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资格考试> > 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题猜想:教学设计(一)

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题猜想:教学设计(一)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问题(一):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及给我们的启示。

  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3.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问题(一):请分析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问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参考设计】

  问题(一): 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却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有的时候,一分钟,并不是简单的一分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对自己严格要求,珍惜时间、科学利用时间。

  问题(二):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认识并会写九个生字。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学习并体会元元当时焦虑的心情和事后后悔不已的心理变化。②体验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2.教学重点识字与朗读。

  问题(三):

  一、游戏导入

  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谈话。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自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

  [设计理由]学生通过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初步感受课文。

  二、朗读识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给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注意欠在哈欠一词中读轻声。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队识的。如:

  (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零、闹、哈、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决、海悔。

  (3)猜谜语识字:大门里边是市场(闹)。

  (4)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哈、叹、钟、迟、悔。

  4.巩固识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2)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3)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看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三、拓展延伸

  用偏旁门、口和尺、欠、合、中、市、又、井等字可以组成闹、哈、吹、钟、迟、进等字。

  四、课堂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理由]在自主识字中,初步学习生字,之后通过合作学习和在游戏中学习巩固识字,并通过拓展延伸进一步学习生字,达到牢固掌握生字的目的。

  2.【参考设计】

  问题(一):本文中的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爸爸妈妈为早日结束我的哀痛,告诉我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课文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你就可以成功。

  问题(二):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感受时间

  播放滴答的钟表声。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感觉到了什么?

  2.谈话导入

  台湾作家林清玄,不仅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宝贵,而且他还能和时间赛跑。下面,我们学习第13课一一《和时间赛跑》。

  3.质疑激趣

  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整体感知,朗读感悟

  1.整体感知学生朗读全文,要求正确、流利。

  教师指导难读的语句。

  如: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2.默读思考

  学生默读,圈点勾画,思考品味。 说说读懂了什么或哪里读不懂。

  3.朗读感悟

  (1)爸爸和我对时问的理解。以第5自然段为切入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感悟理解时问一去不回、过得飞快,明白和时间赛跑的原因。

  (2)指导朗读。通过具体事例知道和时间赛跑就是珍惜时问,懂得怎样和时间赛跑。

  (3)一分钟实验,体会珍惜时间的意义。感悟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用换词法理解假若。

  4.归纳小结

  照应开头,解决学生看到课题时的质疑。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说话,获得珍惜时间的启示。

  虽然但是,假若就

  三、读书拓展,课外实践

  1.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

  2.课后,把自己喜欢的格言写下来做成小书签,激励自己一直和时间赛跑。

  [计划理由]整篇文章,按照如下意图进行设计:

  (1)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突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3)通过读书拓展,体会时间的意义,激发珍惜时间的意识。

  3.【参考设计】

  问题(一):

  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段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动作,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问题(二):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②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作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优美。②感受浓浓的亲情,珍视与亲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2.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古诗,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问题(三):

  一、情景导入

  1.出示秋字的演变的过程:甲骨文、小篆、隶书,推荐学生读《汉字字源学》。

  2.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那么,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秋思》。

  3.指导读题: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

  4.理解题意。

  [设计理由]通过一个秋字引入课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初读知意

  1.自由读诗:依照平时读课文的要求把诗读正确、通顺,注意停顿。

  2.检查正音:特别注意读准意万重。

  3.齐读:读出古诗的节奏。

  4.再读一读:试着联系注释等方法,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

  过渡:洛阳曾经是繁华之地,可到了张籍的时候却已是繁华不再。那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客居异乡的张籍的思乡之情呢?

  [设计理由]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整首诗的意境。

  三、入境悟情

  1.乡愁生于秋风里

  (1)指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2)探究见字。

  ①秋风看不见,或许那是一个早晨,也或许那是一个黄昏,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他看见的是什么呢?

  学生叙述(大都叙述的是看到的景),教师提醒,除了看见景外,还会看到什么?

  ②同学们,诗人伫立在瑟瑟秋风里见到了许许多多,可此时他见不着的是什么?

  ③阅读诗人所写的局部关予家乡、亲人的诗句:

  夜月红柑树,求凤白藕花。《送从弟戴玄往苏州》

  骨肉待我欢,邻人望我荣。《南归》

  ④读着这些诗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兄弟之义、邻里之情、骨肉之亲。

  ⑤可是在这洛阳城里,诗人见不到红柑树、白藕花,他看到的只是冷冷的秋风,引读:洛阳城里见秋风。他见不到亲人的欢声笑语、乡亲的把酒言欢,他看到只有那,引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⑥体会见的意蕴。

  ⑦补充阅读张籍的资料。

  ⑧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啊,这是怎样的一种见啊? (悲伤的见;无奈的见;凄凉的见)

  2.乡思寄寓家书中

  (1)秋风瑟瑟,乡思绞碎了诗人的心,诗人难以回乡,愁肠百结,他想写一封家书,这是怎样的一封家书呀?请你再细细读后面的几句诗,用笔在边上写写你的体会。

  (2)重点交流之一:意万重。落笔之前,张籍会想到什么?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

  (3)引导学生重点交流:又开封。

  3.乡心仍在寂寞处

  (1)营造情境,再次感受行人尽管带走了家书,但留在诗人张籍心里的还是孤独与寂寞。 (2)回读《秋思》。

  [设计理由]将整首诗分几个环节展开教学,并重点解释个别词语,使学生在理解重点词语中理解作者的思乡之情。

  四、对比阅读

  1.出示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自读考虑

  从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从哪儿可以看出秋带给诗人的是快乐?

  3.比较阅读

  [设计理由]与其他写秋天的诗对比学习,拓展知识。

  五、积累延伸

  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5.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_第二课时(市一等奖)(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29830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