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资格考试> >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二【答案】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答案】B。解析:克里斯多夫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中的主人公。

  2.【答案】D。解析:《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属于说明文范畴,而非议论文。其他三篇皆属于议论文。

  3.【答案】B。解析:《三国演义》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饿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作者罗贯中。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主题。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与题干要求不符,故不合适。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高适的《别董大》前两句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既表露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描绘了送灵澈上人辞别归去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与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对灵澈的深厚情意,也表现了灵澈清寂的风度以及诗人虽然失意却闲适淡泊的情怀。

  5.【答案】B。解析:《世说新语》主要记载的是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锁语,而非南北朝时期。

  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学作品文体。《曹刿论战》是记叙文,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长勺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中以小敌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用打比方自然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韩愈的《马说》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善用排比,层层深入对中心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进行论证。

  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及主题。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诗人陷身于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因忧乱伤春而写下的千古名篇。面对纷飞的战火,破碎的河山,诗人不禁忧心如焚,感慨万端,诗中以明媚的春色、美好的事物来反衬,更为深刻地表达强烈的情感,令人闻之不胜悲,诵之愁无限。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思想感情,故不合适。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贺知章的《咏柳》通过诗人描绘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美丽的姿态,并对大自然的神奇发出了由衷的赞颂,表达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写诗人想去朋友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但是敲了很长时间门也没有人来开。但是一扇柴门,虽然关住了游人,却关不住满园春色,一枝红色的杏花,早已探出墙来,以此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8.【答案】A。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建议是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9.【答案】A。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讲授法也可以启发学生,是我们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没有讲授、没有引导,学生的学习终会是无目的、无方向的。比如基本的创作背景、作者简历、文学知识还是需要教师的讲解的。

  10.【答案】C。解析:教师并没有强制的将自己所认为正确的分层强加于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关键词,这样的方法不但注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具体考查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解。C项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考查的是教学目标中的口语交际的相关内容,与综合性学习无关。因此,本题选C。

  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教材编写建议的理解。C项,教材内容的安排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本题选C。

  13.【答案】D。解析:综合性学习的确强调学生的参与,但是通过打分,引入竞争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而且打分也是一种评价行为,可以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

  14.【答案】B。解析:教师没有学生厉害错误。

  1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实施中的导入环节。导入是实际教学的前奏,教师用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导入,抓住父爱这一情感,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C选项说法错误,这种互动交流式的课堂应该提倡,这样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8分,第18题12分,共40分)

  16.(1)【参考答案】

  ①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具有一定的速度,能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环节一设置多层次诵读能够让学生读准字音、读熟课文、读得有感情,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锻炼。

  ②新课标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海燕是一首外国诗,通过反复、多层次朗读能充分感受到诗歌的节奏,能充分体会作者要借海燕抒发的情感,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诗歌注重朗读的学习方法。

  (2)【参考答案】

  ①教学设计中的提问要针对实际,难易适度。环节二中三步是按照从易到难的设置。先了解海燕的表面形象,再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海燕的内涵,接着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用语的妙处,有针对性,且难易适度。

  ②教学设计中的提问要顺序得当,发散思维。环节二中三步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同时设置了发散思维题目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朗读、勾画、体会和品味其形象给人带来的美感。

  ③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设置三步,提出三个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在授课中与学生一起探讨海燕这一形象的内涵,启发引导学生,这体现了教师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对诗作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17.【参考答案】

  ①第③段,蜿延改成蜿蜒,第④段,越越欲试改成跃跃欲试。

  ②病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一起迈开大步向山上冲。

  修改: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迈开大步向山上冲。

  18.【参考答案】

  这篇习作主体内容写的是爬山的过程;有详有略,不过并没有围绕标题路来写,作文不扣题,有跑题的倾向。整体来说,作者似乎还没有明确的立意意识,所以写出来的习作看上去比较随意,因此需要培养明确的写作目标,即为什么写此文,想告诉读者什么。目标明确了,这个随意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9题20分,第20题20分,第21题25分,共65分)

  19.【参考答案】

  首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运用情境教学法来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感知文章中相关的语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文章流露的浓浓亲情。(5分)第二,引导想象和联想,初中生是想象力丰富活跃的时期,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利用教材采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对作品进行再加工,帮助学生由再造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在结尾拓展延伸部分可以多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感想,在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联想,更好的体味作者的情感。(5分)第三,精心设疑质疑。学生在学习中的疑是积极思维的表现,是探索问题的动力。需要教师利用好学生中的疑问,因势利导,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让学生拟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鉴赏文中难理解的句子和词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5分)最后,巧借语文实践活动。在课后通过家庭作业促使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安排活动,补充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

  20.【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词句含义,品读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

  ②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品味一篇美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心去发现感情、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设计依据:

  ①教学目标的设立要符合基础课程改革的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立,并完成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

  ②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所以在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通过不断的朗读,品味语言。

  ③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所以在情感方面,我确定了学生能够发现、感受珍爱亲情,做有爱心的人的目标。

  21.【参考设计】

  本段教学设计力求完成制定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一、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发展。

  1.散步过程中有什么分歧?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2.面对分歧,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

  3.这一家四个人当中,谁的权力最大,谁又具有真正的决定权?

  明确:在这个家庭中,并没有哪个人的权力最大,他们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就如一串链条一样:全家人听从于我--我顺从母亲--母亲心疼孙子,由此可看出全家人的相亲相爱,相互尊重,流露出一份浓浓的亲情。

  二、小组讨论思考: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庭,你有什么感受呢?

  --和睦、温馨、平等、互相关爱。

  --和美,因为全家人都能相互尊重,和谐美满。

  (体会家庭的温暖)

  (由学生个体学习探究到小组活动全员参与,既让每个人都活动起来,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参与意识及竞争意识。教师则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到一定时候提醒小组总结,准备交流。老师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再总结全班同学的发言,加以归纳明确这一家人的权力无大小之分,只有平等的关系。)

  三、学生总结归纳人物的优秀品质

  我:孝敬体贴,有责任感。

  母亲:善解人意,疼爱小辈。

  妻子:温柔贤惠,尊老爱幼。

  儿子:聪明乖巧,非常懂事。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学会运用精炼的词语来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重点理解句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句子的含义:我和妻子都是中年人,要担任家庭责任感,母亲曾经也承担了家庭的重担,而儿子将来也要承担这一责任。母亲的曾经付出让我这一代人知道要担负责任,而我现在要把母亲的责任传承给我的儿子,让儿子也能继续延续我的脚步,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勇挑重担的一个人,于是我和妻子这一代人担负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

  语句很朴实,但向读者说明了深刻的道理。这是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描写生活中的小事情散步,反映出尊老爱幼这个社会大主题。

  相关试题:全国教师资格统考《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二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11年浙江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考前冲刺试卷
2008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
2009年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试题(四)
2011年国家公考《行测》模拟试卷(八)含答案及解析
2011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解读
2009年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试题(七)
2007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A类》真题
2007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B类》真题参考答案
2007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含解析
2011年国家公考《行测》模拟试卷(六)含答案及解析
2011年国家公考《行测》模拟试卷(三)含答案及解析
2007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B类》真题
2007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
2006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浙江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2008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特点分析
200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含参考答案
2009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2011年国家公考《行测》模拟试卷(五)含答案及解析
2011年国家公考《行测》模拟试卷(九)含答案及解析
2011年国家公考《行测》模拟试卷(十)含答案及解析
2011年国家公考《行测》模拟试卷(一)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浙江省各级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
2011年国家公考《行测》模拟试卷(七)含答案及解析
2009年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试题(五)
2005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
2009年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试题(六)
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读

网友关注视频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河南省名校课堂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课(2020年2月10日)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