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资格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易错题搜集-高中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易错题搜集-高中

上传者:白元明
|
上传时间:2018-10-17
|
次下载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易错题搜集-高中

  教师资格考试历史易错题搜集-高中

  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师资格考试中,主要针对考生的基本学科知识进行考查,试卷结构一般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等题型,现将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考试易错选择题整理如下,以便考生参考复习。

  1.战国时期出现的国家授田制度,即在国家掌握大量土地的前提下,根据国家户籍中的户口数,以户口登记为前提,计户授田。这种授田制( )。

  A.促进了庄园制类型经济的发展 B.导致了租赁关系盛行

  C.有利于提高受田者生产积极性 D.消除了土地兼并隐患

  1.【答案】C。解析:庄园制是封建主剥削农民的基本组织,封建主占有大量土地,故A项不符合材料;B选项不符合根据国家户籍中的户口数,排除;授田制授田的主体是国家,而受田的主体则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户,有利于提高受田者生产积极性,故C正确;战国时期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源,所以不能消除,故D错误。

  2.据《史记》记载,秦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称颂秦始皇仁、义、圣、德,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这反映出秦朝( )。

  A.注重维护官僚政治体制 B.借法家思想建立君主专制

  C.重视人伦秩序和社会教化 D.以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

  2.【答案】C。解析:从材料反映的立石刻的作用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说明秦朝重视人伦秩序和社会教化。故答案为C项。材料并非仅仅针对官僚制度来说明的,排除A项;材料中的称颂秦始皇仁、义、圣、德,反映的不是法家思想,排除B项;材料中所述不只是针对遏制人欲采取的措施,排除D项。

  3.西塞罗说: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罗马法的发展主要是凭裁判官审判实践和法学理论,在改造和继承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表明( )。

  A.公平、正义、开放、灵活是罗马法的价值追求

  B.自然法为罗马法注入了血液和灵魂

  C.罗马法充分体现了法律公平和正义的原则

  D.罗马法影响了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

  3.【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体现了罗马法的公平与正义,在改造和继承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体现了罗马法的开放和灵活,所以选A。自然法是伴随着罗马法发展过程而形成的,两者相辅相成,B说法不准确;罗马法并不是维护所有人的利益,如奴隶就不受法律保护,所以罗马法不能充分体现公平和正义,可排除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可排除。

  4.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已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这说明当时( )。

  A.外戚独揽国家大权 B.门阀政治影响政局

  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国家处于四分五裂

  4.【答案】B。解析:A项与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不符;由题干描述可知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已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可以看出门阀政治影响到政治,故B项正确;C项不选,中央集权主要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变化,题干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变化;D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国家的四分无裂。

  5.对于格物致知一说,王阳明解释为: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这说明了心学( )。

  A.奠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 B.强调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

  C.对程朱理学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D.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材料的主旨也是强调心学对程朱理学既有继承又有创新,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奠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基础的是儒家思想而非仅仅心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心学不涉及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是明清的时期的黄宗羲等人的思想而非心学,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6.启蒙主义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必须以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并思考自己的命运,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下列文学作品反映这一思潮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B.《寂静的春天》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

  6.【答案】C。解析:启蒙主义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均未实现,作家们只能面对严酷的现实,揭露批判社会的罪恶,从而现实主义文学兴起,《人间喜剧》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作,故答案为C项。《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作品,排除A项;《寂静的春天》发表于1962年,从时间上可以排除B项;《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排除D项。

  7.清末预备立宪时,尤为可笑者,法部与大理院两署,常争论权限,又皆无精当之主张,而两署皆分途秘求梁先生代为确定主张及解释权限,甚至双方辩释之奏议公函,均出于先生一人之手。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顽固派反对变革 B.司法机关相互制衡

  C.民主思想指导实践 D.对立宪政治认识不清

  7.【答案】D。解析:材料常争论权限,又皆无精当之主张,而两署皆分途秘求梁先生代为确定主张及解释权限,说明在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朝官员对立宪政治认识不清,不能区分两个机构的权限。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反映顽固派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两个机构的权限划分问题,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民主思想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排除C项。

  8.1832年议会改革后,英国政府改变了一系列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例如1846年废除了对贵族有利的《谷物法》,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等。改变这些政策( )。

  A.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B.大大便利了英国向世界输出资本

  C.表明英国对经济的管制全面加强 D.提升了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

  8.【答案】D。解析:材料1846年废除了对贵族有利的《谷物法》,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等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开始奉行自由主义,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以便使英国的商品能占据更多的海外市场,故D符合题意。英国是通过工业革命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排除A。当时英国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所以排除C。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是要向世界输出商品,排除B。故选D。

  9.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战前清廷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尽快作出决定;人民拥有权利,不会拼死作战。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的在中国漫延开来。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答案】C。解析: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冲击的是清廷,对普通民众的思想影响不大,排除A、B;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民众改变了对民主国家的看法,从此民主、共和和立宪成为主流,随后中国掀起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C正确;《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工具,其签订之前,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早已宣传开来,排除D。

  10.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接到国会提交的法案后十日之内,如遇国会休会而无法将该法案退还时,该法案不得成为法律。据统计,历届美国总统使用这种特殊的否决方式700次以上。由此可见,美国( )。

  A.存在行政干预立法 B.成功实践权力制衡

  C.总统权力大于国会 D.法律体系日益完备

  10.【答案】A。解析:总统掌握行政权,总统使用这种特殊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说明存在行政干预立法的现象。故答案为A项。这项规定不是为了权力制衡,总统利用这一规定实现自己的意图,不是权力制衡的实践,排除B项;总统与国会权力分立互相制约,不存在谁大谁小的问题,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11.在近代中国的城市中,天津可以说是城市空间(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变化的一种典型。多国租界的存在、八国联军对天津的占领、新技术的传入、清末改革的事实,都促成了20世纪天津城市空间的重构。上述影响近代天津城市空间重构的因素实质上反映了( )。

  A.天津城市的近代化主要受到西方影响

  B.近代天津城市的重构内因起主要作用

  C.天津城市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

  D.近代城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1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租界等字眼意在强调近代天津城市的半殖民地特征,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表面现象而非实质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具体内容来看近代天津城市的重构外因而非内因起主要作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2.1945年,美国国务院呈交总统专用秘密情报指出:自从雅尔塔会议以来,差不多在我们关系中发生的每一个重大问题,苏联政府都采取了强硬的毫不妥协的立场。这在本质上说明( )。

  A.美苏冷战已经开始 B.美苏国家利益冲突加剧

  C.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D.苏联外交政策咄咄逼人

  1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关系的本质原因是国家利益所决定的,苏联政府都采取了强硬的毫不妥协的立场反映了美苏国家利益冲突是加剧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945年美苏冷战尚未开始,选项A自身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排除;1945年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尚未破裂,选项C自身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排除;苏联外交政策咄咄逼人是表面现象而非本质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3.1947年7月,马歇尔计划提出: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该计划即便不能取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该取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关于马歇尔计划,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扩大了美国与西欧的矛盾 B.阻碍了西欧一体化进程

  C.加速了战后欧洲的分裂 D.推动了冷战的爆发

  1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苏联的经互会是苏联控制东欧,这样也就加速了战后欧洲的分裂,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不会扩大美国与西欧的矛盾,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马歇尔计划和西欧一体化进程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马歇尔计划是冷战的一个具体的表现,而不是推动了冷战的爆发,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4.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这表明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A.是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重心

  B.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

  C.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D.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14.【答案】B。解析: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重心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相适应说明合作化运动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故B项正确;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其他工业发展信息,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

  15.1962年9月,利别尔曼在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上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文章建议利用利润、奖金等经济手段推动企业的生产发展;国家下达企业的生产计划只限于产品数量和交货期限两个指标,其余完全由企业自定。这一文章的发表( )。

  A.表明苏联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

  B.表明扩大企业自主权已为苏共中央所认可

  C.推动了苏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推动了赫鲁晓夫在全国推广玉米种植

  15.【答案】B。解析:在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上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建议利用利润、奖金等经济手段推动企业的生产发展其余完全由企业自定表明苏共中央所认可扩大企业自主权,故B正确;1962年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没有打破苏联经济体制,A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主张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C项时间不符合题意;D是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与材料企业生产无关,排除。

  16.近年来,在低碳出行的倡议下,新型有轨电车成为很多城市的新宠。但1906年电车在天津出现时,当时许多人认为电车会电死人而不敢上车,街上经常出现好人不坐电车的标语。这一现象说明20世纪初的中国( )。

  ①西方工业革命成果已传入 ②旧思想观念依然浓厚

  ③交通运输业逐步近代化 ④中西方文化冲突严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内阁制和英国内阁最根本的区别:当时中国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英国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国家,明朝内阁制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最高权力由皇帝掌握,英国内阁则是君主立宪制下的行政机构,故D项正确;英国内阁制形成后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A错误;明朝最高权力在皇帝手中,而英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B错误;明朝的内阁长官称首辅,故C项错误。

  更多教师资格历史学科备考资料,请查看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频道。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10年重庆公务员考试面试试题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15)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40)
2009年重庆公务员录用《行测》真题试卷
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试卷
2013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3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面试真题
2010年4月25日重庆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六)
历年重庆公务员考试历年题型题量分析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22)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六)
2010年上半年重庆公务员录用《行测》真题参考答案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39)
2010年下半年重庆公务员录用《行测》真题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21)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四)
2013年413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红色”十题及答案
2010重庆市公务员面试真题
2010年重庆市上半年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
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试卷
历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主题及题型分析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37)
2010年重庆市上半年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10年重庆市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2011年4月24日重庆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
2010年下半年重庆公务员录用《行测》真题参考答案
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
2013年重庆公务员面试真题之人际篇

网友关注视频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