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历史学> 中国制度史

中国制度史

上传者:李雁斌
|
上传时间:2015-04-15
|
次下载

中国制度史

读书笔记

外二 张妍

1308020220

因为感慨吕思勉先生的生平,所以特在摘抄前表达下自己对这一伟人的仰慕之情。吕思勉,我更乐意像其他人那样称呼他为诚之先生,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享有不仅史学界甚至其他领域的高度赞扬,查阅吕思勉的个人简介后不禁惊叹于他的博学与天资禀赋,五岁时便开始读较为难懂的书籍,而七岁时开始与史学结缘,十三岁已能作文,也许与家庭环境有一定关系吧,大多书籍是由他的母亲和姐姐讲解教授,其中母亲教授的《说文解字》大概对他影响较深,在这本书中,发现多处语句或注释出自《说文解字》。除了敬佩诚之先生的史家风范,更加钦佩他作为一个爱国学者的气魄。他的一生都在热切注视着祖国的发展,关注妇女权利的解放,为学校制度建设及改革提出意见,抱着书生报国之志,撰写大量史学著作和论文,还留意时局,关心祖国命,历经抗日战争的他,战时慷慨激昂执笔抒写愤懑,战后检讨历史,筹划未来,将自己与祖国紧紧牵连在一起。我认为这是作为一个学者该有的品质,而不是像如今的专家一般泛泛而论。《中国制度史》一书行文古雅,很是厉害,光是读古文繁体字的功夫我就颇感吃力,好在读得多了也能感觉顺当一些。

神农事迹明见易系辞传曰:“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此确为教民稼穑之君。我国数千年来以农立国之基,肇于此矣。

这段摘自《易经·系辞下传》的话语描述神农氏制作耒耜,教授百姓如何播种和收割庄稼。除此之外,还有“后稷稼穑”的神话,不论是神农氏,还是周代先民后稷,这种神话传说都寄托了中国古代先民歌颂劳动、创造,向往和平幸福的理想。从骨针到石器再到耒耜,真正意义上的耕种农业才得以实现,耜是河姆渡遗址中常见的出土物,并且还出土了大量的稻谷,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开始种植水稻,这是世界上据考古考证最早的。神农制耒耜,教民播种五谷,从采集狩猎转变为农耕生产,我国的农业文明从此开始发展。农耕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经济大变革,也在世界人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自此,人

类实现了由从大自然中猎取经济向通过劳动生产经济转变,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动植物在人类的干预下开始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发展,随着人类改造自然,逐渐地也出现了“人定胜天”的理论。

百官以治,万民以察。”书契者,九家易曰:“百官以书治职,万民以契明共事。”郑云:“书之于木,刻其侧为契,各持其一,后以相考合。”盖周官质剂之论。农业盛,故通工易事,随之而盛也。

文字发明以后,人们不再结绳记事,而是变为写字,不过那时纸张还没有出现,所以文字大多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或者青铜器上,“文武百官用文字来治理政事,百姓用文字来知晓事理”,《说文解字》中写道:“韧,刻也,从丰,从刀。”丰,即为在木板、木块上刻记号的刀痕。汉字最早被称为“书契”,传说是由仓颉创造,意为刻痕于木,这是汉字产生的源头,可见早期的文字与木业息息相关,而农业发展繁盛以后,相应的木业也繁荣起来,而木业的繁荣从侧面说明文字的发展与发达。作者从文字这一方面来讲述农业带来的变化,实在新颖,也对农业的认识更加全面了一些。

管子治国曰:“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治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疆,兵疆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疆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

又曰:“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上不利农则粟少,粟少则人贫,人贫则轻家,轻家则易去,易去则上令不能必行,上令不能必行,则禁不能必止,禁不能必止,则战不必胜,守不必固矣。夫令不必行,禁不必止,战不必胜,守不必固,命之曰寄生之君。”

法家的重农要义,大抵就是以上的一番论述,简言之,就是“于国求其富强,于民求其治理”。诚之先生引用《管子·治国》中的话语来阐释统治者为何要重视农业发展的问题,国家富强那么粮食就多了,粮多来源于农业,农业的发展还可以解决无业游民的问题,有利于富国、强兵以及扩张,而又从反面举例说明君主不发展农业则国贫、人逃、法律废止以及战

败,这都是不发展农业粮食缺少的危害。因此,“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绵长千年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体,小农经济虽然是脆弱的,但却有很强的再生能力。这也就保证其顽强性,始终存在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小农经济的这种再生能力也就是只要具备了一定得恢复条件,小农经济很快就可以附着在土地上,进行简单的再生产。历代王朝统治者大多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来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因为农民的赋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农民则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所以,国家的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小农经济的稳定,国家的繁盛取决于小农经济的繁盛。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历代封建王朝前期明君都注意保护小农经济,保护农业生产,以维护封建统治。如西汉初年的“修养生息”政策,让农民有时间从事农业生产,自汉高祖开始,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景帝时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休养生息政策推行六、七十年,农民在比较安定的环境中生活和生产,结果是“海内殷富,国力充实”,人口也得以增加,并出现了“文景之治”。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有一定土地进行农业生产,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轻摇薄赋,劝课农桑,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在古代,衣食住行无一不和农业相联系,农业创造直接的价值,民以食为天,民又依土地而生,农为本,商为末,统治者注意利用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情结来稳定社会秩序。在农耕文明的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对农民来说,土地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还是一家人人生的希望。先对土地有了拥有权,确保了住的权利,农民才能够安心进行耕种,其次才是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自古以来,农民对土地都有着浓厚的深情,除非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人们才会背井离乡,否则,就会世世代代都扎根于那片土地。到现在,农民也不愿政府征收将土地贱卖给政府作为其他用途的用地,一方面是出于对这一土地的依恋之情,另一方

面是没有了土地就没有了生产来源,不得以转换为游走工人在城市中找活干。

然古代部落,率皆共产,力之出不为己,货之藏不于己,取公有之物而用之,以己所有之物资人,皆无所谓交易也。惟共产限于部落之内,与他部落固不然,有求于他,势不能无以为易,而交易之事起矣。往来日数,交易日多,则敦朴日漓,嗜欲日起,而私产之习渐萌。私产行,则人与人之相资亦必以为易,此则商业之所由广也。

原始共产时代,部落之间实行群体劳作,互尽相生相养之道,氏族酋长掌管部落中的财物及其他分配,在这一小型团体中,《大道之行也》中所提及到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成为现实,诚之先生也认为这些皆是原始共产时代的遗规,但仅限于这一血缘相近的宗族部落中,形成一个类似于马克思宣扬的共产主义体系,一旦当这边土地有其他部落扎根时,本部落所有之物接近于匮乏,如果不采取强行争夺的手段,那么就不得不与其他部落进行交易。商业的发展便是起源于早期的物物交换,长此以往,随着交换的次数及规模增加,商业便逐渐形成,诚之先生在《秦汉史》中也有说道,“交易愈盛,则分工益密,相与协力之人愈众,所耗之力愈少,所生之利愈多,人之欲利,如水就下,故商业之兴,沛乎莫之能御”,商业始兴,百姓间通功易事,分工协作的能力得到提高,相较于农业与手工业的固定性,商业具有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市场形式上的多样化,自汉代起,市场不断发展,其经营时间也逐渐不受限制,出现了晓市、夜市和草市;贸易方式上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边疆、外国、海路通商由来已久,而柜坊、飞钱以及纸币的产生使得交易更加便捷。在重农抑商的社会背景下,商业税收有时解决了政府财政的燃眉之急,渐渐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而随着商业的发展是人们私欲的膨胀,经商者多富贵之人,但农民看到“万利皆入于商人矣”自然倍感不公,不利于社会稳定,古之皇家王者大多重视统治权,所以重农抑商占据历史主流,以此稳定社会,但农工商三者间又有着微妙的关系,“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三者相辅相成能够使社会经济发展更加稳定协调。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重庆公务员面试结构化面试模拟题答案3.1
重庆公务员行测每日一练资料分析练习题02.11
重庆公务员行测每日一练判断推理练习题02.23
重庆公务员行测每日一练判断推理练习题02.22
重庆公务员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答案2.7
重庆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练习题答案03.05
重庆公务员行测每日一练言语理解练习题02.24
重庆公务员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2.23
重庆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练习题答案02.28
重庆公务员行测每日一练言语理解练习题02.07
重庆公务员行测每日一练资料分析练习题答案02.26
重庆公务员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2.11
重庆公务员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2.26
重庆公务员行测每日一练判断推理练习题答案02.09
重庆公务员行测每日一练资料分析练习题02.08
重庆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练习题03.01
重庆公务员申论每周一练:乡村振兴 人才先行
重庆公务员申论每周一练答案:东北振兴需要软环境
重庆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练习题02.28
重庆公务员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2.7
重庆公务员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答案2.11
重庆公务员行测每日一练数量关系练习题02.12
重庆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练习题03.05
重庆公务员行测每日一练数量关系练习题答案02.12
重庆公务员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2.8
重庆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练习题答案02.27
重庆公务员行测每日一练言语理解练习题答案02.24
重庆公务员行测每日一练资料分析练习题答案02.08
重庆公务员行测每日一练判断推理练习题02.09
重庆公务员面试结构化面试模拟题2.28

网友关注视频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