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经济学> 试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科学构建

试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科学构建

上传者:龚雄斌
|
上传时间:2015-04-15
|
次下载

试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科学构建

2010年第5期黑龙江高教研究N。.52010总第193期HeilongjiangResearchesonHigherEducationserial.No.193试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科学构建

黄燕,王林清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高度重视并且着力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内容。科学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建立健全合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效率和效益,对于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2614(2010)05—0122—03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学习困难能否得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概念及其划分相对模糊到及时的帮助和解决,关系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涵来看,家庭经济困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与成效,关系着和谐社会的难学生概念和困难级别都是相对的概念,这给家庭构建与发展。高度重视并且着力做好家庭经济困难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带来认识上的困难。根据教学生资助工作,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建设人民满意的财[2007]8号文件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在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内容。当前在我国高校已经形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成包括“奖(奖学金)、贷(国家助学贷款)、助(助学困难,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或无力支付教育费用的金)、减(缓交或减免学费)、补(临时困难补助)和勤学生。其中,教育费用主要是指学杂费,包括学费、(勤工助学)”六大方面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住宿费、代收费等费用,生活费包括伙食费、衣服费、助体系。在资助工作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交通费、日常用品费等费用。

作是关键。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合理认定,是确社会学研究中一般将困难层次的划分为三个级保资助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高校别: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由此,高校家庭经济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全国区域经济状况存在很大困难学生也划分为对应的三个级别:一般困难、困难差异,不同地区之间最低生活保障线存在很大差别,和特别困难学生。其中“一般困难学生”是指家庭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或是收入不稳定,因突发变故发标准往往很难掌握。科学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生局部性或暂时性困难需要借钱缴费,使学生在校定机制,建立健全合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经济趋于紧张的间歇性困难状况;“困难学生”是指系,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效率和效益,已家庭经济收入很少,并有相当数额的债务,只能缴纳经成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重要一部分学杂费,其基本生活费接近于最低生活保障课题。线;“特别困难学生”,是指家庭没有收入来源,基本

一、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现状与上靠借债上学,无力缴纳学杂费,在校生活水平处于问题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学生。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概念以及等级的划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指的是高校界定分,都是以描述性、概括性的定性认定为主,缺乏确和甄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和运转流程。家庭定性、标准化、可操作性较强的定量描述。即使有定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首先,要在理论上对家庭经量表述,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生活费应接近济困难学生的内涵加以界定,明确家庭经济困难学予最低生活保障线,但由于基本生活费的界定不甚生的基本概念和困难级别;其次,要在实际工作中建清楚,最低生活保障线也因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立起比较有效的甄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和流因而在资助工作实际中操作起来仍然很困难。程。然而,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源地认定方式过于简难学生认定机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单

收稿日期:20lO—02一19

基金项目:湖北省2009年学生工作研究会研究项目“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与工作机制的研究”(编号:0910813)成果。

作者简介:黄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资助中心上任,从事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王林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副研究员,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万方数据

试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科学构建

123

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上看,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基本方式分两步:第一步是生源地认定,第二步是入校后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源地认定方式指的是高校根据学生家庭所在乡镇民政局、街道办事处或父母所在单位出具的困难证明或家庭经济调查证明来甄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已经出台了建立生源地助学贷款制度的有关政策,有些地方已经成立了地方学生资助中心,由地方学生资助中心提供生源地困难证明。生源地认定方式在高校新生入学时普遍采用,入学后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也需要困难证明。

生源地认定方式由于其证明主体是当地政府或父母所在单位,因此对当地实际生活状况比较了解,能够结合当地基本生活条件对学生家庭的实际状况作出真实的判断。由于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高校资助中心难以做到深入每个学生家庭了解情况,因此,实施生源地认定方式,有助于高校方便快捷地掌握学生家庭实际生活状况,能够降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成本,减轻高校资助工作压力,提高高校资助工作效率。

依靠生源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由于开具困难证明方又不是出资方,国家对开具困难证明又没有明确的规定,缺少监督约束机制,导致生源地认定方式常常不能反映出学生家庭真实情况。生源地政府或父母所在单位,常常怀着关心本地学生的初衷为学生出具困难证明,甚至为一些没有达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标准的学生出具证明。由于信息不对称,除非调查研究,高校对困难证明也难以辨明真伪。二是由于生源地经济条件存在很大差别,不同生源地政府对困难家庭的理解存在显著差异,生源地出具的困难证明可比性较弱。然而高校资助工作,不仅仅需要考虑生源地的困难状况,还需要考虑在校学生群体的资助公平问题,因而可比性较弱的特点给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校后认定方式难以深入

由于生源地认定方式存在信息不对称、可比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状况进行综合评定来甄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后认定流程,一般是由个人申请,经过班委评议小组评议,再由班主任或辅导员根据对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初步确定名单,报学校资助中心审定。入校后认定方式强调从学生在校实际生活状况出发,通过了解其生活状况的班级干部进行评议,再由掌握资助原则和政策的班主任和辅导员进行评定,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学生参与性和民主性,能够较好地掌握学生在校信息。

但是,入校后认定方式仍然存在问题:一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缺乏量化指标体系的约束,

万方数据

在实际操作中,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认定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的认定机制,对困难标准的把握和确定主要依靠定性描述和负责同志的经验判断,从而降低了资助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二是随着国家、社会和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金额越来越大,由于资助认定工作还不够完善,部分学生违背诚信道德,通过弄虚作假,编造虚假情况申报资助项目,导致有限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三是民主认定逐步流于形式。在校表现是反映学生困难状况的有力依据,因此,进行民主评议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本人常常由于自卑心理,而不愿意在民主评议过程中暴露自己的实际困难;有的并不怎么困难的学生却自认为属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反而多次申报;许多同学虽然了解实际情况,但是常常碍于情面不愿反映真实情况,在民主评议的过程中常常讨论不够充分,使得民主评议流于形式,一些真正困难的学生得不到合理认定。

二、科学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我国高校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引导困难学生与服务困难学生结合起来,积极构建帮贫扶困的长效机制,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

科学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关键是做到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公正客观。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认定工作必须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真正关心了解困难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求认定工作必须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充分掌握学生及其家庭信息;公正客观的原则要求认定工作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开展认定工作,鼓励师生民主参与和监督。

针对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首先,必须坚持建立和完善系统化、科学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评价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内涵进行科学分析,作出科学评定;其次,要努力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平台建设,加强高校与生源地之间的信息沟通,增强生源地认定方式的信度和效度;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是,高校必须加强x,-i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领导,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管理,充分调动辅导员班主任的组织协调作用,积极发挥民主评议和监督的作用,确保人校后认定方式公正有序进行。

1.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评价体系为基础困难概念的相对性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也具有相对性特征。因此,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评价体系必须以国家有关政策

124

试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科学构建

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依据,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别是学科专业特点,合理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范围及资助金额。这种方法根据社会发展状况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的做法,既是可行的,更是合理的。据教育部估算…,当前在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8%,这是当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大致比例和范围。但是高校还应该根据本校特点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范围,如有些高校大部分专业属于艰苦行业,学习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自农村的多一些,因此,应扩大认定比例范围。

认定比例确定之后,高校要进一步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评估标准。制定量化评估标准,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高校进一步找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关键性指标,并根据其重要性赋予不同权重,充分考虑其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拟定出多主体、多维度、多层次的量化评估标准和实施细则。

2.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平台建设为保证准确、翔实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平台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平台建设既包括生源地认定信息平台,又包括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平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中如果缺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就难以深入开展。生源地认定信息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真实性、时效性的来源和保障。高校必须加强与生源地政府部门的联系,及时、有效地加强沟通,准确、充分地交换信息,取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及学生第一手资料,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提供真实可靠、及时有效的信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当然,生源地信息平台建设必须依托全国性学生资助信息网络。因此,建议全国学生资助中心加快建立地方学生资助中心,逐步完善以地方学生资助中心为主体,以地方街道办、民政局为依托的生源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高校要逐步完善自身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平台建设。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平台建设应该从新生开始,并和学生在校消费状况无缝对接。高校可依据随录取通知书送出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调查表》及学生生源地民政局开具的困难证明等资料,利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鉴别制度,认真排查,根据确实的经济困难情况,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平台。当前大多数高校都实行了食堂就餐一卡通制度,这为掌握学生在校生活状况提供了第一手数据。高校应该将学生信息平台和学生在校消费信息状况连接起来,从而为科学认定家庭经济

万方数据

困难学生打下基础。在学生工作日常实践中,及时把握学生及其家庭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掌握学生欠费、学生还费等情况,并及时将信息增添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平台中,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关信息的齐全与完备。有条件的高校还应该举行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定期调研工作,确实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变动情况,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需要,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经济资助、人文关怀或成才支持。

3.以完善入校后认定工作为核心‘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必须始终坚持诚信至上。高校要积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诚信意识,营造诚信氛围,健全监督机制,增加信息沟通渠道,及时惩戒弄虚作假行为;学生要树立诚信做人的价值观念,自觉抵制诱惑,自觉约束行为;生源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相关机构,更应该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照章办事,为高校提供真实可靠的学生信息。

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领导力度,定期组织资助工作管理人员、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参加资助政策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充分宣传党和国家资助政策和认定依据,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积极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的协调组织作用。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环境和氛围,积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的宣传工作,让每一名学生平等地了解政策,切实发挥出学生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评议权和监督权。

民主评议机制的构建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关键环节。班级应该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指导下成立民主评议小组。民主评议小组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在充分收集、核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讨论,认真对学生提交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进行评议。在评议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同学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赢得共识和理解,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认同感。民主评议小组的评议结果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高校还应该畅通学生申诉渠道,保证学生权利的程序性实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5年我国高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效果显著[EB/OL].(2006209214)[2006210228].http://www.moe.edu.en/edoas/websitel8/inf砣1834.htm.

[责任编辑:吴井泉]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试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科学构建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黄燕, 王林清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4黑龙江高教研究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2010(5)3次

参考文献(1条)

1.教育部 2005年我国高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效果显著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方浩翰.张力 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效认定的再思考[期刊论文]-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2)

2. 李暖均.LI Nuanjun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优化与重构[期刊论文]-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9)

3. 李志国.李锦红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的合理性研究——基于西南交通大学的调查分析[期刊论文]-法制与社会2009(22)

4. 王春娟.WANG Chun-juan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探析[期刊论文]-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3)

5. 何飞.He Fei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1)

6. 王秀珍.左雯霞.焦亮.WANG Xiu-zhen.ZUO Wen-xia.JIAO Liang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研究[期刊论文]-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2)

7. 田志磊.袁连生.TAN Zhilei.YUAN Liansheng 采用非收入变量认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08(2)

8. 张华.ZHANG Hua 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资助体系的思考[期刊论文]-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5)

9. 辛其兴.曾雅丽.彭金富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孤立化、特殊化、边缘化问题成因分析及应对[期刊论文]-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8(4)

10. 尚道文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创新研究[期刊论文]-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8)

引证文献(3条)

1.王勇.许晓辉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新探[期刊论文]-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

2.陶庆生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与工作细则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电力教育 2011(5)

3.张沂红.庞德英.潘颖.郭英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现状研究与优化思考[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11(16)

引用本文格式:黄燕.王林清 试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科学构建[期刊论文]-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09年7月11日陕西西安公务员面试真题含解析
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面试真题解读(8月28日)
2010年陕西省上半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
2011年4月24日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
2011年6月22日陕西商洛市公务员面试真题
2007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面试试题
2008年陕西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8
2009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面试试题
2014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2008年陕西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6
2013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
2009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
陕西公务员考试历年题型题量分析
2013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面试试题
2010年陕西省上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
历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主题及题型分析
2008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14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卷
2008年陕西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2
2008年陕西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4
2010年陕西省下半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
2011年4月24日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2010年陕西省下半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10年陕西省上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陕西国税面试真题(2月23日)
2010年陕西省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2010年陕西省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
2008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面试试题含解析

网友关注视频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