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人文社科> 哲学/历史> 自然辩证法_1Word

自然辩证法_1Word

上传者:梅昊
|
上传时间:2017-06-06
|
次下载

自然辩证法_1Word

  自然辩证法主讲教师:常立农

  自然辩证法_1Word1

  导 论一、自然辩证法的定义、对象和体系: 1、定义: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和对自然的认 识与改造的完备严整的科学体系。

  自然辩证法_1Word2

  2、对象: 自然辩证法是以自然、科学和技术发 展的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3、体系: 自然辩证法的体系结构为马克思主义 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

  自然辩证法_1Word3

  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地位和特点:

  1、性质: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_1Word4

  2、地位: 自然辩证法是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 科学技术之间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学科。

  马克思主 义哲学 自然辩证法 科 学 技 术基础作用 指导作用

  自然辩证法_1Word5

  3、特点: 整体性

  综合性 模糊性

  自然辩证法_1Word6

  三、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

  19世纪下半叶,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自然界 及科学技术中的哲学问题,特别是恩格斯在 1873——1883年写作的《自然辩证法》一书,标 志着自然辩证法学科的诞生。 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研究自然辩 证法。我国解放前及解放初就已开始研究自然辩证 法,70年代末期以来研究逐渐向纵深发展。

  自然辩证法_1Word7

  四、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1、有利于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有利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自然辩证法_1Word8

  第一章

  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 与历史发展

  自然辩证法_1Word9

  第一节 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哲学是以自然界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关于自然界发展一般规律的哲学学说。

  自然辩证法_1Word10

  第二节 自然哲学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朴素的自然哲学(公元前7世纪—公元4世纪)

  1、古代自然哲学的核心问题——探讨自然界的本原

  自然辩证法_1Word11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

  阿拉克西米尼:世界的本原是气赫拉克利特:万物的本原是火 德谟克利特:“原子”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中国古代五行说: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金、 木、水、火、土。

  自然辩证法_1Word12

  2、古代自然哲学的基本特点: 有着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 有不少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3、古代自然哲学的时代局限性

  直观性 思辩性

  自然辩证法_1Word13

  二、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哲学(公元5-15世纪)

  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哲学基本观点:自然

  界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由物质元素演化而来,而是从虚无中被上帝创造出来的。

  自然辩证法_1Word14

  三、近代前期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自

  然哲学(公元16-18世纪中叶)机械论和形而上学自然哲学的基本观点:

  自然界绝对不变,有变也只是机械运动。

  自然辩证法_1Word15

  四、近代后期辩证唯物主义自然哲学(公元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 1、自然科学对机械论和形而上学自然哲学的冲击: 天文学领域:康德一拉普拉斯提出星云假说 地学领域:赖尔提出渐变说 物理学领域:能量转化与守

  恒定律

  化学领域:原子论、人工合成尿素、元素周期表 生物学领域: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

  自然辩证法_1Word16

  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哲学的基本观点:把自然界 看成是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着的物质系统整体。

  自然辩证法_1Word17

  第三节 自然哲学的逻辑结构

  一、构造原则: 第一,主观与客观相一致,主观服从客观。

  第二,逻辑与历史相一致,逻辑服从历史。

  自然辩证法_1Word18

  二、逻辑结构: 沿着自然界本身发展的历史脉搏, 依次讨论:作为存在的自然界的一般问题: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作为演化的自然界的一般问题: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作为人化的自然界的一般问题:人与自然。

  自然辩证法_1Word19

  第二章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 自然界的物质性

  一、自然界是具有多样性的物质形态的世界 二、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 三、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具体统一性:客观实在性

  自然辩证法_1Word20

  第二节 自然界的系统性

  一、系统的含义与特征:1、含义: 系统就是由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

  赖的部分(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本成份或单元。

  自然辩证法_1Word21

  2、特征: 整体性:系统整体呈现出各个组成要素孤立状态时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功能。 层次性:自然界每个物质总是以一定系统的

  形式出现,同时它又是更高一级系统的一个要素。

  自然辩证法_1Word22

  二、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系统对于要素有支配控制作用 2、要素对于系统有基础质料作用

  自然辩证法_1Word23

  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和功能的含义 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方式。功能是指物质系统所具有的一种能力、行

  为、效应和作用。

  自然辩证法_1Word24

  2、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第一、结构决定功能。 第二、功能影响结构

  自然辩证法_1Word25

  四、系统的基本类型:

  1、从系统与外部联系和作用的程度来看,可以把系统分为孤立系、封闭系和开放系三类: 孤立系:不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系统。 封闭系:不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而进行能量 交换的系统。 开放系:既与外界交换能量、又与外界交换 物质的系统。

  自然辩证法_1Word26

  2、从系统内要素的数量多少来看,可以 把系统分为简单系统(只有两个要素)

  和复杂系统(有三个以上要素)。

  自然辩证法_1Word27

  第三章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第一节 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一、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自然辩证法_1Word28

  大爆炸宇宙模型的论点: 我们的宇宙是在约200亿年以前的、处于高温、 高压、高密状态的“原始火球”由于其内部的基本 粒子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猛烈爆炸声中,以近乎光速 向四面八方由密到稀、由热到冷地散开时诞生的。 宇宙形成后,经历了基本粒子阶段、元素合成 阶段、实物形成阶段、天

  体和宏观物体形成阶段。

  自然辩证法_1Word29

  二、天体的起源和演化 1、恒星的起源和演化 引力收缩阶段

  主序星阶段 红巨星阶段

  高密天体阶段

  自然辩证法_1Word30

  2、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地球内部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的 形成和演化

  地球外部大气圈、水圈二个圈层的形成和演化。 地壳的运动。

  自然辩证法_1Word31

  三、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1、生命的起源 生命是蛋白质和核酸多分子体系存在的一种 方式。目前认为生命的起源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从无机物小分子演变为有机物小分子。 从有机物小分子演变为生物大分子 从生物大分子演变为原始生命体

  自然辩证法_1Word32

  2、生物的进化: 从非细胞形态到(原始)细胞形态 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 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

  自然辩证法_1Word33

  第二节 自然界的演化是一个自组织过程一、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现象 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系统进化的模式和过程是在系统内部自发地组织起来的现象就是

  一种自组织现象。自然界的演化过程就是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依靠自然界物质系统内部本身 自发地组织起来实现的。

  自然辩证法_1Word34

  二、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1、自组织过程的实现条件:

  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 一个孤立系统的熵一定要随时间增大,只有在一个开放系统中的熵变ds=dis+des 才有可

  能减小(亦即当 des0,且 |des| | dis |时,ds0)

  自然辩证法_1Word35

  子系统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 子系统间若只存在线性相互作用,其效应 仅能在数量上迭加,不会有质的突变,系统不 可能出现新的有序结构。只有子系统间存在非 加和、非对称、非单值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才 有可能形成某种新的整体功能与效应。

  自然辩证法_1Word36

  外部控制参量达到临界值。 开放意味着外来影响和参入,并且只有当外 部控制参量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系统内质变,突 变才可能在这一临界点上发生,系统才可能从无 序走向有序。因为在普通状态下,各种外部控制

  参量所起的作用与地位相差无几,系统演化得将会较为稳定、缓慢;而当外部控制参量达到临界 值时,这几个外部控制参量的非平衡作用才会使 系统演化具有了急剧变动的可能,系统才会形成 从无序到有序的突变性结构。

  自然辩证法_1Word37

  系统中存在着随机涨落 可谓涨落实际上就是系统状态此起彼伏的一 种波动。尽管涨落在平时对系统的行为“无关大 局”,但当系统处在外部控制参量所提供的质变 的临界点时,由于系统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以 及对外界控制参量所提供的临界值的吸收,微小

  的涨落才会得以放大,变成具有宏观尺度的“巨涨落”,导致系统真正摧毁旧结构,产生新结构。

  自然辩证法_1Word38

  一、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生物进化是人类起源的 生物学基础)3000~2000万年 2000~1200万年 1000万年 400~300万年 森林古猿 腊玛古猿 直立姿势

  直立行走(猿 人早期代表)直立奔跑(猿 人晚期代表) 用天然工具

  南方古猿 人 类

  自然辩证法_1Word39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