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人文社科> 哲学/历史> 哲学必背知识

哲学必背知识

上传者:罗秋鹏
|
上传时间:2017-06-04
|
次下载

哲学必背知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辩证唯物主义

  一、唯物论和认识论(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一)唯物论(探索世界)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1)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要求我们承认世界的客观性,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2)自然界是物质的,要求我们尊重和服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3)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要求我们尊重社会的客观历史条件。

  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认识、把握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3)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必要性:

  (1)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2)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制定和推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1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这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

  5.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出现差异的原因

  (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主观因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3)客观因素: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事物的运动变化,也会带来人们认识的差异。

  6.把握思维奥妙的知识(意识能动性的知识)

  (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意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2)人们认识事物的差异性(3点)

  (3)意识活动的特点: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4)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调节生理

  (二)认识论(追求真理)

  1.实践的含义、特点、形式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实践的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体、手段、对象、过程和结果)

  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个人能从事某具体实践吗?)

  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3)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最基本)、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 认识能力。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判断和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只有处于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才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2)客观事物自身和人的认识都无法检验认识正确与否。

  (3)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

  (1)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注意拆分答题)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这就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5.关于真理的有知识包括

  (1)真理的含义(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内容客观、标准客观、唯一性)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务必区分)

  (4)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6.解放思想(政策调整)体现的哲学道理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要符合变化发展的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真理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

  (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5)联系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二、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创新观

  (一)联系观点

  1.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c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的客观性的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

  (2)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一经形成,同样是客观的。

  (3)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3

  (1)既注重客观条件,又恰当运用主观条件;

  (2)既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

  (3)既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4.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整体决定部分,处于主导地位。整体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要求我们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2)整体右部分组成。部分影响整体,甚至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1)要坚持整体性原则,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2)要坚持有序性原则,系统的各个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

  (3)坚持结构优化原则,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4)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二)发展的观点

  1.发展具有普遍性

  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和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既要对前冲充满信心,又要勇敢接受困难的考验。

  3.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的原理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必要准备。这就要求我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或者防微杜渐)

  (2)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或坚持适度原则)

  (3)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反复,不断 4

  前进。要求我们不断努力,推动事物发展。

  4.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也属矛盾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成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

  (2)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促进或阻碍)。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又统一又斗争,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三)矛盾观(矛盾分析法、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对立统一原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不等于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1)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要求我们掌握矛盾双方的联系。

  (3)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求我们促进或防止矛盾双方的转化。

  (4)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要求我们看到矛盾双方的差异性。

  (5)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求我们善于处理矛盾,促进事物发展。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就要求我们要承认、分析、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反对回避和掩盖矛盾和问题的不科学态度。

  3.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根据情景答表现)。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一风吹的错误倾向。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要求我们解剖麻雀、抓好典型,搞好实验,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路线方针政策。

  (2)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要求我们以科学理论、路线方针指导具体工作实践。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主要矛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

  (2)次要矛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影响事物的 5

  发展进程。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适时转移工作重心。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对立统一的。

  (1)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我们分清主流。

  (2)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在事物内部居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有一定影响,要求我们不忽视支流。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准确把握事物的性质。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1)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紧密相联的,两点是重点中的两点,决不是均衡论;

  (2)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决不是一点论。

  (3)我们要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必要性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四)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创新观)

  1.辩证否定观(多个原理时只答实质和方法论)

  (1)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要增添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要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答题时根据情况单列)

  (2)事物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要坚持既肯定又否定,既否定又肯定。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相联的。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不断推动创新。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多个原理时只答本质和方法论)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1)辩证法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任何事物对它产生的时代和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2)辩证法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任何事物对它内部逐步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得过时和没有存在的理由。

  6

  (3)辩证法包含着从事物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任何事物在发展中都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4)方法论要求: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创新的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一)寻觅社会的真谛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要求我们从社会存在的实际出发,制定路线、方针、规划(人生设计等)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求我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既??又??

  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之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要求我们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之一,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要求我们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完善解决矛盾。(具体答哪一对关系内容要据材料确定。切记!)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我们要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要通过改革等方式和手段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和困难。 注:与改革相关的哲学知识

  此3个原理都属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推进??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变化发展的实际。(或矛盾特殊性)

  (2)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7

  推进??改革。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据情况确定具体答什么)

  (4)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5)辩证否定观(据情况叙述否定、联系、发展环节)。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体)

  (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观点、路线的内容以及意义)

  (2)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注:单独用此原理回答问题,根据材料有两种组个方式。

  一是第(1)点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内容和意义分别组合

  二是(1)(2)(3)(4)组合

  (二)实现人生的价值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2)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

  (3)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我们寻觅人生的真谛,错误的价值观引人误入歧途。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价值判断的含义

  (2)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可单列)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影响选择和判断的因素):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差异性、利益立场。(根据情况单列)

  (3)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具体)

  3.怎样实现人生价值

  (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劳动和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3)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要在奉献中实现价值;把自我设计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充分珍惜社会提供的有利条件。(注意拆分)

  (4)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第四点答题时根据情况拆分)

  8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小学英语单词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