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工程科技> 能源/化工>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

上传者:刘信声
|
上传时间:2017-06-05
|
次下载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

  主要内容

  一温度标准和测量方法

  二 接触式温度三 非接触式温度 四 温度仪表安装要求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1

  一 温度标准和测量方法1.1 温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温度的宏观概念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当两个物体 互为热平衡时其温度相等。温度的微观概念是大量分 子运动的平均强度的表示。分子运动愈激烈,其温度 表现越高。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2

  温标及其传递用来度量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温标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 (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摄 氏温标、华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和国际温标等。 摄氏温标 在标准大气压下,纯水冰点为0摄氏度,沸点为100摄 氏度,中间等分成100格,每格1摄氏度,符号为℃。 华氏温标 将纯水的冰点规定为 32度,沸点为 212度,中间等分 成180格,每格1华氏度,符号为℉。

  t C

  5 (t F 32 ) 9

  热力学温标 热力学温标又称开氏温标,或绝对温标,其单位为 开尔文(符号为K)。它是与测温物质的物理性质无关的一种温标, 已被采纳为国际统一的基本温标。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3

  国际温标 在1990年的国际温标中指出,热力学温度是基本物理量。并定义 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为273.16K。 在ITS90中同时使用国际开尔文温度(符号为T90)和国际摄氏温 度(符号为t90 ),其关系为

  t90 = T90 -273.15 式中:T90的单位为开尔文(K); t90的单位为摄氏度(℃)。为了保持温度量值的统一,并与国际实用温标相一致,测温仪器 应定期按规定进行检定,我国温度的最高基准由中国计量科学院 保存。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4

  几种温标的对比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5

  1.2 温度的测量方法温度测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测量。 接触式测温元件直接与被测对象相接触,两者之间进行充分的热交 换达到热平衡,这时,感温元件的某一物理参数的量值就代表了被 测对象的温度值。 接触式测温直观可靠。但因测温元件与被测介质 之间的热交换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热平衡,所以存在测温的延 迟现象;受耐高温材料的限制,不能应用于很高的温度测量。感温 元件会影响被测温度场的分布,接触不良等也会带来测量误差。另 外,腐蚀性介质对感温元件的性能和寿命会产生不利影响。

  非接触测温通过辐射进行热交换,可避免接触测温法的缺点,具有 较高的测温上限。此外,非接触测温法热惯性小,便于测量运动物 体的温度和快速变化的温度。但受到物体的发射率、测量距离、烟 尘和水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其测量误差较大。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6

  接触式与非接触式测温方法及其特点测量方式 仪表名称 双金属 温度计 压力式 温度计 测温原理 固体热膨胀

  变形 量随温度变化 气(汽)体、液体 在定容条件下, 压力随温度变化 液体热膨胀体积 量随温度变化 金属或半导体电 阻值随温度变化 热电效应 精度范围 1~2.5 特点 结构简单,指示清楚,读数方 便;精度较低,不能远传 结构简单可靠,可较远距离传 输精度较低,受环境温度 影响较大 测温范围/℃ -100~600 一般-80~600 0~600 一般0~300

  接 触 式 测 温 仪 表

  1~2.5

  玻璃管 液体 温度计热电阻 温度计 热电偶 温度计

  结构简单,精度较高;读数不 0.1~2.5 便,不能远传 精度高;便于远传;需外加电 源 测温范围大,精度高,便于远 传;低温测量精度较差

  -200~600 一般100~600-258~1200 一般200~650 -269~2800 一般 200~1800

  0.5~3.0

  0.5~1.0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7

  (续)测量方式 仪表名称 测温原理 精度范围 特点 测温范围/℃ 200~3200 一般600~2 400

  非 接 触 式 测 温 仪 表

  物体单色辐射 光 学 强度及亮度随 高温计 温度变化

  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不破坏对 1.0~1.5 象温度场;易产生目测主观误差, 外界反射辐射会引起测量误差

  辐 射 物体全辐射能 高温计 随温度变化

  1.5

  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光路上环 境介质吸收辐射,易产生测量误差

  100~3 200 一般700~2 000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8

  温度传感器 防爆热电阻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9

  装配式热电偶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10

  二 接触式温度

  2.1膨胀式温度计 2.1.1液体膨胀1 玻璃管温度计 2电接点式温度计 2.1.2 固体膨胀双金属温度计

  2.2 压力式温度计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11

  接触式温度计

  2.3 热电偶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

  2.4 热电阻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12

  2.1膨胀式温度计膨胀式温度计是基于物体受热时体积膨胀的

  性质制成的,测温敏感元件在受热后尺寸或体积发生变化,采取一些简便方法,测出它的尺寸或

  体积变化的大小。

  分类:液体膨胀式、固体膨胀式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13

  玻璃管温度计(一)工作原理

  4

  利用玻璃管内液体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膨胀的原理。尺、安全泡四部分。

  组成:液体存储器、毛细管、标

  液体可为:水银、酒精等。 当温度超过 300℃ 时,应采用硅硼玻璃,500℃以上要采用石英玻 璃。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14

  电接点式温度计

  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和水银 的导电性。 功能:(1)指示温度, (2)恒温自动控制。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15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16

  玻璃棒温度计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17

  固体膨胀式温度计工作原理

  利用固体受热膨胀原理制 成的温度计 1. 杆式温度计利用固体(一般采用膨胀 系数较大的金属)材料 构成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18

  在热电偶回路中,产生的热电动势由两部分组成:温差电动势和接触 电动势。 温差电势 (两接点温度相异) Es EA(T, T0)

  当一根均质金属导体 A上存在温度梯度 + - 时,处于高温端的电子能量比低温端的 A - T0 T + 电子能量大,所以从高温端向低温端移 + - 动的电子数比从低温端向高温端移动的 电子数多得多。结果高温端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低温端因得到电子 而带负电,在高、低温两端之间便形成一个从高温端指向低温端的静 电场Es 。这个静电场将阻止电子进一步从高温端向低温端移动,并加 速电子向相反的方向转移而建立相对的动态平衡。此时,在导体两端 产生的电位差称为温差电动势。 温差电动势用 EA(T, T0)表示。括号中T和T0的顺序决定了电动势的方向。

  EA (T , T0 ) EA (T0 , T )

  E A (t,

  t 0 ) U At - U At 0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19

  接触电势 (两接点材料相异)

  Es 当两种不同导体A、B接触时,由于两者电 + - 子密度不同,如 NA NB,则在接触面处产 A + - B 生自由电子扩散现象,从A到B扩散的电子 + - 数比从B 到A的多,导致导体 A、B接触处 形成一个由A到B的静电场Es ,阻止电子扩 散的继续进行,并加速电子向相反的方向转移。当电子扩散的能力 与静电场的阻力达到动态平衡时, A 、B 之间所形成的电位差称为 接触电动势。

  EAB(T)

  e AB (t) U At - U Bt

  e AB (t ) U At - U Bt

  式中eAB(t)、eAB(t0)为导体A、B在接点温度t和t0时形成的 电动势;UAt、UAt0分别为导体A在接点温度为t和t0时的电 压;UBt、UBt0分别为导体B在接点温度为t和t0时的电压。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20

  4.热电偶回路的总电动势 将导体 A和B头尾相接组成回路。如果导体 A的电子密度大于导体 B的电 子密度,且两接点的温度不相等,则在热电偶回路中存在着四个电势,即两 个接触电动势和两个温差电动势。热电偶回路的总电动势为E AB (t,t 0 ) e AB (t)- e AB (t 0 ) e A (t,t 0 ) - e B (t,t 0 )

  (5-3)

  经实践证明,在热电偶回路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接触电动势,温差电动势 只占极小部分,可以忽略不计,故式(5-3)可以写成

  E AB (t,t 0 ) e AB (t)- e AB (t 0 )

  (5-4)

  上式中,由于导体A的电子密度大于导体B的电子密度,所以A为正极, B为负极。脚注AB的顺序表示电动势的方向。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21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热电偶回路中热电动势的大小,只与组成热电偶的导体材 料和两接点的温度有关,而与热电偶的形状尺寸无关。当热电 偶两电极材料固定后,热电动势便是两接点温度 t和t0。的函数 差。即 E AB (t,t 0 ) f(t)- f(t0 ) 如果使冷端温度 t0保持不变,则热电动势便成为热端温度 t 的单一函数。即, E AB (t,t 0 ) f(t)- C (t) 这一关系式在实际测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为冷端t0恒 定,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动势只随热端(测量端)温度的变化而变 化,即一定的热电动势对应着一定的温度。我们只要用测量热 电动势的方法就可达到测温的目的。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22

  满足上述条件的热电偶材料并不很多。目前我国 大量生产和使用、性能符合专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并具 有统一分度表的热电偶材料称为定型热电偶材料,共 有六个品种。它们分别是:铜-康铜、镍铬-考铜、镍铬 -镍硅、镍铬-镍铝、铂铑10-铂及铂铑30-铂铑6。其中镍 铬-考铜热电偶材料将逐渐地被淘汰。根据国际电工委 员会(IEC)标准的规定,我国将发展镍铬—康铜、铁— 康铜热电偶材料。此外,我国还生产一些未定型热电 偶材料,如铂铑13-铂、铱、铑40-铱、钨铼5-钨铼26、 等等。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23

  分度号为“B”。它的正极是铂铑丝(铂70%,铑30%),负 极也是铂铑丝(铂94%,铑6%),故俗称双铂铑。测温范围 为0~1700。其特点是测温上限高,高温下性能稳定,适 合在氧化性和中性介质中使用。在冶金反应、钢水测量等 高温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铂铑30-铂铑6热电偶 这也是一种贵金属热电偶,

  缺点:产生的热电势最小,灵敏度很低,使用时需要配灵敏度高的显示仪表且价格昂贵。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24

  (3) 、镍铬 - 镍硅热电偶 这种热电偶分度号为“ K” 。它的正极是镍铬合金 ( 镍 90.5 %,铬 9.5 % ) ,负极为镍硅 (镍 97.5%,硅2.5% ) 。测温范围为 -200 ~ +1200。其特点 是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好,化学稳定性好,复制性好,测 温范围很宽、热电动势与温度关系近似线性、热电动势大 及价格低。

  缺点:热电动势的稳定性较B型或S型热电偶差,且负极有明显的导磁性。在还原性介质、硫及硫化物的环境中和在 5000C以上的温度使用时容易被腐蚀。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25

  (4)、铜—康铜热电偶 这种热电偶分度号为“T”。它的正极是铜,负极是铜镍合金(铜60%,镍40%)。 测温范围为 -200 ~ +350 。特点是低温时精度高,在0 ~ 200范围内,可制成标准热电偶,准确度可达土 0.1。热 电势很大,其热电极很容易被复制,价格低廉。

  缺点: 铜极易氧化,故在氧化性气氛中使用时,一般不能超过300。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26

  (5)镍铬-康铜热电偶 这种热电偶分度号为“E”。它的正极是镍铬合金,负极是铜镍合金(铜55%,镍45 %)。测温范围为-200一+900。其特点是热电动势较其 他常用热电偶大。适宜在氧化性或惰性气氛中工作。

  (6)铁-康铜热电偶 这种热电偶分度号为“J”。它的正极是铁,负极是铜镍合金。测温范围为 -200 ~+750 。 其特点是价格便宜,热电动势较大,仅次于E型热电偶。 缺点是铁极易氧化。 最后要说明的是,IEC公布的标准型热电偶中,还 有铂铑13-铂,分度号为“R”。因在国际上只有少数国 家采用,且其温度范围与铂铑、。—铂重合,所以我 国不准备发展这个品种。

  温度检测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Word27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