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人文社科> 哲学/历史> 试论森岛通夫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

试论森岛通夫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

上传者:蒲建
|
上传时间:2015-05-05
|
次下载

试论森岛通夫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

试论森岛通夫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

内容摘要:森岛通夫作为数理经济学家对马克思经济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劳动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价值转型理论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综合相关研究,梳理了森岛通夫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

关键词:森岛通夫 马克思经济学 研究

森岛通夫(1923-2004年),是日本著名数理经济学家、社会学家,1950年在京都大学开始任教,1951年转入大阪大学。1965年当选经济计量学会会长。1969~1970年任《经济计量学杂志》副主编,《国际经济评论》主编,1974年后任《经济学》编委,1975~1980年任《经济学文献杂志》编委。他是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荣誉成员和美国经济学会荣誉成员。1976年获日本文化勋章。森岛通夫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声望,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提名。

森岛通夫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价值转型问题、再生产理论、资本周转等方面。其研究目的是用现代先进的经济理论和方式使马克思的理论模型化,以证明马克思经济学内在逻辑的严密性,可用数学方法重新论述。

劳动价值理论

森岛通夫认为,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劳动价值理论有两个职能:解释商品的均衡价格(或交换价值),商品的实际价格随时围绕着它上下波动;提供总和工具,或总和的权数,以便运用它把许多产业部门(或最初的部门)总和为少数“部类”。大多数人包括马克思的追随者和反对者都只关注劳动价值理论的第一个方面,他则认为第二个职能更为重要,并进行了数理论证。

森岛通夫指出,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有两个关于价值的定义,马克思的表述是:“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他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他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 。“可见,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 。这两个定义是对价值的不同见解,它们的等同性只有提出严密的证明才能被确立。根据这样的定义,森岛通夫建立了两个数学模型,具体内容表述如下:

设想一个生产谷物和肥料的社会。为了生产一个单位的谷物(商品1),需要a11

单位的谷物,a21单位的肥料(商品2)和l1小时劳动。令λ1为谷物的价值,λ2为肥料的价值。根据第一个定义,谷物的价值是由体现或物化在一个单位的谷物里的总劳动量(以小时来表现)所决定的。在消耗了a11单位的谷物和a21单位的肥料的一个单位的谷物产品中,包含了a11λ1和a21λ2小时的劳动。另外,在生产谷物的过程中直接消耗l1小时的劳动。这样可得出,物化或结晶于一个单位的谷物中的劳动小时等于:

λ1=a11λ1+a21λ2+l1

另一方面,按照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要取得一个单位的谷物的净产出,就得生产q1单位的谷物的总产出和q2单位的肥料的总产出,为此谷物业使用了l1q1小时劳动,肥料业使用了l2q2小时劳动。生产一个单位的谷物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μ1=l1λq1+l2q2

这是根据第二个定义的谷物价值。

森岛通夫认为,对这两个数学模型的理解,关键是看λ1和μ1是否相等。经过一系列的论证,无论是资本品还是工资和奢侈品,以上两个定义都是完全相同的,从而说明了马克思的论断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价值的两个定义具有等同性。

森岛通夫提出,在马克思的经济学中,价值理论必须为了把许多产业部门总和为两个或几个大部类提供价值体系。这就要求价值体系具备这样几个条件:非负的、唯一的、不受市场行情支配的、确立一个整个社会都相同的剥削率。但考虑到联合生产、可供选择的生产过程和劳动的不均匀性等条件后,就会与以上四点相抵触。首先,考虑联合生产的条件,他用数字例子说明,按照冯 纽曼的体系,可能会有一些产品(如旧的资本品)的价值出现负值;其次,当存在可供选择的生产过程时,同样种类的商品可以同时用不同的生产过程生产出来,这样同种商品具有不同的价值的情况是可能的,这与价值唯一性的假设相矛盾;第三,考虑到劳动的不均质性,要把不同种类的劳动按照与它们的工资的比率转换为非熟练劳动(抽象劳动),价值由于受相对工资变化的影响而产生波动;第四,如果把非熟练的简单劳动或抽象劳动当作标准劳动,就存在熟练劳动向非熟练劳动的转换率,由于转换率并不与同种劳动的工资率成比例,更熟练的工人可能被支付更低的工资率,就会有几个在不同的比率下受剥削的工人集群,这同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两大阶级的观点,或同剥削率相同的观点相矛盾。据此,森岛通夫得出结论,把马克思的经济学同劳动价值理论分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能在当代的经济理论中获得合法的地位,其依据就是用冯 纽曼的数理方法把马克思的经济学模型化。

再生产理论

森岛通夫指出,当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中讨论商品的价值和价格的决定问题时,所涉及的是微观经济学。而在第二卷第三篇中论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两部类模型,这是考察产出的决定问题,这时,马克思是作为宏观经济学家出现。森岛认为可以通过数理论证在关于价值和价格的微观经济分析和关于再生产和积累的宏观经济分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森岛通夫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两部类模型,在分解与总和的关系上有三个基本问题:由分解开的价值决定体系所得到的结果是否与总和后的价值决定体系所得到的结果相符;由价格决定(或产出决定)体系进行的总和是否与总和前从各个产业体系所得到的真实价格相符;对于价值、生产价格和产出的正确的总和之间是否存在连贯或一致的条件。把资本品作为第I部类,把工资和奢侈品作为第II部类,森岛建立了价值决定方程、价格决定方程和投入-产出方程。经过复杂的数学推导,森岛得出结论,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总和的价值方程就能正确地决定混合商品的价值。

森岛通夫认为简单再生产是马克思的静态模型,而扩大再生产是动态模型。在考察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森岛将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模型化。他认为马克思的投资函数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部类的资本家把他们剩余价值中的一个固定比例用作积累;该积累被重新投资于第一部类,并按照Ki:1的比例转化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第二部类的资本家以能够保持资本品的供需平衡为前提进行投资。据此假定,经过公式推导可以得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产出每个年度都是平衡增长的结论。这个结论与马克思的均衡利润率形成的论证相矛盾。

于是,森岛对马克思的假定作了两点修改:两大部类的资本家具有同样的储蓄倾向;由于两大部类中具有相等的均衡利润率,资本家对两大部类的投资机会同样感兴趣。但是,我们注意到,森岛在论证过程中并未将这两个假定导入模型中。

在经过一系列的论证后,森岛得出结论,平衡增长是不稳定的,要么会发生剧烈波动,要么会发生单调偏离,认为马克思是在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都把剩余价值的一半用于积累,也就是在两大部类的积累率相等的假定条件下展开再生产研究的。事实上,这一点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

但是,应该说,森岛对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的评价还是很高的。“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原型。实际上他的理论比得上冯 纽曼的理论,后者是当前最令人满意的动态经济理论。看到冯 纽曼的许多新颖的思想在《资本论》中已经得到清楚的说明,确实使我们极为惊奇。再者,马克思在这个领域所取得的成果是不受劳动价值理论支配的,它可以很容易地发展为马克思-冯 纽曼一般动态均衡理论。因此,结论是:不论我们的思想意识和政治观点如何,都应该把动态一般均衡理论——经济理论的核心——的创立归功于马克思”。

转型理论

森岛通夫论证了《资本论》三卷之间的关系,认为《资本论》三卷可以看做是一个从第一卷的单一部门模型出发的上升系列:第一卷中建立的是一个部门模型,假定价值与生产价格相等;第二卷发展到两个部门模型,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相等,价值与生产价格成比例;第三卷进一步发展到多部门模型,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等,生产价格不再与价值成比例。因此,在《资本论》第三卷中产生了说明生产价格与价值不成比例的要求,也就是价值转形问题。由此推断,《资本论》各卷之间并没有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从单一部门模型到多部门模型、从特殊到一般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正如森岛所说:“显然,第三卷提出了……转型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在《资本论》各卷中没有矛盾,它们的联系确切地说是特殊情况与一般情况之间的关系” 。

森岛通夫指出:“马克思的转型问题包含两个问题:其一是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的问题,其二是商品价值转化为商品价格问题” 。其目的是说明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社会总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如何被价值向价格的转化所掩盖,活劳动如何成为资本家利润的唯一源泉。

经过一系列的数理逻辑证明,森岛得出结论说:“在转型问题中,马克思并不打算在价值与价格之间建立一种比例性,而是相反,要揭示个别的剥削和个别的利润是不成比例的,除非假定一些限制性很强的条件。我们认为马克思想要建立如下两个肯定命题和体格否定命题:第一个是e>π,涉及剩余价值率到均衡利润率的转化;第二个Pi,w>>λi(i=1,……,m),涉及从价值到以劳动计得均衡价格的转化;第三个是πi≠aSi(i=1,……,m),涉及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前两个命题的成立,不需要任何保留和任何外加的假定,而第三个仅被一个例外所限制,这就是:所有各产业部门的资本价值构成相同”。但森岛所建立的模型(森岛通夫模型)由于是以所有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为前提推导出来的,使得他的结论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能成立。这降低了他的模型的说服力。不过,森岛在以后研究(1974,1978)中有所进步,放弃了这一假定,转而认为总和一致命题是无条件成立的。

森岛通夫作为国际上著名的数理经济学家,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森岛通夫将其杰出的才华倾注在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上……出版于1973年的《马克思的经济学》,是第一部用数学语言分析这一主题的长篇著作……森岛通夫似乎成了系统探索有联合生产、固定资本和存在可替换生产过程所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涵义的第一人”。需要指出的是,森岛通夫并没有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的经济学,有些问题的理解也有失片面,对此森岛是十分清醒的:“马克思的经济学实际上包含了社会科学的许多分支,要论述如此广博的议题,是一个专长于数理经济学的经济学家所难以胜任的”。单就对马克思《资本论》中劳动价值论、再生产以及价值转型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使森岛通夫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的模型化及深入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M.Morishima:Marx,s Econom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3.中文译本为袁镇岳等译.马克思的经济学——价值和增长的双重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M.Morishima.The Fundamental Marxian Theorem.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74

3. M.Morishima.Positive Profits With Negative Surplus Value:a Comment.Economic Journal,1976

4.庄宗明.评森岛通夫的《马克思经济学》[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

5.柳树滋.马克思与两大知识领域的统一[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3

6.张忠任.转型问题的最终解决[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

7.白暴力.森岛通夫对马克思“价值转型问题”的研究.经济学动态,2003

8.岳宏志.马克思转型理论的一个完美证明——兼评森岛通夫关于转型问题的研究方法[J].财经研究,2005

9.[英]马克 布劳格.凯恩斯以后的100位著名经济学家[M].商务印书馆,2003

10. [英]M.C.霍华德.J.E.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1990)[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模拟试卷(四)及参考答案
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面试真题(6月11日)
2010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2010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解析
2011年安徽省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面试真题
2007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2013年413省考行测试卷冲刺卷
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深度解读
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面试真题(6月13日)
2011年6月11日安徽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面试真题(6月12日)
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模拟试卷(三)及参考答案
2013年413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红色”十题
历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题量分析
2013年413省考行测冲刺试卷答案
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6月9日)
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模拟试卷(一)及参考答案
2012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A)作答思路
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6月12日)
2013年413公务员考试行测冲刺试卷(二)答案
2009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解析
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模拟试卷(二)及参考答案
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B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解析(三)
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1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解析(四)
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面试真题(6月10日)
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面试真题(6月11日)

网友关注视频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小学英语单词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