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人文社科> 哲学/历史> 中国一个已消亡在历史中的强大民族

中国一个已消亡在历史中的强大民族

上传者:康文刚
|
上传时间:2016-08-19
|
次下载

中国一个已消亡在历史中的强大民族

作为一个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党项族这个名词我是不陌生的,它在影视剧中也会高频的出现,但是客观的说,国内的影视剧大多不负责任,歪曲事实。若是你压根就没听说过这个民族,那也不足为奇,毕竟它已经从现有的56个民族中除名,早在蒙古崛起之时就被屠杀殆尽了。

但你别看它结局不怎么光彩,但它也曾建立过雄踞塞北的西夏国,也曾让宋、辽、金这三头“老虎”也拿他们没办法。下面我们就来仔细说说这党项族究竟是“何方神圣”。

党项族最早出现在南北朝后期,那时候他们人就正处于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后来隋朝建立新政,党项族又不巧的正好位于隋朝和吐蕃交界处,所以分裂成了两块,一派归顺于大隋,一部分归顺于吐蕃。后来唐朝建立,唐朝的铁血外交手段让党项族人无奈屈服,迫于唐朝的强威,党项族当了一回“乖小孩”。

但安史之乱爆发之后,他们再也按耐不住了。在这次动乱中,除了理财的党项族首领第一次被给予了实权,在之后又一次农民起义中,党项族又一次救其于水火之中,于是,党项族的首领成功的成为了诸侯中的一员。大权在手,论谁都按耐不住,可此时的唐朝即便衰退,但仍不可小瞧,于是他们就盘踞在西北,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原这块沃土,静静等待着时机。

之后唐朝覆灭,宋朝被建立,照理来说,党项族的地盘应该是属于宋朝的,但从李继迁开始,党项族就开始和宋朝暗暗较劲了,但实力的悬殊让它不得不开始利用辽国的实力来进一步牵制宋朝。当时辽国与宋朝早已是死对头,只是明里大家都不说而已。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党项族趁着这机会飞速发展,在11世纪中期达到了鼎盛,1038年首领李元昊称帝,建立了“大夏国”。

宋朝和辽国见这小东西居然利用着他们把自己发展的么好,自然不高兴,也不愿承认他们是一个国家,都管它叫作“西夏”。但无论两国怎么对他看不过眼,也拿它没办法,为什么呢?因为党项族人采用的依旧是利用其中一国来牵制另一国的战术,狡猾但有效。正是因为这种圆滑的战术,得以让它在夹缝中生存,即便是处于劣势,却依旧能够稳占西北。

直到最后,宋辽两国都没有办法,对它无可奈何,只能看着它一步步崛起。

但党项族也是高兴得太早了,面对宋辽两国,西夏感觉非常好对付。周旋于这两国之间,它只需要两份外交说辞,就可轻易的解决事态,但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崛起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大扭转。金国的铁骑轻而易举得踏破了宋,辽,先后摧毁了这两个抑或繁盛,抑或不可一世的国度。这下好了,原本拿来对付宋辽的那些个办法全没了用处。

不过西夏倒也没有惊慌过度,立刻调整好了外交策略,一边假意称臣,一边暗地筹谋备战。为了转移金国的注意力,西夏不止一次挑拨金国和南宋的关系,唆使金国进攻南宋,此举不但可以为西夏留出喘息的空间,也可以同时削弱另外两国的实力。金国,野蛮民族,最讨厌这种罗里吧嗦的外交家,它也确实对西夏发动过战争,但西夏充分利用了地形,用黄河水给他淹了个人仰马翻。

之后蒙古国崛起,西夏还是试图用老办法,想用金国来牵制它,可是它万万没想到,蒙古国的强大超出了它的想象,金国根本无法和强悍的蒙古军队匹敌。在这种情况下,西夏意识到,不能再依靠别人了,想要活下来,唯一的活路就是壮大自己。在蒙古进攻金国时,它也跟着偷偷去抢几个村庄,壮大自己的实力。之后蒙古开始西征,西夏觉得这是个好时机,想要联合金国在此时进攻蒙古,只是这时的金国在蒙古面前早已是闻风丧胆,不敢主动招惹,翻盘的机会就这样付之一炬。

蒙古渐渐地发现了西夏的“朝三暮四”,蒙古首领铁木真十分恼火,于是,1227年铁木真率领军队横扫了西夏。金国畏战,不敢前去搭救,只是隔岸观火,最终西夏更没有了抵抗的资本,蒙古军兵分六路,大肆进犯,烧毁书籍,拆毁屋舍,彻底把西夏这个国家从地图上抹去。至于那些党项族人,不是被杀死,就是被奴役。

自古成王败寇,大家都只会记得英勇无比,百战不殆的蒙古首领铁木真,而忘却落魄的党项族人。于是慢慢的,党项一族就淡出了大家的视野。西夏被灭国以后,所有的文化被销毁,现在西夏文字也成了一个谜。至于那些党项族人,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去向,但学界有这么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他们早已在蒙古军的大屠杀中死亡殆尽,彻底灭族了,已经成为了尘封的历史。

另一种说法就乐观了许多,他认为党项族人怎么可能尽数毁灭,肯定有人幸存了下来,只是在后来被其他民族同化了而已。西夏被蒙古铁骑所灭,于是西夏居民无奈之下他们只有向着“中国”而去,经过数千里跋涉,并且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木雅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康定县拆多山以西,雅砻江以东,乾宁县以南,九龙县以北的地区,他们在这里定居下来,并且建立了一个小政权,最后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被彻底消灭。

虽然现在纯正的党项族人已经很难找到,但在国内西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羌族中保留了一些党项族的影子。目前,西夏文这类已经失传许久且晦涩的文字已经是难以研究,不但没有直接继承这种文字的人,也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所以现在即便是在全世界范畴内,这都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