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教育学> 专转本经典语文

专转本经典语文

上传者:潘诗梅
|
上传时间:2015-04-15
|
次下载

专转本经典语文

一、基础知识(共80小题)。

1. 《李将军列传》选自( 《史记》 )

2.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最能体现“兼怀子由”的词句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孔子所说的“小康”社会指的是(“ 三代之英”时代 )

4. 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辫子事件)

5. 李白《行路难》(其 一)中使用比喻手法来表现诗人仕途上遭遇挫折的诗句是(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6. 下面哪部作品的出版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 《呐喊》 )

7. 柳永的词集是( 《乐章集》 )

8. 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 《骆驼祥子》 )

9. 李斯的《谏逐客书》选自(《史记》 )

10. 《宝玉挨打》中,说“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这句话的是( 袭人 )

11. 《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的四个大字是(长宜子孙 )

12. 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思归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是(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

13. 《宝玉挨打》中描写探伤时,“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说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这个人物是( 宝钗 )

14. 《冯谖客孟尝君》中最能表现冯谖政治才能的情节是( 焚券市义 )

15. 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玉簪螺髻 )

16. 小说《苦恼》中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展示了“人与马”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又构成了(对比关系 )

17.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三句交融运用了( 比喻、拟人、排比 )

18. 贾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 背离封建礼教 )

19. “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 《论语》 )

20. 《日出》中没有下面哪一个人物(翠翠 )

21. 《论学问》一文指出治学的目的是(.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 )

22. 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

23. 鲁迅《灯下漫笔》中“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一句使用的修辞是( 反语 )

24. 有“曲状元”之称的元曲作家是(马致远 )

25. 苏轼《前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所采用的手法有( 对偶、对比 )

26. 下列成语出于庄子《秋水》的是(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

27. 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 奏疏 )

28.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修辞手法是鼎足对

29. 朱自清《背影》一文的结构线索是( 纵式结构 )

30.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中秋词 )

31.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

32. 我国先秦时期,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孟子 )

33. “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一语出自( .培根 )

34. 在屠格涅夫《门槛》中,“门槛”的象征意义是( 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 )

35. 《氓》选自《诗经?风 》中的( 卫风 )

36.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着力抒写的思想情绪是( 羁旅行役之苦)

37. 鲁迅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赞美 ( 《史记》 )

38.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抒写的是( 亡国的伤痛与哀怨忧愁 )

39. “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论语》 )

40. 《灯下漫笔》一文向青年所阐明的最重要的道理是( 创建新时代)

41.《氓》从表现方法上说是一首( 叙事诗 )

42.孟子和孔子同属( 儒家学派 )

43.“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 )

44.《季氏将伐颛臾》以驳论为主,展开的形式是(人物对话 )

45.庄子《秋水》篇中没有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演绎法)

46.庄子认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 有限的)

47.选出下面几句中直接描写将士们英勇作战的诗句( 援玉枹兮击鸣鼓 )

48.《冯谖客孟尝君》通过“焚券市义”“营造三窟”的典型情节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对孟尝君的言行描写在这里主要是(衬托 )

49.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行为中蕴含着( 民本思想 )

50.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曹操 )

51.被苏轼赞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王维 )

52.我国诗歌史上其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杜甫 )

53.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主要是( 沉郁顿挫 )

54.白居易《杜陵叟》中由第三人称叙述开始改为用第一人称直接控诉的诗句是( 剥我身上帛, 夺我口中粟 )

55.“九月降霜秋早寒, 禾穗未熟皆青乾。长吏明知不申破, 急敛暴征求考课。”这首诗的作者是( 白居易)

56.《种树郭橐驼传》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对比 )

57.《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 议论与叙事并重 )

58.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晚年号( 六一居士)

59.《长亭送别》中莺莺最深沉的愁情忧虑是(他日的被弃掷 )

60.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遥岑远目”之后,紧接着所写的是(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

61.“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修辞手法是( 比喻、对偶、用典 )

62.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拟手法的是( 献愁供恨 )

63.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江南游子 )

64.辛弃疾《水龙吟》中运用典故表达壮志未酬、时光虚度的感伤之情的是(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

65.下列词句中,表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66.宋代词坛上开创豪放一派的作家是( 苏轼 )

67.苏轼《前赤壁赋》主要描写的景物是( 清风、明月、江水; )

68.“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的修辞是(夸张、比喻、对偶 )

69.苏轼《前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修辞手法是(对偶、拟人 )

70.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因听到洞箫的呜咽之声而引出的关于人生无常的观点,表现了作者( 悲观的人生态度;)

7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之后,紧接着的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7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祝愿是(健康长寿,祈求团圆 )

73. 《报刘一丈书》中“斯则仆之褊衷,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反语)

74. 《马伶传》的作者侯方域是明末清初的( 诗文家)

75.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 《红楼梦》 );

76.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抒写羁旅之情的方法主要是(借景抒情 )

7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概括全篇主旨的“曲眼”是( 断肠人在天涯)

78.《西厢记》的作者是( 王实甫)

79.《我爱这土地》一诗着力刻画的象征性形象是(鸟 )

A: 鹰; B: 土地; C:; D: 暴风雨

80. 徐志摩所属的社团是(新月社 )

二、组合题(含古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部分)。

(一)古文阅读

1.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

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已。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请回答:

(1) 这段文字的中心人物是( )

A.共叔段 B.郑庄公 C.祭仲 D.公子吕

.标准答案:B

(2) 文中的“共叔段”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是( )

A.贪得无厌,狂妄愚蠢 B.偏狭昏聩,巧取豪夺

C.幼稚天真,自以为是 D.凶残暴厉,巧取豪夺

.标准答案:A

(3) 文中的“郑庄公”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是( )

A.恪守孝悌,谦和大度 B.偏狭昏聩,工于心计

C.老谋深算,阴险毒辣 D.工于心计,恪守孝悌

.标准答案:C

(4) 文中“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对偶、比喻; B.排比、比喻;

C.层递、比拟; D.递进、比喻。

.标准答案:D

2.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柠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请回答:

(1) 在这段文字中,冯谖这个人物显示的性格特征有( )

A.深谋远虑、机智果敢,胆识超人

B.老谋深算,独断专行;胆识超人

C.深谋远虑、独断专行,胆识超人

D.老谋深算,机智果敢,胆识超人

.标准答案:A

(2) 文中 “何市而反、怪其疾”两句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按序是( ) A.从哪个城市回来?因其返回太快感到奇怪

B.买什么回来?他得了奇怪的病

C.从哪个城市回来?他得了奇怪的病

D.买什么回来?因其返回太快感到奇怪

.标准答案:D

3. 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力之邪?

请回答:

(1) 文中“授之柄而处其下”语句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 )

A.留给他话柄让他嘲笑自己;

B.授予他权柄让他指挥自己的部下;

C.留给他话柄让他嘲笑自己的部下;

D.授予他权柄让自己处于他之下

.标准答案:D

(2) 这一语段的主旨及其采用的写作方法是( )

A.为张巡辩诬,叙议结合、叙议结合

B.为许远辩诬,夹叙夹议,以情动人

C.为张巡辩诬,夹叙夹议,以情动人

D.为许远辩诬,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标准答案:D

4.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 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请回答:

(1) 这段文字中“刑仁讲让,示民有常”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 )

A.以法律为准绳,言行典范,向民众宣传为人行事的规则

B.以仁爱为典范,讲求礼让, 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

C.以法律为标准,讲求法制, 向民众宣传依法行事的榜样

D.以仁爱为准绳,依法治民, 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

.标准答案:B

(2) 这段文字论述小康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基本特征的语句是( )

A.天下为家,各亲其亲;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17年教资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初级中学)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卷(中小学)
2017年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模拟试题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中学)答案及解析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冲刺模拟卷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冲刺模拟卷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冲刺模拟卷【答案】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初级中学)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冲刺模拟卷
教师资格考试化学教学设计考题精练
2017年教资考试 数学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高级中学)参考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前冲刺模拟卷【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前冲刺模拟卷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前冲刺模拟卷【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冲刺模拟卷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考前冲刺模拟试题】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冲刺模拟卷【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冲刺模拟卷【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冲刺模拟卷【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冲刺模拟卷【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冲刺模拟卷【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信息技术试题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冲刺模拟卷【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冲刺模拟卷【答案】
2017年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试题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冲刺模拟卷【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易错题搜集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冲刺模拟卷

网友关注视频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5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2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7
外研版英语三起6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502436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8.对剪花样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美版二年级上册)_T515402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1406126
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