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资格考试> >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命题模拟题试卷七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命题模拟题试卷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向来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

  A.自我反思

  B.在职教育

  C.职前培养

  D.人职指导

  2.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的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示范性

  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4.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A.初级

  B.一级

  C.二级

  D.讲师

  5.下列条款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没有规定的是:为了确保在校学生的安全,学校应当()。

  A.对在校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

  B.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并予以认真落实

  C.与学生家长签订学生(子女)安全责任协议

  D.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预防和消除学生安全隐患

  6.《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规定任何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童工,童工的法定年龄是()。

  A.不满18周岁

  B.不满16周岁

  C.不满15周岁

  C.不满14周岁

  7.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他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王老师收缴了小陈的手机,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教育处。校长指出:王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

  A.爱岗敬业

  B.勇于创新

  C.严谨治学

  D.终身学习

  9.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为此,教师应该()。

  A.降低或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10.书法界常有字因人贵的说法,不无道理。而在颜真卿这里,却是字因人重,忠贞正真的人格为其瑰丽书法添辉,骨力遒劲的书法为其雄壮人生添彩,做人与写字________,在颜真卿身上得到了圆满的统一。颜真卿书法的成就一直为后代,其人格同样颇具感召力。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交相辉映尊重

  B.和光同尘尊敬

  C.相得益彰推崇

  D.相辅相成推重

  11.经A省的防疫部门检测,在该省境内接受检疫的长尾猴中,有1%感染上了狂犬病,但是只有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才接受检疫。防疫部门的讲师因此推测,该省长尾猴中感染狂犬症的比例,将大大小于1%。

  以下哪项为真,将最有力地支持讲师的模拟题?()

  A.在A省境内,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只占长尾猴总数的不到10%

  B.在A省,感染狂犬病的宠物约占宠物总数的0.1%

  C.与和人的接触相比,健康的长尾猴更愿意与人的宠物接触

  D.与健康的长尾猴相比,感染狂犬病的长尾猴更愿意与人及其宠物接触

  12.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义务形成的最后和物质的基础是()。

  A.主观意识

  B.集体世界观

  C.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

  13.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的分析是()。

  A.定性分析

  B.定量分析

  C.因果分析

  D.系统分析

  14.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当再讨论到,但是如果把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尾、嘴、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提取树皮里面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

  对文中加横线的两个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这指代一样,都指变异的原因

  B.两个这指代一样,都指一般博物学家的看法

  C.两个这指代不一样,第一个这指代变异的原因,第二个这指代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作为唯一可以引起变异的原因

  D.两个这指代不一样,第一个这指代一般博物学家对变异原因的看法,第二个这指代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

  15.下列属于理论论据的是()。

  A.事例

  B.史实

  C.数据

  D.谚语

  16.通过研究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同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我国封建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脱离的。该研究中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A.类比

  B.归纳

  C.调查

  D.综合

  17.A居民区的月底统计用电情况,其中有3户用电45度,5户用电50度,6户用电42度,则平均用电()度。

  A.41

  B.42

  C.45.5

  D.46

  18.某公司财务部共有包括主任和秘书小李在内的l0名职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Ⅰ.有人是广东人Ⅱ.有人不是广东人Ⅲ.主任不是广东人。以下哪项为真?()

  A.小李不是广东

  B.小李是广东人

  C.只有一人不是广东人

  D.只有一个是广东人

  19.最常用的差异量数是()。

  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平均差

  20.外文工具书的编排方法多采用()。

  A.字顺法

  B.分类法

  C.时序法

  D.地域法

  21.下列属于事实论据的是()。

  A.公式

  B.科学原理

  C.史实

  D.谚语

  22.在样本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他10个小长方形面积的和的四分之一,且样本数据有160个,则中间一组的频数为()。

  A.0.2

  B.32

  C.0.25

  D.40

  23.教授:在长子继承权的原则下,由男人的第一个妻子生下的第一个男性婴儿总是首先有继承家庭财产的权利。学生:那不正确,休斯敦夫人是其父亲的唯一妻子的唯一活着的孩子,她继承了他的所有的遗产。学生误解了教授的意思,他理解为()。

  A.男人才可以是父亲的孩子

  B.只有儿子才能继承财产

  C.女儿不能算第一个出生的孩子

  D.私生子不能继承财产

  24.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我们要知道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

  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A.研究态度

  B.价值取向

  C。道德水准

  D.兴趣爱好

  25.将家庭垃圾加工成固体燃料是瑞士一家公司的杰作。这种新技术是从家庭垃圾中挑拣出金属和玻璃以后进行粉碎,加上石灰类添加剂,再用挤压机将垃圾加工成固体,这种固体被称为能源物。在火力发电厂,这种能源物可作为煤和液化天然气的代替品使用,它几乎无异味,不易倒塌、便于储藏和运输,热效率也很高。

  上述所说的能源物作为煤和液化天然气的代替品使用的第二个优点是()。

  A.几乎无异味

  B.不易倒塌、便于储藏和运输

  C.可作为煤和液化天然气的代替品使用

  D.热效率高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②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③,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④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注]①怠:懈怠。②箧:书箱。③舍:学舍,书馆。④媵人:服侍的人。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日: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这里指荆的枝条。⑥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⑧易:交换。

  [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

  27.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我大声说: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

  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课上,有的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粉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明澈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你有丝亳的懈怠。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案例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为什么?

  (2)案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30分)

  28.请以教师的素养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晰。不少于1000字。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在职教育相对于职前培养和入职指导而言,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全面性,因此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为关键的环节。

  2.D【解析】略。

  3.B【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4.A【解析】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三个等级。

  5.C【解析】略。

  6.B【解析】略。

  7.D【解析】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不能以侵犯学生的权利为前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人格尊严,校长对王老师行为的看法均是正确的。

  8.D【解析】教师作为专门从事人才培养的职业,从业者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才能担负起为祖国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教育者必须日新其德、日勤其业,才能学为人师,身为世范。因而教师需要终身学习。

  9.C【解析】略。

  10.C【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含义及实词。尊重、尊敬一般与人搭配。推重(zhong):推崇重视,对某人的思想、行为、成就等给予很高的评价,表示十分重视。推崇:尊崇,推重崇敬。此二词为近义词。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作用和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此处用相得益彰词义更丰富,更贴合语境。

  11.D【解析】如果D项判断为真,又根据题干,只有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才接受检疫,则说明在接受检疫的长尾猴中感染狂犬病的比例,要高于未接受检疫的长尾猴。这就有力地支持了讲师的推测。故选D。

  12.D【解析】略。

  13.A【解析】定性分析主要分析的内容是事物是什么。

  14.D【解析】要搞清代词所指代的对象,首先要看清它在句中的位置。指示代词这一般指代与其距离最近的内容,因此第一个这指代一般博物学家对变异原因的看法,第二个这指代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故选D。

  15.D【解析】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谚语属于理论论据,事例、史实、数据属于事实论据,故选D。

  16.B【解析】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本题为归纳法的应用。

  17.C【解析】平均用电量为(453+505+426)/(3+5+6)=45.5。

  18.B【解析】根据条件三项中只有一项为真,假设Ⅱ项为真则Ⅲ项皆为真,不符合条件因此排除Ⅱ、Ⅲ项,Ⅰ项为真,由此可知财务部10名员工都是广东人,故选B项。

  19.B【解析】最常用的差异量数是标准差。

  20.A【解析】外文工具书的编排方法多采用字顺法。

  21.C【解析】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史实属于事实论据。

  22.B【解析】中间一组数据的频数=l60/5=32。

  23.B【解析】教授指的是长子继承权,其条件是第一个妻子生下的第一个男婴,而学生指的则是唯一妻子生下的唯一女儿,两者并不对等,故选B项。

  24.B【解析】根据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这一推动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可知这里的颜色是对人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发自内心的一种精神或态度。观察四个备选项,只有B项价值取向比较适合指代有颜色的力量。故选B。

  25.B【解析】全段共三句话:第一句是总领句;第二旬说明能源物的来历;第三句说明能源物作为煤和液化天然气的代替品使用的优点,所以答案在第三句中,从第三句的标点可知,能源物作为煤和液化天然气的代替品使用的优点有三点:一是几乎无异味;二是不易倒塌,便于储藏和运输;三是热效率也很高。故选B。

  二、材料分析题

  26.【答案要点】都表现了人物勤奋好学(嗜学、勤学)和求学不怕险阻(艰辛)的精神。

  27.【答案要点】(1)教师扮演了学生楷模的角色。

  原因: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教师对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影响力和特殊的信任感,使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向师性,他们会把受自己尊敬和爱戴的教师视为效法的模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都能给学生起奠基作用。案例中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注意小节,自己也迟到、随手扔粉笔、用教鞭敲击讲台面,等等,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给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教师在学生面前,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

  (2)启示:①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细节中,要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②教师是学生行为规范的代表,是学生效仿的楷模;教师要担当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角色。③教师的榜样作用,构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力。教师要成为学生真正的楷模。

  三、写作题

  28.略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小学英语单词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