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资格考试> 公务员考试>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八)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八)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参考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2005年的主要经济工作重点之一,再次表明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国政府社会建设的新理念。

  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后,人类就出现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阶级、阶层。财富占有上的悬殊,带来阶级、阶层之间的不和谐,甚至尖锐对立。在我国,不可调和的两大敌对阶级已基本消失。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何必要开展你死我活的斗争?所有的中国人都可能成为共和国的劳动者、建设者,起码也是爱国者。近20年来,中国社会中不同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出现了分化和组合。新的利益群体的出现,也必然会使各阶层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和预期利益的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如何解决才能达到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是个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有学者认为,依收入的高中低分布,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可能的趋势有三种:一是,制度、政策适当,阶级阶层的分布从富少穷多的洋葱头型变为富少穷少、中等收入很多的橄榄型;二是,制度、政策不太适当,继续保持洋葱头型;三是,假如制度、政策改革出现重大失误,从洋葱头型退化为富者极少、穷者极多的蜡烛台型。第一种趋势是比较和谐的,不用说,也是有利于稳定的。从学者的假设上,不难看出,直接影响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还是制度的因素。如果制度不完善,便不能形成社会阶层结构的理想状态,也无法实现其结构的和谐。

  3、有着相同目标的人群,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就形成了社会团体,被称为社会组织。非政府非营利性质的社团组织(即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的出现,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变化。实际上,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三者之间都有存在的必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补关系。由此,我们最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这三者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因为只有达到了三者之间的和谐,才能使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毫无疑问,这仍然需要制度的完善和调节。我国的社会组织纵向比有所增长,横向比还嫌太少。我们每千人拥有的社团只相当于有些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社会组织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环境,更是全社会和谐的基本单元。当然,和谐与否,在于运用之妙。我们要学会运用社会组织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4、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社会结构中最典型,也是最突出的问题。自改革以来,国家政策给农村人口提供了一个较为自由的活动空间。农民纷纷涌入城市谋生。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城乡二元结构似乎会消失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城乡差距反而是越拉越大。一方面,户籍制度仍然制约着市民和农民从出生到死亡的每一个生活境遇;另一方面,农民在城市中并不存在与市民同等的机会,他们的就业、求学等方面,除了受自身人力资本的限制之外,还要受社会资本的限制。这样,一方面,我国社会仍然有显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还有一种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它由市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和农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这两部分构成。这种潜在结构的存在从根本上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很显然,要打碎这种双重结构,从制度上入手仍然是关键之所在。

  5、我国社会在转型的旋律中的确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杂音。但社会的和谐正是在逐步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达到的。制度创新少不了理论的支持。和谐的思想在社会学的语境中被称之为秩序或者均衡。可以说,在社会思想家马克思和社会学鼻祖孔德那里对和谐都有过详尽的阐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连续用好几个全面、自由,即和谐来描绘高级社会形态。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可以说是均衡论的集大成者。他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指出,社会系统中不同的要素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被理性所吸纳用以解决社会问题。他认为,正是规范把行动和社会秩序结构了起来,使人的主观意志服从于规则和价值体系。正是因为社会的规范因素,使得实际社会总体上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而不是战争状态。这一观点显然对应了我国的现实。我国现阶段正处于转型时期,在缺乏完善的规范因素的时候,不和谐便会出现。所以,不论是从现实上看,还是从理论上来讲,要消除这些不和谐,关键还是要从制度入手。应该从法治、纪治、德治、习制等方面入手。在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的同时,着力要建立健全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6、城乡之间不和谐。中国社会最大的不和谐,是社会结构存在两种独立的体系,一个是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另一个则是由农民构成的农村生活,而判断处于哪种结构的依据在于持有户口的类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制度体系。这是由身份壁垒、不平等交换、城市化滞后乃至包括户口、粮食供应、住宅等14种制度组成的不平等现象。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国家就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令,在户口迁移制度、粮油供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把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割开来。这使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在就业方面和粮油供应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更为严格的还是户籍制度方面的管理。这一制度严格地限制着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自改革以来,国家政策上允许农民工进城,从事建筑、商业及其他服务型事业,并允许城市中的某些国营企业从农民中招收部分临时工、合同工,其他所有制企业和个体户从农村中雇工也不再受到禁止。在这一政策推动下,农村人口可以说获得了一个较为自由的活动空间。

  配第和李斯特将这一现象称为推拉现象。也就是说,农业耕地的有限性与人口压力是迫使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推力,而工、农之间的收入差异则成为劳动力非农化的拉力。在这样一个双力的作用下,农民纷纷涌进城市谋取生存,从而形成了我们国家这一时期的一个特殊现象:民工潮。

  民工潮是否加速城乡二元结构的消失呢?没有!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在改革之初城乡差距迅速缩小,也就是说,一度趋向和谐。可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收入每况愈下,每下愈况。1996年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率为9%,1997年增幅为4.6%,1998年增幅为4.2%,1999年增幅为3.8%,2000年增幅跌到了2.1%,从2001年起中央采取了一些措施,于是2001增幅提高到4.2%,2002年为4.8%,2003年为4.3%。一方面是农民人均收入下降,另一方面是农民的人均负担加重,这简直是:雪上加霜。其结果是把城乡差距拉大。城乡收入之比,1978为2.47:1,1984为1.7:1,到1994为2.6:1,到了1997扩大为2.74:1,2003年扩大到3.2:1。这是统计数字,如果再考虑城市享有国家补贴、城市全是现金、农村多为实物等等因素,城乡收入实际上相差56倍。这样大的倍数是相当惊人的,也是十分可怕的。据国际劳工组织36个国家的统计资料,绝大多数国家城乡收入差距均小于1.6倍。中国如此之大的城乡差距是社会的振荡器。

  不仅如此,我国社会现阶段既存在一种城乡二元结构,又存在城市二元结构并存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户籍制度并没有取消,它仍然制约着市民和农民从出生到死亡的逐个生活境遇;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在政策上为农民提供了非农化的路径,但是,农民在城市中并不存在与市民等同的机会。他们的就业,除了受自身人力资本的限制之外,还要受社会资本的限制。因为,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和市民一直处于对立的位置上,突出地表现为市民对农民的歧视,以及农民对市民的厌恶。而这种归属的不一致在某种程度上又导致农民很难在城市中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纳入市民的关系网络中去,很难在城市中积累自身的社会资本,因此也就更加无法利用社会资本来寻求更好的工作了。于是乎,他们只能利用他们在家乡长期建构起来的社会资本同乡关系、亲缘关系,在城市中求生存。这样,一方面,我国社会仍然存在显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还存在一种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它由市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和农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这两部分构成。这种潜在结构的存在就是阶层关系的分布问题。这种不合理的分布,从根本上影响着阶层间的协调和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

  7、区域之间不和谐。近年来,中国的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这表现在:⑴经济总量的差距越拉越大。从1980年到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从50%上升到59%。与此同时,中西部则相应下降。⑵人均GDP的差距越拉越大。1980年东部地区比全国平均数高34%,2002年高53%;同期,中部地区从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下降为75%,西部地区从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70%下降为59%。

  三、申论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根据材料,概述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应从哪几点入手。(满分40分)要求:①分析恰当,条理清楚,语言通畅。②题目自拟。③字数不多于1000字。

  (二)材料中提到了我国目前的两个不和谐的内容,请对这两个不和谐内容分别加以简述。简述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超过150字。(20分)

  (三)请以关于解决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建议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40分)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八)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根据材料,概述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应从哪几点入手。(满分40分)要求:①分析恰当,条理清楚,语言通畅。②题目自拟。③字数不多于1000字。

  概述建设和谐社会的四大要点

  如何建设和谐社会?这得从有关和谐的几个基本问题入手。

  第一,要实现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在我国,不可调和的两大敌对阶级已基本消失,但是,近20年来,中国社会不同阶层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分化和组合。新的利益群体的出现,必然会使各阶层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和预期利益的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如何解决才能达到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是个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阶级阶层的分布从富少穷多的洋葱头型变为富少穷少、中等收入很多的橄榄型是比较和谐的,也是有利于稳定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还在制度。

  第二,要运用社会组织实现和谐社会。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三者之间都有存在的必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补关系。这三者之间如何协调才能使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毫无疑问,这仍然需要制度的完善和调节。目前,我国每千人拥有的社团只相当于有些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社会组织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环境,更是全社会和谐的基本单元。

  第三,要从调整社会结构入手建设和谐社会。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社会结构中最典型,也是最突出的问题。自改革以来,国家政策给农村人口提供了一个较为自由的活动空间。农民纷纷涌入城市谋生,城乡二元结构似乎会消失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城乡差距反而是越拉越大。一方面,户籍制度仍然制约着市民和农民;另一方面,农民在城市中并不存在与市民同等的机会,他们的就业、求学等方面,除了受自身人力资本的限制之外,还要受社会资本的限制。这样,一方面,我国社会仍然有显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还有一种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它由市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和农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这两部分构成。这种潜在结构的存在从根本上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很显然,要打碎这种双重结构,从制度上入手仍然是关键之所在。

  第四,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和谐的思想在社会学的语境中被称之为秩序或者均衡。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认为正是因为社会的规范因素,使得实际社会总体上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而不是战争状态。这一观点显然对应了我国的现实。我国现阶段正处于转型时期,在缺乏完善的规范因素的时候,不和谐便会出现。要消除这些不和谐,关键还是要从制度入手。制度创新应该从法治、纪治、德治、习制等方面入手。在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的同时,着力要建立健全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二)材料中提到了我国目前的两个不和谐的内容,请对这两个不和谐内容分别加以简述。简述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超过150字。(20分)

  我国目前存在两大不和谐内容,第一,城乡之间不和谐。社会结构存在两种独立的体系,一个是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另一个则是由农民构成的农村生活,这是目前中国社会最大的不和谐;第二,区域之间不和谐。近年来,中国的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这表现在:经济总量的差距越拉越大;人均GDP的差距越拉越大。

  (三)请以关于解决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建议为题,字数不少于800字。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40分)

  关于解决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建议

  我国目前建设和谐社会最大的阻碍就是城乡之间不和谐。产生城乡差距和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现有的各种制度约束,如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人为地造就了一个城乡二元体制,使城乡间的要素更倾向于城市流动,导致历史上就形成的城乡人均占有社会资源不平等的状况进一步扩大。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就划分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确立了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政策,使户籍制度成为造就城乡二元分割的人为屏障。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国家按户籍身份来分配教育、卫生、社保、就业等方面的资源和利益,使城乡二元结构从经济领域延伸到教育、文化、就业等社会生活领域。在许多情况下,农民并没有真正被当作社会主体和平等的一员。虽然近年来在政策上作了一些调整和尝试,但步伐还远远不够。目前,我国除土地以外的其它生产要素,均采取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并充分按市场法则进行交换,甚至包括城市土地,唯独农村集体土地仍采取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配给和征用补偿办法,这对农民是极不公平的。农民在社会生产过程中都是按照市场价格购买生产、生活资料,而其所使用的土地则只能被别人低价征用或占用。如果这种现状不改变,还是由国家用低价强制购买土地,农民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将会直接危及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进一步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首要的出发点应当是创新制度,推动城乡融合。彻底改革目前仍然制约城乡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的各种制度,使农村人口的城乡迁移能够进得来、更能留得住,纠正长期以来的城市偏向政策,从而逐步改变城乡居民人均占有社会资源不平等的状况。一是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使农民能够不受限制地参与城乡统一大市场的竞争。尽快实行城乡统一的土地制度,消除城乡居民的两种身份,使农民拥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发展机会和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水平。二是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法律保护体系。认真清理不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法律法规,对该废止的要废止,该修改的要修改,依法推进和保障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尽快采取措施解决农村资金通过多种渠道流向城市的问题,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金融支持。四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在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实现城乡并轨,最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体化。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