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艺术> 大学生 音乐学专业教育学期末考试资料 概论

大学生 音乐学专业教育学期末考试资料 概论

上传者:邓明德
|
上传时间:2015-05-11
|
次下载

大学生 音乐学专业教育学期末考试资料 概论

教育的概念:狭义,指学校教育,由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承担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的社会实践。学校教育的特点:1,目的明确,计划性强,有可控性;2,有固定的教师和学生,以教和学为主;3,有严密的组织形式。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性、自觉性,影响或加速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活动。产生的条件:1,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2,统治阶级对人的需要,提供了社会条件;3,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古代教育的特点: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2,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3,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4,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6,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现代特点:1,具有鲜明的生产性;2,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3,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5,形式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教育的三大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人物:中国古代:孔子、孟子、荀子 专著:《礼记》中的《学礼》 西方古代: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专著: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论演说家的教育》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近代:夸美纽斯 捷克 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法国 卢梭《爱弥儿》 瑞士 裴斯泰洛奇《林哈德和葛笃德》 英国 洛克《人类理论》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德 赫尔巴特1806《普通教育学》 英国 斯宾塞《教育论》美国 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凯洛夫 《教育学》中国 杨贤江 化名李浩吴《新教育大纲》 美国 布鲁姆 布鲁纳 前苏联 赞科夫 巴班斯基教育学研究方法:观察、文献、调查、实验、比较、个案研究法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米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具有能动性“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苏联心理学家 维果茨基 针对儿童的心理和智力发展,提出的两种发展水平:1,现有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智力任务;2,将来的发展水平,即将来要达到,现在还没有形成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或间隔,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强调教育活动应建立在“最”,要不断地将“最”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使全部教育和教

学工作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1,先天因素;2,成熟;3,后天因素;4.环境因素;5,个体的实践活动的决定性因素学校教育在人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1,具有指导个体发展方向的作用 2,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不仅有即时价值,而且有延时价值4,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1,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的规律,做到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2,不均衡性和差异性的规律,做到因材施教,适时而教,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3,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规律,做到从实际出发,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4,互补性的规律,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教育与经济:一,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人力与时间,财力与物力);2,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4,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二,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三,经济和教育之间关系的性质:1,教育不能无视经济发展提供的条件而盲目发展,经济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2,教育也不能脱离了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加速或滞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了教育发展的需要;3,如果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适应,需要改造的是教育而不是经济。教育与政治: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2,决定着教育目地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3,制约教育制度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3,

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三,政治与教育关系的性质:1,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2,政治对教育的作用具有双重性;3,是有限度的教育与文化:文化与教育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对双胞胎,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与文化存在着相互包含、相互作用、互为目的和手段的交融关系。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2,促进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3,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4,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是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2,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3,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含义: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表现: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表现在教育内容;教育制度、组织形式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2,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滞后性,超前性。教育方针的概念: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经济政治发展需要和国家的现实状况与发展趋势,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包括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目的、实施的途径。教育的目的:广义:指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理想规定的设计,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指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一,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1,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2,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3,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二,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三,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基本精神: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三,培养现代人的品质;教育制度的概念:一,教育制度是根据国家性质制订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二,是各种教育机构的系统,或者说是一个国家内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

现代学制改革趋势:1双轨制向单轨制靠拢,西欧各国先从小学开始实行并轨;2,单轨制的,在继续推行教育普及化的同时,继承和保持传统双规制中另一轨的学校教育的学术性、高质量,并且学习分支型学制中的优点;3,分支型的,改革过于集中、统一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焕发教育的活力与生机。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中央集中领导与地方分权管理相结合。我国学制改革趋势:1,幼儿教育逐步普及、量力而行;2,义务教育因地制宜、多种分段;3,中等教育多样化、综合化;4,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全面开放;5,成人教育体制灵活、类型多样。教师职业的特点:1,人类文化的传递者;2,人类灵魂的工程师;3,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4,父母与朋友的角色;5,研究者角色。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一,现代教育理念:1,新的教育观;2,新的学生观;3,新的教育活动观。二,良好的素质:1,职业道德素质;2,学科专业素质;3,教育能力素养;4,心理素质;5,创新素质。师生关系: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特点:1,民主平等;2,爱生尊长;3,教学相长课程的概念: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指为了实现学校哦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指某一门学科..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各学科均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和学习期限。评价:优点:1,知识完整性、系统性、简约性,逻辑性强;2,符合学校特定任务的要求,便于教师教学,各级知识的连贯性3易于编订教材,可以使学习材料清楚的列出且易于评价。

学科课程缺点:1,对课程改革造成障碍;2,忽视儿童的需要和兴趣,易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离,阻碍他们的全面发展;3,易造成知识与能力脱节,不利于从整体上认识世界;4,忽略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活动课程: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为基础,以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中心而实施的课程。评价:优点:1,注重课程内容和社会生活的联系;2,尊重学习者自身的额需要和兴趣,课程编排灵活性大;3,多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发挥主体意识,学习自主性大,易于调动积极缺点:1,忽视知识的逻辑顺序,缺乏知识的系统性;2,教学具有偶发性和随意性;3,缺乏明确的社会方向,难以适应社会。综合课程:广域课程,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而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学科内容组织在一门课程中综合而成。优点:1,打破旧有的学科界限,促进知识融合,增强内在联系,更贴近学生生活;2,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从整体上认识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减少学科数目,减轻学习负担。缺点:1,教科书编写难度大;2,逻辑体系松散不利于学生获得某一门的系统知识;3,对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要求较高。隐形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指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优点:1,潜在性;2,整体性;3,持久性;4,非预期性。缺点:难以控制,对人的发展有双重功效。课程的表现形式:1,教学计划;2,课程标准;3,教科书。我国课改原因:1,课程管理僵化;2,结构不合理(科目多、重学科轻活动、重必修、轻选修、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3,内容陈旧、落后。思路: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改革。

教学概念: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任务:1,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体力,教会学生学习;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教学理论的概念:即教学论,是研究和揭示教学过程的规律及其应用的理论,其研究对象是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教学过程的概念: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

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辩证统一;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辩证统一;3,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教学原则概念:指师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启发性原则;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5,循序渐进;6,理论指导和直观引导;7,巩固性原则教学策略概念:原是教学系统论、教育工艺学的术语之一,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方案。教学模式概念: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者是一整套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模式:1,传递--接受式;2,引导--发现式;3,辅导--自学式;4,情境--陶冶式。教学方法概念: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以及教与学共同活动方式的总称。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一,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要求: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启发性、语言清晰正确、简练生动;2,谈话法:充分准备、讲究提问艺术、倾听回答、做好归纳小结;3,讨论法:做好讨论的准备,保证讨论有序进行,及时归纳讨论结果;4,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教科书的科学方法,、阅读课外书籍、做好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1,演示法:演示前充分准备,有效进行过演示,引导学生注意演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联系,加深理解和认识;2,参观法:做好参观的准备工作、引导好学生的参观、做好参观总结;三,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1,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

做好实验和实习的准备、操作过程中加强集体和个别指导,做好总结;2,练习法:精选练习材料,让学生明确联系的目的,提高练习的自觉性,注意方法训练,练习分量要恰当,要合理安排和分配练习时间;四,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1,自学指导法: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思考题,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恰当组织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指导学生自学;2,研究法:恰当选定研究课题,提供必要条件,有序地进行,引导学生积极独立思考探索;五,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欣赏的动机与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注意学生在欣赏活动中的个别差异,给学生以表达的机会。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发展趋势:单一的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把年龄相仿、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有教师根据预先制定的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和上班时间表进行分科教学。

班级授课制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缺点:1,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2,过于集中、同步和标准;3,过于强调书本知识,容易肢解知识的整体性,导致理论脱离实践。分组教学制:学校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初期分类:能力分组(课程相同、年限不同)与作业分组(年限相同、课程不同)。欧美分类:1外部分组:不按年龄编班,全部按能力来;分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内部分组:先按年龄编班,再分小组;分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进行的分组和根据不同教学方法和媒体进行的分组。优点:能较好地照顾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缺点:1,对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鉴别不一定科学,却要按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2,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被分到所谓快班或实验班的学生容易骄傲自满,被分到慢班或普通班的学生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3,在分组教学的问题上,家长、学生、教师与学校的意见很难达成一致;4,由于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为了确保学生在分组教学中能受到恰当的教育,分组就鼻息经常进行,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教育管理上比较麻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中心环节是上课。一,备课(起始环节、先决条件):1,做好三项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2,制作好三种方案:学期或学年教学方案,课题(单元)教学方案,课时教学方案(课案)。二,上课(中心环节、最直接表现):1,课的类型与结构:课的类型: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2,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标明确、

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三,作业检查与批改:作业分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要求: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同时要精炼、典型;作业的分量、难易要适度;布置作业应要求明确;对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和讲评。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考察与评定。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狭义的就是道德教育。德育目标的特点:全面性、层次性、普遍性、先进性、现实性、科学性。德育内容安排:1,政治教育;2,思想教育;3,道德教育;4,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过程: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规律:一,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发展的;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特点: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内容形式多样性、对象的有限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管理的内容与方法: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学生个人,学生的群体关系,生活环境,了解学生的方法,阅读有关材料,调查访问,对行为表现进行观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中心工作;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发挥任课老师的作用、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德育原则: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一,导向性原则: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3,学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我国现行的方针政策、工作总任务和德育总目标的要求。二,正面教育原则:1,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2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3,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4,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结合三,知行统一原则:1,联系实际,讲情理论;2,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评价、解决实践中的德育问题;3,教育学生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四,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1,要尊重、信任、爱护学生;2,根据学校德育任务和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的、明确具体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3,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五,因材施教原则:1,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承认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性和差异性;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实际思想状况和品德现实水平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切忌采用成人化、一般化的做法。六,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1,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2,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3,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而在德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包括:一,说服教育法: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说理传道,使学生明晓事理,分清是非,以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要求: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具体方式有:1,讲解法2,谈话法3,讨论法4,阅读指导法。二,榜样示范法:以他人的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优秀实际等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要求:1,树立的榜样要有典型性和示范性;2,选定的榜样要真实可靠,具有导向性;3,榜样

的崇高和伟大要能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4,重视教育者形象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情感陶冶法: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具有自觉性、愉悦性、暗示性、情景性的特点。要求:1,创设良好的情景,如美观、朴实、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团结向上,民主平等的班风等都能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培养他们爱校爱家爱国的情怀;2,教育者的人格感化;3,与启发说服相结合;4,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四,品德评价法: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要求:1,以鼓励、表扬为主,惩罚、批评为辅,切忌体罚心罚;2,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3,发扬民主,注重实效。五,自我教育法:在教育者的启发引导下,受教育者主动的为自己提出发展目标,自觉采取措施,实现思想转化和进行行为控制,从而使自己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方法。要求:1,激发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动机;2,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指导;3,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六,实际锻炼法: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其良好品德的方法。要求:1,坚持严格要求;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3,注意检查与评价。班集体的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机构3,共同的生活准则4,平等、相容的心理氛围。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之班主任的工作: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主任的地位: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处理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交通灯课程设计
华东中石油《刑事诉讼法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三)答案
建筑城规毕业论文模板(红色字为需修改内容)
作业
编译原理期末复习题
华东中石油《信息系统集成与应用开发》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二)答案
华东中石油《刑事诉讼法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一)答案
华东中石油《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二)答案
华东中石油《消费心理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二)答案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及仿真(秒表)
华东中石油《西方经济学概论》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一)答案
2015定稿毕业设计补答辩及顶岗实习答辩方案
华东中石油《刑事诉讼法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二)答案
华东中石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三)答案
华东中石油《刑法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二)答案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例
《工程估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华东中石油《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一)答案
毕业设计格式(1)
36.工厂供电 教学大纲
华东中石油《刑法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一)答案
华东中石油《岩石力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二)答案
华东中石油《刑法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三)答案
华东中石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二)答案
华东中石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二)答案
四杆机构测试题
任务书
华东中石油《油库设计与管理》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三)答案
2015届毕业设计相关文件模板
PKPM模拟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小学英语单词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