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资格考试> > 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

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

上传者:韩世欣
|
上传时间:2018-10-22
|
次下载

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之前,某老师向学生介绍《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的作品集,下面作品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与地坛》 B.《病隙碎笔》 C.《铁箫人语》 D.《务虚笔记》

  1.【答案】C。解析:《铁箫人语》是宗璞的作品集,《紫藤萝瀑布》正是选自《铁箫人语》。

  2.刘老师讲完引号的知识点后,打算出一些题让学生练习,下列句子中引号使用正确的是( )。

  A.以前可能因为年纪小,不懂得珍惜时间,现在我才真正体会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含义。

  B.胡屠户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

  C.班主任走进教室,严肃地说:班里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

  D.在语文教学的问题上,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中引号的运用。A项引号中的句号应该删去;B项考查的是两个引号的连用,应该把文曲星处的双引号换成单引号;D项句号应该放在右引号的外面。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实践性和民族性。

  B.语文教育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的理解。

  C.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D.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3.【答案】D。解析: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题

  阅读材料,完成第4-6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研讨与练习

  一、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这么做。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三、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单元导语

  本单元所选文章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

  课文导语

  这篇课文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感情真挚诚恳,循循善诱。熟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相关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50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师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

  4.请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4.【参考答案】

  ①致:得到

  ②走:跑,稍:稍微、稍许

  ③益慕:更加仰慕,益,更加,慕,仰慕、倾慕

  ④患:忧虑,担心。尝:曾经

  ⑤俟:等,等到

  5.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确定依据。

  5.【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诵读课文,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虚词和实词,培养古文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课文,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对比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和学习古人刻苦求学和虚心求教的精神。

  确立依据:根据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本文内容特点和八年级学生语文学习需求,确定了以上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要求:能够阅读浅显文言文,并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及通过诵读,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2)《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艰辛来告诫年轻人要认真刻苦地学习,文中的谆谆教诲至今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3)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并懂得一定的朗读技巧。这篇文章较浅易,但对于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情感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还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分析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因此,不同形式的诵读将贯穿整个授课过程,以读促学,以读生情,以读明理。可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探究基本知识,将授课的侧重点放在鉴赏阅读上。

  6.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6.【参考答案】

  我主要设计了六个环节,采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谈论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古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想学有所成想成就一番事业不经一番磨砺是很难成功的。追思古人那凿壁偷光的专心,闻鸡起舞的恒心,悬梁刺股的决心抚古思今感慨良多,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明学士宋濂看看他在怎样的环境下最终学有所成的。

  (二)介绍文体及作者

  通过谈话法,检查学生课前预习及教师出示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了解。

  (三)初读课文,梳理思路

  让学生诵读课文,概括层次

  第一层幼时求学(开头至余因得便观群书)

  第二层成年求师(既加冠至卒获有所闻)

  第三层跋涉艰难(当余之从师也至久而乃和)

  第四层简朴生活(寓逆旅主人至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第五层勤奋艰苦(最后一句)

  (四)合作交流,研读赏析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引导评出要旨和细节

  1.课文用怎样的关键词概括作者读书求学经历的特点?(嗜学、勤且艰)

  2.嗜学、勤且艰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①幼时求学:

  致书之难借书抄录;(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②成年后求师:

  A.叩问之难,遇到问题,没有老师指导,要趋百里外,要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而遇其叱咄时,只能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无硕师名人与游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B.旅途之艰,要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冒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以致于足肤皲裂而不知(求学中风吹雨打,吃不饱,穿不暖,差点被冻死,多亏受人照顾。文中句子是:四肢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穷冬、烈风、大雪,从季节、环境、气候着眼,渲染外界条件的艰苦。

  足肤皲裂、四肢僵劲直书了身体承受的苦难,反衬了天气的严寒和行路的凄苦。

  C.生活之苦,主人日再食,吃的无鲜肥滋味之享,穿的则是组袍敝衣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俸不若人也。

  被、戴、腰、佩、备一系列动词,直接描写了富家子弟衣着的华美,显示其物质条件的优越。烨然若神人,比喻生动,光彩艳丽。

  略无以中有足乐者,完成了由生活贫苦到精神愉悦的升华,突出乐以忘忧的精神境界。

  此层从衣、食、住、行几方面将自己的贫苦与富家子弟的奢华比较,对比强烈,形象鲜明,充分表现作者勤奋刻苦,热衷于读书的形象。

  3.课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段中一开始就运用对比,嗜学 与家贫这对尖锐的矛盾,意在刻画作者能克服困难勤勉好学。第二段写求学的艰苦情况。写家中穷苦、路途险恶等衣、食、住、行,这一切都表现一个苦字,目的是与同舍生形成对比,也表现自己外表虽苦,内心却乐,无不从正面教育勉励马生。

  (五)拓展延伸

  教师:你曾经学过哪些劝学的古文?试举一例与本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明确:《为学》《孙权劝学》

  比较:

  《为学》借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事在人为。

  《孙权劝学》以对话为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来劝勉吕蒙读书。

  《送东阳马生序》则是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以夹叙夹议的写法语重心长,情真意切,不仅使人感到亲切,而且从正面教育了马生。

  (六)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课堂,勉励学生们刻苦学习。

  (七)作业布置

  背诵全文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安徽省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图
7.5kw不锈钢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
不锈钢低温闸阀
变压器监测终端的数据处理与通讯接口的设计
第六章(第五讲)无机材料的电导
炼钢操作安全规程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第一部分: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导则AQ
四川省汽车客运站建设标准(试行)
汽车零部件检测标准[精彩]
加热设备的节能环保是重中之重 铸造行业现状分析小型铸钢设备
柴油机螺旋进气道流动实验与数值模拟
化工原理(下)课后习题解答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柴诚敬
热处理基本知识和材料选用
24080常用钢材理论重量表
英汉对照-压铸件表面处理颜色常用词语
农业机械化发展措施
2010-2015年中国模具钢行业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方向分析研究报告183页完全版
焊接工艺对2205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分析[精品资料]
聚苯乙烯负载的二醋酸碘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C和Hf对FGH97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热力学平衡相析出的影响
2008年无机化工行业百强企业财务指标对比分析报告
丹东金大路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服务标准流程执行文件
广地氨基酸有机无机肥企业标准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黄海北部河口海域无机氮含量的分布动态与环境质量评价
碧洋竹炭项目价值评估报告
无机人名反应by-xb[宝典]

网友关注视频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