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资格考试> >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二【答案】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光会在水流的内壁多次反射后在地面射出,光导纤维也是利用这个原理来远距离传输光信号。

  2.【答案】C。解析: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所以A选项错误;据场强大小与电场线疏密程度关系,可知B答案错误;电场力总是指向运动轨迹的内侧,据图中电场线方向可知,带点粒子所受电场力沿电场线方向,则该粒子带正电,所以C答案正确;带点粒子从A电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带点粒子的电势能增加,则D答案错误。

  3.【答案】C。解析:甲木块与弹簧接触后,由于弹簧弹力的作用,甲、乙的动量要发生变化,但对于甲、乙所组成的系统因所受合力的冲量为零,故动量守恒,AB错误C正确;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系统的动能,一部分转化为弹簧的势能,故系统动能不守恒,D错误。

  4.【答案】A。解析:A、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故A正确。B、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一种。故B错误。C、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故C错误。D、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故D错误。故选:A。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物体受力的分析,AB物体虽然与墙壁接触,但没有挤压作用,因此下滑中不受摩擦力作用,AB之间也不存在作用力,二者加速度相同,故它们都只受重力;A正确。

  6.【答案】C。解析:当两力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两力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所以角从0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合力F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小,C正确。

  7.【答案】B。解析:当带电体的形状对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与电荷本身大小无关,故A错误;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本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带电体就可以视为点电荷,故B正确;元电荷是与电子的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但不是电子,故C错误;带电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二【答案】1

  二、简答题

  9.【参考答案】

  (1)演示实验导入:老师准备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请一个视力正常的学生试戴这两种眼镜,并请他说出自己的感受。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引入本节课关于这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

  (2)生活实例导入:在生活中你用过或见过哪些镜子?

  学生与老师一起讨论并列举出各种镜子:穿衣镜、三棱镜、哈哈镜、广角镜、平角镜、老花镜、近视眼镜等。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平面镜、透镜。学生认识老花镜、近视眼镜是透镜。引入新课。

  (3)设置情境导入:展示古代用冰取火的图片。用冰块制成中间厚、周边薄的圆饼,正对着太阳,把易燃的艾草放在太阳光的会聚点上,便能将其点燃。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样的冰圆饼能够取火?引入新课。

  10.【参考答案】

  (1)首先通过故事,让学生有感性认识。让学生阅读阿基米德的灵感,两千多年以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为了鉴定金王冠是否是纯金的,要测量王冠的体积,冥思苦想了很久都没有结果。一天,他跨进盛满水的浴缸洗澡时,看见浴缸里的水向外溢,他忽然想到: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吗?

  (2)实际操作,让学生实践。让学生做将空易拉罐按入水中的实验,进一步体会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关系。

  因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就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所以我们就把决定浮力的两个因素就改成: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3)理性思考,提出疑问。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跟液体的质量有什么关系?跟液体的重力有什么关系?进一步思考浮力和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可能是什么关系呢?

  明确实验要探究的问题就是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题

  11.【参考答案】

  (1)该生的错误主要在于没有读清楚题目当中所给条件是露出液体的体积,而非浸没在液体当中的体积。错误的原因主要在于审题不仔细,马虎大意。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二【答案】2

  12.【参考答案】

  (1)①这是一个探究实验,对于科学探究实验过程,需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等过程。该教师的教学过程仍然没有跳出灌输式的思维。教学过程没有体现学生主动探究。过程与方法目标没有体现,学生依然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地寻求答案,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能力没有提升。

  ②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及时给予解答,没有营造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

  ③教师直接将实验现象告诉学生,没有探索过程,只是机械的记忆,没有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打击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片段:

  师:刚才我们说若一个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就说物体受到的几个力平衡。在平衡状态的物体中,二力平衡是其中最简单的情况,即,只受两个力保持平衡状态。那么,任何物体受两个力都能保持平衡状态吗?二力平衡有什么条件吗?现在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二力平衡的条件)

  师:首先我们要保持物体只受两个力,这个比较简单,大家看到书上的图也能明白应该怎么操作,不过在这里老师要让同学们猜想一下,二力平衡都有哪些条件呢?

  生:两个力相等!

  师:很好,这很可能是一个条件,还有没有其他的条件呢?

  生:(沉默)

  师:看来大家跟我一样,都认为两个力相等是显而易见而又唯一的条件,现在,就让我们来实验一下。若要验证平衡条件,只需要总结小车保持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即可。现在,我们分组进行实验。分别探究小车两侧受力相等以及受力不相等的运动状态。

  生:如何判断受力相等呢?

  师:这位同学问的非常好!如果用手拉,又难以测量,又难以保持稳定,所以我们使用砝码,利用砝码的重力来代表对小车的拉力。准备好了吗,开始实验。

  生:(开始动手实验)

  师:实验结果出来了吗?谁能跟我说一下?

  生:受力相等时保持静止,受力不等时会开始运动。

  师:很好。看来,受力相等是正确的。大家思考一下父母在开车时双手旋转方向盘,是不是受力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

  生:(若有所思)是。

  师:大家讲两边托盘的砝码质量调整成为相等的情况,让小车保持静止,然后将小车水平旋转90然后释放。发生了什么?

  生:小车旋转了!

  师:这时小车处于平衡状态吗?

  生:不处于。

  师:很好,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现在将各自的实验现象填入表格中,我们一起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

  四、教学设计题

  13.【参考答案】(1)铁的电阻高,使用铁做导线会造成比较大的损耗。

  (2)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如果仔细观察过我们之前实验时用过的导线,就会知道,我们使用导线的内部,都是铜。我们知道铜是导体,可以导电,但为什么不使用同样也是导体并且价格更低的铁做导线呢?

  生:可能铁比较沉吧。

  师:我们学过密度,查一下密度表就可以知道,铜的密度比铁高,也就是说,铜比铁更沉。显然这其中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同学们仔细观察接下来的这个实验。这里有两根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现在我依次将他们接入电路。大家观察实验现象。

  生:小灯泡亮度变了。

  师:上面这根是铜丝,下面的是镍铬合金丝,哪个的小灯泡亮度更亮啊?

  生:铜丝的。

  师:没错。这两个金属丝都是导体,都能够导电,但是他们对于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我们称之为,电阻不同。铜丝的电阻小,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大,对电流阻碍大,小灯泡就暗一些。

  14.【参考设计】

  (1)一个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还有一个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

  (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电流的大小,知道电流的单位、符号及单位换算,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用电器的工作电流;认识电流表,知道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并能用电流表测电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掌握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能力,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电流的强弱;以及学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电流表测电流。

  三、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启发提问法、类比法

  四、教学过程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二【答案】3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二【答案】4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二【答案】5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二【答案】6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二【答案】7

  相关试题:全国教师资格统考《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二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