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资格考试> > 还记得刚刚过去的教师资格那些题

还记得刚刚过去的教师资格那些题

上传者:邵华
|
上传时间:2018-10-17
|
次下载

还记得刚刚过去的教师资格那些题

  还记得刚刚过去的教师资格那些题

  一、选择题

  1.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規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 )

  A.历史性 B.阶级性 C.社会生产性 D.相对独立性

  【答案】D。

  本题考查教育学中教育的社会属性。在历年的教师资格考试中,关于教育的基本属性包括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出现的考题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题干中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規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体现了教育有自己的特点,是相对独立的体现,故答案是D。

  相关知识要知道: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

  2.教育具有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这是因为教育既受当时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教育是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实践。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

  (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法 B.示范法 C.锻炼法 D.说服法

  【答案】A。

  本题考查了教育学中德育方法。在整个教师资格考试中关于教学和德育的内容是考试的重点热点问题,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是出题的热点,考题相对灵活,需广大考生引起重视。题干中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属于环境陶冶,故答案是A。

  相关知识要知道:

  1.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的种类有:一、人格感化,即教育者靠自己高尚品德、人格以及对学生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来触动,感化学生,促进学生思想转变,积极进取。二、环境陶冶,即通过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三、艺术熏陶,指通过音乐、美术、舞蹈、诗歌、影视等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

  2.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受教育者明辨是非、善恶,掌握行为规范标准,提高品德水平的一种方法,是德育的基本方法。说服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参观、访问、阅读书籍报刊等。

  3.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以正面人物的优良品质、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受教育者品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它是通过榜样的言行,把高深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具体化、人格化,使青少年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的范例中得到启迪,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形成正确的观点、信念,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正如列宁所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示范法形式主要有: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同龄人中的优秀学生的示范。

  4.实践锻炼法

  实际锻炼法包括:一、执行制度,即让学生按照学生守则、课堂纪律、作息制度等必要的规章制度进行锻炼;二、委托任务,指教育者或学生集体委托学生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三、组织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的活动,如:学习活动、课外活动、劳动以及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5.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 主要形式有:一、奖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给予肯定评价的一种鼓励方法,有赞许、表扬和奖赏三种形式。二、惩罚,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评价,其教育意义在于使学生认识某些思想品德的不当,促使其克服、纠正和彻底根除这些思想和行为,包括批评、谴责和处分三种。三、操行评定,包括写评语和等级评定两种形式,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思想品德所做的比较全面的评价,是以对学生品德方面的要求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内容来考查学生平时在课内外对待学习、社会生活,劳动以及对待集体和同学等各方面的表现,作出概括性总结。

  3.当人们听到一种自己觉得可怕的声音时。往往会感到发冷,甚至起鸡皮疙瘩。这种现象称为( )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后像

  【答案】C。

  本题考查心理学中感觉现象。关于感觉这部分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题目难度不大,可以说是兵家必得之分。题干中由于一个可怕的声音的刺激,既引起听觉,也引起了冷的肤觉,该现象属于联觉,故答案是C。

  相关知识要知道:

  感受性变化四大规律(感觉现象)感觉适应、感觉后象、感觉对比、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一般来说是同一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其中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①暗适应: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视觉感受性提高的现象。表现: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到东西,后来逐渐可以看到东西。

  例:从明亮的大厅进入黑暗的电影院的过程。

  ②明适应: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视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表现: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看不到东西,后来逐渐可以看到东西。

  例:停电一段时间后后突然打开电灯。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皮肤觉的适应:冬天洗澡时,刚刚洗会觉得水很烫,不久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这是皮肤觉的适应。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其中痛觉是最难适应的,因为痛觉具有保护作用。比如,骨折后会持续觉得痛。

  2.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①同时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

  例:万绿丛中一点红、黑人的牙齿特别白。

  ②继时对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

  例:先吃药后吃糖,糖显得特别甜。

  3.感觉后象:在外界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

  例:余音绕梁、长时间看着亮着的灯泡,关掉后,眼前仍有灯泡的形象。

  4.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①感觉的补偿作用:当某些感觉失却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例:盲人视觉缺失,但是听觉和触觉比常人灵敏。

  ②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例:听到美妙的音乐觉得很悦耳,像春风拂过面庞。

  4.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使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不给予强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该过程称为( )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刺激获得 D.刺激消退

  【答案】A。

  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中巴甫洛夫的基本规律。学习理论部分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需要考生认真准备,灵活运用知识。题干中小狗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说明小狗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是分化的表现,故答案是A。

  相关知识要知道: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获得: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呈现,可以获得条件反应和加强条件反应。如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

  消退: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即不予强化,反复多次后,已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如学会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狗,在一段时间听到铃声而不喂食之后,可能对铃声不再产生唾液分泌反应。例如,铃声与食物多次结合形成的条件反射,如果反复单独应用铃声而不给食物(即不强化);则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也就逐渐减少,最后不分泌,这就是说,原来引起唾液分泌的条件刺激(铃声)已失去信号的意义,变成了引起抑制过程逐渐发展的刺激,其所形成的条件反射也就完全消退了。

  2.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

  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一言以蔽之,分不清。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杯弓蛇影等。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刺激做出不同反应。一言以蔽之,分得清。比如:浸淫古玩行当多年的专家,真品赝品,很很容易就辨别出来。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15特岗教师招聘:语文古诗词鉴赏典故(意象)解析(十三)
2015特岗教师招考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项练习(2)
2015特岗教师招聘:语文古诗词鉴赏典故(意象)解析(十)
2015特岗教师招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之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二)
2015特岗教师招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之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
2015特岗教师招考“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题(11)
2015特岗教师招考体育运动训练学章节练习题(9)
特岗教师招考英语语法专题复习:目的状语从句详解
2015特岗教师招聘|生物学科: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2)
2015特岗教师招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之信息的获取(三)
特岗教师招考英语语法专题复习:结果状语从句详解
特岗教师招考英语语法专题复习:时间状语从句详解(一)
2015特岗教师招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之信息的获取(四)
2015特岗教师招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之信息的管理(二)
2015特岗教师招聘:语文古诗词鉴赏典故(意象)解析(十一)
特岗教师招聘生物知识点:细胞的生命历程(一)
特岗教师招考英语语法专题复习:条件状语从句详解
2015特岗教师招聘:语文古诗词鉴赏典故(意象)解析(九)
2015特岗教师招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之信息的管理(一)
2015特岗教师招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之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三)
2015特岗教师招聘:语文古诗词鉴赏典故(意象)解析(十二)
2015特岗教师招聘|生物学科: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1)
特岗教师招考英语语法专题复习:原因状语从句详解(二)
特岗教师招聘生物知识点:遗传因子的发现(二)
2015特岗教师招考化学“酸和碱”测试题(1)
特岗教师招聘生物知识点:细胞的生命历程(二)
2015特岗教师招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之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四)
特岗教师招聘生物知识点:遗传因子的发现(一)
2015特岗教师招聘:语文古诗词鉴赏典故(意象)解析(六)
特岗教师招考英语语法专题复习:原因状语从句详解(一)

网友关注视频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课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1unit3名词性物主代词讲解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4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第4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_六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_4.7 简单的指数方程_第一课时(沪教版高一下册)_T1566237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