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性变化规律
一、知识点: 感受性变化规律:
1.感觉适应。由一个刺激持续作用于一个感受器引起感受性发生了变化。有视觉,嗅觉,听觉,痛觉等的适应。其中,视觉的适应分为明适应与暗适应。暗适应就是适应暗的,例如我们从室外走入电影院,一开始什么都看不见,慢慢可以看见椅子周围的实物,由看不见到慢慢看见,所以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明适应就是适应明的,例如我们看完电影走到室外,一开始觉得太阳刺眼,慢慢也就习惯了,所以是感受性降低的过程。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是嗅觉的适应。最难适应的是痛觉。
2.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引起感受性发生了变化。不同刺激同时出现为同时对比,不同刺激先后出现为继时对比。例如,黑人的牙齿特别的白、鹤立鸡群、月明星稀都是同时对比;吃了糖后,再吃药,觉得药特别的苦则是继时对比。
3.感觉后效:刺激停止,感觉暂时保留的现象。例如:先看灯泡15秒钟,马上去看白色的墙壁,墙壁上会有灯泡的影像。
4.感觉的补偿作用。某些感觉失去,其他感觉弥补。例如,盲人的听觉特别灵敏。
5.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个刺激引起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感觉现象。例如:看到白色的墙觉得冷,这是引起了视觉和温度觉两种感觉;甜美的声音则是引起了味觉和听觉这两种感觉。
二、高频考点总结:
区分感觉适应、感觉对比和联觉。感觉适应是一个刺激持续作用于一个感受器;感觉对比是不同刺激作用于一个感受器;联觉则是一个刺激引起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感觉。
三、例题:1.万绿丛中一点红是()
A.感觉适应 B. 联觉 C.同时对比 D.继时对比
答案:C。解析:绿色和红色是不同的刺激,而且同时映入眼帘,故是同时对比。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是()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感觉后效 D.联觉
答案:D。解析:微风过处送来的清香是嗅觉,歌声是听觉。一个刺激引起两个及其以上的感觉是联觉,所以选D。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 java小练习答案
- 苏教版三下作文备课 (6)
- 台州仙居2017届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肿瘤治疗学Word
- 2017年两会观察:代表委员关注的重要问题——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党课讲稿(36页)
- 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 卡通宇宙Word
- 幻灯片3D人物Word素材大全
- 狼性团队-Word(精)
- 苏教版三下作文备课 (5)
- 周瑜害诸葛孔明只是一人之错吗?Word
- 秦国宣太后芈八子不差于女皇武则天Word
- 清朝行政区划Word
- xx中学家长会流程及要求
- 如何给幼儿园老师讲汉语拼音Word
- 自然资源被破坏的事例一
- 高等教育学——学科、专业、课程Word
-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 网络宣传推广 (1)Word
- 人与物质(37)
- 人与命运抗争的艺术母题
- 坚持共享发展,增进人民福祉Word
- 遂宁市2017年《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信息安全》公需科目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一年级阅读短文练习答案Word
- 五瓣丁香
- 第四章 进出口货物运输Word
- 2017年立思辰留学网:加拿大湖首大学英语课程
- 人与恶狗的和谐策略
- 东北边疆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国际争端(1)Word
-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网友关注视频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 小学英语单词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精品推荐
-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模块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答案)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分类导航
- 互联网
- 电脑基础知识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 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
- .NET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Java
- SEO
- C/C++资料
- linux/Unix相关
- 手机开发
- UML理论/建模
- 并行计算/云计算
- 嵌入式开发
- windows相关
- 软件工程
- 管理信息系统
- 开发文档
- 图形图像
- 网络与通信
- 网络信息安全
- 电子支付
- Labview
- matlab
- 网络资源
- Python
- Delphi/Perl
- 评测
- Flash/Flex
- CSS/Script
- 计算机原理
- PHP资料
- 数据挖掘与模式识别
- Web服务
- 数据库
- Visual Basic
- 电子商务
- 服务器
- 搜索引擎优化
- 存储
- 架构
- 行业软件
- 人工智能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多媒体
- 软件测试
- 计算机硬件与维护
- 网站策划/UE
- 网页设计/UI
- 网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