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中教育> 其它课程>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上传者:高洪
|
上传时间:2015-04-15
|
次下载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要认识和理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是要把事物看做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要认识和明确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要认识和理解用发展观点看问题,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能力方面

掌握用发展的观点观察问题的方法,增强应用这个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觉悟方面

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学习,树立战略意识。

用创新精神看待我国社会,坚持与时俱进,树立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框的重点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三点要求。这是学习第二节内容的落脚点,也是学生能不能和会不会使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基本前提。

(2)难点

“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回顾提问: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是什么?(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变化发展的反面是什么?(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世界)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下面看故事体会

导入新课: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自幼从军,没有文化,常常闹出笑话。吴主孙权常常劝他学习。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鲁肃当上都督以后,仍认为吕蒙不过是一介武夫,有点儿瞧不起他。有一次,在与吕蒙的辩论中,甘拜下风。

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吕蒙由没文化到有学问说明了什么?鲁肃怎样才能避免尴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教师归纳)

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人和物,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道理。 讲授新课

三、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要求学生翻书浏览,了解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学生齐声朗诵三句话)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每一事物都是由其过去、现在和未来构成的过程。可以说,事物就是过程。因此,我们分析一个事物不仅要观察它的现状,还需要了解它的过去,预测它的未来。通俗的说,就是要明确事物的“来龙去脉”。

(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提问)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老师的做法是建立在学生过去成绩基础上的,正确地运用了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正确的。你理解老师的行为了吗?

(提问)评析漫画“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理解“去脉”)

——错误;在处理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时,

要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寻求一条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的道路。

小结: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理解事物的“来

2

龙去脉”,对于我们建设祖国、理解生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默写本要点)

2.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老师领读)

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当前事物性质时,认清它是刚刚产生的、是正在发展壮大的,还是行将灭亡的。根据对事物所处阶段和地位的准确判断,来确定我们对事物的态度。 (提问)填图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注:扬弃是指对待事物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提问)唐朝诗人杜荀鹤在题为《小松》的诗中写道:“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谈谈哲学启示。 ——欣赏、扶持、精心呵护

(提问)判断分析:某学生倾心钻研“计算机算命”。 ——正确态度:扬弃

(提问)看第69页“议一议”,要求学生讨论:你认为,中学阶段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和地位?应该怎样度过这个阶段?

历史上有的名人把中学阶段称为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也就是最重要的阶段,是长身体、学知识、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在人生过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对人生的前途、理想的实现起重大的决定作用。

启示:每个青年学生,都应该珍惜这个阶段,认真读书,积极上进,为人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结: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无论是对于中学生来说,还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的方面说,这一思想方法都有重要意义。(默写本要点)

发展是永恒的,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我们坚持发展的观点,在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明确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的基础上,更要行动起来促进新事物的成长,怎么办?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老师领读)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就必须通过分析研究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科学地预见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站在事物前进的立场上,与时俱进,积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创新精神包括理论(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就是要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老师领读)

与时俱进就是要求人的思想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老师领读)

(提问)第70页的“名言”。结合江泽民同志的这个论断,谈启示:让学生领会创新的伟大意义,树立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

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能力吗?有,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学生齐声朗读)

下面看图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

研究所所长钟南山

3

(提问)他在思考什么?(以创新的理念研究如何战胜非典型肺炎。)

2003年4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派出的专家组到广东考察。他们第一时间就与钟南山见面。一番交流和探讨之后,他们竖起大拇指说,钟南山收集的病例资料非常详细,也非常多,以他为首的广东专家摸索出来的治疗经验,对全世界抗击非典型肺炎有指导意义。

(提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新事物只有在改革的进程中才能逐渐走向健全,走向成熟,走向完善。在改革中,我国人民目睹了国家的富强,感受到了生活水平的提高,看到了综合国力的增强,得到了实惠。然而我国的改革事业是一项复杂的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新情况不断出现,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如何看待改革?

要用创新的精神看待我国社会,每个中国人都要积极拥护改革、关心改革、宣传改革、支持改革,与时俱进积极投身到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去。

(提问)对于中学生来说,在学习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创新能力,做到既“学会”,又“会学”。

同学们,在本节课,你们“学会”什么哲学道理?又“会学”了什么方法?

本课小结

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就会出笑话,犯错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看做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学生齐声朗读)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帮助同学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培养创新意识,客观地看待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巩固新课:

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研究一个课题:去和尚庙推销梳子 (讨论——思维感悟) 有四个营销员接受任务,到庙里找和尚推销梳子。

第一个营销员空手而回,第一个营销员空手而回,他说,庙里的和尚没头发,他们不需要梳子,所以一把都没销掉。

第二个营销员回来了,销了十多把。他介绍经验说,我告诉和尚,头皮要经常梳梳,不仅止痒,头不痒也要梳,可以活络血脉,有益健康。念经念累了,梳梳头,头脑清醒。这样就销掉一部分梳子。

第三个营销员回来,销了百十把。他说,我到庙里去,跟老和尚讲,您看这些香客多虔诚呀,在那里烧香磕头,磕了几个头起来头发就乱了,香灰也落在他们头上。您在每个庙堂的前面放一些梳子,他们磕完头烧完香可以梳梳头,会感到这个庙关心香客,下次还会再来。这一来就销掉百十把。

第四个营销员说他销掉好几千把,而且还有订货。他说,我到庙里跟老和尚说,庙里经常接受人家的捐赠.得有回报给人家,买梳子送给他们是最便宜的礼品。您在梳子上写上庙的名字,再写上三个字“积善梳”,说可以保佑对方,这样可以作为礼品储备在那里,谁来了就送,保证庙里香火更旺。这一下就销掉好几千把。

(提问)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什么?市场是可以创造的。老是想着“和尚要什么梳子呀”,工作就没法做了。也再次证明:

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寸步难行;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海阔天空!(学生齐声朗读) 练习题:

1.故事“刻舟求剑”讽刺了什么人?我们应该树立什么哲学观点?

讽刺了静止的观点;世界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

2.请同学们看教材第68页的照片,想一想:结合照片内容,说明为什么不了解过去,也就不能理解现在?

第68页“插图”:昨天、今天、明天。图上的浮雕表示昨天的历史,母亲表示今天,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表示明天。

因为客观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都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现在都是由过去发展而来的。我国今天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过去无数先烈不惜牺牲,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结果。不了解中国的过去,特别是中国的近现代史,就不知道今天是怎样发展而来的,也就不会理解现在。所以,我们研究事物都不能割断其发展的历史过程。

3.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分“三步走”(温饱、小康、现代化),现在我国已经实现第二步,进入了工业化阶段,同时又面临“人口剧增,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环”压力。而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信息化阶段。请运用发展的观点,结合国情,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出谋划策。

由于事物在每个发展阶段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状况不同,所以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就要学会照应事物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立足今天,面向未来,确定发展目标。

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办法:发展是硬道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右边这幅漫画批评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 )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A. 片面地看问题

B.不实事求是

C.没有创新精神

D.没有从实际出发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材料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她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中增加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1)倾听《义勇军进行曲》后,结合材料谈谈感受。

感受: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呻吟、民族的呼声、祖国的召唤、战士的怒吼,爱国激情在胸中奔涌,雄壮、激昂的旋律从心中油然而生。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祖国暂时的灾难,要有激情、不怕 5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