重点中学基础联考物理试题(扫描版)带答案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16)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27)
2015年河北省石家庄十八县(市、区)部分重点中学基础联考政治试题(扫描版)带答案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23)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30)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27)
陕西省2015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试题思想品德二讲解版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21)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17)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21)
2014年河南中招理化生实验考试试卷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21)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25)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15)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19)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16)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28)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16)
2014中考数学模拟套卷(十二)A3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17)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20)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28)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21)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26)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20)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19)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28)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30)
2015最新人教版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19)

网友关注视频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