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文学> 论常用词_替_之替代义的产生时代_省略_以_匡谬正俗_卷八_替_条为中心_真大成

论常用词_替_之替代义的产生时代_省略_以_匡谬正俗_卷八_替_条为中心_真大成

古汉语研究??014年第??期(总第103期)

论常用词“替”之替代义的产生时代及其唐代用字

——以《匡谬正俗》卷八“替”条为中心

真大成

(浙江大学 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8)*

[摘 要] 本文以颜师古《匡谬正俗》卷八“替”条为中心对以下三个问题作了考释,并得出初步结论:1.“替”之替代义的来源、产生时代及其在南北朝、隋唐的流变,认为“替”之替代义系由其本义引申而来,至晚产生于5世纪;隋唐以来成为常用词,已为不同社会阶层、社会集团所广泛接受,意义和用法也有了进一步发展。??.表替代义的“替”在唐代的用字情况,指出《匡谬正俗》所说的“?”是“??”的讹字,“??”是替代之“替”在当时的通俗用字。3.“??”字的消亡,认为颜师古规范文字的工作对“??”字的消亡固然有一定作用,但关键仍在于词语本身的变化对其用字的调节。

[关键词] 《匡谬正俗》;替;??;词语演变;用字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44??(??014)0??-000??-11

颜师古《匡谬正俗》卷八“替”条云:

问曰:“新故交代谓之为替,何也?”答曰:“按《尔雅》云‘替,废也’,《诗》称‘勿替引之’,《传》云‘无替旧职’,皆谓不废坠耳。前人既废,后人代之,故总谓代为替。近者俗人作鬄发字,讹舛妄改作傼,人因以为替代之字,相承行之,寻问根源,莫能解说。武德中,余忝中书舍人,专掌纶诰,于时中书令密国公平原封德彝亦性爱《苍》《雅》,留心文字,诏敕宣行,务合训典,举余釐正,大改违失,因尔始为替代之字。自兹已后,莫不化焉,傼字绝矣。”

这段论述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1.颜师古认为“替”之替代义是从其本义废除、废弃引申而来的;??.唐初人们将“鬄发”之“鬄”写作“?”,又借以表替代之“替”,而且行用较广;3.经过颜师古的“规范化”,表替代义即用“替”字,“?”字废止。下文以这三个问题为中心,对“替”之替代义的产生时代及其唐代用字试作考辨。

一 “替”之替代义的来源、产生时代及演变

关于“替”的替代义的来源,就闻见所及,约有以下几种意见:明叶秉敬《字孪》卷二:“‘替’是俗书,(徐)铉等曰非。以愚观之,亦或可依二夫为伴并行之义,有伴可托,故为代替。”章太炎《新方言?释言》:“《说文》:‘迭,更迭也。’今谓新故更代为替,实即迭字,入转为去耳。”黄侃也有类似的说法,《说文段注小笺》十一“暜”字下云:“替代借为迭。”蒋礼鸿以为“替代”之替来源于“递”,其《读〈说文〉记》“递”字下云:“此替代本字。《楚辞?招魂》:‘二八侍宿,射递代些。’递代即替代矣。”以上四说,《字孪》从“替”的字形出发,以为“替”从“二夫”,并行有伴

“中古文献异文的语言学考察”(11CYY05??)、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中*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古史书词语论考”(Y??011??1317)。

??古汉语研究 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可托,因而有代替义,这显然是不明字形的历时演变而望“字”生义,悠缪不可从;章太炎、黄侃、蒋礼鸿均主同源说,分别以为来源于“迭”和“递”。

按,《说文?辵部》:“迭,更迭也。”又:“递,更易也”。“迭”、“递”音义相近,为一对同源

①词当无疑义。从意义方面看,“替”与“迭”、“递”有联系,但其先秦古义为废弃,与“迭”、“递”

本不相属,而其替代义出现较晚(详下),将这样一个晚出的意义看作是先秦另一字的声转、借字,是否合于发展的事实还有待更严格的证据来检验。相较而言,颜师古的词义引申说则更为明通:某物废弃,留下空位,以另一物填补,就是一种替代过程,从“废弃”到“替代”的意义演变路径是很自然且显然的,这也符合人们对事理的认识。章太炎以为《匡谬正俗》“说虽可通,然非其本”,蒋礼鸿以为“《匡谬正俗》以《尔雅》‘替,废也’前人既废后人代之为解,非是”,恐怕都

②是拘泥于声转、同源之说,反以不狂为狂。

对于“替代”义的产生时间,学界也有不同说法:岑仲勉《唐史馀瀋》卷四“隋唐时俗语”条云:“谓‘代’为‘替’,首见《隋(书)?李德林传》。”王凤阳《古辞辨》认为“‘替’的替代义是汉魏以后才产生的”。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认为“替”之替代义已见于先秦,举《国语?周语上》:“欲替其镇,人亦将替之。”按,岑氏以为最早见于《隋书?李德林传》,不确。王说虽不尽精确,但大体不差。马说则显然非是。据《国语?周语上》,“(周)襄王使邵公过及内史过赐晋惠公命,吕甥、郄芮相晋侯不敬,晋侯执玉卑,拜不稽首”,内史过回来之后,向襄王发了一通议论,其中有一段说“夫执玉卑,替其贽也;拜不稽首,诬其王也。替贽无镇,诬王无民。夫天事恒象,任重享大者必速及,故晋侯诬王,人亦将诬之;欲替其镇,人亦将替之”,韦昭在“替其贽也”下注云:“替,废

③也,废执贽之礼。”这个解释是正确的,下文“替贽无镇”、“欲替其镇”、“人亦将替之”的“替”

④也都是废止、废除的意思,而不是替代。

“替”当替代、替换讲,目前所见最早且较为确实的例子出现于南北朝史书。《宋书》载刘义真从刘裕北征进长安,及关中平定,裕将东还,以义真留守,后佛佛虏寇逼交至:

(1)高祖遣将军朱龄石替义真镇关中,(宋书?武三王传?庐陵孝献王义真》)使义真轻兵疾归。《4

“替”,《南史》同传作“代”;又《宋书?武帝纪中》云“(义熙十四年)十月,公遣右将军朱龄石代安西将军桂阳公义真为雍州刺史”,《建康实录》卷一○“朱龄石”条下说“寻代义真镇关中”,与上引“遣将军朱龄石替义真镇关中”均为一事。据此可明《宋书》例中的“替”与“代”同义,

⑤其表替代义灼然无疑。

《宋书》完成于齐武帝永明六年(488),可见至晚在萧齐时代“替”已经产生替代义;而沈约撰《宋书》多据旧本,宋文帝时何承天起草了高祖刘裕时期的部分功臣的传记,山谦之又补其阙。因此,上举该例如果承自旧史文的话,那么“替”之替代义很可能在刘宋时期(5世纪早期)便已产生。

据目前所见材料看,“替”当替代讲应是南北朝以来的新义,推想在口语中可能产生得更

⑥早。综观南北朝文献,这个意义的“替”的用例并不多见,除上举《宋书》例外,又如:

(2)谨请北斗七星贪狼巨门断绝死源,(赤松子禄存廉贞替易死形,文曲武曲削除死录。《4

)章历》卷四《解天罗地网章》

(3)重请功曹生气君吏,)按,上诣太玄都生宫,请调星度算,替名易形。(同上《驿马章》《赤4

松子章历》大约成书于南北朝,上举二例中“替”分别与“易”连文或对文,指更替。

(4)庄帝既逼诸妹之请,(魏书?太武五此辞意黄门侍郎常景、中书侍郎邢子才所替成也。《4

)按,王传?临淮王彧》“此辞意”是指庄帝答复元彧所上表的诏书。《北史?邢峦传附邢邵》:“永

??014年第??期3

安(庄帝年号)初,累迁中书侍郎,所作诏文体宏丽。”可见庄帝报元彧之诏实出邢邵(子才)等

⑦人之手,所谓“替成”亦即代作。

总的看来,“替”之替代义在南北朝虽已露头,但用例少见,而且上举4例中惟《宋书》1例较为确实,其余3例或有异文或文献本身时代无法论定。因此,据现有语料推度,当替代讲的

⑧“替”在南北朝时期应该尚未普遍使用。

⑨隋至初唐,“替”表替代义的用例稍夥,可见其时行用已渐广:

(5)尔时欲界魔王波旬……向说夜梦所见之事:“……我应不久必失此处,恐畏更有或大威

)德福力之人来生此处,替代于我。”(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二六《向菩提树品中》4

(6)张衡又宣勅云:“师等既是行道之众,勿容受北僧及外州客僧,乃至私度出家,冒死相替,频多假伪,并不得容受。”对云:“天台一寺即是天之所覆,寺立常规不敢容外邑客僧,乃至4

)私度,以生代死。”(隋灌顶纂《国清百录》卷三《僧使对问答》

(7)鸟有二种:一名鸳鸯,二名邻提。……或言娑罗翻为鸳鸯,问中问娑罗,答中答鸳鸯,类

)异义同,乃以鸳鸯替于娑罗。(隋灌顶《大般涅槃经疏》卷一二《鸟喻品》4

(8)仁寿二年八月十三日,沂州临沂县人孙抱长午前于龛所奉见,信心殷重。后限满被替,4

)独到龛所,辞别洒泪,向僧说如此。(隋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

(9)至夜,(通典?兵十》每阵前百步外,各著听子二人,一更一替,以听不虞。《“下营斥候并4

)防捍及分布阵”条引《卫公李靖兵法》

(10)若行此法,(法苑珠林》用石灰三升、苦酒三升,槃上和,呪三七遍,团之,更互替易。《卷4

) 六〇引《陀罗尼集经》“疗腋臭鬼呪”

修于初唐的“五代史”亦见其例:

(11)周武平齐,重其能官,与济阴郡守公孙景茂二人不被替代,发诏褒扬。(《北齐书?循吏4⑩

)传?路去病》

(12)司马子如与高季式召搴饮酒,醉甚而卒,时年五十二。高祖亲临之。子如叩头请罪,高

)祖曰:“折我右臂,仰觅好替还我。”(《北齐书?孙搴传》4

(13)初,大象末,高祖以逆人王谦宅赐之,文书已出,至地官府,忽复改赐崔谦。上语德林曰:“夫人欲得,将与其舅。于公无形迹,不须争之,可自选一好宅。若不称意,当为营造,并觅庄

)店作替。”(《隋书?李德林传》4

今所见《北齐书?循吏传》虽非原书,乃后人以《北史》补,但仍可看作7世纪前期的语料。此例中“替代”同义连文,与例(5)同。例(13)就是上文提到的岑仲勉以为“首见”者,岑说显然不符合语言事实;其实,此例和例(1??)中的“替”的含义与替代义尚有不同,它在句中作动词“作”、“觅”的对象,指“用以替代之物”,具有指称性。这说明“替”在初唐意义、用法已经逐渐丰富起来。

初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及贾公彦《周礼疏》中也有不少用例:?

(14)已前未造此器之前,更无余物之用,非是后物以替前物……今将后用而代前用,欲明前4

用所有……由后物代之也。(《易?系辞下》“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孔疏)

(15)有虞氏唯有瓦棺,(礼夏后氏瓦棺之外加堲周,殷则梓棺替瓦棺,又有木为槨替堲周。《44

记?檀弓上》孔疏)

(16)去旧数旁要,而以句股替之。(《礼记?少仪》孔疏)?

4

(17)后世以来废古“耐”字,以三台之“能”替“耐”字之变而为“能”也。(《礼记?乐记》孔疏)4

(18)假令月一日一分从后,至月五日,从后者五日满,则右边三宫之中旧居宫者,来替此从44古汉语研究 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后者。………从后者至十日又满,则左边三宫者来替此从后者。(《周礼?天官?冢宰》贾疏)4

(19)案《司服》云“大札大荒则素服”注云“札,疫病;荒,饥馑”者,彼不以“荒”为目,以“荒”替“凶”处,故彼注“荒”为饥馑,不为物有害也。(《周礼?春官?宗伯》贾疏)4

(20)又不以缫在莞下者,缫尊,不宜在莞下,故用蒲替之也。(同上)4

出于特定的目的,注疏用词比较接近当时语言实情;上举各例中的“替”均指替代,从中可见它在初唐已是较为习用之词。

初唐以后,它更是一个当时普遍使用的口语词。敦煌本(P.??011)及宋跋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霁韵》他计反下收有“替”字:

替,废。

而项跋本《刊谬补缺切韵?霁韵》他计反“替”字下释义为:

?替,废也,又俗相替代也。

按,项跋本的编者不可知,据周祖谟考证,它“并非单纯的某一家之作,……其中既有长孙笺注传本的东西在内,又有王仁昫书传本的东西在内,甚至还有别家的东西”,“不能与王韵(引

)混为一谈,者按,指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只能视为刊谬补缺切韵系统中另一种韵书”。比勘

上引二家韵书对“替”的训释,项跋本“又俗相替代也”显然是在王韵基础上增补的内容,应是当

?时鲜活的实际语言。据此可见,“替”当替代讲,确实是一个当时十分俚俗的口语词。项跋本的

成书“时代一定在中宗以后”,那么可推定“替”活跃于7世纪末8世纪初及以后的口语中。

再就唐代文献略举数例:

(21)汝从今后,勿令诸余黑钵辄入此门,若令入者,我当与汝重杖,替以别人。(义净译《根4

)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一二《造大寺学处》

(22)阿耶替役身,)阿孃气病死。(王梵志诗“父母是怨家”4

(23)大王笑曰:“此官职至不易得,先是杜司徒任此职,总滥蒙司徒知爱,举以自代,所以得处此位,岂容易致哉?”绍复问曰:“司徒替何人?”曰:“替李若初。若初性严寡恕,所以上44

)帝不遣久处此,杜公替之。”(《太平广记》卷三八五“崔绍”条引《玄怪录》4

“替”除了出现于上举口语性较强的文句中,在一些较为正式的“官样”文牍中亦见其例:(24)问曰:贸易官物,复以本物却还,或本物已费,别将新物相替,如此悔过,得免罪否?4

(《唐律疏议》卷五《名例五》“盗诈取人财物首露”条)

(25)但比年祀祭,皆用阳燧取火,应时得;以阴鉴取水,未有得者,尝用井水替明水之处。4

(《旧唐书?礼仪志三》载高宗则天皇后表)

(26)其诸征行人家有兼丁,如载限向满,情愿自相替者,宜听。(《全唐文》卷四三三唐玄宗4

)《安养百姓及诸改革制》

(27)况其书判,(多是假手,或他人替入,或旁坐代为。《通典?选举六》“选举杂议凡七条”之三)4

这说明,“替”的应用范围初不限于口语及语体文,已经扩展到不同内容、体裁和语言风格的书面文献中;它已为从平民到士绅的不同社会阶层、社会集团所广泛接受。随着在各种形式的媒介中传播范围的逐渐扩大,使用频率渐次提高,可以预见,它的意义和用法还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变化。

词语总是在不断的使用中丰富自身的意义和用法。就“替”而言,它在替代、替换义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义,这些变化正是基于“替”坚实的口语基础及高频使用。

如可指轮换、交替,相当于“更”:

??014年第??期5

(28)其仗身十五日一替,收资六百四十文。(《唐六典》卷六“比部郎中”条注)4

(29)更有衙官两人互替读,声大似本国申政之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开成五年4

)三月五日”

可指替补:

(30)臣忝守官,请起今已后,应四馆有阙,其每年请补学生者,须先经监司陈状,请替某人4阙。(《唐会要》卷六六长庆二年闰十月祭酒韦乾度奏)

(31)或因废疾不任在公者,终身不停衣粮;如情愿回与子孙兄弟甥侄者,便与补替。(《唐4

)大诏令集》卷一三〇《平党项德音》

可指官员卸任,也可指接任、继任:

(32)张鷟时为御史,出为处州司仓,替归,往问焉。(《朝野佥载》卷二)按,“替归”即卸去4

处州司仓之任而归。

(33)宏道元年十二月,(吏部侍郎魏克己……贬为太子中允,遂以中书舍人邓元挺替焉。《唐4

会要》卷七四“掌选善恶”条)按,“替”可以表示卸任,也可指继任,正说明“替”的废止义和替代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事件的两面,对官员甲来说是废止职任(卸任),对官员

?乙而言则是替代他接续职任(继任)。

可转指继任者:

(34)(杜)佑任此官,年劳将转,上司许自择替。(《玄怪录》卷四)4

(35)旧制,刺史已除,替人未到,依前管一应务,并给俸料。待替到交割,便听东西。(《唐会4

要》卷六八开成三年五月中书门下奏)按,“替”即上文“替人”,指继任的刺史。

也可指一般的用以替代的人或物:

(36)判官令将过王,寻闻左右白王:“此人已得一替。”问替为谁,云:“是蒯适。”(《太平广44

)按,记》卷二七七“吕諲”条引《广异记》“替”犹言替身。

跟与“替”关系最密的“代”比较,可以发现“替”的若干义位和“代”有着平行引申的关系。“代”在唐前便已在替代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更迭、交替”、“接任、继任”等义,包括转指继任者

?的用法,而“替”的替代义后出,因此它相应的诸多引申义也晚至唐代方才产生。这两个词的相应义位间的线性引申呈现出平行态势,但由于引申原点的产生有先后,因此词义演变也不能同步,具有相应的时间差。由此可见,人们在语用中对词义的进一步引申大抵基于以往既有的经验和模式,以相似的心理认知为基础,因而词义的演变也具有相近的路径。

“替”当替代、替换讲,唐代以来(特别是初唐以后)已经成为它的基本义位之一;与此同时,它的组合功能也逐渐凸显出来,作为语素积极地参与构词,为汉语词库增添了不少新成员:并列式有替代、代替、替换、交替、更替、填替、充替、替充、除替、替罢、替移、移替、停替、补

?替、替夺、替易等;偏正式有互替、替人等。这些词语绝大部分是唐代以来新兴的双音词。

调查发现,上举新词中相当一部分具有以“代”为构词语素且意义相同(相近)的对应形式,如替换—代换(《宋书》)、交替—交代(《汉书》)、更替—更代(《史记》)、充替—充代(《宋书》)、替充—代充(《旧唐书》)、除替—除代(权德舆《昭义军事宜》)、补替—补代(《宋书》)、替易—

?代易(《晋书》)、替人—代人(《宋书》),这显然提示“替换”诸词是从“代换”诸词类推而来的。

人们在已有词汇单位的基础上,以当时新词为构词语素,依据既有词语的结构,经过新旧语素替换,从而形成一系列新词,这是一种相当有效的造词方式。从表面看,仅仅是构词语素的更替,但实际上还是词汇系统注入新质后内部进行有序调整的表现和结果。

??古汉语研究 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七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8U2reading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