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人文社科> 文化/宗教> 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研究_王平川

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研究_王平川

2010年12月

第26卷第4期陕西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ShaanxiInstituteofEducationDec.2010Vol.26 No.4

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研究

王平川

(陕西教育学院政治经济系,陕西西安 710061)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资源。由于她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及现代

大学教育的契合,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成为可能,具有很大的现实性和可行性。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和严于律己等道德原则都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8X(2010)04-0012-05

中华传统文化(以下简称“传统文化”)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及现代大学教育的契合,由于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共性、普遍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具有很大的现实性和可行性;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和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与人为善等道德原则都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对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育四有新人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发展的共同需要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两者发展的共同需要。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世界性学说。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民族性是文化的主要特征,像老子、孔子、康德、黑格尔等伟大的思想家,对其它民族均发生过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们的思想影响仍属于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范围。而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一种超越民族和地域局限的世界性革命学说。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必须借助一个个具体的民族文化才能实现。黑格尔曾经说过:“只有当一个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掌握了一门科学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这门科学属于这个民族了;这一点,对于哲学来说最有必要。”[1]就当代中国而言,“要做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也必须要使马克思主义取得中华民族的形式”,“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取得“为中国老

[2]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也就是说,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同时也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因此,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一个迫

[2]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其次,自近代以来,各国文化都面临着如何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问题。本文所说的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从周秦到“五四运动”以前这三千多年之间形成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类社会认识的结晶。秦汉以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文化类型,这就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中原定居农业文化。在长达三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上述三种文化类型以中原定居文化为中心,多方面交汇融合,正是在他们相互冲突又相融合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才最后得以形成。由于传统文化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表现为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封建文化,很难直接开发和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和现代化收稿日期:2010-05-20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9A004)

作者简介:王平川(1958-),男,陕西淳化人,陕西教育学院政治经济系教授。[3]

需要的现代文化精神,而在20世纪初传来的建立在高度工业化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的文化,对传统文化来说,毫无疑问是一种具有极大互补性的优势文化。传统文化正是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才发展和弘扬了自身的精华,抛弃了自身的糟粕,实现了自我提升与现代转型。

二、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张岱年认为:“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来源皆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方面,作为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源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不仅与传统文化有着内在的传承关系,而且正如马克思明确指出的那样,它们显然都与中国思想传统“具有共同之点”。马克思主义的另一理论来源英国古典经济学,其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也受到过传统文化的影响,如他在《国富论》中多处引用中国的资料,对中国重农的经济思想公开表示赞赏,并认为“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五四”前后传入中国的各种西学中所以能独领风骚,成为先进知识分子的自觉选择并逐步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导力量,不仅在于它满足了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需要,也

[5]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许多相通之处。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具有共同之点。在唯物论方面,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唯物论的传统。荀子、王充、范缜、张载、王夫之等都有许多精湛的唯物论观点。在辩证法方面,老子、《易传》、张载、程颐、王夫之等的学说中都含有比较丰富的辩证法。所以中国学者接触到西方哲学的辩证法时并不感到陌生难解。在唯物史观方面,中国思想史上有许多思想家谈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肯定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这些观点虽还不能称为唯物史观,但与唯物史观有相通之处。在社会理想方面,中国封建时代还不具备产生空想社会主义的条件。但是,先秦道家老庄学说中保存着对于原始社会的怀念,提出了对于阶级剥削的抗议;儒家学者则宣扬“大同”理想,讲求“天下为公”。所以,西方共产主义学说传入之时,进

[6]步人士欣然接受。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传统文化存在着相契合的“基本要素”与“基本理念”。在社会理想方面,有“天下大同”与社会主义目标的契合。在传统文化中,“大同“理想可谓源远流长,《礼记·礼运》中就有对于这种社会的详细描述,它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由此可见,“大同”社会的根本原则是“天下为公”,是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的人人劳动的平等、友爱、和谐的社会,与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小康”社会是根本不同的。大约同时期的《春秋公羊传》进一步阐释了人类社会进化理论,认为大同世界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必经的阶段。尽管“大同社会”与社会主义目标截然不同,但通过推翻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统治,不断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最后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其实质也是要改变人性异化、人为物役的不合理社会,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与高度发展,与“大同社会”的追求,存在某些共同之处。

在政治思想方面,有“民为邦本”与“以人为本”,整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契合。中华传统民本思想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文化基因。传统民本思想,可追溯到殷商之际。春秋时期,周公提出“保民”的治国理念;孔子提出“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论语》)孟子也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荀子则把君民关系比喻为水和舟的关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及至西汉,贾谊更明确地提出“民为国本”的观点。(《贾谊·新书》)这些历史文献充分说明,民本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尽管他们与社会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但中国共产党历来提倡的“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群众路线等主张,无疑是传统民本思想在新时代的复活,并赋予了新的政治内涵。

中华传统的整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文化基因。整体主义原则是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重要的道德准则,其基本精神是封建统治集体整体的利益绝对高于个人的利益。表现在政治领域,它是“春秋大一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和王道;表现在社会领域为家庭、宗族、国家不可分割的情感纽带和社会组织;表现在意识领域为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表现在伦理领域为顾全大局、牺牲个人或局部

利益的价值取向。尽管它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个性、维持了封建秩序,与科学社会主义提倡的“集体主义”相去甚远,但是,却与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有着天然的亲和关系,为中国人选择集体主义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经济观念方面,有“天下为公”与公有制,“均贫富”与平等观念的契合。中华传统的“天下为公”思想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思想的文化基因。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公”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崇高追求和价值标准,是判断善恶的重要标尺。这里的“公”有公产、公利等几层含义。在公产方面,由于历史的局限,中国古代不可能提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理论体系,但是很多人认识到了私有制的众多弊端,强调财产公有。在公利方面,在中国历史上,统治者总是从自身的地位和利益出发,不约而同地反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极端自私言论,主张制私利而富公利,宣称为天下人谋福利。尽管这些公有主张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有巨大的差别,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往往是等同而视之的,即使是文化程度较高的文人学者,在马克思主义传入初期,也是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等同于中国古代的公有主张,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就是社会主义。把“公”作为最高的伦理道德,它不仅已经融入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之中,也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建设之中。

众所周知,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而在《论语》中,孔子就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烦"。历史上,中国民间乃至许多知识分子最强烈的、最高的诉求就是“均贫富”,多次农民起义几乎都是以此为口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取向仍然是反对收入差距,主张经济平等,分配平均。尽管古人不可能像今天的学者们那样准确、科学地界定平等,不可能认识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结果平等的系列平等观,但是,中华传统的平等观念,确实为中国人理解马克思主义,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文化理念方面,有“贵和思想”、“天人合一”与和谐文化的契合。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传统文化中“贵和”思想理念和“求同存异”的宽容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要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与人为善,先人后己、舍己救人等民族精神。这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和谐思想,铸就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民族性格,教育引导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是科学发展观中人、社会与自然和谐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思想基因。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传统文化存在相通之处。传统文化以仁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准则,以义为基准的义与利的选择,以诚信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天人合一思想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观点;厚德载物,民胞物与的道德主张中尊重一切生命和自然的观念,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同生长发展。离开传统文化的土壤,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就很难生根、开花、结果。

除以上两个方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有相通之处,如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与实践唯物主义,“礼法结合,德刑相参”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两手抓;“选贤任能”思想与党的干部路线;“知行统一”观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修身”思想与批评自我批评原则;群体价值观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重教化传统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谐观与安定团结;变革维新思想与改革开放;富民思想与共同富裕;广开言路思想与人民民主;为政清廉、节用裕民思想与大公无私、艰苦奋斗;强本抑末思想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崇文重教思想与科教兴国,等等。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不仅没有造成传统文化的断裂,而且为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当然,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也有相异相别之处。就时代性而言,马克思主义先进于传统文化,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既要看到它们的同,也要看到它们的异,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这同是异中之同,这异是同中之异。可以肯定的讲,二者的结合具有双重历史效应,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另一方面则使古老的传统文化由此获得新生而走向世

[7]界。

三、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价值

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的关系,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它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模式的选择。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文化在大学教育中曾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忽视,造

成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偏失。在实用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大学教育表现出强烈的功利色彩,在强调“成才”教育的同时却缺失了对大学生的“成人”教育。现代大学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最重要的社会机构,应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价值并为其所用,这既是社会对现代大学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大学面对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发展趋势所应做出的合理选择。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传统文化是重塑中国大学精神的思想源泉。正如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所指出的那样:“总的来说,与

[8]任何机械的方法和任何组织相比,大学的精神是高水准的更有效的保证”。尽管中国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

都是西方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传入中国的产物,但20世纪初中国大学精神不像一些人所认为的是西方的,它的真正源头在中国丰厚的文化积淀中。从“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以至后来“允公允能”的南开精神,无不渗透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在大学精神日渐式微的今天,中华传统的教育思想,如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道德精神等都闪烁着穿越时空的智慧之光,对重塑中国大学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传统文化是现代大学教育民族化的重要支点。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孕育、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构成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和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基础和根源。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思想精华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对于加强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要实现中国大学教育的民族化,必须尊重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努力发掘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丰富教育思想与文化价值,并做出符合中国实际并契合世界发展需要的合理解释,在此基础上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并予以现代性转化,走出一条既具有国际化又充分体现民族化的中国现代大学教育之路。

从历史的维度看,没有一个经济上处于强势的国家是蔑视自己国家文化传统的,英国是这样,俄罗斯也是这样。而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政府不仅频频开展"礼貌运动"、"敬老周运动",还邀集海外专家编写《儒家伦理》,用作伦理道德教育的教材。主持此项工作的刘蕙霞博士充分肯定儒家伦理的教化功能,她想通过中华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育,去纠正年轻一代过度西化的倾向,以促进新加坡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与新加坡类似的还有日本、韩国等国,都比较注重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育。正如刘新科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一书中所指出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具有永恒的价值,在当代仍是

[10]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仍然值得我们弘扬”。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与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其思想理念与观念的内在依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无数事实说明,今天的国人已经超越了“五四”时期对于传统的“认识”和“文革”时期对传统的“偏激与冒进”。守候着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好地挖掘与利用,更好地传承与创新。如果我们不能解放思想,依然把传统文化和国家的现代化加以对立,不能把传统文化的教育纳入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我们的民族精神,那我们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87.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3] 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158-159.

[4] 张岱年.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90.

[5] 邵汉明.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结合[J].新长征,1999(4):20-21.

[6] 张岱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背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3):1.

[7] 丁俊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J].理论视野,2003(6):28.

[8] [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05.

[9] 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56-57.

[10]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M].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3.

[责任编辑 朱毅然][9]

(下转第70页)

[5] 陕西掀起新能源建设热潮[N].中国化工报,2010-05-13.

[责任编辑 朱毅然]

PromotingNewEnergyDevelopmenttoChangeEconomicDevelopmentWayinShaanxi

FENGYing

(PoliticsandLawDepartment,ShaanxiInstituteofEducation,Xi'an710061,China)

Abstract:Duringwesternregiondevelopment,Shaanxieconomicdevelopmenthasbeenspeededupre-markably,buttoensureeconomicdevelopmentandsteadyriseinscience,wemustfindawayoftransfor-mingeconomicdevelopment.Shaanxiisaforcetocarryoutnewenergydevelopmentanddevelopmentofnewenergysourceindustry,afterthecrisisintransformingeconomicdevelopmentoftheway,itisourbigsaveenergytoadapttonewenergyoftheinevitablechoice.Shaanxicanrelyontheirrichnaturalresourcesandstrongtechnologystrengthandpositivebenefitstocraftingpolicytopromoteeconomicdevelopmentofhighenergyindustryupgradeandnewindustries,economicdevelopmentmodeofchange.

Keywords:economicdevelopmentway;lowcarboneconomy;energystructure

(上接第15页)

FeasibilityStudyonFus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nd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

WANGPing-chuan

(PoliticsandLawDepartment,ShaanxiInstituteofEducation,Xi'an710061,China)

Abstract:Thepapershowsthat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isimportantandsignificantinpoliticalandideologicaleducationbecausethereareagreementsbetweenmaxism,socialismandmodernuniversityedu-cation,whichmakesthefus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nd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possibleandfeasible.Somenationalspiritsin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areimportantresourcesintheeducationofpoliticandideology.

Keyword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the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marxisminuniversityeducationinsocialist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15年青海公务员面试真题(7月4日)
2016青海公务员面试热点模拟题:“饿了么”曝光揭示外卖乱象
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经典题:言语理解
2015公务员面试题目预测:两会热点之依法行政
2015年青海公务员面试真题(7月20日)
2016青海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模拟题:提速降费
历年青海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特点分析及2016备考指导
2013年青海公务员面试全真模拟题本及答案
2015年青海公务员面试真题(7月17日)
2015年青海公务员面试真题(6月26日)
2015年青海公务员面试真题(7月10日)
2015年青海公务员面试真题(7月3日)
2015青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16青海公务员面试模拟题:一号难求
2015年青海公务员面试真题(6月29日)
2016年青海公务员考试申论考前预测试卷
2015公务员面试题目预测:两会热点之人情执法
2016青海公务员面试热点模拟题:假奶粉如何消除
青海省公务员计算机应用单项选择每日一练(一)
2015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二)
2015青海公务员考试行测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5年青海公务员面试真题(7月19日)
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经典题:路程问题
2016青海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女性专用公交”是与非
青海省公务员计算机应用单项选择每日一练(三)
2016青海公务员面试热点模拟题:各行各业的“翻船体”
2016青海公务员面试热点模拟题:全面放开二孩制度
2015年青海公务员面试真题(7月13日)
2016青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
2015年青海公务员面试真题(6月28日)

网友关注视频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4(1)无理方程P18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8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二课时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2
8.练习八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三年级上册)_T14269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3)分式方程P17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10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