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说课稿
上传者:曹振华|上传时间:2015-04-15|密次下载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说课稿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说课稿
乌鲁木齐第十中学 曾垠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第十中学曾垠,我说课的题目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二、说学生,三、说教法,四、说学法,五、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1.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3 第三单元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中的第二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了解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途径。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
依据:民族精神的力量必须通过人的弘扬才能显现,因此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成为本课的落脚点。
【难点】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依据:民族精神的力量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往往让人难以直接感受到它的威力,因此学生不易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二、说学生
高二学生抽象思维正不断形成和发展,形象思维仍占一定比重,对事物充满好奇,思维活跃,更喜欢形式灵活的教学方式。所以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插入形象的视频、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掌握知识。
三、说教法
本课采用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活动探究法让学生归纳采
集信息。
四、说学法
在教法的指导下,学生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活动探究法、合作学习法,获取所学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大约2分钟)
观看2010年广州亚运会女排决赛的视频。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直观教学法,用这段振奋人心的视频做导入,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强大的女排精神。只需稍做引导,就能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大约32分钟)
过度:近百年来,我国的民族精神有哪些呢?让我们进入活动一:重温历史,追寻民族精神。
活动一:重温历史,追寻民族精神。
观看一组图片,并设置问题:1.重温历史你追寻到了哪些民族精神?2.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历程可分为哪两个时期?上述民族精神分别属于其中哪个时期?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观看图片让学生重温历史,了解近百年来我国的民族精神有哪些,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在此实现知识目标。以《爱我中华》的音乐为背景播放图片以及采用连线题的方式,丰富了教学形式,增强了教学趣味性。
过度:在了解了民族精神之后,那么为什么要弘扬这些民族精神呢?让我们进入活动二:回眸2010,感受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
活动二:回眸2010,感受民族精神。
首先感受“世博”精神:观看世博志愿者辛勤工作的视频、图片,并设置问题:
1.世博志愿者的哪些行为让你感动?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哪些精神?
2.请你设想一下如果缺少这些精神,世博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外国人会怎样评价国人的素质?
3.这对我国以后申办大型国际活动的竞争力会有何影响?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通过世博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情景再现,去感受“世博”精神。在此共设三问,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感悟归纳出弘扬民族精神的前两个必要性,初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在此实现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其次感受抗震精神:观看我国玉树地震的图片和海地地震灾民哄抢食物的图片,并设置问题:4.在面对地震灾难时中国政府和人民是怎样做的?发扬了什么精神?海地的情况又是什么样的?两国对比,你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直观教学法、对比教学法,选用我国玉树地震和海地地震的图片作对比,凸显出我国发扬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彻底解决了“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的问题,突破本课难点。通过对比
使学生树立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过度:在了解了是什么、为什么之后,接下来我们怎样弘扬民族精神呢?让我们进入活动三:展望未来,书写民族精神新篇章。
活动三:展望未来,书写民族精神新篇章。
听新闻联播: “世博” 精神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并设置问题:1.弘扬“世博”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意义?我国要走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还必须发挥哪一理论的主心骨作用?
2.学习世博志愿者,我们怎样在学习和生活中弘扬民族精神?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活动探究法,通过世博志愿者创造“世博”精神的事例,激励并启发学生怎样在学习和生活中弘扬民族精神,解决“怎样做”的问题,突出本课重点,实现能力目标。通过播放新闻和分组讨论探究,丰富了教学形式,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在每次活动结束之后,引导学生做知识归纳。
设计意图: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逐步构建知识体系,使知识目标更加清楚;出示重、难点,提醒学生把握好本课的重、难点。
(三)总结归纳——感悟升华(大约4分钟)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老师说活动名称,学生说知识点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和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整堂课以“世博”精神为主线,设置三个活动,依次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问题,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思维逻辑。三个活动的名称既富有文学色彩,又注重时间先后,让人记忆犹新,回味无穷。整堂课从选材到设问,贴近时政、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最后,在音乐声中,送上老师对同学们的期许“让我们肩负使命,人人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我们坚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这是对本课内容的升华,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
- 2015年浙江公务员面试真题(6月6日下午)
-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模拟试卷(二)
- 浙江省历年公务员面试热点真题回顾
- 2014浙江公务员面试真题(4月19日上午基层类)
- 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B卷答案解析完整版
- 2015年4·25多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一)
-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B类参考答案及解析
- 2014浙江省考面试真题(4月19日下午优秀村干部报考乡镇机关)
- 2014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B类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 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冲刺模拟试卷(A类)参考答案
- 2015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A卷)
- 2014浙江公务员面试真题(4月19日下午综合类)
- 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模拟试卷(B类)
- 2013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B卷)参考答案
- 2014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A卷)
-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 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冲刺模拟试卷(A类)
- 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模拟试卷(A类)
- 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心理测评真题解读
- 2014年浙江公务员考试B卷行测真题
- 2013年5月19日浙江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 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模拟试卷(A类)参考答案
- 2014浙江公务员面试真题(4月19日上午综合类)
- 2014浙江公务员面试真题(优秀社区工作者)
- 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B卷真题
-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 2014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A卷)答案
- 2015年4·25多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二)
- 2013年5月18日浙江公务员面试真题
网友关注视频
-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精品推荐
-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模块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答案)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分类导航
- 互联网
- 电脑基础知识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 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
- .NET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Java
- SEO
- C/C++资料
- linux/Unix相关
- 手机开发
- UML理论/建模
- 并行计算/云计算
- 嵌入式开发
- windows相关
- 软件工程
- 管理信息系统
- 开发文档
- 图形图像
- 网络与通信
- 网络信息安全
- 电子支付
- Labview
- matlab
- 网络资源
- Python
- Delphi/Perl
- 评测
- Flash/Flex
- CSS/Script
- 计算机原理
- PHP资料
- 数据挖掘与模式识别
- Web服务
- 数据库
- Visual Basic
- 电子商务
- 服务器
- 搜索引擎优化
- 存储
- 架构
- 行业软件
- 人工智能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多媒体
- 软件测试
- 计算机硬件与维护
- 网站策划/UE
- 网页设计/UI
- 网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