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医学> 温病学试卷2

温病学试卷2

上传者:彭岩
|
上传时间:2015-05-05
|
次下载

温病学试卷2

湖南中医药大学温病学考试

湖南中医药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A.沙参麦冬汤 B.清燥救肺汤 C.竹叶石膏汤

《温病学》

D.生脉散 E.清络饮

7、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供72学时各专业使用 其病机是??????????????????????????????( C ) A.阳明腑实 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 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 时间:100分钟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 E.阳明腑实兼瘀热互结

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 D ) A.清泄里热 B.顾护阴液 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 D.滋补肺胃 E.透邪外出

9、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D ) A.发于冬春季节 B.初起有肺卫见证 C.易逆传心包 D.病程短 E.以肺经为病变中心

10、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D ) A.刘河间 B.吴鞠通 C.叶天士 D.喻嘉言 E.王孟英 1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C ) A.吴鞠通 B.王孟英 C.叶天士 D.薛生白 E.吴又可 12、风热病邪初起先犯?????????????????????????( A )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A.肺卫 B.卫气 C.阳明 D.肺 E.心包 A.口渴 B.发热 C.舌红

13、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C ) D.脉数 E.汗出

A.身热躁扰 B.昏狂谵妄 C.吐血衄血 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 B ) D.舌质红绛 E.身热夜甚 A.发热 B.局部红肿热痛 C.口渴 14、牙齿燥如枯骨,见于????????????????????????( A ) D.脉数 E.斑疹

A.肾阴枯竭 B.肾火上炎 C.胃阴枯竭 3、白苔如碱状是哪种征象????????????????????( E ) D.肺胃阴伤 E.肝肾阴伤 A.邪热迅速化燥入胃 B.胃气衰败 C.湿热秽浊 15、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最佳治法是?( B ) D.湿遏热伏 E.温病兼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

A.通腑泄热 B.导滞通便 C.燥湿清热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4、按三焦辨证,病在足少阴的主要病理是?????????????B( ) D.清热泻火 E.涩肠止利 A.热盛动血,心神扰乱 B.热邪久羁,肾阴耗损 C.水不涵木,虚风内动

D.热灼营阴,心神被扰 E.肾阴不足,心火亢旺

5、在清营泄热法的应用上,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 A.本法适用于热入营分邪未动血的营分证 B.邪在气分而未入营者,不宜早用 C.邪初入营者,仍用清气泄热,透邪外出 D.兼神昏痉厥者,宜配合开窍、熄风法 E.热邪已耗血动血者,不宜再用本法

6、低热,干咳或痰少而粘,口舌干燥而渴,舌干红少苔,脉细,治宜?( A )

第 1 页 共 4 页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湖南中医药大学温病学考试

A.伏暑 D.暑温

B.秋燥 E.烂喉痧

C.风温 1、性质属湿热的温病有 ····················································································· ( A ) 2、属于伏邪温病的有 ························································································· ( A )

A.日晡潮热 D.夜热早凉

B.身热不扬 E.壮热不寒

C.发热夜甚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1、属于新感温病的疾病有 ········································································· ( BDE )

A.春温 D.风温

B.暑温 E.大头瘟

C.伏暑

3、余邪留伏阴分的热型是 ················································································· ( D ) 4、阳明腑实的热型是 ························································································· ( A )

A.热结肠腑 D.湿遏热伏

B.热入心包 E.肺胃阴伤

3

C.肺热炽盛

2、暑热病邪致病特点有 ············································································· ( BCE )

A.最易伤肺胃之阴 B.易于兼挟湿邪 C.易于耗气伤津 D.变化迅速,易逆传心包 E.先入阳明气分 、

5、神昏谵语可见于 ····························································································· ( B ) 6、身热不扬可见于 ····························································································· ( D )

A.风热在表 D.温毒袭表

B.湿热在表 E.燥热在表

C.寒邪束表

····················································································································· ( ABCD )

A.皮疹点大成片 B.压之色不退 C.触之不碍手 D.斑为阳明热毒 E.压之色退

4、下列哪些是营分证的辨证要点 ······························································ ( )

A.身热夜甚 B.斑疹隐隐 C.夜热早凉 D.心烦谵语 E.舌红绛

5、连梅汤的组成药物是 ············································································· ( 全 )

A.黄连 B.乌梅 C.麦冬 D.生地 E.阿胶

7、宣表化湿法主要用于 ····················································································· ( D ) 8、疏表润燥法主要用于 ····················································································· ( B )

A.热势亢盛者 D.素体阴虚者

B.热势不甚者 E.湿邪不甚者

C.素体阳虚者

9、清气法慎用于 ································································································ ( C ) 10、祛湿法慎用于······························································································· ( D )

A.毒邪充斥肺胃 D.温热中阻脾胃

B.热毒甚于阳明 E.暑湿内伏气分

C.热毒内逼营血

11、大头瘟的病机是 ··························································································· ( A ) 12、湿温的病机是······························································································· ( D )

A.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 B.栀子豉汤 C.连梅汤 D.蒿芩清胆汤 E.青蒿鳖甲汤

13、身热,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胸胁不舒,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 ····························································································································· ( A ) 14、温病身热烦躁,消渴不已,麻痹,舌红绛,苔黄黑干燥,脉细数,治宜( C )

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温热时毒 肌肤丹痧密布

第 2 页 共 4 页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湖南中医药大学温病学考试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热闭心包是由邪热内陷,炼津为痰,堵闭心包所致;患者神昏谵语或昏聩不语,神志异常程度较痰蒙心包之神志昏蒙重;伴见身灼热,肢厥,舌蹇,舌绛等症状;治宜清心开窍,用清宫汤送服“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2、温病与伤寒的关系如何?(4分)

第一:从伤寒概念上:温病与广义伤寒是从属关系。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包 含属性为风寒的狭义伤寒和属性为温热的温病在内。温病与狭义伤寒是并列关系。温病包括了所有因感受温邪而引起的各种外感热病,与感受寒邪而发生的外感病有明显的不同,二者显然是并列关系。

第二:从学术上讲:伤寒是温病的基础,温病是伤寒的发展。 第三:二者证治上也有不同。

4、何谓“湿温三禁”?误治后有何后果?(6分)

湿温病初期邪遏卫气见恶寒少汗、头痛身重而误作伤寒予辛温发汗,不但湿不能祛,反易助热动湿,湿随辛温发表药蒸腾上逆,蒙蔽清窍,导致神昏耳聋之重证;若湿遏气机见胸闷脘痞而误作积滞予苦寒攻下,则易损伤脾阳,导致脾气下陷而成泄利不止;若湿热交蒸而见午后热增,误作阴虚予以滋润腻补,则滋腻助湿,反使湿热胶着难解。正如吴鞠通所言:“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此指一般情况而言,若证情有变,则不可固守执言。如湿热郁于肌表而无汗时,可予辛凉微汗之剂

暑热病邪直中心包而猝然神昏肢厥。

3、热深厥深

邪热郁伏于内,阳气被邪热阻遏,不能达于四肢,临床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昏迷而手足厥冷,邪热越甚,手足逆冷的程度就越甚。

4、身热不扬

身热不扬 身热羁留而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

5、温邪 外邪中性质属热的一类病邪 痰蒙心包是由气分湿热酿生痰浊,蒙蔽心包所致;患者神志昏蒙,时清时寐,似清似昧,时有谵语,神志异常程度较热闭心包之神昏谵语轻;伴见身热而朝轻暮重,苔垢腻,脉濡滑等症状;治宜豁痰开窍,代表方为菖蒲郁金汤。

第 3 页 共 4 页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湖南中医药大学温病学考试

以透邪外出;如湿热化火,内结阳明及湿热挟滞有可下之证时,则不可不下;如湿热化燥损伤阴液者,又不可不用滋润。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及证候变化,灵活变通。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主诉:发热25天 。

病史:患者因患白血病2年,近25天高热不退,口渴心烦,曾用多种抗感染治疗,近日每天体温37~38℃,胸痛、时有心悸,纳呆,形消神倦,时见筋惕肉润,甚则瘛疭,舌红绛少津,苔少,脉细促。

1、请写出本病的中医病名和辨证证型 2、对本病病机进行简要地分析

3、确定治疗方法和具体处方用药(含剂量) 、病名:春温

证型:阴虚风动

分析:病发于春季,初起即见里热证候,符合春温的发病特点。诊时病已25天,阴液亏损较甚,肾阴亏损,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故见每天体温37~38℃为低热,胸痛、时有心悸,纳呆,形消神倦,时见筋惕肉润,甚则瘛疭,舌红绛少津,苔少,脉细促等表现。

治法:滋阴息风 方药:大定风珠加减

生龟板(先煎)、生牡蛎(先煎)、生鳖甲(先煎)各30g ,生白芍、生地、 山萸肉各15 g ,麦冬12 g , 五味子、甘草各6 g ,鸡子黄一枚(冲入药汁中), 西洋参(另炖兑服)1 0 g。五付,日一剂,水煎服。

2001年2月23日就诊。

第 4 页 共 4 页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14年教资考试中学心理学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2014年河南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单选题猜想三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简答题集锦四
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规概论》判断题猜想一
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模拟试题四
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模拟试题三
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规概论》判断题猜想二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
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规概论》判断题猜想三
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模拟试题八
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模拟试题七
2014年河南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单选题猜想二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
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规概论》单选题猜想三
2014年教资考试中学心理学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九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7)
2014年教资考试中学心理学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七
2014年河南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单选题猜想四
2014年教资考试中学心理学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五
2014年教资考试中学心理学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2014年河南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单选题猜想一
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规概论》单选题猜想四
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规概论》单选题猜想一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简答题集锦一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
2014年教资考试中学心理学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八
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规概论》论述题猜想一
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规概论》多选题猜想一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简答题集锦二

网友关注视频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