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资格考试> > 2017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高级中学)

2017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高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这一能力发展的要求侧重达成的课程目标是( )。

  A.思考领悟 B.发现创新 C.积累整合 D.感受鉴赏

  1.【答案】A。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思考.领悟目标有: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故本题选择A项。

  2.某教材选修课程设置了阅诸子百家之作,悟先贤圣人之道的课外研习活动,以下作品中不适合选入推荐作品的为( )。

  A.《晋灵公不君》 B.《齐桓晋文之事》

  C.《有无相生》 D.《秋水》

  2.【答案】A。解析:《晋灵公不君》出自编年体巨著《左传》,使用春秋笔法较为明显。属于史传散文而非诸子散文作品。B.《齐桓晋文之事》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放弃霸业,施行王道的主张,比较系统的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C.《有无相生》选自《老子》第五章,主张有中生无,无中生有的哲学思想。D.《秋水》选自《庄子外篇》,以篇首两字为题,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故本题选择A项。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8分,第18题12分,共40分)

  16.阅读《归去来兮辞》的教学活动,回答问题。

  (1)教师出上联,上联要求在文中提取词句组合而成;学生对下联,对句亦应在文中提取词句组合而成。只要大致能对则成,不求工整。

  上联例:小径松菊,一杯清酒名可越。此联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有酒盈樽饮壶觞以自酌三句。名可越点明作者胸襟。

  对句例:流云丘壑,数点倦鸟亦舒心。此对句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两句。亦舒心点明作者归田园之心情。又例:稚子亲邻,几言情话忧能消。此对句用稚子候门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两句,虽对稚子恐难曰情话,但亦可差对矣。又例:清流皋畴,几首小诗气能清。此对句用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将有事于西畴两句,庶见能对。

  (2)自组对联。由学生连缀文中词句而成对联。

  例:①引壶觞,眄庭柯,涉园成趣;携稚子,倚南窗,观日融情。

  ②登东皋,临清流,赋诗以乐;悦亲戚,乐琴书,情话消忧。

  ③僮仆稚子,亲戚农人,此中有人伦乐;松菊倦鸟,巾车孤舟,其间寄田园之情。

  (3)悬求对句。不仅由教师向学生悬求对句,也可由学生提出上联,悬求同学对句。

  例:①不求富贵,不期帝乡,只求乘化以归尽。

  向荣之木,始流之泉,万物皆得时令。

  问题:请结合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教学活动的优点。

  16.【参考答案】

  教学活动可以直接指向教学内容,也可以直接指向某项活动,间接指向教学内容。间接指向内容的活动便成为一个载体,其本身并不是目的所在,而是为了通过活动更好地、更隐蔽地实现目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陶渊明为后人创造了精美的言语,后人读之,明白言语的意义固然重要,但文章的价值更在于言语本身,应让学生充分感觉到言语的存在,让言语连同意义,连同作者的心灵,依附于学生的心理结构,不仅为学生所知,更为学生所有,但是要达到此比较虚的目的是有难度的。上述教学活动中,用对对联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做到形意兼顾。形为对对联这样的形式,这个形式本身就是对学生言语的一种训练;意为品味语言,感受陶渊明所创造的语言之妙。

  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完成第17-18题。

  拥享语文盛宴

  ①有人说,语文即语言与文学。然而在我心中,语文不是如此抽象机械的定义,语文两个字于舌尖徘徊,流淌出的是: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何谓语文素养?我也认为不只是简单的断字识文、吟诗作对,更是一场弥补心智、慰藉心灵、洗礼灵魂的盛宴。

  ②自古以来,无数人醉倒在语文的盛宴之中,在语文美妙的天地里寻索。我曾经在这里看见先秦的繁星,看见墨子和孔子的坚持;看见汉宫的皓月和艳若桃花的折扇,看见王昭君和李香君的香魂;看见高山流水的音符和琵琶的铮铮回响,看见俞伯牙和琵琶女的愁思如何拥享这场盛宴,让自己在大快朵颐之时唇齿留香,提升素养,我有自己的回答。

  ③用好课本,把握课堂,品尝这场盛宴不可或缺的甜点。

  ④翻开语文书,我们能感悟到鲁迅批判反讽的犀利,柳永细处着笔的用心,苏轼广旷豪壮的视角一册语文书就是一部宝典,你能从单元导读中学会提纲锲领,明白学习方向;你能从作者表达中受到思想启迪,感受到人格魅力;你能从文中积累到优美的词句,学到恰当的技法。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同样是读《红楼梦》,而没接受过课堂有效教学的人只看到王熙凤的刻薄,受过教师点拨的人则能从王熙凤身上读出她刻薄背后掩着的自卑、不安和虚假。从孔子开私塾到今日之学校,从未忽视课堂。课堂有效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石,不应遭受置疑。抛弃课堂而大谈他路,语文素养无异于空中楼阁。

  ⑤课堂是语文盛宴的必要部分,但你只能将它视作小巧的甜点。它能为你带来各种各样的美味,增添你语文学习的乐趣,扎实你语文素养的基础。但只有课堂是不够的,正如只吃甜点营养不足一样,功夫还要下在课外。

  ⑥课外阅读,博览群书,畅享这场盛宴最全面最营养的主菜。

  ⑦轻薄的书页翻过,喂大的是一个人的生命格局。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碎平庸上沉陷。真正自信的人,总能简单得铿锵有力。苏轼饱读诗书,更被宋神宗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一场乌台诗案把他从九重天的朝廷贬到荒凉的黄州。他忍受的不只是恶劣的环境、同僚的排挤,还有心灵的拷问。是什么让他支撑下来?我想应该是他在书海中历练出来的胸怀。苏东坡能于逆境中留下诸多旷达乐观的诗文,终成文学大家,与他广泛阅读积累的广博学识,和从中汲取儒道佛三家思想精髓而形成超然物外的心境,是密不可分的。俗语云: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诸葛孔明居于一隅,却知天下,料事如神,这应该也是他博览群书的自然结果。在浩浩史书中,他明白了古今更迭的规律,推演出现实的变迁。在书籍构建的世界中,孔明是一个冷静的智者,静览古今兴亡变迁,闲看世事风云变幻。于是《出师》一表千古扬名,三分天下功勋卓著。同样,作为中学生,只有大量课外阅读,方能厚积薄发。课外大量阅读,能炼出博大的人格胸怀,烹出丰盛的文化大餐。课堂所学当然有限,广览多读方能弥补课堂不足。让自己在博览群书中,开阔视野,增加积累,陶冶情操,提高能力。在我看来,课外阅读才是语文盛宴的主菜。语文素养的高低差异,与课外阅读质量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精选好书,潜心研读,就能烹出满汉全席。

  ⑧课外除了大量阅读,还需要学用结合,向生活这部无字书学语文,语文素养才能更加完善而厚实,语文盛宴才具有绵久的味道。

  ⑨走向生活,走向实践,品味这场盛宴浓烈而醇香的美酒。

  ⑩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试想,李白自川蜀出,这才看见奔流的江海、巍峨的高山和熹微的晨光。遍走祖国大好河山,孕育出了他的浪漫情思和向上胸襟。李白怀揣一份豪情,一份志气,走向京城世界,走向社会生活,在虚虚实实、起起落落中,成就了他的思想和性格。可以说,无游历祖国山河的社会实践,则无诗仙李白及李白的浪漫诗篇。脚下的足迹给他飞扬的文采,生活和实践是他的摇篮,文学是他的安魂曲。有人说,真正的学习是实践,因为实践出真知。语文学习也一样,必须在生活实践中去提升,去丰富,去完善,去检验。学习、积累,是为了运用、创造。语文学习要走向社会,用于生活。这样,你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锤炼,得到充实,得到升华。在生活实践运用语文,是更深入的学习。社会实践尤如这场盛宴中的美味烈酒,使宴会更醇香绵久。

  语文魅力无限,语文学习无处不在。看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让人想到又一度春秋已过,又一段韶华已逝;看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蝉鸣,让人想到夏夜蝉鸣,闻到空气中的稻叶清香;看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让人想到飞絮满天,芳草萋萋,于飘渺中感受人生的真谛让我们尽情徜徉在语文的天地里,拥享这场盛宴,细品精巧的点心,畅享满汉全席,啜饮甘醇美酒。

  17.请从④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⑩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8分)

  17.【参考答案】

  错别字:提纲锲领提纲挈领、遭受置疑遭受质疑

  病句:语文学习也一样,必须在生活实践中去提升,去丰富,去完善,去检验。(不合逻辑)

  语文学习也一样,必须在生活实践中去检验,去丰富,去完善,去提升。

  18.请指出该作文的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12分)

  18.【参考答案】

  主题鲜明,论述恰当。围绕提高语文素养,结合自己的思考体验,较好地分析了三种途径。以课外阅读为重点,详略得当。比较联系,材料丰富,字里行间寄寓着对语文的热爱之情。

  语言流畅,特色鲜明。善用多种修辞,语言亮点纷呈,富有表现力。古今诗文名句信手拈来,彰显出丰厚的文学功底。条理清晰,衔接自然,浑然一体。

  内涵丰富,意蕴绵长。构思巧妙,颇有创意。通篇用喻,将语文比作一场盛宴,将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比作拥享盛宴的过程。语言生动形象,表达自然贴切。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15年特岗教师招聘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题集锦(九)
2015年特岗教师招聘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题集锦(十)
2015年特岗教师招考中国美术史考点归纳七
2015年特岗教师招考中国美术史考点归纳四
特岗教师招聘高中物理高频考点:牛顿运动定律(二)
2015特岗教师招考英语“同位语从句”专项练习及答案(1)
2015年特岗教师招考中国美术史考点归纳六
2015年特岗教师招聘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题集锦(十五)
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高频考点解析: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特岗教师招考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警示易错试题
2015特岗教师招考英语“同位语从句”专项练习及答案(2)
特岗教师美术备考资料-中小学美术史论知识四
2015特岗教师招聘历史“人类文明的开端”测试题(2)
特岗教师招考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典型问题解析(三)
2015特岗教师招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典型习题(6)
2015特岗教师招考英语“同位语从句”专项练习及答案(4)
2015年特岗教师招聘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题集锦(七)
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高频考点解析: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特岗教师美术备考资料-中小学美术史论知识二
特岗招考历史备考:“人类文明的开端”考点梳理(一)
2015特岗教师招考英语“同位语从句”专项练习及答案(6)
2015年特岗教师招考中国美术史考点归纳五
特岗教师美术备考资料-中小学美术史论知识六
2015特岗教师招考英语“同位语从句”专项练习及答案(5)
特岗教师美术备考资料-中小学美术史论知识五
2015特岗教师招考英语“同位语从句”专项练习及答案(3)
2015年特岗教师招考中国美术史考点归纳三
2015年特岗教师招聘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题集锦(八)
特岗教师招考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典型问题解析(一)
特岗教师招聘高中物理高频考点:牛顿运动定律(一)

网友关注视频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