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资格考试> > 2014年河南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论述题猜想三

2014年河南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论述题猜想三

上传者:潘景华
|
上传时间:2018-10-17
|
次下载

2014年河南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论述题猜想三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

  4.有些教师恨铁不成钢,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却变成了对学生的体罚、讽刺、辱骂。致使学生身心受到一定的伤害。

  请说明这种情况违背了什么道德原则,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答案要点】

  教师时学生的体罚、讽刺、辱骂违背了社会主义学校德育原则,即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为学生正处于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夥响。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坚持早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改变这种情况,要做到以下几点:

  (1)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正面教育,要通过摆事实,讲道德,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因势利导,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明确前进的方向,使其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同时还要以必要的纪律约束为辅助手段,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贯彻此原则的要求包括:要正面说理,及时疏通,启发自觉;要树立先进的典型,用正面榜样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自觉遵守。本题中的老师没能够做到循循善诱和坚持正面教育,而是对学生讽刺辱骂。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造成恶性后果。

  (2)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避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具体来说,要做到: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④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⑤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⑥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认真执行。

  5.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答案要点】

  (1)品德的发展由知、情、意、行四者构成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四种品德因素培养使其协调发展的过程。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情即道德情感。是对客观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知行转化的催化剂。

  意即道德意志,是为了实现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即道德行为习惯,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2)思想品德的形成是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表现为知行脱节或情通理不通的现象。所以品德的发展多种开端,多种教育程序。

  (3)德育过程应该是全面培养品德心理因素的过程,最终使学生在知、情、意、行四方面全面、和谐、协调地发展。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特岗教师招考化学知识点精讲:碳和碳的氧化物(二)
2015特岗教师招考:语文常见文言实词经典试题(7)
2015特岗教师招聘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试题分析与解答(一)
特岗招考历史备考:近代化的探索重难点剖析(一)
2015特岗教师招考:语文常见文言实词经典试题(4)
特岗教师招考音乐——基本乐理基础知识(十四)
2015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政治学原理》高频考点(二十三)
2015特岗教师招考:语文常见文言实词经典试题(3)
2015特岗教师招考“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题(7)
2015特岗教师招考|英语“数词”专项练习(1)
特岗教师招聘体育《运动训练学》备考: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三)
2015年特岗教师招考物理“热和能”专项练习(二)
特岗教师招考化学知识点精讲:碳和碳的氧化物(一)
特岗教师招聘体育《运动训练学》备考: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一)
2015特岗教师招考物理“物态变化”典例详解
特岗教师招考数学备考:三角函数知识要点(一)
2015特岗教师招考|英语“数词”专项练习(4)
特岗教师招聘生物知识点: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二)
2015特岗教师招聘|数学学科:等比数列精选练习题
2015特岗教师招聘|地理学科: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专项练习(三)
2015特岗教师招考|英语“数词”专项练习(3)
2015特岗教师招聘|地理学科: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专项练习(一)
特岗招考历史备考:近代化的探索重难点剖析(二)
特岗教师招考数学备考:三角函数知识要点(二)
2015特岗教师招聘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试题分析与解答(二)
2015特岗教师招考“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题(8)
2015特岗教师招考“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精选试题(1)
2015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政治学原理》高频考点(二十二)
特岗教师招聘生物知识点: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
特岗教师招考音乐——基本乐理基础知识(十二)

网友关注视频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