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上传者:范丰海|上传时间:2017-06-03|密次下载
多模态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王慧君,王海丽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
[摘
475004)
要]翻转课堂不只是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过程的翻转,伴随而来的是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
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的全方位变革。多模态为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多模态理论契合了翻转课堂的诸多特点,有利于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借助于多模态理论及多模态教学思想,构建了以课上课下动态教学结构为核心、以开放性多模态学习环境为全方位支持的多模态视域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给出了运用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一些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翻转课堂;多模态;多模态教学;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434mail:whuijun66@http://www.wendangwang.com。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王慧君(1966—),女,河南新乡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师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方面研究。E-
教学过程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尽管无法严格划分,但总体而言,应是知识传授、知识感知为主的过程在先,知识内化、知识深层次理解为主的过程在后,所以,为了表达方便,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分为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一前一后两个阶段。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主要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主要依靠学生通过课后作业或实践加以实现。翻转课堂对传统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进行了翻转,将知识传授放在课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将知识内化放在课上,大家讨论交流,协作完成。翻转课堂解放了学生,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引领了课堂教学变革的新方向。
[1]
环节和流程进行了细化,增强了该结构模型的可操作性;[3]董黎明等在这一结构模式基础上,将“课前+课中”拓展为“课外+课中”,同时关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模型。
[4]
此外,美国学者杰姬格斯丁从学生的学习
活动出发构建了翻转课堂环形四阶段模型;[5]清华大学钟晓流等从教师教学设计视角出发,提出了翻转课堂太极环式模型。[6]上述种种教学模型,对当前的翻转课堂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翻转课堂的深化与发展。但仔细审视这些教学模式,似乎又觉得过于单一,尽管我们既关注了学生的学又关注了教师的教,将视域由“课前+课中”拓展到“课外+课中”,将变革聚焦于学习环节和具体流程,以“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为圭臬,但未能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未能进一步彰显技术的作用和价值,以至于在现实的翻转课堂教学中,我们并没有获得期望中的变革效果。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多模态理论与翻转课堂的诸多特点相契合,且多模态理论有助于凸显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罗伯特塔尔伯特(Robert
Talbert)是最早关注和实践翻转课堂教学的学者之
一,提出了“课前+课中”的教学结构模型;[2]南京大学张金磊等在罗伯特模型基础上,对课前及课中的学习
基金项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绩效视域下农村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跟进研究”(项目编号:
13YJA880075);2014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学科教学知识的教师教育类课程群建设与实施”(项目编号:2014-JSJYYB-012)
70
信息技术多种功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沿着这一探把在物理媒介上装载内容或信息的编码手段称为逻索路径,笔者借助多模态理论,以多模态教学思想为辑媒介,如文字、音频流、视频流等。我们可以用逻辑核心,尝试构建了多模态视域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媒介来界定多媒体,如将文字印在纸介上的这种单逻(为方便表述,以下简称多模态教学模式),以期能揭辑媒介叫单媒体;同时承载两种编码系统的叫双媒示翻转课堂的真正意蕴,实现翻转课堂的应有效果。体,如无声电影,它同时承载了图像的和文字的两种
一、多模态及多模态教学编码手段;同时承载三种或三种以上编码系统的称为
多媒体,如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身的教学视频。多
(一)多模态模态则侧重于人的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通道或信多模态,英文Multimodality,从字面上可拆分为息表征的符号系统,当人获知信息的通道是单一的或Multi和Modality两部分,意即多个模态的复合体。多者获知信息是单一符号系统的,就是单模态系统,即模态思想可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典修辞学,产生单模态;同时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感知通道的就称双于如何使声音、手势和表达方式更有利于演讲的实际模态或多模态。如无声电影可视为双模态,集文字、声需要,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音、图像于一身的教学视频就是多模态,这些方面与发展,更多的表达方式出现,多模态理论才得以成型多媒体的分类是吻合的。但它们之间又有区别,如纸并有了一定发展。质媒体,纯文字的属单媒体,配有插图、照片、表格等
模态的概念十分复杂。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查理的则为文字图像多媒体;若从模态的角度看,所有的斯福塞维尔(CharlesForceville)将模态定义为可以纸质媒体,无论是单媒体还是多媒体都是用视觉感官被具体的感知过程来解释的社会符号系统,[7]即符号获取信息的,属单一模态。再如,当前的微课视频,从系统说,如图像符号、文字符号、手势、声音、味道、接逻辑编码手段来看,包括文字、声音、图像三种编码系触等。G.克瑞斯(G.Kress)等则将模态看作是人类通统,是三媒体(即多媒体);从多模态视角分析,若该视过感官跟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8]即交互方式说,频的文字和视频图像分别作用于视觉和听觉,视听觉如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嗅觉模态、触觉模态、味觉模同时参与,则是双模态。依照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输态等。而在人机互动、人工智能领域,又有人将模态视入通道来区分则更加精细,如果这段视频是仅由摄像为人体感知信息的通信模式或信息通道。[9]多模态人机拍摄的,不管有几台摄像机参与,人们只能获取一机交互系统(Multi—ModalHuman—Computer种信息表征的符号系统,那么这个视频就是单模态;Interaction,MMHCI)就是一个以多种模态或者通信通如果同时有麦克风、摄像头、电脑键盘等多个输入通道响应输入的系统,如语音、姿势、书写以及其他模道参与,如通过录屏软件录制的视频,则是多模态。态;相应于人的感觉系统,人机互动的输入设备有摄(二)多模态理论
像机、触觉传感器、麦克风、嗅觉设备和味觉设备,同对多模态的相关研究便形成了关于多模态的理时还包括一些混合型的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书写论,正像与“多”相联系的其他研究一样,多模态理论板、运动输入以及生物传感器等,它们则对应人体的因其研究的松散性和多领域性,迄今为止并未形成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目前,在多模态情感交互研套结构完善、主旨清晰的理论体系。多模态的研究多究中,基于视觉的研究,如大规模躯体运动、姿势、注集中在社会符号学、系统功能语法和话语分析等领视等是研究的热点,具体的有人脸识别、人脸表情、姿域,本文所指的多模态理论即是这些领域的研究观点态识别、人运动分析和眼跟踪等;基于视听觉的研究和研究成果。多模态理论的核心是多模态话语分析理如语音情感、声音—视觉自动语音识别等。模态可以论,该理论最早由克瑞斯和万莱文(VanLeeuwen)提通过一种或几种媒介来实现;只使用一种模态的系统出。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语言以外称为单模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模态的系统为多模的其他符号系统也是意义的源泉,同样可以表达意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借助多媒体和高新技义;不同的模态存在相同的符号原理,可以表达相同术,更多的模态应运而生,模态往往不再是以单一形的意义;语言作为社会符号所具有的概念功能、人际式出现而是两种或多种模态的结合体,多模态已经变功能和语篇功能可以延伸到其他符号系统;语境因素成了人类生活与交流的常态。与多模态话语的意义建构有密切关联。[10]中国外语教
多模态与多媒体有很多相似之处。人们常常把装育研究中心的顾曰国构建的多模态学习模型,在多模载内容或信息的纸张、磁带、光盘等称为物理媒介,而态研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他用三个基本角色来构建71
学习行为的模型框架:信息获取、意义构建、实践能力,每个角色下包括若干个子角色。信息获取角色主要是指人体对外界环境的互动,其子角色有:视觉、听觉、触摸、嗅觉、味觉、空间距离的感知以及身体效仿等;意义构建角色所模拟的是人脑对外部信息的处理,其子角色包括视觉信息处理、听觉信息处理、触觉信息处理、嗅觉信息处理、味觉信息处理、距离信息处理、动作信息处理以及个人知识储存;实践能力即学习效果的外部行为表现,其子角色包括传统的听、说、读、写、译等五项技能,以及当面交流互动时的体态语等,即听能力、说能力、读能力、写能力、译能力、体态能力、身体技能和个人知识更新。顾曰国在潜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多模态学习的五条假设:(1)同模态学习过程比模态转换学习过程更容易;(2)恰当的模态转换可增强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内化,提高内容记忆的持久性;(3)多模态学习比单模态学习更能增强记忆力;(4)词语加图像一起学比单学词语要学得好一些;(5)面对面跟教师、同学一起学与一个人单独跟计算机学,前者比后者更有利于增强记忆力。
(三)多模态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意义表征和信息交流的多模态化,促使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施多模态教学,以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多模态教学是在多模态理论指导下,将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意义构建的多模态系统协同成为最有效的意义表达和交流方式,并指导学生借助多模态手段构建意义。在多模态教学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PPT的播放者,而是多模态的选择者、协同者、示范者,教师运用多模态系统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多模态课程资源,充分调动学生感官潜能,为学习者提供多模态交互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多模态理解和多模态意义建构。21世纪初,施泰因(Stein)将多模态思想引入教学,提出多模态教学法,强调课程、教学和评估应以学习环境的模态特征为中心展开,课堂上所有的交际活动都是多模态的。
[12]
[11]
交际提供多通道话语意义表达方式。
[14]
烟台大学史军
华从大学英语教学的视角论述并实践了多模态识读能力和多模态交际能力的培养,他认为现今的英语“读写”教学应拓展为以“多重性话语”为重点,向多元识读方向发展,读写能力不能局限于对语言符号的理解与使用,应将其与其他符号系统联合,并借助多媒体和其他技术工具来构建意义;英语“读写”教学的意义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可以同时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模态进行,声音、动作、手势、图像、色彩等交际的多渠道、多种符号模态参与到交际过程中,进行意义构建,有利于培养多模态交际能力。英语写作思维的认知型多模态培养模式。
[16]
[15]
梁晓
晖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借助多模态手段,构建了
澳大利亚
科廷大学欧哈洛伦(O’Halloran)致力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研究,研发了多模态图像和多模态视频软件,并积极将多模态教学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重点对数学课堂的多模态互动进行了研究。
[17]
二、多模态教学应用于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与传统的课堂相比,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过程进行了颠倒,更重要的是将“教”与“学”的地位进行了翻转,把“学生的学”放在了核心地位。多模态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获取信息、感知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渠道,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技术更是如虎添翼,它能为学生的学提供更多可能性。
(一)翻转课堂需有效的教学模式加以指导翻转课堂不仅仅是教学环节的翻转,更重要的是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所引发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翻转”。将知识传授放在课下,由学生自主学习,这一设计的前提是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支持足以维持其学习。当前,学生是否已经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恐怕每个人的心中都会产生一个不小的问号,包括学生本人。教师和家长更担心学生会不会在网上迷失,能否保质保量完成课下的自主学习任务。任何时候,我们不可能代替或者强迫学生学习,翻转课堂的学习也不例外,但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个性化学习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实施多通道、多模态学习,包括为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提供特色性课程资源,构建丰富而多样的学生交流与合作平台等,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的学习方式,总能使学习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款进行学习,从而吸引并保持学习者的
多模态教学更多的是在英语
教学中使用。罗伊斯(Royce)在多模态课文中利用图像与言语互相补充以实现跨符号的连贯性,利用视觉模态的刺激以及不同模态间的呈现关系来加强英语读、写、听、说及词汇训练,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多模态教学方法论”。
[13]
中国海洋大学的张德禄对在现
代技术条件下的有效模态进行了研究,他指出模态选择可从三个角度进行:(1)为教学提供教学情景和便利条件;(2)为教学提供辅助条件;(3)为多模态话语
72
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条件下,这几乎是不可实现的复合型资源供学生学习,实践证明多模态学习比单的,凭借现今的信息技术平台,菜单式的学习时代已模态学习更能增强学习者的记忆。多模态教学可以为经来临,实现这种需要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反观目前学生提供多模态网络交流平台和多模态学习工具,可的翻转课堂教学,在学习支持上所做的还远远不够,以调动各种资源、系统,为学生学习构建多模态学习环诸多教学视频的质量不敢恭维,且多以PPT展示为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模态交际能力,而且通过主,感官刺激单一,缺乏新意和创造力;学习材料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及人机互动的多模态交限,且多以文本、PPT出现;交流平台形同虚设,且交互方式,实施角色转换、角色扮演、虚拟现实、课堂报流途径单一。之所以造成目前的局面,与现今翻转课告、社会协商等多模态教学策略,再施以多模态的评堂教学模式只关注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忽视知识表价,足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内化,达到培养实践征、知识呈现以及知识获得方式有一定的关联,而这能力和创新精神之目的。已有的研究已经表明,人与人些恰恰是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面对面的讨论和交流可以从多个模态通道获取信息,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与内化是学习者在一比一个人单独跟计算机学习效果更好。由此可见,多定情境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课模态教学借助于多种模态间的优势互补,共同参与意上的知识内化,是翻转课堂的核心所在,将知识传授义的整体构建,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内化和理解,彰显移至课下,目的是为课堂教学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了翻转课堂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教学的最优化。间,让学习者通过探索、交流,形成对知识的深层次理
解。大家在这一点上已达成普遍共识,已有的翻转课堂三、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大都注意到了创设情境、协作活动的重要性。以多模态理论为基础,以顾曰国关于多模态教学但目前的模式缺乏对教学环境的深层次认知,未能充的五条假设为前提,结合对前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分揭示个体与环境、媒体以及人工制品之间的交互关究成果的借鉴和扬弃,我们构建了旨在彰显翻转课堂系,局限于对学生活动的中观维度的理解,导致教师在特点、充分发挥翻转课堂功能并使之最优化的一种新设计和实施活动时的简单化,为活动而活动。分布式认的教学模式,即多模态教学模式。
知理论认为,认知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时间、空间、(一)多模态教学模式的设计
媒介、环境、文化和社会之中,是包括认知主体和认知该模式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结构、多模态手段两环境以及所有参与认知活动事物的一个多分析系统。个维度的设计。
[18]它强调环境、个体、表征媒体以及人工制品间的交1.教学结构的设计
互,认为个体认知呈现分布状态,需通过分析某一事依据翻转课堂的特点,借鉴前人研究经验,仍将物所处的情境、表征工具,以及个体内部(外部)之间的教学结构分为课上、课下两个教学实施环节,针对课交互活动来理解认知现象。它给教学设计者如下启示:上、课下学生学习的不同特点,施以多模态课程、工具不仅要关注学习资源、媒介工具的设计,更要关注学习和环境的支持。(1)课下环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活动和交互的设计;技术不仅仅是用于传播知识的媒现对新知识的感知和初步内化。此阶段,多模态教学介,它本身还是分布式认知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支主要通过多模态课程资源和多模态交流平台等对学持学习者进行认知和学习活动的工具。[19]由此可见,习者自主学习提供支持。(2)课上环节。学生课下的自并非所有的活动都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只有认识到活主学习,只能完成对新知识的简单认知,对于更为复动的本质要义,促进学习者与外界事物的深层交互,杂的多模态问题,即涉及面广、结构不良的问题,单靠在学习者与外界事物之间构建多种连接渠道,发掘各学生独立学习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在课堂上和教师、种媒介资源潜能,充分展示从他人的、时间的、空间同学们共同协商讨论完成,从某种程度而言,课上的的、媒介的、工具的以及社会和文化的层面所表征的集体讨论和交流才是翻转课堂的真正要义所在。之所知识和信息,才能支持和丰富学习者的认知活动。以要实施翻转,就是为了将最重要的内容、学习的难
(二)多模态教学为翻转课堂实施提供了广阔空间点放在课堂上由大家集体学习完成,并在完成学习任多模态教学通过多模态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包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括视频、文本、图片、音频等多种模态的课程资源,不神。课上环节,多模态教学更有用武之地,通过提供多仅可以满足不同学习性向的学习者需要,而且恰当的模态课程资源、多模态交互方式、多模态交流平台以模态转换能增强知识内化,也可以建设蕴含多种模态及多模态评价,为学生构建多模态学习环境,以促进73
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百度、Google,中国知网等);文化环境,如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负责任的主人翁态度等;自然的环境,如符合需要的学习场所,符合要求的自然学习条件等。多模态学习环境的创建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多元互动能力和各种器官协同工作的能力,使学习者轻松快乐地学习,而且能使师生、生生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形成学习共同体,激发出更大潜能。
(4)多模态评价
多模态评价,即采用多种模态方法对学生学习结果或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多模态既可以是过程的,也可以是产品的。
[20]
2.多模态手段设计
多模态手段设计是多模态教学模式设计的重点。兼顾符号系统说和交互方式说,我们将多模态手段从这两个维度进行设计,即符号系统的多模态和交流方式的多模态。符号系统的多模态显现出意义表达的多模态化,如多模态课程资源;交流方式的多模态则反映出信息交流的多样性,如多模态互动方式、多模态互动策略、多模态学习环境以及多模态评价等。充分发挥各模态优势并挖掘各模态潜能,使其相辅相成,和谐统整,避免单一模态的局限性。
(1)多模态课程资源
不论是在课下还是课上,多模态课程资源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不同的符号系统,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优势,如文本的、图像(图表)的、视频(动画、微课)的、音频(声音)的,它们可以满足不同性向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多种模态的刺激有利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和记忆,要尽可能多地设计和构建各种模态的课程资源。再者,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先进的技术为多种模态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尽可能使音、文、像、视频融为一体,使多种模态结合以实现对学习者多感官刺激,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视频是学生课下学习的主要资源之一,我们在制作视频时,尽量将声音、PPT和教师讲解时的活动头像信息全部录入,最好能用书写板输入板书,这样,学习者不仅可以从声音、PPT获得教学的知识内容,还可以从教师讲解时的人脸表情、动作、声音情感获得现场感,同时,书写板录入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容易集中学习者注意力,凡此种种,均有利于学生从更多的渠道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2)多模态互动
多模态互动包括多模态互动的方式和多模态互动策略。前者主要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人机互动等;后者主要包括角色转换、角色扮演、虚拟现实、课堂报告、小组协商等。通过多模态互动的多种方式和多模态互动的各种策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有助于学生从分布式认知环境中获得对知识的更多理解,促进知识内化,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其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多模态学习环境
多模态学习环境主要包括技术的、文化的、自然的三个等维度。技术环境,如网络学习平台(MOOC,网易公开课、Wiki、Blogs、Weebly、Sakai等)、网络交流软件(QQ、微信、Skype、Email、Gmail等)、搜索引擎
据此,我们可将多模态评价分为形
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形成性评价主要对课堂报告、角色扮演、学习表现、参与度、学习态度等多种过程性内容进行评价;总结性评价主要对学习结果(产品)进行一次性评价,如卷面测试、最终作品、论文、完成的项目等的评价。所谓的多模态方法主要体现在评价方式的多模态(如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多元评价等),评价手段的多模态(纸质评价、作品展览、课堂报告、学习表现、汇报表演等)以及评价维度的多模态(如思想、感受、行为、认知、交往、想像、结果等)。多模态评价与多元评价具有一致性,但与多元评价不同的是,多模态评价不仅强调了评价的多元化,而且强调不同的信息反馈通道,多模态评价意即多方法、多渠道、全方位的评价。
(二)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
基于上述教学结构设计思路,我们将多模态教学分为课下和课上两个主要环节或过程,课上与课下以“多模态问题”相互衔接。课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包括了解学习任务、观看视频、搜索资料、交流讨论、完成练习和课前测评等活动环节。以认知新知识、掌握事实性知识、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习目标,通过课前测评,让学生得到及时反馈,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并确立学习中遇到的多模态问题,为课上集体协商提供问题来源。课上是针对多模态问题,大家集体讨论协商,主要包括问题交流、自主探究、小组协作、成果展示、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总结反思等活动环节。这一过程,主要围绕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复杂的、劣构的多模态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于多模态资源、多模态交互平台、多模态学习方式等,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此种结构设计给人以动态之感,意即多模态教学是一个鲜活的、动态运动系统,课上、课下像传输带的两个齿轮,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者,教学结构是一个动态系统,一个循环后再接着进行下
74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 实习报告
- 10、对校、学院布置的任务及开展的活动
- 生产参观实习报告
- 创铸树活动心得体会(1)
- 心理趣味运动会总结
- 赴杭州参加千课万人学习汇报
- 大江镇蕉麻小学附设幼儿班招生方案
- 五四青年节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 我的大学
- 实习总结
- 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几点思
- 心理趣味活动总结
- 朱仙庄镇三举措抓好关工工作
- 转移危废需要资料
- 个人研修总结
- 环境卫生服务企业经营范围参考
- 机械专业实习报告
- 实习总结
- 农事训练总结
- 法院实习报告
- 教育手册教育实习程总结 - 副本
- 关于我局档案电子化的探索
- 学习乔永斌事迹体会
- 真善美伴我行
- 不在书中,如在书中,凯罗林壁纸给你多种幻想
- 读后感
- 谭力教授谈学习报告格式及如何写学习报告
- 2015年1月时事资料
- 社会实践报告
-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网友关注视频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 小学英语单词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精品推荐
-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模块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答案)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分类导航
- 互联网
- 电脑基础知识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 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
- .NET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Java
- SEO
- C/C++资料
- linux/Unix相关
- 手机开发
- UML理论/建模
- 并行计算/云计算
- 嵌入式开发
- windows相关
- 软件工程
- 管理信息系统
- 开发文档
- 图形图像
- 网络与通信
- 网络信息安全
- 电子支付
- Labview
- matlab
- 网络资源
- Python
- Delphi/Perl
- 评测
- Flash/Flex
- CSS/Script
- 计算机原理
- PHP资料
- 数据挖掘与模式识别
- Web服务
- 数据库
- Visual Basic
- 电子商务
- 服务器
- 搜索引擎优化
- 存储
- 架构
- 行业软件
- 人工智能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多媒体
- 软件测试
- 计算机硬件与维护
- 网站策划/UE
- 网页设计/UI
- 网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